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立體停車的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尤指一種利用傳動結構帶動四組帶動輪同步轉向,以帶動駐車板縱向或橫向移動的停車單元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經濟的快速發達,社會的高度發展,汽車的普及率已愈來愈高,然而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停車空間卻不見相對的增加,尤其是地狹人稠的都市地區,停車空間更是十分緊張。在停車位一位難求的情況下,尋找停車位更是許多人的惡夢。因此可高密度并高效率停車的機械化停車場結構,便成為解決停車位缺乏的重要方法。如申請號為84206669的中國臺灣實用新型專利所述的立體停車設備,便是一例。
上述立體停車設備,主要是包含有多數包括多數個縱橫式傳送臺、多數個搬器和一組以上的升降機,而其中各個縱橫式傳送臺是有一橫送同步平移機構、一舉升機構及一縱送同步機構所構成,于橫送同步平移機構及縱送同步平移機構上分別設有數個由馬達帶動而轉動的傳送輪,而舉升機構則用以舉升縱送同步平移機構,又搬器是載運汽車的承座,可經帶動于各縱橫式傳送臺間移動。
當欲橫向搬運搬器時,讓舉升機構保持于放下的狀態,使橫送同步平移機構上的各傳誦輪與搬器底部所形成的導軌接觸,如此便可讓搬器因傳送輪的傳送而橫向移動,而若欲縱向搬運搬器時,則以舉升機構舉升縱送同步平移機構,使搬器脫離與橫送同步平移機構的配合狀態,面改與縱送同步平移機構相互配合,以籍此能縱向搬運搬器至預定位置。由于這種立體停車設備的橫送同步平移機構和縱送同步平移機構是相互獨立的兩套機構,車輛在它們之間轉運是需要另外一套舉升機構來實現的,因此這種立體停車設備存在著如下缺點1、由于這種立體停車設備的縱橫式傳送臺是有橫送同步平移機構、舉升機構及縱送同步平移機構所組成,其結構相當復雜,所以制造及維修成本均高,不符合經濟效益原則。
2、當欲由橫向搬運轉為縱向搬運時,需通過舉升機構來舉升縱送同步平移機構,使縱送同步平移機構與搬器配合,并同時使搬器脫離與橫送同步平移機構之傳送輪相配合的位置,此時為讓搬器脫離橫送同步平移機構之傳送輪,搬器會略為上抬,然而在搬器上往往承載著汽車,因此舉升機構需具備相當大的動力源,方能完成上抬動作并支撐、傳送承載汽車的搬器,如此更會提高這種立體停車設備的運作成本,同時搬器上抬或放下時,亦很容易使停放在搬器上的汽車產生振動等不穩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以簡化停車單元結構,從而提高了停車單元操作的穩定度和速度。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有一框架,在框架上設置有數組可相對框架轉動的帶動輪,并在框架上設置有一組可同步帶動各帶動輪相對框架轉動90°的傳動結構;以及一為各帶動輪所共同支撐推送的駐車板,在駐車板底面設置有可供各帶動輪伸入其中的導輪槽。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簡化了停車單元結構的復雜程度,在由橫向搬運轉換成縱向搬運時,無需通過舉升機構來舉升駐車板,就能實現縱橫向搬運的轉換,因而降低了運作成本,同時提高了停車單元操作時的穩定度及速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框架與駐車板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帶動輪與支撐梁之間的外觀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框架及連干組的上視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駐車板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操作實施例的