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鋪設輕型建筑屋頂的方法和屋頂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鋪設大面積輕型建筑,例如溫室、廉價工業建筑或面積大于5000平方米的倉庫的屋頂的方法。
背景技術:
這種輕型建筑的屋頂通常包括薄板材料,例如塑料膜,所述薄板材料由安裝在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的支承結構支承。第二層結構放置在塑料膜上并固定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從而使塑料膜固定在預定的位置上。
支承結構和第二層結構通常由幾種一般交叉的金屬線構成,該金屬線在各交叉點處手工打結在一起,以形成打結網。這種打結網的網眼大小通常在20cm到30cm之間,這意味著每平方米手工生產的結點的數量在9到25結點/m2之間。由此得出,對于大約10000m2的屋頂表面,需要為所述兩個結構生產的結點數量在180000和500000個結點之間。必須明確,生產這種屋頂極其費時,并且因此更加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鋪設輕型建筑屋頂的簡化方法。
為了克服所述提到的問題,依照本發明的一種鋪設輕型建筑屋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預制的金屬線格架固定到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以便使所述預制格架覆蓋所述輕型建筑的面積;和在所述預定格架上放置薄板材料。預制格架的使用替代了必須用手工連接來形成支承網的單線的使用,大幅降低了鋪設輕型建筑屋頂的工地工作量,導致輕型建筑的建筑時間的縮短。此外,在建筑工地上所需的高資歷工人的數量比本領域建筑的情況大幅降低,因此全部的建筑成本相當大地降低。
由于在建筑工地上支承網不再手工制造,預制格架的網孔的尺寸能變得比傳統的支承網的網孔的尺寸小。這意味著,無論如何這樣制造的屋頂結構的承載能力相對于本領域的狀況得到了增長。此外,減小的網孔尺寸防止了薄板材料下陷進網孔開口,從而使薄板材料形成一個平整的表面。因此有效地防止了屋頂上積累雨水。
預制格架可由鋼絲機械地制造,例如通過編織或鉤扣。所述鋼絲優選用直徑在1.2到4mm范圍之內的低碳線。用這種線制成的格架比用絞索或金屬纜制成的格架花費更低。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格架通過焊接鋼絲來形成焊接網。
取決于將要覆蓋的面積的大小,所述支承結構可由幾個相鄰的預制格架網來組成。在這種情況下,所述預定格架的固定包括第一片網在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上的固定;以及隨后將第二片網在所述上層框架的所述兩個相對側上的固定,所述第二片網與所述第一片網相鄰,所述第二片網平行于所述第一片網伸展并且與所述第一片網部分重疊。所述網優選固定到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較短的側邊上并平行于所述框架的較長側邊延伸。第一片網優選地與框架較長側邊中的一個的框架部件相鄰安裝并固定到該框架部件上。于是下一片網將朝向輕型建筑內部橫向移位。在兩片網之間的移位優選地比所述網的寬度小,以便使兩個相鄰的網相互部分重疊。在重疊的部分,兩個相鄰的網可被固定在一起,例如手工地或通過夾子或拱環。
在支承格架的安裝過程中,已經在要求的位置上的網優選地在與所述相對側平行的方向上拉緊。這確保了完成的支承結構被正確地拉緊。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固定到所述預制格架之前,幾個輔助的金屬纜索在兩個相對側,例如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較長側邊之間拉緊。這些纜索能固定到框架較長側的框架部件上,使得纜索在平行于所述上層框架的所述相對側的方向上留有間隔,并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這些纜索能在其安裝時和安裝后支承預制的格架。需要注意的是,在兩個相鄰的纜索之間的距離要遠大于所述格架的網孔尺寸。典型的距離應是例如2米。
在支承結構用以上的方式安裝并用適合的薄板材料覆蓋后,第二層結構放在薄板材料上,用來固定薄板材料以防止被風吹走。第二層結構可是例如手工打結的金屬線網,該網的網孔的尺寸比支承結構的網孔尺寸大很多。用來制造手工打結網的線可至少部分地結合進預制的格架中,以便這些線自動和格架一起抽出(run out)。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第二層結構是放置在所述薄板材料上并固定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上的第二層金屬線預制格架。
