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縫紉機,包括轉模裝置和推模裝置,轉模裝置上設置有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上連接有第三動力組件和第三氣缸,推模裝置上安裝有可滑動的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上分別連接有軸承和脫模片,轉模裝置通過第三動力組件的轉動和第三氣缸的上下移動,來使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模擬人手的按壓轉移的動作,推模裝置上的軸承和脫模片能夠推動縫紉機上的夾布料模具,模擬人手的推送的動作,結構簡單,采用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手工作業,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也能夠從根本上保證產品的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
【專利說明】
一種縫紉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紉機,特別涉及具有自動轉模功能和自動推模功能的一種縫紉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縫紉機不具有自動推模機構,需要人工手工轉模,一方面,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導致產品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人工轉模的技術要求較高,不能從根本上保證產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可自動轉模功能和自動推模功能的縫紉機。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縫紉機,包括轉模裝置和推模裝置,所述轉模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裝有第三動力組件,所述第三動力組件連接有由所述第三動力組件驅使轉動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下端連接有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的第三活塞桿連接有第一壓板,所述第一壓板鉸接有第二壓板,所述第一壓板和所述第二壓板上均安裝有轉模壓腳。
[0006]所述第三動力組件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有第一同步輪,所述第一同步輪通過皮帶連接有第二同步輪,所述底板還鉸接有旋轉塊,所述第二同步輪與所述旋轉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塊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底板上安裝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安裝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同步輪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同步輪的軸心固定連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所述旋轉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軸與所述底板鉸接。
[0007]所述第三活塞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三氣缸和所述支撐桿的下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壓板設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設置有第一鎖合螺栓,所述第一壓板通過所述第一鎖合螺栓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固定座鉸接。
[0008]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連接有位于所述旋轉塊下方的第二固定板,所述支撐桿的下端連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間安裝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的底部與所述固定座固定連接。
[0009]所述第一壓板設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設置有第二鎖合螺栓,所述第二壓板通過所述第二鎖合螺栓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壓板的底部。
[0010]所述推模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動力組件和第二動力組件,所述第一動力組件連接有可滑動的第一導軌,所述第二動力組件連接有可滑動的第二導軌,所述第一導軌的端部設置有軸承,所述第二導軌的端部設置有脫模片,所述軸承和所述脫模片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板的同側。
[0011]所述第四固定板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導軌相適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導軌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內;所述第四固定板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導軌相適應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導軌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內。
[0012]所述第一動力組件包括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第一活塞桿與所述軸承固定連接。
[0013]所述第一活塞桿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件,所述軸承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前端,所述第一導軌的前端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件上。
[0014]所述第二動力組件包括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第二活塞桿與所述脫模片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活塞桿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件,所述脫模片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件上,所述第二導軌的前端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件上。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轉模裝置通過動力組件的轉動和氣缸的上下移動,來使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模擬人手的按壓轉移的動作;推模裝置上的軸承和脫模片能夠推動縫紉機上的夾布料模具,模擬人手的推送的動作;結構簡單,采用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手工作業,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也能夠從根本上保證產品的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轉模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轉模裝置的結構局部分解示意圖;
[0019I圖3是圖2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推模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推模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至圖5,一種縫紉機,包括轉模裝置和推模裝置,所述轉模裝置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安裝有第三動力組件,所述第三動力組件連接有由所述第三動力組件驅使轉動的支撐桿102,所述支撐桿102的下端連接有第三氣缸103,所述第三氣缸103的第三活塞桿104連接有第一壓板105,所述第一壓板105鉸接有第二壓板106,所述第一壓板105和所述第二壓板106上均安裝有轉模壓腳107,轉模裝置通過第三動力組件的轉動和氣缸的上下移動,來使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模擬人手的按壓轉移的動作,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尚O
[002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動力組件包括電機108,所述電機108的電機軸109連接有第一同步輪110,所述第一同步輪110通過皮帶111連接有第二同步輪112,所述底板101還鉸接有旋轉塊113,所述第二同步輪112與所述旋轉塊1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塊113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桿102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底板101上安裝有連接塊114,所述連接塊114上安裝有第一固定板115,所述第二同步輪11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5上,所述第二同步輪112的軸心固定連接有傳動軸116,所述傳動軸116與所述旋轉塊1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軸116與所述底板101鉸接。裝配后,所述電機軸109帶動第一同步輪110轉動的同時,通過皮帶111帶動第二同步輪112轉動,傳動軸116和旋轉塊113也隨之轉動。
[0024]所述第三活塞桿104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座117,所述第三氣缸103和所述支撐桿102的下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座117上;所述第一壓板105設置有第一弧形槽118,所述第一弧形槽118設置有第一鎖合螺栓119,所述第一壓板105通過所述第一鎖合螺栓119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座117的底部,所述第一壓板105與所述固定座117鉸接。
