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梯井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術領域。
現有電梯井模是由外模、內模及支撐組合而成,均為用鐵釘釘成的木板模;這種井模,支撐煩多,所需的板料和鐵釘損耗大,成本高,工效低,并容易發生工傷和火警事故。
為了減少支撐,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安全生產,這就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由外模和內模及穿墻螺栓組成。其中一、外模由多件定型組合鋼模板用廻形勾拼裝組合成四件矩形大平板,再通過多條穿墻螺栓與內模板連接,將四件大平板組裝成截面為矩形的外模。
二、內模由內模板、轉動角模板組、水平伸縮頂桿組、底盤、底盤支腿、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組成。其中1、內模板由多件定型組合鋼模板用廻形勾拼裝組合成四件矩形大平板,再通過與外模共用的多條穿墻螺栓將四件大平板組裝成截面為矩形的內模板。
2、轉動角模板組轉動角模板組是由安裝在內模板四個角上的轉動角模板所組成。
轉動角模板是一直角模板,外形似不等邊角鋼,在短邊上,上、下各有一個鉸鏈,鉸鏈與內模板二側相連;當鉸鏈折疊時,長邊與內模板連成一平面,即構成筒形模四個角的四對直角邊,與內模板構成截面為矩形的筒形模;當鉸鏈張開時,長邊與內模板分開,上述四對直角邊收縮,內模板向中心移動,這時候,內模就脫離電梯井砼壁了。
3、水平伸縮頂桿組在整個內模板內,水平伸縮頂桿組是由多個上、中、下成十字或井字形的水平伸縮頂桿組成。水平伸縮頂桿是一種兩端可伸縮的金屬桿,它可由液壓系統的活塞桿作伸縮桿;也可在鋼棒的兩端頭相對焊接螺母,內旋螺桿作伸縮桿;上述兩種金屬桿的頂端均開槽,槽的上下有貫通孔,與內模板孔用螺栓連接固定。當啟動液壓油泵,或正反轉動焊有兩螺母的鋼棒時,可帶動內模板作水平伸縮,從而,可固定內模板位置或帶動脫模。
4、底盤它由鋼絲繩吊在水平伸縮螺桿下的一個鋼結構網及上面鋪上板材所組成。當內模板一就位,它就壓在底盤上。
5、底盤支腿它能支承整個內模及底盤的重量。由兩根型鋼組成,型鋼一頭開孔,通過孔分別與底盤中線上的兩邊連接,另一頭可支承在電梯井砼壁的預留孔內;當內模就位時,該支腿受內模和底盤的重力下,自動伸入砼壁的預留孔內,支承整個底盤的重量,預留孔位于樓面下,距樓面不小于30厘米處,孔的尺寸大于18厘米×20厘米,當要脫模時,用塔吊提升底盤,底盤在提升過程中,支腿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動脫離砼壁的預留孔。
6、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它由兩個內模底垂直調節器組成,安裝在底盤支腿的上方。垂直調節器由螺桿、螺母、鋼管、內模板底連接板組成。內模板底連接板的上表面與內模板底連接,下表面與鋼管的上口連接;螺母放在鋼管的下口上,螺桿擰在螺母上;當轉動螺母時,即可使內模上升或下降,因為內模是通過螺桿一直壓在底盤上的,所以,通過螺桿的上升或下降,就可以調節內模、底盤與砼壁預留孔的距離,以便于當預留孔的位置有誤差時,底盤支腿同樣能夠支承在預留孔內。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結構在澆注砼后脫模狀態的正剖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水平剖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放大圖。
圖4是當轉動角模短邊上的鉸鏈折疊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5是水平伸縮頂桿一種結構的正面示意圖。
圖6是轉動角模板一種結構的正面示意圖。
圖7是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與底盤、底盤支腿、電梯井砼壁之間的位置關系圖。
圖8是當內模底垂直調節器壓在底盤時與底盤、底盤支腿、電梯井砼壁之間的位置關系圖。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由下列各部分組成。
一、外模1將72塊寬30厘米、長一米半及4塊寬10厘米,長一米半、四側有多孔的矩形定型組合鋼模板,用廻形勾拼裝組合成上、下各兩件2.7米×1.5米的大模板19及上下各兩件2.8×1.5米的大模板20,構成截面為2.8×2.7米、高三米的電梯井外模板1,安裝在各層電梯井口邊的四個對應垂直面上。與內模2的模板之間構成電梯井鋼筋混凝土壁(以下簡稱砼壁)。
二、內模21、內模板4將64塊寬30厘米、長一米半、四側有多孔的矩形定型組合鋼模板,用廻形勾拼裝組合成上、下截面為2.4米×2.4米、高三米的電梯井內模板4。在電梯井口,用32支M12×300穿墻螺栓3,與外模1連接固定。
2、轉動角模板組5將鋼板沖壓成短邊55毫米、長邊144毫米、長一米半的不等邊形模板16件,每兩件為一小組,共8小組,分上、下各4小組,分別裝在內模板4的四個角上。在一米半長度中,等分焊接50×140×2的5件加勁鋼板16;在轉動角模5的短邊上、下有鉸鏈17,分別與內模板4的兩側邊連接;當鉸鏈折疊時,每一小組的長邊相互垂直,這時,轉動角模板5與內模板4構成封閉的四邊形平面;當鉸鏈打開時,每一小組的長邊與內模板所成的交角為鈍角,內模板4就脫離電梯井砼壁H,固定在砼壁H內邊的位置上。上述性能,可使內模板4能整體成形,整體收縮脫模,并能整體吊運,重復安裝使用。
3、水平伸縮頂桿組6用兩根直徑18毫米、長二米的螺紋鋼筋10,兩端分別與φ34螺母18焊接,螺母18分別與兩支外徑為34毫米、長450毫米的螺桿11連接,兩螺桿11的另一端開槽,槽口寬6毫米,深40毫米,槽的兩邊貫通有孔,孔的直徑為13毫米。
