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粉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機械,確切的說是一種粉刷墻壁的抹灰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墻壁粉刷施工中,仍由人工手拿灰抹徒手操作,此舉延續至今,不僅工作量大,勞動強度高,工程進度慢,而且砂灰抹刷薄厚不均,材料浪費較大,據測算一般普通工程用料也將拋灑百分之十以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高效省力,操作方便,節約原料的自動粉墻機。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由刷灰筒及送料缸構成,刷灰筒由料筒、刷灰軸、刷灰板、電機、手柄及開關組成,送料缸由機架、攪龍軸、電機及變速箱組成,其結構特點是刷灰料筒為長體圓筒形狀,圓筒內裝有刷灰軸,刷灰軸上設有刷灰板,刷灰軸的右端設有皮帶輪。刷灰筒的上側裝有電機,電機的右端設有驅動皮帶輪,料筒的下側設有進料口,進料口上裝有送料軟管,送料軟管的另一端安裝在送料缸的出口上。送料缸內設有攪龍軸,攪龍軸上設有螺旋形攪龍葉片,攪龍軸的右端設有減速小齒輪,送料缸的右端設有齒輪箱,外側裝有電機,電機的右端裝有驅動齒輪,送料缸與電機分別由螺栓緊固在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結構簡單,高效低耗,該產品的問世不僅提高了生產力,改善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刷灰筒結構示意圖;圖2為刷灰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刷灰筒及送料缸連接施工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示出的刷灰料筒3為一長體圓筒形狀,圓筒內裝有刷灰軸2,刷灰軸上裝有刷灰板1,刷灰軸的右端裝有皮帶輪8,圓筒的上端裝有電機6,電機的右端裝有驅動皮帶輪7,圓筒的上兩側裝有手柄4,手柄上設有電源開關5。刷灰料筒的左右兩側裝有調勻板11,調勻板上設有調整孔,調節調整孔可調節粉刷砂灰的厚薄均勻度。
圖2中示出的刷灰板1為弧形葉片,刷灰板的前端面設有螺孔9,刷灰軸的圓周上設有與其相對應的螺紋內孔,裝配時用螺栓緊固在刷灰軸的螺孔內。
圖3中,刷灰料筒3的底下端設有外抹片12,外抹片可抹出墻壁的水平面。料筒的下側設有進料口10,進料口上裝有進料管13,進料管的另一端安裝在送料缸14的出口上,送料缸14內裝有攪龍軸15,攪龍軸上裝有螺旋形攪龍葉片16,送料缸的外側裝有電機21,送料缸的右端裝有齒輪箱,攪龍軸的右端裝有減速小齒輪18,電機的右端設有驅動齒輪20,減速小齒輪與驅動齒輪共同安裝在送料缸右端的齒輪箱內,兩輪的中間裝有中介傳動輪19。送料缸的上側裝有進料斗17,送料缸與電機分別由螺栓安裝在機架22上,刷灰料筒的上側設有衛生防灰板23,防灰板可防止灰漿外溢。
工作時灰漿由進料斗17裝入送料缸內,電機驅動齒輪經中介輪、減速輪帶動攪龍軸旋轉,螺旋葉片將灰漿經輸送管13送入刷灰料筒內,刷灰筒電機驅動輪帶動刷灰軸及刷灰板旋轉,將灰漿均勻的粉刷在墻壁上。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粉墻機,由刷灰筒及送料缸構成,刷灰筒由料筒、刷灰軸、刷灰板、電機、手柄及開關組成,送料缸由機架、攪龍軸、電機及變速箱組成,其特征在于刷灰料筒(3)為長體圓筒形狀,圓筒內裝有刷灰軸(2),刷灰軸上裝有刷灰板(1),刷灰軸的右端裝有驅動皮帶輪(8),刷灰筒的上端裝有電機(6),電機的右端裝有驅動皮帶輪(7),刷灰料筒的下側設有進料口(10),進料口上裝有送料軟管(13),送料軟管的另一端安裝在送料缸(14)的出口上,送料缸(14)內設有攪龍軸(15),攪龍軸上裝有螺旋形攪龍葉片(16),攪龍軸的右端設有減速小齒輪(18),送料缸的右側裝有齒輪箱,外側設有電機(21),電機的右端設有驅動齒輪(20),送料缸與電機分別由螺栓安裝在機架(2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粉墻機,其特征在于刷灰料筒的上兩側裝有手柄(4),手柄上設有電源開關(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粉墻機,其特征在于刷灰板(1)為弧形葉片,刷灰板的前端面設有螺孔(9),刷灰軸的圓周上設有與其相對應的螺紋內孔,安裝時用螺栓緊固在刷灰軸的螺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粉墻機,其特征在于刷灰料筒的左右兩側設有調勻板(11),調勻板上設有調整孔,料筒的底下端設有外抹片(12),上側裝有衛生防灰板(2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粉墻機,其特征在于減速小齒輪(18)與電機驅動齒輪(20)安裝在送料缸右端的齒輪箱內,兩輪的中間裝有中介傳動輪(1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粉墻機,它是由刷灰筒及送料缸兩部分組成,刷灰筒內設有刷灰軸及刷灰葉片。刷灰筒的下側設有進料口,進料口上裝有送料管,送料管的下端安裝在送料缸的出口上,送料缸內設有攪龍軸及螺旋式攪龍葉片,工作時由電機皮帶輪帶動攪龍軸將灰漿送入刷灰筒內,再由刷灰筒上的電機皮帶輪驅動刷灰軸及葉片將灰漿均勻的粉刷在墻壁上。本實用新型造型獨特,價格低廉,簡單實用,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E04F21/08GK2777119SQ200520003570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31日
發明者劉彬 申請人: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