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砌塊及隔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砌塊及應用所述砌塊的隔墻。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住宅與商用寫字間也都向高層、復合結構發展。長期以來建筑業中通常使用實心粘土磚,雖然其強度高,但是因為實心磚需經燒制,燒制過程中需要浪費大量的能源;其原料采用粘土要浪費大量的耕地,破壞了生態平衡與環境。因此,各種新型的墻體材料也隨之涌現出來。現有的住宅的內隔墻有的用大尺寸的板材組裝,存在板縫開裂、施工不便、造價高等問題。如圖1所示,現有空心砌塊由于其連鎖性結構及粘接砂漿的強度的限制,只能采用目前常用的每3~4層空心砌塊加一層圈梁20(也稱混凝土配筋帶)的方式,或者搭建模具,鋪設鋼筋后,筑入混凝土,以增加墻體的強度。由于施工過程中增加圈梁20或搭建模具后,不僅增加了建筑材料成本,還延長了施工工期;同時,由于使用空心砌塊砌筑墻體時,砌筑到墻體的邊角或頂部后,整塊空心砌塊需打成小塊或者預先制作一些小尺寸的調整砌塊21,以填補由于空間窄小砌塊不能滿足使用的地方,這些現有的處理過程,不僅會造成材料浪費、還造成施工質量不穩定,延誤施工工期。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砌塊,不僅能滿足上述施工過程中各個施工環節的需要,還可以降低建筑成本,縮短施工工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多功能砌塊,所述的多功能砌塊主體的橫截面上部設有開口,底面和至少一個側面設有凹槽。
多功能砌塊的長度、寬度和/或高度尺寸規格為通用標準砌塊的1/2。
開口或凹槽的形狀為U形、梯形、矩形、V形或半圓形,且凹槽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多功能砌塊的下部實體部份還設有通孔。
通孔為圓形孔、矩形孔、菱形孔、梯形孔、三角形孔和/或橢圓形孔,且所述通孔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一種基于上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包括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由多個多功能砌塊開口向上順序砌筑,且在砌塊頂部開口形成貫通的通槽,內設有加強筋與澆注的混凝土。
一種基于上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包括垂直加強芯柱,垂直加強芯柱由一列或兩列由下至上砌筑的多功能砌塊組成,多功能砌塊的開口形成由下至上的空腔,在空腔設有加強筋與澆注的混凝土。
多功能砌塊的開口與其它砌塊構成空腔;或者兩列多功能砌塊的開口相對扣后構成空腔。
一種基于上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在隔墻的邊緣無法采用整塊通用砌塊的空間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多功能砌塊;或者在墻體的頂端無法采用整塊通用砌塊的空間設置一組水平或傾斜碼放的多功能砌塊。
加強筋為鋼筋或竹條。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砌塊,其結構不僅滿足了使用過程中墻體對其強度的要求,而且生產成本低、重量輕、節省能源,同時將此多功能砌塊按不同方向順序粘接后,再加入相關的輔助材料,則還可以做為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過梁、芯柱使用,或者用作砌筑墻體時在空間狹小的頂部和邊角處無法使用普通砌塊時的替代品,在保證使用質量,提高產品通用性的情況下,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砌筑效率,真正實現一磚多用、互通互換的功能,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
圖1為現有技術中利用砌塊砌筑的墻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砌塊結構示意圖一;圖3為圖2的C-C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的D-D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砌塊結構示意圖二;圖6為圖5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5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隔墻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砌塊,其長、寬、高方向的分模數基數均可為1/2模數。也就是說多功能砌塊的長、寬、高方向的尺寸分別可為普通砌塊長、寬、高方向尺寸的一半;多功能砌塊主體的體積為普通砌塊體積的1/8,1/4,1/2。
在多功能砌塊主體的橫截面上設有U形、梯形、矩形、V形或半圓形的開口,下部沿縱向設有一個或多個圓孔形、矩形孔、菱形孔、梯形孔、三角孔或橢圓形的通孔,在多功能砌塊的底面和一個側面還分別設有凹槽,凹槽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利用此多功能砌塊及普通砌塊與相關輔助材料之間的組合、排列,可實現不同結構的墻體。
實施例1一種多功能砌塊,如圖2、圖3、圖4所示,在砌塊主體的橫截面上部設有一個開口的U型槽7,在砌塊底面設有一條凹槽5,凹槽5為一條貫通砌塊底面的通槽,在砌塊的側面還設有另外一條與凹槽5相垂直的凹槽6,凹槽6與底面的凹槽5相互貫通且寬度相等。
實施例2一種多功能砌塊,如圖5、圖6、圖7所示,在砌塊主體的橫截面上部設有一個開口的U型槽4,在砌塊底面設有一條凹槽1,凹槽1為一條貫通砌塊底面的通槽,在砌塊的側面還設有另外一條與凹槽1相垂直的凹槽3,凹槽3與底面的凹槽1相互貫通且寬度相等,在U型槽4的底部與砌塊的底面之間還設有一條沿砌塊縱向貫通的通孔2。
