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主要用于各種跨度、不同橋型的橋面鋪裝,以及已建橋面維修、加固的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用混凝土。
瀝青混凝土雖然具有美觀、行車舒適、利于修復等優點,但其水穩定性和高溫穩定性差、易出現車轍、造價高、不耐久,且自重大,影響橋梁的承載能力,不利于大跨度橋梁的建造和已建橋梁的修復。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它的成分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成分用量(kg/m3)分別為水泥400-500、鋼纖維78-118或聚丙烯纖維0.8-2.0或聚丙烯腈纖維0.8-2.0或碳纖維0.8-2.0或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細集料660-715、輕集料470-530、UEA膨脹劑30-50、聚合物20-40、黑色著色劑25-40和水160-170,按比例稱量后攪拌均勻,均勻攤鋪在橋面板上。
所述的水泥為32.5、42.5、52.5普硅水泥或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所述的細集料可為細度模數2.4-3.1的河砂或細度模數2.4-3.5的機制砂和粒徑0.16-5mm,細度模數2.4-3.5的錳渣,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錳渣的用量(kg/m3)分別為砂640~690、錳渣20~25。
所述的輕集料可為粒徑5-20mm、表觀密度1200-1500kg/m3,堆積密度700-1100kg/m3,筒壓強度25Mpa的粘土陶粒或頁巖陶粒或粉煤灰陶粒。
所述的聚合物為水溶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所述的黑色著色劑為鐵黑或MnO2,配比(kg/m3)分別為鐵黑20~30、MnO25~10。
所述的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kg/m3),其中聚丙烯纖維0.8-2.0時,鋼纖維為余量。
本發明以水泥為基材,利用輕集料替代部分或全部碎石、河砂以降低橋面鋪裝層自重,摻加纖維、聚合物、膨脹組分,通過工藝優化促使它們之間形成互穿網絡結構,提高耐磨、抗裂、抗滲性能;并摻加黑色著色劑,提高路面與橋面顏色的協調性,本產品具有美觀、輕質、耐磨、抗裂、抗滲的顯著特點。
利用本技術生產的產品可達到如下技術指標力學性能28d抗壓強度35-60MPa,抗彎強度4-9MPa,彎曲初裂強度2.5-7MPa。
表觀密度1860-2100kg/m3彈性模量20-33GPa抗滲等級P8以上抗凍等級F100耐磨性度3.0-3.528d干縮率800×10-6顏色黑色。
L30~LC50黑色輕質新型橋面鋪裝層材料配合比
注所述的纖維可為鋼纖維78-118或聚丙烯纖維0.8-2.0或聚丙烯腈纖維0.8-2.0或碳纖維0.8-2.0或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所述的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kg/m3),其中聚丙烯纖維0.8-2.0時,鋼纖維為余量。
L30黑色輕質新型橋面鋪裝層材料配合比
注所述的纖維可為鋼纖維78-118或聚丙烯纖維0.8-2.0或聚丙烯腈纖維0.8-2.0或碳纖維0.8-2.0或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所述的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kg/m3),其中聚丙烯纖維0.8-2.0時,鋼纖維為余量。
權利要求
1.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它的成分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成分用量(kg/m3)分別為水泥400-500、鋼纖維78-118或聚丙烯纖維0.8-2.0或聚丙烯腈纖維0.8-2.0或碳纖維0.8-2.0或鋼纖維與聚丙烯纖維混合78-118、細集料660-715、輕集料470-530、UEA膨脹劑30-50、聚合物20-40、黑色著色劑25-40和水160-170,按比例稱量后攪拌均勻,均勻攤鋪在橋面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泥為32.5、42.5、52.5普硅水泥或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的細集料可為細度模數2.4-3.1的河砂或細度模數2.4-3.5的機制砂和粒徑0.16-5mm,細度模數2.4-3.5的錳渣,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錳渣的用量(kg/m3)分別為砂640~690、錳渣20~2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的輕集料可為粒徑5-20mm、表觀密度1200-1500kg/m3,堆積密度700-1100kg/m3,筒壓強度25Mpa的粘土陶粒或頁巖陶粒或粉煤灰陶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物為水溶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的黑色著色劑為鐵黑或MnO2,配比(kg/m3)分別為鐵黑20~30、MnO25~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橋面鋪裝層用混凝土。黑色輕質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其特征是它的成分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成分用量(kg/m
文檔編號C04B14/38GK1453237SQ0312804
公開日2003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28日
發明者胡曙光, 丁慶軍, 呂林女, 王發洲, 姜從盛, 陳友治, 任飛, 葉家軍, 彭波 申請人: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