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般建筑物構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在建筑領域,隨著大跨度混凝土結構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樓板采用預應力與輕質材料填充相結合的技術。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能增大水平構件的跨高比,同時能改善構件的變形及抗裂性能和抗變形能力。輕質材料填充板與實心板結構相比能減輕結構自重。目前已有的技術就輕質材料填充而言分為兩大類(1)圓形截面空心管、(2)矩形截面輕質材料實心塊。這兩類材料使用起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空心管雖然施工方便,但是設計時空心管的尺寸及間距必須符合一定的模數,無法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安排,而且空心率一般小于50%。矩形截面輕質材料實心塊雖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樓板的空心率(最大可達70%),但是施工起來不太方便,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常常要分兩次澆筑混凝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它由板上層分布鋼筋、輕質材料填充物限位鋼筋或墊塊、板上層受力鋼筋、輕質材料填充物、板下層受力鋼筋、架立筋、預應力筋和板下層分布鋼筋構成。本實用新型采用異型截面解決提高空心率的問題,通過截面形式的改進,將填充塊的下表面設計成圓弧形或折線形,便于混凝土的流動;采用輕質材料填充解決減輕構件自重的問題,采用預應力技術可以解決大跨度問題。此種現澆板兼顧預應力空心管結構與矩形截面輕質材料填充板的優點,在保持較高空心率(最大可達70%)的前提下方便施工,實現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成型。此種現澆板跨度大(最大可達到30米)、重量輕、隔音、隔熱效果好,結構的可靠性、抗震性、抗裂性也較好。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和適用性,對建筑技術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面圖,參照該圖,本實用新型由板上層分布鋼筋(1)、輕質材料填充物限位鋼筋(2)或墊塊、板上層受力鋼筋(3)、輕質材料填充物(4)、板下層受力鋼筋(5)、架立筋(6)、預應力筋(7)和板下層分布鋼筋(8)構成。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輕質材料填充物(4)截面構造示意圖,其截面形狀有圓與矩形組合圖形(9)、橢圓形(10)、多邊形(11)、折線形(12)。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方式實現以輕質材料作為填充物,同時采用預應力技術,既提供大跨度,又減輕結構自重。所用預應力筋(7)既可以是無粘結的,也可以是有粘結的。輕質材料填充物(4)截面既非圓形、又非矩形,為了便于混凝土一次澆筑,將填充物的下表面設計成圓弧形或折線形;根據設計與施工需要,斷面形式可以采用多種形狀如圓與矩形組合圖形(9)、橢圓形(10)、多邊形(11)、折線形(12)。輕質材料填充物(4)可以采用異型截面空心管或實心多孔發泡輕質材料。此種現澆板既可用作單向板,也可用作雙向板。輕質材料填充物(4)的上浮限位可以用鋼筋,也可以在填充物頂部綁扎水泥或塑料墊塊。本實用新型實現順序綁扎板下層鋼筋→綁扎架立筋→綁扎預應力筋→)安放并固定輕質材料填充塊→綁扎板上層鋼筋→穿填充塊限位鋼筋或安放墊塊。
權利要求1.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它由板上層分布鋼筋(1)、輕質材料填充物限位鋼筋或墊塊(2)、板上層受力鋼筋(3)、輕質材料填充物(4)、板下層受力鋼筋(5)、架立筋(6)、預應力筋(7)和板下層分布鋼筋(8)構成;其特征在于現澆板內使用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物(4)和預應力筋(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其特征在于所用輕質材料填充物(4)的截面是除圓形與矩形之外的多種形狀如圓與矩形組合圖形、橢圓形、多邊形、折線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其特征在于所用預應力筋(7)既可以是無粘結的,也可以是有粘結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其特征在于所用輕質材料填充物(4)可以是異型截面空心管或實心多孔發泡輕質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其特征在于此種現澆板既可用作單向板,也可用作雙向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其特征在于輕質材料填充物的上浮限位可以用鋼筋,也可以用水泥或塑料墊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異型截面輕質材料填充預應力現澆板的構造形式,它由板上層分布鋼筋(1)、輕質材料填充物限位鋼筋或墊塊(2)、板上層受力鋼筋(3)、輕質材料填充物(4)、板下層受力鋼筋(5)、架立筋(6)、預應力筋(7)和板下層分布鋼筋(8)構成。輕質材料填充塊的斷面是除圓形與矩形之外的多種形狀如圓與矩形組合圖形、橢圓形、多邊形、折線形。使用這種結構形式,在提供大跨度的同時減輕結構自重,而且結構的抗震、抗裂、隔音、隔熱效果也很好;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和適用性。
文檔編號E04B5/17GK2623771SQ03236988
公開日2004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30日
發明者吳建輝, 徐焱, 周華 申請人:清華大學土建工程承包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