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墻體泡沫隔熱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用的墻體隔熱材料,更具體地指一種墻體泡沫隔熱板。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居住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在居住水平提高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提高居住的舒適性,同時也要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快建筑節能的推進速度,為政府和社會各界所關注,使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繼續得以推進,尤其在空調普及廣、電力較為緊缺的今天顯得更為重要。目前,無論是對已建成的建筑物,還是對尚未建成的建筑物來說,它們均僅靠墻體自身結構保持室內的密封性。考慮到增加室內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緩解電力的緊缺矛盾。目前通常采用墻外保溫的方式,例如,外墻外保溫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外墻復合上保溫材質,以解決墻體的熱滲漏問題,同時還可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保溫材質一般采用墻體泡沫隔熱板,請見圖1、圖2,隔熱板10有兩層,內層為泡沫隔熱內板11,外層為硬質板12(有時也采用一層泡沫隔熱內板11),將該材料貼合于外墻或內墻上。在貼合外墻時,用水泥沙漿將隔熱板貼合于墻體上,用類似膨脹螺絲13的緊固物將隔熱板10固定于墻體外側14,硬質板12主要起到增強隔熱板10的硬度作用。這種解決滲漏的方式是一種成本低、密封性好、易推廣、實用性強方式。但尚存在如下缺點由于泡沫隔熱內板和墻體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泡沫隔熱內板與水泥沙漿粘合性能較差,泡沫隔熱內板在與墻體外側復合時容易脫落,隨著時間的推移,貼合于墻體上的隔熱板或隔熱內板有時會一大片一大片地往下脫落。為了防止隔熱板的脫落,在施工時,還需要采用膨脹螺絲,將整個隔熱板固定在墻體上。或用膨脹螺絲將隔熱內板固定于墻體上。因此施工工藝繁瑣、復雜,造成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均上升,制約了這種技術推廣和使用,到目前為止,尚未根本解決泡沫隔熱板與墻體之間的貼合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傳統的泡沫隔熱板在貼合于墻體時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與墻體粘合性好、施工方便、成本低的墻體泡沫隔熱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該墻體泡沫隔熱板包括內外兩層,內層為泡沫隔熱內板、外層為硬質板,內層與外層相貼合,其中在所述的隔熱內板上且近墻體一側開設槽孔。
所述的隔熱內板上的槽孔為燕尾槽。
所述的隔熱內板上所設的燕尾槽包括數條,數條燕尾槽間隔布設于隔熱內板上。
所述的數條燕尾槽包括豎槽和橫槽,豎槽和橫槽相互交叉設置。
所述的隔熱內板上的槽孔為錐形孔。
所述的隔熱內板上的錐形孔含有數個。
所述的泡沫隔熱內板與硬質板形狀相同且相互錯位設置。
所述的泡沫隔熱內板與硬質板形狀為矩形。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將墻體泡沫隔熱板設計內外兩層,內層為泡沫隔熱內板、外層為硬質板,內層與外層相貼合,在所述的隔熱內板上且近墻體一側開設槽孔。當將隔熱板貼合于墻體時,抹在墻體上的水泥沙漿容入隔熱內板的槽孔中,容入在隔熱內板的槽孔中的水泥沙漿在水化后能牢牢地支撐住隔熱板,如同嵌入于隔熱板中的銷子一樣。而傳統的隔熱板的隔熱內板則是平坦的,與墻體的貼合是采用打孔后用膨脹螺絲固定的工藝。兩者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隔熱板結構合理,與墻體貼合采用貼墻磚的傳統工藝, 因此,施工工藝簡單、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都大大降低,便于推廣和使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泡沫隔熱板與墻體之間的貼合問題。
圖1為傳統的墻體泡沫隔熱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隔熱板與墻體貼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5為圖3所示的隔熱板貼合于墻體時的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4所示的隔熱板貼合于墻體時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8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結構示意圖之四。
圖9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拼接示意圖之一。
圖10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拼接示意圖之二。
圖11為本實用新型隔熱板結構示意圖之五。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術方案和效果,以下通過實施例結合上述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請參見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墻體泡沫隔熱板20包括內外兩層,內層為泡沫隔熱內板21、外層為硬質板22,內層與外層相貼合。泡沫隔熱內板21可采用蜂窩結構的泡沫材質,如可選用的材質有復合聚苯板(EPS或XPS)、巖棉、硬質聚氨酯泡沫板、酚醛泡沫等保溫材料。硬質板22一般為無機材質板,它具有保溫、防火、耐火的性能,硬度也非常好。
