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桅多級升降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升降裝置,特別是三桅多級升降塔。
背影技術在通信、照明等工作中,經常需用支承通信或照明器材的裝置,有些支承裝置需經常移動和經常調整高低的,例如多級升降塔,將通信天線或照明器材安裝在升降塔頂,而該升降塔在不用時可以移走。這種升降塔多用于軍事指揮哨所、野外施工或現場采訪播報使用。用于裝有微波通信天線的可移動的升降塔,對于其穩定性要求很嚴格,對于其運動的平穩性和整體重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動作平穩,重量輕。因此其結構的設計對其性能有很大關系。現有的多級升降塔中,一種是單桅的升降塔,是由一組升降柱連接而成,在單組桅桿的頂部裝有天線或照明燈具,這種桅桿的不足之處是穩定性較差承重小,特別是桅桿高度較高時,其穩定性更差。另一種是由二組升降柱人字形面對組成的二桅升降塔,其穩定性和承載性較之一組升降柱構成的桅桿有所改善,但仍嫌不足,尤其是側向抗風能力差,影響其穩定性,為了加強上述桅桿升降塔的穩定性,必須將各級升降柱做得較粗重,這就增加了重量。此外,現有結構的桅桿升降塔的結構也較為復雜,例如桅桿中各級升降柱的驅動裝置一般為油缸,在每一級升降柱上由一只油缸來驅動該級升降柱的升降,致使油缸數量增多,機構龐大,重量增加,動作不平穩,成本上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三桅多級升降塔,與現有技術相比,它具有穩定性好,機構簡單,移動輕便,成本降低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按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桅桿裝置包括三組升降柱,按圓周等分布置。每組升降柱中包括相同數目的若干支升降柱,各升降柱由外向內依次排列并連接,每個升降柱組中,最內的升降柱的頂部與位于中心的安裝盤裝在一起,三個升降柱組中,各相應排列位置的升降柱用橫向連接板固連在一起。在所述各升降柱組中,各升降柱由外向內依次排列并連接,是用豎向連接裝置將其連接起來的。所述豎向連接裝置包括滾輪和撓性帶,除最后一級升降柱外,在各級升降柱上均裝有滾輪,撓性帶繞在滾輪上,其一端固定在本級升降柱前一級的升降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本級升降柱后一級的升降柱上。本實用新型采用三件桅桿繞圓周等分布置,每件桅桿均包括若干個升降柱構成的升降柱組,各升降柱組中的相應級的升降柱均采用邊板橫向連接起來,使三組升降柱中的每一級均構成了三角形的連接,且各相鄰級的升降柱之間可相對升降移動,三角形結構較之其它結構,其靜力和動力承載均衡,而在每組升降柱中,各級升降柱之間用豎向連接裝置如鏈條等撓性件予以連接,只需用一個油缸驅動一個升降柱,就會使其它各升降柱同時上升或下降,這就使各升降柱的升降平穩,使驅動裝置數量減少,其體積重量均隨之減少,機構簡化,成本降低。
綜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三角結構的三桅多級升降柱,每升降柱組中,各升降柱之間的連接采用撓性連接,和每升降柱組中只采用一個油缸做為驅動裝置來驅動,使本實用新型具有穩定性好,機構簡單,移動輕便,運動平穩,成本降低等優點,保證了使用要求。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需經常移動的升降塔,如軍事指揮哨所、野外施工工地、或現場采訪播報使用的升降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中的B-B剖視圖,圖4為圖1中的C-C剖視放大圖。
圖中代號1安裝盤 2橫向連板 3豎向連接裝置 4加強板5升降柱組 6驅動裝置 7聯接板 8固定盤實施例現參照附圖以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說明。如圖1、3、4,本實用新型包括桅桿裝置,該桅桿裝置包括三組升降柱5,按圖周等分布置,每組升降柱中包括相同數目的若干支升降柱51到5n,本實施例采用7只升降柱51到57,各升降柱51到57由外向內依次排列,在最外的升降柱51的外面排有固定柱50,固定柱50外面包有加強柱4,固定柱50和加強柱4是固定在聯接板7上,聯接板7固定在固定盤8上。最內的升降柱57的頂部與位于中心的安裝盤1固裝在一起,在安裝盤1上裝有天線或照明裝置(未示出)等。三個升降柱組5中,各相應排列位置的升降柱用橫向連板2固連在一起,各級橫向連板21到26分別與三個升降柱組5中的第1級升降柱51到第6級升降柱56橫向連接,使各級升降柱橫向成三角架連接。如圖1、4,在各升降級柱組5中,各升降柱51到57是用豎向連接裝置3連接的。