[0025]所述支撐桿102的上端連接有位于所述旋轉塊113下方的第二固定板120,所述支撐桿102的下端連接有第三固定板121,所述第二固定板120和所述第三固定板121之間安裝有定位桿122,所述定位桿122的底部與所述固定座117固定連接。
[0026]所述第一壓板105設置有第二弧形槽123,所述第二弧形槽123設置有第二鎖合螺栓124,所述第二壓板106通過所述第二鎖合螺栓124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壓板105的底部,可以調整第一壓板105與第二壓板106之間的夾角以適合不同模具的要求。
[002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轉模壓腳107通過第一螺絲125與一軸位螺絲126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一壓板105或第二壓板106的底部,所述轉模壓腳107內纏繞所述軸位螺絲126設置有彈簧127,所述轉模壓腳107內設置有擋位圈128,所述彈簧127被夾持在所述擋位圈128和所述第一壓板105或第二壓板106底部之間。
[0028]所述推模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板201,所述第四固定板20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動力組件和第二動力組件,所述第一動力組件連接有可滑動的第一導軌202,所述第二動力組件連接有可滑動的第二導軌203,所述第一導軌202的端部設置有軸承204,所述第二導軌203的端部設置有脫模片205,所述軸承204和所述脫模片205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板201的同側,所述第一導軌202連接有推動其滑動的第一動力組件,所述第二導軌203連接有推動其滑動的第二動力組件,第一滑動件上的軸承204和第二滑動件上的脫模片205能夠推動縫紉機上的夾布料模具,替代人手的作用,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
[002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四固定板201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導軌202相適應的第一滑槽206,所述第一導軌20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06內;所述第四固定板201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導軌203相適應的第二滑槽207,所述第二導軌203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07內,方便第一導軌202和第二導軌203滑動。
[0030]所述第一動力組件包括第一氣缸208,所述第一氣缸208的第一活塞桿209與所述軸承20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塞桿209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件210,所述軸承204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件210的前端,所述第一導軌202的前端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件210上。
[0031]所述第二動力組件包括第二氣缸211,所述第二氣缸211的第二活塞桿212與所述脫模片205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活塞桿212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件213,所述脫模片205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件213上,所述第二導軌203的前端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件213上。
[0032]本實用新型的轉模裝置通過動力組件的轉動和氣缸的上下移動,來使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模擬人手的按壓轉移的動作;推模裝置上的軸承和脫模片能夠推動縫紉機上的夾布料模具,模擬人手的推送的動作;結構簡單,采用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手工作業,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也能夠從根本上保證產品的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
【主權項】
1.一種縫紉機,包括轉模裝置和推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模裝置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安裝有第三動力組件,所述第三動力組件連接有由所述第三動力組件驅使轉動的支撐桿(I 02),所述支撐桿(I 02)的下端連接有第三氣缸(I 03),所述第三氣缸(103)的第三活塞桿(104)連接有第一壓板(105),所述第一壓板(105)鉸接有第二壓板(106),所述第一壓板(105)和所述第二壓板(106)上均安裝有轉模壓腳(10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動力組件包括電機(108),所述電機(108)的電機軸(109)連接有第一同步輪(110),所述第一同步輪(110)通過皮帶(111)連接有第二同步輪(112),所述底板(101)還鉸接有旋轉塊(113),所述第二同步輪(112)與所述旋轉塊(1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塊(113)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桿(102)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底板(101)上安裝有連接塊(114),所述連接塊(114)上安裝有第一固定板(115),所述第二同步輪(11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5)上,所述第二同步輪(112)的軸心固定連接有傳動軸(116),所述傳動軸(116)與所述旋轉塊(113 )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軸(I 16)與所述底板(101)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塞桿(104)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座(I 17),所述第三氣缸(103)和所述支撐桿(102)的下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座(117)上;所述第一壓板(105)設置有第一弧形槽(118),所述第一弧形槽(118)設置有第一鎖合螺栓(119),所述第一壓板(105)通過所述第一鎖合螺栓(119)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座(117)的底部,所述第一壓板(105)與所述固定座(117)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102)的上端連接有位于所述旋轉塊(113)下方的第二固定板(120),所述支撐桿(102)的下端連接有第三固定板(121),所述第二固定板(120)和所述第三固定板(121)之間安裝有定位桿(122),所述定位桿(122)的底部與所述固定座(117)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105)設置有第二弧形槽(123),所述第二弧形槽(123)設置有第二鎖合螺栓(124),所述第二壓板(106)通過所述第二鎖合螺栓(124)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壓板(105)的底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模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板(201),所述第四固定板(20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動力組件和第二動力組件,所述第一動力組件連接有可滑動的第一導軌(202),所述第二動力組件連接有可滑動的第二導軌(203),所述第一導軌(202)的端部設置有軸承(204),所述第二導軌(203)的端部設置有脫模片(205),所述軸承(204)和所述脫模片(205)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板(201)的同側。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板(201)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導軌(202)相適應的第一滑槽(206),所述第一導軌(20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06)內;所述第四固定板(201)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導軌(203)相適應的第二滑槽(207),所述第二導軌(203)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07)內。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動力組件包括第一氣缸(208),所述第一氣缸(208)的第一活塞桿(209)與所述軸承(204)固定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桿(209)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件(210),所述軸承(204)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件(210)的前端,所述第一導軌(202)的前端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件(210)上。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動力組件包括第二氣缸(211),所述第二氣缸(211)的第二活塞桿(212)與所述脫模片(205)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活塞桿(212)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件(213),所述脫模片(205)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件(213)上,所述第二導軌(203)的前端通過螺絲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件(213)上。
【文檔編號】D05B21/00GK205474314SQ201620025567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
【發明人】賀信華
【申請人】中山市阿米達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