專利名稱: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砌塊,尤其涉及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屬于建筑新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節能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和建筑高層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自保溫性能的輕質墻體材料將越來越得到認可。傳統的外墻外保溫越來越表現出不足之處,尤其是在防火性、保溫性上。專利號為200510061387. 2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高強度輕質混凝土砌塊及其制造方法。一種輕質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含有水泥、粉煤灰、引氣劑和輕粗骨料、減水劑、減縮劑,所述水泥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0 30%,所述引氣劑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 1 0. 5%,所述減水劑為水泥重量的0. 25 1. 5%,所述減縮劑為水泥重量的0. 25 1. 5%,所述輕粗骨料的重量百分含量為30 70%,其余為粉煤灰,所述輕粗骨料是粒徑大于5mm、顆粒表觀密度不大于800kg/m3的輕質骨料。高強度輕質混凝土砌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泥、粉煤灰、減水劑、減縮劑和水計量后送入攪拌機,引氣劑采用機械發泡后加入攪拌機,再加入輕粗骨料經攪拌后送入澆注車,然后澆模,在20 40°C 的環境下靜養8 16小時,經機械鋸切后,在養護窯中在60 90°C的環境下蒸養8 16 小時或者在蒸壓釜中以0. 4 2MPa的壓力通蒸汽蒸壓養護6 12小時。但它的水泥漿料和粗骨料性能差別很大,所以配方中需滲入一定量的減縮劑和減水劑,提高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含有水泥、輕集料、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m3粒徑為5 50mm的燒結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珍珠巖、玻化微珠、聚苯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粉煤灰。本發明的核心原理是以經高溫燒結的陶粒為輕集料調整砌塊的干燥收縮率,以水泥和粉煤灰作為膠凝材料來澆注制模,以珍珠巖、玻化微珠、或聚苯顆粒等超輕集料降低重量,提高保溫性能,以所述輕集料、超輕集料和水泥、粉煤灰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地控制本發明的干燥收縮率以及抗壓強度。本發明中,超輕集料不僅作為降低砌塊自重,提高砌塊保溫隔音的基礎介質存在, 它還作為一種抗壓強度的改良介質存在,它幫助著砌塊將自身的抗壓強度提高。燒結陶粒作為一種輕集料,具有自身強度高,但是彼此之間在借助水泥、粉煤灰的條件下其粘結性能也不是很理想,也就是說,在超輕集料不存在的條件下,本發明可能還會遇到抗壓強度偏低的問題。本發明中,輕集料與輕集料之間通過超輕集料和水泥粉煤灰進行粘結,有效地改善了粘結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超輕集料能夠幫助本發明分散應力,以進一步提高抗壓強度。
本發明中的另一大特色是在不加減縮劑和減水劑的條件下,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干收縮率。它是基于以下理論實現的現有技術之所以需要減水劑和減縮劑來控制干收縮率是因為水泥漿料與集料的性能差別大,不得已而為之;而水泥漿料與集料的性能差別的原因不僅涉及到材料本身而且還涉及到制品的屬性。假設專利號為200510061387. 2的中國發明專利,它不加入引氣劑,也沒有減水劑和減縮劑,那么它的干燥收縮率是能夠勉強接受的。本發明通過改善輕集料的選料,并以超輕集料替換引氣劑的手段,實現了在不加減縮劑和減水劑的條件下,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干收縮率。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原料中的水泥含量為10 40wt%、輕集料的含量為 30 50wt%、超輕集料的含量為1 20wt%。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原料中的水泥含量為20 30wt%、輕集料的含量為 40 50wt%、超輕集料的含量為5 10wt%。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原料中還含有硅烷偶聯劑。硅烷偶聯劑作為一種膨脹組元,它利用硅烷與堿性材料的活性基產生的反應,置換有機物分子上的活潑氫,能在數小時后開始釋放部分氫氣,在水泥漿體中形成微小氣泡, 一般氣孔直徑在0. Imm以下,從而使混凝土產生體積微膨脹,以補償此階段混凝土的體積收縮。它與單純的鋁粉加氣性質不同,因為烷硅化技術的偶聯劑效應,使硅原子一端的水解基團與無機材料反應,另一端的非分解有機官能團與有機硅材料的活性基團反應,從而在這兩種原先相互惰性的材料間形成分子鍵,把他們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是指大大地提高這種材料的粘結力、強度、疏水性和耐老化性能。因此,在加入硅烷偶聯劑后,本發明各方面的性能都進一步提升,如隔音、抗壓強度、干收縮率。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硅烷偶聯劑的含量為0. 1 1. 0wt%。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材料的科學選取,使得制品具有良好的隔音、抗壓強度、干收縮率性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實施例一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的原料中含有10wt%的水泥、50wt%的輕集料、20wt%的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 m3粒徑為5 50mm的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珍珠巖;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灰。上述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是通過以下方法制造的