該豎向連接裝置3包括滾動輪32和撓性帶31,除最后一級升降柱57外,各級升降柱51到56上均裝有滾輪32和撓性帶31,撓性帶31繞在滾輪32上,第1級升降柱51的前一級為固定柱50,其撓性帶31一端裝在固定柱50上,另一端裝在第2級升降柱52的底端,第2級升降柱52的上端裝有滾輪32,撓性帶31的一端固定在前一級升降柱51上端,另一端固定在后一級即第3級升降柱53的底端,依此類推,最后一級即升降柱57,其下端與第6級升降柱56上的撓性帶的另一端連接。圖示的滾輪32可為鏈輪,則撓性帶為鏈條;滾輪32也可為滑輪,則撓性帶可為鋼絲繩。如圖1、4,驅動裝置6采用油缸62和活塞61,油缸62的下端鉸接在固定盤8上(見圖1),油缸62上端伸出的活塞桿61與第1組升降柱51鉸接,如圖2、3所示,各升降柱51-57的橫截面為一端帶有開口的框形,使外面的框形升降柱例如升降柱51將與其相鄰的升降柱52包容在框形內,以減少占用體積。在相鄰的二升降柱之間裝有導引輪(未示出)以使升降時保持穩定。當使用時,啟動油泵(未示出),驅動該活塞61將第1級升降柱推動起升,由于鏈條31的一端固定在不動的固定柱50上,故鏈條31另一端隨級升降柱51升起的同時,將第2級升降柱52從底部拉起,并使第2級升降柱隨之平穩地相對于1級升降柱51提升;而第2級升降柱52的鏈條31同樣其一端固定在第1級升降柱51上,當第2級升降柱52升起時,除拉動第3級升降柱一同升起外,還會使第3級升降柱53相對于第2級升降柱52上升一距離;同理,將其余各級升降柱53-57同時逐級平穩升起,當下降時,活塞61在下降,按上升的原理使各級升降柱同時逐步平穩下降。
權利要求1.三桅多級升降塔,包括桅桿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桅桿裝置包括三組升降柱,按圓周等分布置。每組升降柱中包括相同數目的若干支升降柱,各升降柱由外向內依次排列并連接,每個升降柱組中,最內的升降柱的頂部與位于中心的安裝盤裝在一起,三個升降柱組中,各相應排列位置的升降柱用橫向連接板固連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其特征是在所述各升降柱組中,各升降柱由外向內依次排列并連接,是用豎向連接裝置將其連接起來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所述豎向連接裝置包括滾輪和撓性帶,除最后一級升降柱外,在各級升降柱上均裝有滾輪,撓性帶繞在滾輪上,其一端固定在本級升降柱前一級的升降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本級升降柱后一級的升降柱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其特征是所述第1級升降柱的前一級是固定柱。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其特征是所述滾輪是裝在升降柱的上端,撓性帶的一端固定在前1級升降柱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后1級升降柱的下端。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其特征是所述滾輪是鏈輪,所述撓性帶是鏈條。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其特征是所述滾輪是滑輪,所述撓性帶是鋼絲繩。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三桅多級升降塔,其特征是在每組升降柱中還包括一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油缸和活塞,油缸的一端鉸接固定,另一端的活塞桿的引出端部與第1級升降柱鉸接。
專利摘要三桅多級升降塔,所述桅桿裝置包括三組升降柱,按圓周等分布置。每組升降柱中包括相同數目的若干支升降柱,各升降柱由外向內依次排列并連接,每個升降柱組中,最內的升降柱的頂部與位于中心的安裝盤裝在一起,三個升降柱組中,各相應排列位置的升降柱用橫向連接板固連在一起。在所述各升降柱組中,各升降柱是用豎向連接裝置將其連接起來的;所述豎向連接裝置包括滾輪和撓性帶,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多級升降塔的穩定性差等缺點,具有穩定性好、機構簡單、移動輕便、成本降低的優點,造用于需經常移動的升降塔、如軍事指揮所、野外施工或現場采訪播報等使用的升降塔使用。
文檔編號E04G1/18GK2515362SQ01275208
公開日2002年10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26日
發明者李慶, 易瑞祥, 汪威 申請人:北京英斯泰克視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