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免燒建筑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砂、石渣、粉煤灰、礦爐渣為主要原料的免燒建筑磚,屬于國際專利分類C04B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中對磚的需求量很大,而燒制紅磚需要使用粘土,并且對粘土有一定的指標要求,如塑性、含沙量、有機物質含量、化學組成等。達不到指標的粘土不能用來燒磚,而達到要求的粘土,均是可以用于種田的良土。年復一年地掘取黃土用于燒磚,是對土地資源的一種浪費,是對農田的毀壞,同時也影響到局部的地形地貌。在先技術中也有嘗試過利用工業廢料如粉煤灰制作免燒磚的,但因成本較高,制作出的磚強度低、耐水性差,抗凍性不好,磚體沉重而不實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從根本上克服紅磚生產的弊端,保護生態環境,而提供一種以碎石、黃沙為主要成分的免燒建筑磚。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建筑免燒磚,是由碎石、黃沙、石膏、煤矸石、石灰粉、粉煤灰加水制備而成,其原料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碎石或黃沙 75~85份石膏 1~2份煤矸石4~6份石灰粉1~3份粉煤灰7~8份水適量本發明建筑免燒磚的原料最佳配比為碎石或黃沙80份石膏 1.5份煤矸石5份石灰粉2份粉煤灰7.5份水適量其工藝流程示意如下原料破碎-原料攪拌-輸送-輪碾-輸送-儲料--輸送-成型-碼放-養護-出廠是由多種設備組成一條龍配套生產線,采用雙面加壓成型的壓磚機。磚坯24小時后固化,自然養護,7天后出廠,強度達到設計的70%,20天自然養護即可使用。
產品規格(外形尺寸)240mm×115mm×53mm,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制成相應的規格。
質量(根據原料有所不同而有差別)2.2-3.0公斤/塊主要技術指標抗壓強度≥15Mpa/cm
抗折強度≥2.5Mpa吸水率≤20Mpa抗凍性經15次反復凍融,外觀不變,干重損失0.02KG。耐腐蝕、耐高溫、各項指標符合非燒結磚標準,并超過國家標準。
在本發明免燒建筑磚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煙塵排放,磚廠附近的大氣不會被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其原材料來源廣泛,甚至戈壁灘的黃砂也是極好的原料,在治理沙漠化因素的同時,又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生產普通的建筑磚需要燒制,比如生產一塊紅磚需要600-800卡的熱量,生產一萬塊紅磚需用1800-2000公斤優質煤。而建筑磚的制作是化學過程與強壓的結果,完全不用燒制,節約了大量寶貴的能源煤炭,這對于能源與運輸十分緊張的我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發明的免燒磚強度高組成免燒磚的各種原料,在經充分混合后,生成水化硅酸鈣膠凝膠而硬化,不僅自身形成結構,還能更好地膠結發散的土顆粒,使之逐漸硬化,增加強度。在機械壓力的作用下,各部分組織相互滲入,使之強制結塊,達到使用要求。產品的抗壓強度達到2.5Mpa以上。
本發明的免燒磚不怕水一般紅磚在長期滲水后會出現疏松現象。由于本產品的內部結構是在水化反應下形成的,水不僅不能將其軟化,而且在飽和,不斷結晶固化,具有越泡越硬的效果。
本發明的免燒磚抗風化、耐腐蝕、抗凍融免燒建筑磚中各種原料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凝膠,在顆粒表面生成了多種水化物,結合成凝膠,形成一種以石灰、水泥及合成材料粘粒為復合的凝膠材料,砂和石粉為漿粒的特殊混凝土,不易被風化,并耐各類酸、堿腐蝕。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將干凈無浮土的碎石75Kg、煤矸石5Kg,進行粉碎,混合后加入石灰粉2Kg、粉煤灰7Kg、石膏1Kg,并加水,進行充分攪拌,將攪拌后的料輸送到輪碾機輪碾,得到的細化物料再輸送到壓磚機中,在20Mpa的壓力下壓制成型,再在常溫下自然養護4周,即可使用。
實施例2取干凈的黃沙80Kg、粉碎;煤矸石4Kg,粉碎;混合后加入石膏1.5Kg、石灰粉2.5Kg,粉煤灰8Kg,混合后加水,充分攪拌,將攪拌后的料輸送到輪碾機輪碾,得到的細化物料再輸送到壓磚機中,在20Mpa的壓力下壓制成型,再在常溫下自然養護4周,即可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免燒磚,是由碎石、黃沙、石膏、煤矸石、石灰粉、粉煤灰等加水制備而成,其特征在于原料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碎石或黃沙 75~85份石膏 1~2份煤矸石 4~6份石灰粉 1~3份粉煤灰 7~8份水 適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燒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最佳配比為碎石或黃沙 80份石膏 1.5份煤矸石 5份石灰粉 2份粉煤灰 7.5份水 適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免燒磚,其原料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碎石或黃沙75~85份,石膏1~2份,煤矸石4~6份,石灰粉1~3份,粉煤灰7~8份,水適量。本發明生產過程沒有煙塵排放,不掘取用于農田的黃土,保護了生態環境,其原材料廉價易得,制磚過程不用燒制,節約煤碳。生產出的免燒磚強度高,抗壓抗折,抗凍性良好。各項指標超過國家標準。
文檔編號C04B18/08GK1322687SQ0111984
公開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2日
發明者李毅 申請人: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