需要注意的是,格架在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固定可以通過幾種安裝技術來完成。格架的線的端部可例如簡單的纏繞框架部件或打結到該框架部件上。在一個可選實施例中,自由的線端部通過諸如簡單的螺栓的夾緊裝置或通過擰緊到框架部件上的夾板來固定。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自由的線端部固定到邊沿部件上,該邊沿部件可通過公知的技術固定到框架部件上。所述邊沿部件可包括鋼纜或金屬桿,所述鋼纜和金屬桿可利用線材、帶箍或箍環、或鉤子固定到框架部件上。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輕型建筑的屋頂結構,該結構包括支承結構和放置在所述支承結構上的薄板材料,所述支承結構安裝在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并覆蓋所述輕型建筑的面積,其中所述支承結構包括至少一個金屬線預制格架,比如焊接網。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支承結構包括幾個相鄰的預制格架的網,所述網被固定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上。所述相鄰的網優選地安裝使每個所述的網與相鄰的網部分重疊,所述相鄰的網在所述網的重疊部分處固定在一起。在支承結構的安裝過程中,已就位的網優選地在平行于所述相對側的方向上拉緊。這確保了完成的支承結構被正確拉緊。需要注意的是,屋頂結構以一種帳篷頂建筑的原理構成。這整個建筑優選地通過進一步將格架固定到幾個地錨(ground anchors)來拉緊。
支承結構還可包括幾個輔助的金屬纜索,所述金屬纜索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之間拉緊,所述纜索相互基本平行地延伸,并放置在平行于所述上層框架的所述相對側的方向上,所述纜索用來支承所述預制格架。
為了將薄板材料固定在支承結構所需的位置上,第二層金屬線預制格架優選地放置在所述薄板材料上并固定到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
參照附圖,通過以下對非限制性的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將更加明了,其中圖1示出了鋪設輕型建筑屋頂的方法的實施例的第一步;
圖2示出了輔助拉緊裝置;圖3示出了幾個相鄰并重疊的格架網的視圖;圖4示出了圖3的細節;圖5示出了用來將格架固定到該建筑的上層框架上的固定方法的第一個實施例;圖6示出了固定方法的第二個實施例;圖7-9示出了固定方法的另外的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意性示出了像溫室這樣的輕型建筑的部分結構。該建筑包括安裝在若干立柱12上的外圍上層框架10。該上層框架可由若干鋼制型材14構成,例如裝配成一般為直角框架的兩個縱向型材和兩個橫向型材。在這個框架10的一個方向上,若干鋼纜16在該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之間拉緊,例如縱向型材之間,使得鋼纜16橫過框架延伸。該鋼纜沿著縱向框架型材留有間隔并固定到框架的這些型材上。這些鋼纜將在自己安裝期間和安裝后支承預制格架。需要注意的是,在兩個相鄰的纜索之間的距離遠大于所述格架的網孔尺寸。典型的距離舉例來說可以是2米。
在安裝所述纜索并從而形成第一層支承結構之后,預制格架18的第一片網,例如焊接網,被放置在所述纜索16上。第一片網在兩個相對的橫向框架型材之間正交于纜索16延伸并固定到這些橫向型材上。第一片焊接網與縱向型材中的一個相鄰放置并更牢固地固定到該縱向型材上。
當焊接網牢固地固定到縱向型材上后,優選地沿正交于縱向框架的方向拉緊。這可以例如通過臨時安裝在纜索16和網18之間的輔助拉緊裝置20來完成。舉例來說,該拉緊裝置(參見圖2)可包括用來抓住網上金屬線的鉤子部件22和用來夾住金屬纜索的夾緊部件24,所述鉤子部件22和所述夾緊部件通過彈性部件26連接起來。
第二片焊接網28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與所述第一片網相鄰放置,即第一片和第二片網部分重疊。相互重疊的網在圖3和圖4中示出。第二片網28固定到兩個相對的橫向框架型材和第一片網上。該所述固定到第一片網上優選是在兩個網的重疊部分30處通過把相鄰的網線連接到一起來實現。各自的網線例如能通過夾子或拱環32固定在一起。在第二片網通過拉緊裝置拉緊后,另外的焊接網用同樣的方法安裝,直到覆蓋輕型建筑的整個面積。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各自的網由相鄰的網拉緊,可以拆除拉緊每個網的輔助拉緊裝置。
需要注意的是,將格架固定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上的工作可通過若干安裝技術來完成。該格架的接線端例如可簡單地盤繞在框架部件或打結到框架部件上。在一個可選的實例中,自由接線端通過諸如螺栓和墊圈34(參見圖5)的夾緊部件或通過旋緊在框架型材14上的夾板36(參見圖6)固定。