上視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傳動結構的外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主要是提供一種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看到,本實施例的停車單元主要是由一框架10及一駐車板40所共同組成,其中框架10大抵包含有四個共同構成長方形框體的外梁11,在兩相對的外梁11上設置有兩組跨設于外梁11上的支撐梁12,在每組支撐梁12上分另設置有兩組可相對支撐梁12轉動的帶動輪20,并且所有帶動輪20是呈等高度設置,以籍此支撐駐車板40,并且通過帶動輪20來帶動駐車板40縱向或橫向移動。
又帶動輪20與支撐梁12間的配置方式參見如圖2、圖3所示,其主要是設置有一跨置于兩同組支撐梁12間的支撐板14,在支撐板14底面凸設形成有一軸承座15,在軸承座15內則設置有至少一個的軸承16,另設置有一L形的輪架24,在輪架24的直立部位設置有帶動輪20及帶動帶動輪20轉動的馬達22,在輪架24的底面設置有一貫穿支撐板14及各軸承16的轉軸26,如此便可讓輪架24籍由轉軸26與軸承16的相互配合,而可轉動地設置于同組的支撐梁12間,并使帶動輪20能相對支撐梁12轉動。
再由圖1~圖4中可以看出,在兩組支撐梁12上位于兩組帶動輪20間的位置處分別樞設有一樞臂30、32,在兩樞臂30、32間共同設有一中央連桿31,另在一外梁11上設置有一壓缸18,該壓缸18的壓桿系與其中一樞臂30相互樞設連接,如此當啟動壓缸18,使壓缸18的壓桿伸出或收回時,可帶動與之連接的樞臂30轉動,并籍由中央連桿31的連動,使兩樞臂30、32同步轉動。
又在兩樞臂30、32上分別再樞設有兩分別延伸至每一位于同組支撐梁12上帶動輪20的帶動桿34,在每一帶動桿34上再樞設有一中央樞設于支撐梁12上的推動桿36,在推動桿36另端則再樞設有一帶動臂38,并且帶動臂38與相對輪架24的轉軸26相互樞設結合,此時為避免推動桿36與帶動臂38間發生干涉現象,使兩者能順利轉動,在推動桿36上設置有一長槽362,以便讓推動桿36與帶動臂38間的樞軸能沿長槽362移動,如此當兩樞臂30、32經帶動而轉動時,可籍由各帶動桿34、推動桿36及帶動臂38來帶動轉軸26轉動,使輪架24相對支撐板14轉動一定角度,進而帶動帶動輪20相對支撐梁12轉動一定角度。
如圖1、圖3所示,另在駐車板40底面相對于框架10兩組支撐梁12的位置處,分別設有二道可供帶動輪20伸入其中的縱向導輪槽42,并在駐車板40底面另設置有二道亦可供帶動輪20伸入其中的橫向導輪槽44,并且縱向導輪槽42與橫向導輪槽44系相互交錯而構成略呈井字形的形態,同時縱向導輪槽42與橫向導輪槽44的交叉位置是與帶動輪20相對,又與導輪槽42、44內面具有波浪狀,或為非光滑面的凸出,如花紋鋼板般具有防止打滑作用的防滑部,而在縱向導輪槽42及橫向導輪槽44的交叉位置處則樞設有一與帶動輪20相接觸的軸承板46。
如圖1和圖6所示,在運用時,可將多部的停車單元以棋盤式的方式,呈縱橫等高并列,并可預留一未設置駐車板40的緩沖框架,并且通過該緩沖框架設有上述的駐車板40傳動結構及升降機構,以便將移至緩沖框架的駐車板40升降移至不同高度的框架10上,來達到立體化停車的效果,其中緩沖框架與升降機構并非本實用新型的重點,且利用一般現有的機構,便可達成相同的目的與動作,故其細部結構在此不另贅述。
當欲縱向移動駐車板40時,請配合參看圖1、圖4、圖6,將各帶動輪20以電子同步方式控制轉向與支撐梁12相平行的狀態后,使各帶動輪20與駐車板40底面的縱向導輪槽42相對,啟動各馬達22,利用馬達22帶動各帶動輪20同向轉動,籍此便可通過帶動輪20與縱向帶動槽42的相互摩擦,來推動駐車板40沿縱向方向移動至另一縱向相鄰的框架10上,此時可同時推送數個駐車板40同時移動,而可籍此節省駐車板40移動運送的時間。