在所述的隔熱內板21上且近墻體一側開設槽孔,槽孔可為燕尾槽211,即,槽孔開口處的開徑小于內部的開徑,內部的開徑逐漸增大。
所述的隔熱內板21上所設的燕尾槽211包括數條,數條燕尾槽211間隔水平布設于隔熱內板21上。
請先同時結合圖11所示,所述的數條燕尾槽211也可包括數條豎槽和數條橫槽,豎槽和橫槽均設計為燕尾槽,豎槽和橫槽相互交叉設置。
上述隔熱內板21中燕尾槽的設計,無論是豎槽、橫槽,還是豎槽與橫槽的交叉,其作用主要是在將隔熱內板21貼合于墻體14時,請結合參閱圖5所示,使抹在墻體14上的水泥沙漿141能容入隔熱內板21的燕尾槽中,盡管水泥沙漿141與隔熱內板21的不易粘合,但容入在隔熱內板21的燕尾槽中的水泥沙漿141在水化后能完全支撐住隔熱內板和硬質板22的重量,如同嵌入于隔熱內板21的燕尾槽中“膨脹條”一樣,而水泥沙漿141向四周的張力又能卡持住隔熱內板21,使其不會搖晃。外層的硬質板22再通過普通膠水粘合到隔熱內板21上。
所述的隔熱內板21上的槽孔也可設計為錐形孔212,所謂錐形孔就是內板21開口處的直徑小于內部的直徑,內部的直徑逐漸增大。錐形孔212設計為數個,一般來說,在一塊隔熱內板上可布設四到五個或者更多的錐形孔。同樣,錐形孔的作用主要是在將隔熱內板21貼合于墻體14時,使抹在墻體14上的水泥沙漿141能容入隔熱內板21的錐形孔212中,容入在隔熱內板21的錐形孔212中的水泥沙漿141在水化后卻能完全支撐住隔熱內板和硬質板22的重量,如同嵌入于隔熱內板21的錐形孔中“膨脹柱”一樣,水泥沙漿141向四周的張力又能卡持住隔熱內板21,使其不會搖晃,對此,可參閱圖6所示。然后外層的硬質板22再通過普通膠水粘合到隔熱內板21上。
當然,在上述的兩個實施例中,通常外層的硬質板22事先就與隔熱內板21粘合于一體,作為一個整體。
上述兩個實施例的結構中,隔熱內板21與硬質板22的形狀和大小相同,而且兩者是對齊相疊。請再參閱圖7、圖8所示,在該兩個實施例中,隔熱板20的泡沫隔熱內板21與硬質板22形狀相同且相互錯位設置。也就是說,將硬質板22與隔熱內板21的二條邊或四條邊相互進行錯位設計,如同“企口”地板一樣。在將隔熱板貼合于墻體后,隔熱板中的硬質板相互咬合,以形成一個“冷熱橋”,阻礙和緩解溫度變化對墻體和隔熱內板的不同的熱膨脹系數的影響。作為產品來說,將隔熱板20做成如同標準的墻磚、地磚一樣。這樣便于在將隔熱板貼合于墻體上時進行拼接。圖9、圖10就是將槽孔分別設計為燕尾槽、錐形孔,且由四塊形狀相同和錯位結構的隔熱板拼接的示意圖。
顯然,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隔熱板貼合于墻體上,施工非常簡便,隔熱板與墻體之體之間結合非常牢固可靠,不會脫落,而且成本也非常低。
通常情況下,所述的泡沫隔熱內板21與硬質板22形狀相同,隔熱板為矩形,即,可為方形,也可為長方形。當然也可以為其它幾何形狀,如三角形,或多邊形。
當然,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墻體泡沫隔熱板,該隔熱板包括內外兩層,內層為泡沫隔熱內板、外層為硬質板,內層與外層相貼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隔熱內板上且近墻體一側開設槽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內板上的槽孔為燕尾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內板上所設的燕尾槽包括數條,數條燕尾槽間隔布設于隔熱內板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條燕尾槽包括豎槽和橫槽,豎槽和橫槽相互交叉設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內板上的槽孔為錐形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內板上的錐形孔含有數個。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隔熱內板與硬質板形狀相同且相互錯位設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墻體泡沫隔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隔熱內板與硬質板形狀為矩形或其它幾何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墻體泡沫隔熱板,隔熱板包括內外兩層,內層為泡沫隔熱內板、外層為硬質板,內層與外層相貼合,在所述的隔熱內板上且近墻體一側開設槽孔。當將隔熱板貼合于墻體時,抹在墻體上的水泥沙漿容入隔熱內板的槽孔中,容入在隔熱內板的槽孔中的水泥沙漿在水化后能牢牢地支撐住隔熱板,如同嵌入于隔熱板中的銷子一樣。而傳統的隔熱板的隔熱內板則是平坦的,與墻體的貼合是采用打孔后用膨脹螺絲固定的工藝。兩者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隔熱板結構合理,與墻體貼合采用貼墻磚的傳統工藝,因此,施工工藝簡單、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都大大降低,便于推廣和使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泡沫隔熱板與墻體之間的貼合問題。
文檔編號E04C2/284GK2718095SQ20042008167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4日
發明者謝建華, 謝建康, 謝建明, 麥久翔 申請人:謝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