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
水泥混凝土通常由于用水量大,硬化干燥后在水泥石內部和集料-漿體界面形成了大量連通的毛細孔,再加上其干燥過程中體積收縮,受到約束后易產生開裂現象,更加加劇了其滲漏危害。
長期以來,人們采用各種措施解決混凝土的抗滲漏問題,如采用增加水泥用量、改善集料級配等,但收效有限,且成本增加較多,裂縫問題依然不能解決。過去幾十年,人們也采用添加三乙醇胺、氯化鐵等外加劑來提高混凝土抗滲性的措施,均不能解決混凝土的開裂問題,且三乙醇胺使用不當,易對混凝土性能造成嚴重危害,氯化鐵則對內部鋼筋有腐蝕作用,已被限制使用。
混凝土膨脹劑研制成功后,人們開始普遍采用膨脹劑單摻和膨脹劑與減水劑復合摻加的措施來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開裂性,但由于過分依賴于膨脹劑的膨脹性和填充性,應用失敗的例子也較多。
本發明提出的建筑用混凝土抗滲防水劑,由萘系高效減水劑、膨脹劑、12烷基苯磺酸鈉、有機硅和硅灰組成,各組份的重量比為萘系高效減水劑 100膨脹劑 525-80012烷基苯磺酸鈉 0.0008-0.0025有機硅 0.5-1.75硅灰125-313各組份較佳的重量比為
萘系高效減水劑 100膨脹劑 650-75012烷基苯磺酸鈉 0.001-0.002有機硅 0.8-1.5硅灰180-250。
本發明中,萘系高效減水劑為萘磺酸甲醛縮合物(硫酸鈉含量小于3%)。
本發明中,膨脹劑為硫鋁酸鈣類、硫酸鈣類、石灰類、氧化鎂類膨脹劑之一種。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是按前述各重量比例稱量各組份,將五種原料通過物理機械混合,攪拌,即得到本產品。
本發明中,萘系高效減水劑的作用是塑化減水,能使混凝土達所要求的流動性情況下,水灰比降低,從而減小孔隙率、細化孔徑、減小硬化體收縮;膨脹劑的作用是參與水泥的水化過程,產生一定量的膨脹性水化產物,在混凝土強度增長的過程中,使混凝土產生一定的體積膨脹(0.3%-0.4%),補償混凝土由于干燥失水所導致的收縮,增加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防止收縮裂縫,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水性;12烷基苯磺酸鈉的作用是使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引入非常微小(20-500μm)的獨立存在的封閉孔,一方面阻隔連通的毛細孔,另一方面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泌水率,提高抗滲性;有機硅的作用是吸附于由12烷基苯磺酸鈉所引入的孔隙內壁,增加孔隙內壁的憎水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硅灰的作用是填充于水泥顆粒堆積后的孔隙內,參與水泥水化反應,產生二次火山灰效應,形成水化產物,填充毛細管,阻塞毛細管滲水通道,大幅度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化學侵蝕性。
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效果非常突出。試驗表明,在混凝土中摻加占膠凝材料總量5.0%-10.0%的該產品,可配制出坍落度為22±2cm,抗滲等級達P20以上的高性能抗滲防水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相比,摻加該外加劑的混凝土其減水率可達16%以上,泌水率比為60%以下,滲透高度比為30%以下,吸水量比為50%以下,28天抗壓強度比達130%以上,完全符合《JC474-1999砂漿、混凝土防水劑》一等品標準。
實施例2、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按萘磺酸甲醛縮合物12%、硫鋁酸鈣類膨脹劑63%、12烷基苯磺酸鈉0.0001%、有機硅0.06%、硅灰24.9399%配制而成,摻加占水泥重量8%的該種外加劑,可以使減水率達25%,泌水率比達25%,混凝土3天、7天和28天抗壓強度比分別為210%、187%和145%,混凝土滲透高度比為30%以下。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其特征在于由萘系高效減水劑、膨脹劑、12烷基苯磺酸鈉、有機硅和硅灰組成,各組份的重量比為萘系高效減水劑 100膨脹劑 525-80012烷基苯磺酸鈉 0.0008-0.0025有機硅 0.5-1.75硅灰 125-3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其特征在于各組份較佳的重量比為萘系高效減水劑 100膨脹劑 650-75012烷基苯磺酸鈉 0.001-0.002有機硅 0.8-1.5硅灰 180-2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其特征在于萘系高效減水劑為硫酸鈉含量小于3%的萘磺酸甲醛縮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其特征在于膨脹劑為硫鋁酸鈣類、硫酸鈣類、石灰類、氧化鎂類膨脹劑之一種。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抗滲防水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水劑摻入量為占膠凝材料總量5.0%-1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抗滲防水劑。由萘系高效減水劑、膨脹劑、12烷基苯磺酸鈉、有機硅和硅灰組成,使用本發明大幅度地改善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滲性、抗開裂性和抗化學侵蝕性,且使混凝土早、中、后期抗壓強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可廣泛應用于地下工程、海工工程。
文檔編號C04B24/40GK1454866SQ0311691
公開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5日
發明者孫振平, 蔣正武 申請人: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