實施例3一種使用實施例1中所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如圖8所示,當砌筑的墻體到達頂部位置時,由于所剩空間不足以使用空心砌塊,故利用實施例1或實施例2中所述的多功能砌塊,將多功能砌塊的U型開口朝向墻體一側,且相互間順序傾斜排列,并用粘接砂漿粘接,以彌補小空間帶來的現有空心砌塊的使用不便。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尺寸的多功能砌塊,如選用體積為普通砌塊體積的1/8,1/4或1/2的多功能砌塊。當然也可以混合使用不同的尺寸的多功能砌塊。比如組成為普通砌塊體積的3/8、5/8、3/4、7/8大小的砌塊。當然,多功能砌塊也可用于當砌筑的墻體到達邊、角等空間位置狹小的地方。
實施例4一種使用實施例2中所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如圖8所示,空心砌塊砌筑的墻體,為了提高墻體的強度,需每砌筑若干層(通常為5至7層)普通砌塊后,再增加一層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16,利用實施例2中所述的多功能砌塊,可將多功能砌塊的U型槽朝上擺放,且相互間通過粘接砂漿順序粘接,并在U型槽中鋪設鋼筋,澆注混凝土后固定。這種情況下一般可選用長度方向尺寸是普通砌塊1/2的多功能砌塊,因其寬度與高度方向與普通砌塊一致,結構簡單、數量少、砌筑方便。
實施例5一種使用實施例1中所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如圖8所示,空心砌塊砌筑的墻體,特別是砌到位于門洞的周邊時,為了提高墻體的強度,通常會在門框的頂部設置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16,兩側分別設置一條垂直加強芯柱17,其中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16可以利用實施例4中的方法來實現,而兩側垂直加強芯柱17的具體操作為將多功能砌塊的U型槽朝向墻體的一側,并且相互間順序垂直擺放后,通過粘接砂漿順序粘接,則多功能砌塊的U形槽之間形成一條上、下貫通的空腔,在空腔中插入鋼筋后,澆注水泥砂漿固定而成。同樣上述空腔也可利用多功能砌塊的開口與其它砌塊的側壁形成,或者利用兩個多功能砌塊的開口相對扣后形成。
以上所述多功能砌塊及隔墻,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砌塊主體的橫截面上部設有開口,底面和至少一個側面設有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砌塊的長度、寬度和/或高度尺寸規格為普通砌塊的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或凹槽的形狀為U形、梯形、矩形、V形或半圓形,且凹槽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砌塊的下部實體部份還設有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為圓形孔、矩形孔、菱形孔、梯形孔、三角形孔和/或橢圓形孔,且所述通孔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6.一種基于上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所述的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由多個多功能砌塊開口向上順序砌筑,且在砌塊頂部開口形成貫通的通槽,內設有加強筋與澆注的混凝土。
7.一種基于上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加強芯柱;所述的垂直加強芯柱由一列或兩列由下至上砌筑的多功能砌塊組成,多功能砌塊的開口形成由下至上的空腔,在空腔設有加強筋與澆注的混凝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隔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砌塊的開口與其它砌塊構成空腔;或者,所述的兩列多功能砌塊的開口相對扣后構成空腔。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隔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筋為鋼筋或竹條。
10.一種基于上述多功能砌塊的隔墻,其特征在于在隔墻的邊緣無法采用整塊通用砌塊的空間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多功能砌塊;或者,在墻體的頂端無法采用整塊通用砌塊的空間設置一組水平或傾斜碼放的多功能砌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砌塊及隔墻,所述多功能砌塊主體的橫截面上部設有開口,底面和至少一個側面設有凹槽。其整體結構不僅強度高、重量輕,而且節省能源,利用此多功能砌塊按不同方向順序粘接后,再加入相關的輔助材料,還可以砌筑成水平結構加強構造帶、過梁和芯柱等墻體輔助結構;或者當普通砌塊無法在尺寸空間狹小的頂部和邊角處使用時,將此多功能砌塊作為調整砌塊的替代品,從而減少了配套產品的品種,簡化了砌筑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實現了一磚多用、互通互換的功能。
文檔編號E04B2/40GK2863962SQ20052014492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1日
發明者賈海旺 申請人:北京市燕興隆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