又當欲橫向移動駐車板40時,請配合參看圖1、圖2、圖4、圖6,可啟動壓缸18,令壓缸18的壓桿回收,而帶動與之相連的樞臂30移動,同時通過中央連桿31同步帶動另一樞臂32轉動,而在兩樞臂30、32轉動時,可籍由帶動桿34、推動桿36及帶動臂38間的運動,帶動各轉軸26轉動90°,如此便可讓所有帶動輪20同步相對支撐梁12轉動90°,而與駐車板40底面的橫向導輪槽44相對,當再啟動各馬達22時,便可通過帶動輪20與駐車板40底面橫向導輪槽44的相互配合,使駐車板40朝橫向鄰側的框架10移動,而能達到橫向移動駐車板40的效果。
而當再將壓缸18的壓桿推出后,可再通過樞臂30、32、中央連桿31、帶動桿34、推動桿36及帶動臂38等連桿組的帶動,使各帶動輪20同步回轉至縱向轉送的位置,籍此便可由壓缸18的推送與收回,來控制各帶動輪20相對支撐梁12轉動90°,來配合縱向或橫向推送駐車板40,進而配合停車場停車空間的移動與配置。
此時,因僅需控制壓缸18壓桿的推出或縮回,便可控制駐車板40推送的方向,故此一停車單元移動的控制相當簡單、方便,同時各帶動輪20轉動方向時,并不會高低升降,故駐車板40在移動的過程中均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可確保車輛停駐在駐車板40上的穩定性。其次因于駐車板40位于縱向導輪槽42與橫向導輪槽44交叉的位置處,樞設有與各帶動輪20軸線中心位置相接觸的軸承板46,籍此當帶動輪20經帶動而轉動改變方向時,可同時帶動軸承板相對駐車板40轉動,以通過軸承板46的設置,來降低帶動輪20在變換方向時,與駐車板40間的摩擦力,使各帶動輪20的轉向能更為順暢、省力,并且亦可避免駐車板40在各帶動輪20轉動時,發生偏移、打轉等現象,而可提升駐車板40的定位效果。
其次,在框架10的外梁11可設置數個與各帶動輪等高的輔助滾輪19,以邊能于駐車板40移動時,協助支撐駐車板40,使駐車板40的移動能更具穩定性。在框架10范圍內的輔助滾輪19可以為固定輔助滾輪或萬向輔助滾輪。
再則本實施例各帶動輪間的傳動結構,亦可如圖7所示,其主要包含有一固設于框架(如圖1所示)上的驅動馬達50,另包含有一為驅動馬達50帶動轉動的連動桿52,在連動桿52上相對于兩支撐梁12的位置處各設置有一帶動傘齒輪522,又該傳動結構包含有兩分別位于兩支撐梁12底部的傳動桿54,在每一傳動桿54上相對于各組帶動輪22處分別設置有一蝸桿部544,而在各組帶動輪22的轉軸26上同軸設置有一與相對蝸桿部544相嚙合傳動的蝸輪26。
如此當啟動驅動馬達50時,可籍由帶動傘齒輪522與各傳動傘齒輪542間的嚙合傳動,來帶動各傳動桿54轉動,然后通過傳動桿54上各蝸桿部544與相對蝸輪56的嚙合傳動,使各帶動輪20的轉軸26轉動,而使各帶動輪20同步相對支撐板14轉動90°,來改變各帶動輪20的傳送方向,籍此便可提供另一種的傳動結構,來控制各帶動輪20的傳動方向,以配合駐車板40(如圖1所示)的縱向或橫向搬運。
本實施例的停車單元主要是在一框架10上設置有數個可相對框架10轉動角度的帶動輪20,并設置有一為各帶動輪20共同支撐的駐車板40,又在框架10上設置有一可帶動各帶動輪20同步轉動90°的傳動結構,籍此可通過傳動結構的連動,使各帶動輪20同步轉動90°,以配合縱向或橫向推動駐車板40,如此不僅可簡化停車單元結構的復雜度,同時亦可提升停車單元操作時的穩定度及速度,而能達到提升停車單元使用效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是一種利用自然法則的高度創作,且可改進現有機械停車場結構及使用上的不足與缺失。實為一極具進步性之佳作。
權利要求1.一種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包含有一框架,在框架上設置有數組可相對框架轉動的帶動輪,并在框架上設置有一組可同步帶動各帶動輪相對框架轉動90°的傳動結構;以及一為各帶動輪所共同支撐推送的駐車板,在駐車板底面設置有可供各帶動輪伸入其中的導輪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其中框架包含有四個共同構成長方形框體的外梁,在兩相對的外梁上設置有兩組跨設在外梁上的支撐梁,在每組支撐梁上分別設置有兩組帶動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在兩同組的支撐梁間設置有跨置于支撐梁間的支撐板,在支撐板底面凸設形成有一軸承座,在軸承座內則設置有至少一組的軸承,另設置有一L形的輪架,在輪架直立部位設置帶動輪及帶動帶動輪轉動的馬達,在輪架底面設置有一貫穿支撐板及軸承的轉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傳動結構為一連桿組。