安裝時,第一,將該孔與定型組合鋼模板中的直徑為13毫米的孔對正,然后,用直徑為12毫米、長40毫米的螺栓將它們水平連接固定。第二,水平伸縮頂桿組6的分布共四層,每層四支,每二支為一組,互相構成井字形。
4、底盤7用角鋼L50×5焊成2.3米×2.3米的框,在框內其中兩對邊中線的兩邊30毫米處水平焊接兩支長度為2280毫米的角鋼L50×5,在這兩角鋼的兩端距150毫米處分別鉆φ16孔,分別用2支M15×70螺栓連接底盤支腿。在整個底盤上點焊2280毫米×2280毫米席紋鋼板作工作平臺。在底盤四角用四條φ12鋼絲繩把它吊在位于內模板底層的水平伸縮頂桿6的下方,并緊貼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9的底。
5、底盤支腿8用兩支L40×4角鋼,長350毫米,合焊成截面為方形,在距一端150毫米處鉆φ16貫通孔,分別用兩支M15×70螺栓把它安裝在底盤中間兩角鋼的φ16孔上。
當整個內模板4就位時,該支腿在內模板4的自重壓力下,自動伸入混凝土壁的預留孔K內,支承整個內模2的重量,預留孔K的尺寸為18厘米×20厘米。當要脫模時,用塔吊吊起整個內模板4,底盤支腿8在自重作用下便自動脫離混凝土壁。
6、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9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9由兩個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成,分別安裝在兩個底盤支腿8的上方。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由螺桿15、螺母14、鋼管13、內模板底連接板12組成,其中(1)螺桿15的尺寸為φ34×280。
(2)螺母14的尺寸為φ34,擰入螺桿15上。
(3)φ48×160鋼管13套在螺桿15及螺母14上。
(4)50×200×5的鋼板12兩端開φ14×50橢圓孔各一個,鋼板中點焊在鋼管13上。
(5)內模板底用廻形勾與鋼板12的橢圓孔連接。
當擰動螺桿15上的螺母14時,即可將內模板4調節到所需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全部以鋼代木,完全沒有木材和鐵釘的耗用,降低成本。
2、省工省料采用整體的內外模板,尤其是成筒形的內模板,不必每次裝拆,且也取消了現有技術所采用的水平支撐,橫撐和外模板的斜撐。
3、整個井模能重復使用,且可拼裝組合成外型尺寸不等的井模,沒有損耗,可縮短工期,提高工效。
4、為電梯井模板的施工機械化、科學化、半自動化創造條件。
本實用新型各零件所用的材料為金屬,除標準件外,各零件的制造及相互間的裝配,可采用通常的機械制造方法來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電梯井模,由外、內模(1)、(2)組成,其特征在于A、它還由穿墻螺栓(3)組成;B、外模(1)由多件定型組合鋼模板用廻形勾拼裝組合成四件矩形大平板,再通過多條穿墻螺栓(3)與內模板(4)連接將四件大平板組裝成截面為矩形的外模(1);C、內模(2)由內模板(4)、轉動角模組(5)、水平伸縮頂桿組(6)、底盤(7)、底盤支腿(8)、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9)組成;其中a、內模板(4)由多件定型組合鋼模板用廻形勾拼裝組合成四件矩形大平板,再通過與外模(1)共用的多條穿墻螺栓(3)將四件大平板組裝成截面為矩形的內模板(4);b、轉動角模板組(5)由安裝在內模板(4)四個角上的轉動角模板所組成,轉動角模板是一直角模板,外形似不等邊角鋼;短邊上,上、下各有一個鉸鏈,通過鉸鏈與內模板(4)二側相連,當鉸鏈折疊時,長邊與內模板(4)連成一平面;當鉸鏈張開時,長邊與內模板(4)分開;c、水平伸縮頂桿組(6)是由多個在內模板(4)內上、中、下成十字或井字形的水平伸縮頂桿組成;水平伸縮頂桿是一種兩端可伸縮的金屬桿,它可由液壓系統的活塞桿作伸縮桿;也可在鋼棒的兩端頭相對焊接螺母,內旋螺桿作伸縮桿;上述兩種金屬桿的頂端均開槽,槽的上下有貫通孔,與內模板(4)孔用螺栓連接固定;d、底盤(7)由鋼絲繩吊起的一個金屬結構網及上面鋪上板材所組成;e、底盤支腿(8)由二根型鋼組成;型鋼一頭開孔,通過孔分別與底盤中線上的兩邊連接,另一頭可支承在電梯井壁的預留孔(K)內;f、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9)由兩個內模底垂直調節器組成,安裝在底盤支腿(8)的上方垂直調節器由螺桿(15)、螺母(14)、鋼管(13)、內模板底連接板(12)組成;由模板底連接板(12)的上表面與內模板底連接,下表面與鋼管(13)焊接,螺母(14)放在鋼管口下方,螺桿(15)擰在螺母(14)上。
專利摘要一種電梯井模,涉及建筑施工的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由外模和內模及穿墻螺栓組成,內模由內模板、轉動角模組、水平伸縮頂桿組、底盤、底盤支腿、內模板底垂直調節器組組成;其中的外模及內模板均采用回形勾將多件定型組合鋼模板拼裝組合,并由穿墻螺栓連接成型。本實用新型采用以鋼代木,取消現有技術外模板采用的水平支撐、橫撐及斜撐,整個井模能重復使用,為電梯井模板的施工機械化創造條件。
文檔編號E04G15/00GK2525161SQ0121511
公開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8日
發明者周敬慈 申請人:周敬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