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預制混凝土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及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混凝土管主要用于兩大方面,一是電纜(電力電纜與通訊電纜)敷設管,二是排泄(排水、排污或其他流體,承壓與非承壓)管。其中電力電纜管(或其他線纜管)管徑一般較小,壁厚較薄,管長一般在3到6米左右,我國現行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石棉纖維混凝土管,這種管的生產多為整套自動化生產,產量雖高,但一次性投資太大,一般都在幾千萬元左右。而排水管一般口徑較大,但管長較短,一般在1米到2米左右,其產生方式一般都為機械生產。現行的混凝土管生產原理一般都為離心式和/或擠出式,其中離心式生產效率較高,而擠出式的生產效率則相對較低,而且受管長局限。而現行的一般生產方式,對于異型混凝土管的生產一般較難于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內芯用塑料胎管不用抽芯,有澆口,用模具可制造任意規格和各種異型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及模具。
本發明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①將兩塊模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②將鋼筋骨架套在胎管上;③將套好鋼筋骨架的胎管放入兩塊模具中;④兩塊模具的兩頭裝上兩堵頭,胎管兩端孔支承在堵頭上,兩堵頭通過緊固件和模具緊固;⑤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澆注口澆注到模具中,振動夯實;⑥待混凝土的一切養護到一定齡期后拆模,胎管留在里面作襯管,則混凝土管完成。
模具為兩半模,兩半模合起后設有上、下澆口,模內有胎管,兩半模塊上、下都有緊固腳,并有緊固件和堵頭連接。
兩模塊內腔截面可為圓形、四邊形、六邊形、多邊形及各種各樣異形。
胎管可為一根、或二根、或多根。
胎管包括各種塑料管、玻璃鋼管等。
本發明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及模具的優點是可以不要投入大型的花錢多的設備,只要場地和現在常規的攪拌混凝土設備,設計好模具用塑料管作胎管,就可以生產各種規格,各種形狀,任意長度的混凝土管道,而且不用抽芯,還可以現場施工,現場使用。節約了大量的投資,解決了工廠化不能生產有些口徑大,長度長異形的管,減少了運輸的費用和消耗,節約了費用,同時可以解決富余人口就業難題,使許多人有工作做。
圖1為混凝土管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混凝土管模具的截面剖示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A本發明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①將兩塊模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②將鋼筋骨架套在塑料胎管上;③將套好鋼筋骨架的塑料胎管放入兩塊模具中;④兩塊模具的兩頭裝上兩堵頭,塑料胎管兩端孔支承在堵頭上,兩堵頭通過緊固件和模具緊固;⑤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澆注口澆注到模具中,振動夯實;⑥待混凝土的一切養護到一定齡期后拆模,塑料胎管留在里面作襯管,則混凝土管完成。
實施例B模具為兩半模1、2,兩半模1、2合起后設有上、下澆口3、4,模內有塑料胎管,兩半模塊1、2上、下都有緊固腳5、6,并有緊固件7和堵頭8連接。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模具內腔若做成圓形、四方形、六邊形、多邊形、或各樣異;塑料胎管可為一根、二根、或多根,可得到若干個不同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將兩塊模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②將鋼筋骨架套在胎管上;③將套好鋼筋骨架的胎管放入兩塊模具中;④兩塊模具的兩頭裝上兩堵頭,胎管兩端孔支承在堵頭上,兩堵頭通過緊固件和模具緊固;⑤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澆注口澆注到模具中,振動夯實;⑥待混凝土的一切養護到一定齡期后拆模,胎管留在里面作襯管,則混凝土管完成。
2.一種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為兩半模(1)、(2),兩半模(1)、(2)合起后設有上、下澆口(3)、(4),模內有胎管,兩半模塊上、下都有緊固腳(5)、(6),并有緊固件(7)和堵頭(8)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胎管(1)可為一根、或二根、或多根。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兩模塊內腔截面外形可為圓形、四方形、六邊形、多邊形、各種各樣的異形。
全文摘要
一種人工預制任意規格與形狀的混凝土管的生產方法及模具是將套好鋼筋骨架的塑料胎管放入兩塊模具中,從澆口處澆注混凝土,振動、夯實,養護好后拆模,塑料胎管不抽出,混凝土管完成。其優點是可以不要投入大型的花錢多的設備,只要場地和現在常規的攪拌混凝土設備,設計好模具用塑料管作胎管,就可以生產各種規格,各種形狀,任意長度的混凝土管道,而且不用抽芯,還可以現場施工,現場使用。節約了大量的投資,解決了工廠化不能生產有些口徑大,長度長異形的管,減少了運輸的費用和消耗,節約了費用,同時可以解決富余人口就業難題,使許多人有工作做。
文檔編號B28B21/14GK1683133SQ20051001831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5日
發明者楊健輝 申請人:楊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