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取暖吊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暖吊頂,尤其是一種可自以發熱的吊頂。
背景技術:
目前尚未有效的從上至下的立體供熱產品,尤其是可以自發熱的產品。浴室內采 暖主要用的浴霸供熱能力有限,尤其是在空間較大浴室或嚴寒的冬季,其取暖可謂是捉襟 見肘的雞肋,顯然難以滿足浴室采暖的需要。冬季的供暖主要通過暖氣管或空調,但是暖氣 管一次性投資過大,基本上都是集體供暖,供暖不靈活,不適應于單個家庭。目前有一種電熱的吊頂,電熱的吊頂板通過空氣的對流預熱室內,空氣中的水分 容易流失,造成空氣干燥,引起人體不適癥狀增多。另外熱量四散,既浪費了能源,同時延長 了取暖的電熱時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在使用者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的輻射式供 熱取暖的吊頂。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取暖吊頂,包括連接于龍骨上的吊 頂板,復合于吊頂板內與電源連接的發熱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于吊頂板內,所述的 電熱層為遠紅外線電熱板。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吊頂板還包括復合于遠紅外線電熱板上的 反射層。反射層可將遠紅外線電熱板的熱量定向,節約能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吊頂板還包括復合于遠紅外線電熱板上的
保溫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保溫墊復合于反射層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遠紅外線電熱板下面復設有裝飾板。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吊頂板包括若干并聯的子板,所述的若干 并聯的子板連接于龍骨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吊頂板的子板非連續安裝于龍骨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遠紅外線電熱板設有溫控開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有益效果是基于現有吊頂的基礎上,在吊頂板 內復合遠紅外線電熱板,使吊頂輻射式供熱,在反射層與保溫墊的作用下,吊頂板定向供 熱,避免的熱量的浪費,保持空氣水分。吊頂輻射供熱、采暖隱蔽、穩定、快速、均勻、靈活,從 而取代取暖對傳統供熱設備的過度依賴。吊頂供熱相對于傳統供熱設備,供熱面積大、預熱 速度快,不占用空間,一次性投資低,供熱效率高,不存在運送途中的熱損失,節能、綠色環 保。此外,吊頂板有若干子板組合而成,可根據供熱需要,自由組合搭配子板位置,同 時可與普通吊頂板混合安裝,以滿足多種環境的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吊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案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施案例包括龍骨1,連接于龍骨1上的吊頂板2,吊頂板2內復合 有與電源連接的發熱層3,發熱層3為輻射式供熱的遠紅外線電熱板,可以保持空氣中的水 分,對人體健康有利。吊頂板1設有控制遠紅外線電熱板電源啟動開關和溫控開關。為了 進一步到達更佳的效果,吊頂板2包括依次復合的保溫墊21、反射層22、遠紅外線電熱板、 裝飾板23,遠紅外線電熱板的面積小于反射層22,反射層22完全覆蓋遠紅外線電熱板的一參見圖1、圖3,本實施案例在具體的應用中,吊頂板2包括若干并聯的子板4,若干 并聯的子板4直接連接于龍骨1上。在具體的操作安裝中,所述的可自發熱的吊頂板2的若干子板,可以連續的安裝 于龍骨1上,也可以根據需要,非連續的安裝于龍骨1上。發熱的吊頂板2與普通的吊頂板 混合,普通吊頂板安裝于非連續的間隔中。
權利要求1.一種取暖吊頂,包括連接于龍骨上的吊頂板,復合于吊頂板內與電源連接的發熱層,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于吊頂板內,所述的電熱層為遠紅外線電熱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頂板還包括復合于遠紅外線 電熱板上的反射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頂板還包括復合于遠紅外線 電熱板上的保溫墊。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墊復合于反射層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遠紅外線電熱板下面復設有裝 飾板。
6.如權力要求5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頂板包括若干并聯的子板,所 述的若干并聯的子板連接于龍骨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頂板的子板非連續安裝于龍 骨上。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吊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遠紅外線電熱板設有溫控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取暖吊頂,包括連接于龍骨上的吊頂板,復合于吊頂板內與電源連接的發熱層,所述的復合于吊頂板內,所述的電熱層為遠紅外線電熱板。本實用新型基于現有吊頂的基礎上,在吊頂板內復合電熱層,使吊頂自身發熱,吊頂板電熱層供暖隱蔽、穩定、快速、均勻、靈活,從而取代取暖對傳統供熱設備的過度依賴。吊頂板供熱相對于傳統供熱設備,供熱面積大、預熱速度快,不占用空間,一次性投資低,供熱效率高,不存在運送途中的熱損失,節能、綠色環保。
文檔編號E04B9/04GK201896386SQ20102061135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7日
發明者吳彩美 申請人:吳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