另外的安裝技術在圖7-9中示出。在這些實施例中,自由接線端被固定到邊沿部件38上,該邊沿部件38可通過公知的技術固定到框架部件,也就是該鋼制型材14上。邊沿部件38可以包括鋼纜(圖7和圖8)或金屬桿(圖9)。這個邊沿部件可以通過線材(參見圖7和圖8a和8b)、或通過帶箍或箍環(clip)(圖8c和圖9a)或通過鉤子(圖9b)固定到所述框架部件上。需要注意的是,在圖7、8和9中示出的安裝技術優選允許在其安裝后調整格架中的張力。實際上,通過拉緊或放松該線材、箍環或鉤子,格架中的張力可根據需要來增大或減小。因此,如果立柱為了支承格架而安裝在溫室的區域內,為了允許格架在立柱區域內建起,在格架中的張力可以減小。當所有立柱安裝完后,張力可再次調整以便提供該結構所需的最終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鋪設輕型建筑屋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金屬線預制格架固定到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使得所述格架覆蓋所述輕型建筑的面積;以及在所述格架上放置薄板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結構包括若干相鄰的預制格架網,其特征在于,固定所述預制格架的所述步驟包括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上固定第一片網;和在所述上層框架的所述兩個相對側上固定第二片網,所述第二片網與所述第一片網相鄰,所述第二片網平行于所述第一片網延伸并與所述第一片網部分地重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將所述第一和第二片網在其重疊部分固定在一起的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包括將所述第一片網在平行于所述相對側的方向上拉緊的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所述預制格架之前,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之間拉緊若干輔助金屬纜索的步驟,所述纜索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在平行于所述上層框架的所述相對側的方向上間隔開,所述纜索用于支承所述預制格架。
6.根據權利要求1到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所述薄板材料上放置第二層預制金屬線格架和將所述第二層格架固定到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上的步驟。
7.一種輕型建筑的屋頂結構,包括支承結構和放置在所述支承結構上的薄板材料,所述支承結構安裝在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并覆蓋所述輕型建筑的面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結構包括至少一層預制金屬線格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結構包括若干相鄰的預制格架的網,所述網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上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網與相鄰的網部分地重疊,所述相鄰的網在所述網的重疊部分處被固定在一起。
10.根據權利要求7到9中任一項所述的屋頂結構,包括若干輔助金屬纜,所述金屬纜在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的兩個相對側之間拉緊,所述纜索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在平行于所述上層框架的所述相對側的方向上間隔開,所述纜索用于支承所述預制格架。
11.根據權利要求7到10中任一項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層預制金屬線格架,所述第二層格架被放置在所述薄板材料上并固定到所述輕型建筑的所述上層框架上。
12.根據權利要求7到11中任一項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金屬線格架包括焊接網。
全文摘要
一種鋪設輕型建筑的屋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輕型建筑的上層框架上固定預制的金屬線格架,以便使所述格架覆蓋所述輕型建筑的面積;和在所述格架上放置薄板材料。
文檔編號E04B7/14GK1455838SQ01815598
公開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13日
發明者托馬斯·孔澤爾, 皮特爾·馬拉茲 申請人:特雷菲拉布德比森股份有限公司, 孔澤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