①將各原料計量后攪拌均勻并澆注成型
②經20 40°C環境下靜養6 12后經四面或二面切割達到所需規格。經60—80C的蒸汽養護6 12小時而成。實施例二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的原料中含有20wt%的水泥、50wt%的輕集料、10wt%的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 m3粒徑為5 50mm的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玻化微珠;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灰。上述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是通過以下方法制造的
①將各原料計量后攪拌均勻并澆注成型;
②在20 40°C環境下靜養8 16小時后經四面或二面切割達到所需規格,經60 80°C的蒸汽養護6 12小時而成。實施例三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的原料中含有25wt%的水泥、45wt%的輕集料、8wt%的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 m3粒徑為5 50mm的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珍珠巖和玻化微珠的混合物;粉煤灰是指 I級或II級灰。上述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是通過以下方法制造的
①將各原料計量后攪拌均勻并澆注成型;
②在20 40°C環境下靜養8 16小時后經四面或二面切割達到所需規格,經60 80°C的蒸汽養護6 12小時而成。實施例四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的原料中含有30wt%的水泥、40wt%的輕集料、5wt%的超輕集料、1. 0wt%的硅烷偶聯劑,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 m3粒徑為5 50mm的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聚苯顆粒;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灰。上述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是通過以下方法制造的 ①將各原料計量后攪拌均勻經震壓成型機成型;
(2)經70 90°C的蒸汽養護6 12小時而成。實施例五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的原料中含有40wt%的水泥、30wt%的輕集料、lwt%的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 m3粒徑為5 50mm的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聚苯顆粒;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灰。上述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是通過以下方法制造的
①將各原料計量后攪拌均勻經震壓成型機成型;
②經70 90°C的蒸汽養護6 12小時而成。實施例六
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的原料中含有25wt%的水泥、40wt%的輕集料、10wt%的超輕集料、0. lwt%的硅烷偶聯劑,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 m3粒徑為5 50mm的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聚苯顆粒;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灰。上述輕集料混凝土砌塊,是通過以下方法制造的
①將各原料計量后攪拌均勻經震壓成型機成型;
②經70 90°C的蒸汽養護6 12小時而成。對上述制品通過GB/T 11969-2008進行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含有水泥、輕集料、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 650Kg/m3粒徑為5 50mm的燒結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 Kg/m3以下的珍珠巖、玻化微珠、聚苯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粉煤灰是指I級或II級粉煤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原料中的水泥含量為 10 40wt%、輕集料的含量為30 50wt%、超輕集料的含量為1 20wt%。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原料中的水泥含量為 20 30wt%、輕集料的含量為40 50wt%、超輕集料的含量為5 10wt%。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原料中還含有硅烷偶聯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聯劑的含量為 0. 1 1. 0wt%o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屬于建筑新材料領域。一種輕集料混凝土砌塊,它原料中含有水泥、輕集料、超輕集料以及粉煤灰和水;其中,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450~650Kg/m3粒徑為5~50mm的燒結陶粒,超輕集料是指表觀密度為300Kg/m3以下的珍珠巖、玻化微珠、聚苯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粉煤灰是指Ⅰ級或Ⅱ級粉煤灰。本發明通過材料的科學選取,使得制品具有良好的隔音、抗壓強度、干收縮率性能。
文檔編號C04B38/02GK102180625SQ20111012315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3日
發明者何劍鋒, 成建躍, 方建華, 詹樹林, 郎劍雷, 錢曉倩 申請人:浙江大東吳集團建設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