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連桿組主要系于兩組支撐梁位于兩組帶動輪間的位置處分別樞設有一樞臂,在兩樞臂間共同樞設有一中央連桿,另在一外梁上設置有一其中一樞臂相互樞設連接的壓缸,又在兩樞臂上分別再樞設有兩分別延伸至每一位于同組支撐梁上帶動輪的帶動桿,于每一帶動桿上再樞設有一中央樞設于支撐梁上的推動桿,在推動桿另端則樞設有一帶動臂,并且帶動臂與相對輪架的轉軸相互樞設結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在推動桿上設置有一供推動桿與帶動臂間的樞軸于其中移動的長槽。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傳動結構為包含有一驅動馬達,另包含有一為驅動馬達帶動轉動的傳動桿,在傳動桿上相對于兩支撐梁的位置處各設置有一帶動傘齒輪,又傳動結構包含有兩分別位于兩支撐梁底部的傳動桿,在每一傳動桿一端設置有一與傳動桿上帶動傘齒輪相嚙合的傳動傘齒輪,并在各傳動桿上相對于各組帶動輪處分別設置有一蝸桿部,而在各組帶動輪的轉軸上同軸設置有一與相對蝸桿部相嚙合傳動的蝸輪。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在駐車板底面相對于框架兩組支撐梁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二道可供帶動輪伸入其中的縱向導輪槽,并在駐車板底面另設置有二道亦可供帶動輪伸入其中的橫向導輪槽,并且縱向導輪槽與橫向導輪槽是相互交錯而構成略井字形的形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各導輪槽內面具有波浪狀。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各導輪槽內面形成非光滑面的凸出,且具有防止打滑作用的防滑部。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縱向導輪槽及橫向導輪槽的交叉位置處樞設有一與帶動輪相接觸的軸承板。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在框架上設置有數個與各帶動輪等高的固定輔助滾輪。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在框架上設置有數個與各帶動輪等高的萬向輔助滾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四驅同步轉向的停車單元結構,其特征是包括有一框架,在框架上設置有數組可相對框架轉動的帶動輪,并在框架上設置有一組可同步帶動各帶動輪相對框架轉動90°的傳動結構;以及一為各帶動輪所共同支撐推送的駐車板,在駐車板底面設置有可供各帶動輪伸入其中的導輪槽.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簡化了停車單元結構的復雜程度,在由橫向搬運轉換成縱向搬運時,無需通過舉升機構來舉升駐車板,就能實現縱橫向搬運的轉換,因而降低了運作成本,同時提高了停車單元操作時的穩定度及速度。
文檔編號E04H6/12GK2594389SQ02276818
公開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4日
發明者李學昌 申請人:李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