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纖帶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
【背景技術】
[0002]玻纖帶的組成包含基本的玻璃纖維絲元素,具有良好的防塵性能和絕緣性能,又具有抗拉強度大、耐腐蝕和耐熱等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工業隔熱、石油管道包覆、電纜絕緣包覆、排氣管道隔熱包覆、熱輻射、高溫爐門幕簾及機械用高溫摩擦增強材料、軟硬管的絕緣及技術領域。傳統的玻纖帶由于設計缺陷,其強度不夠,作為補強層或做其他共用時,容易在一些受力較大的場合發生撕裂,且阻燃劑耐高溫性差,影響了產品的整體效果,限制了產品的使用和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提高玻纖帶的整體強度,提高玻纖帶的阻燃性和耐高溫性,滿足極端環境下的使用要求。
[0004]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擬采用以下技術:
[0005]—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固定支架(I),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I)上的第一玻纖編織束(2)和第二玻纖編織束(3),以及與固定支架(I)垂直的第三玻纖編織束(4),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相互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1),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通過交錯編織的方式與固定支架(I)形成一體式結構;
[0006]所述固定支架(I)由芳綸絲(101)和漆包線(102)編織而成,漆包線(102)繞包于芳綸絲(101)外側;
[0007]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具有相同的結構;
[0008]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0009]所述第二玻纖編織束(3)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0010]所述第三玻纖編織束(4)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0011]所述固定支架(1)、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外表面噴涂有阻燃層。
[0012]進一步,所述漆包線(102)內部導體采用銅絲。
[0013]進一步,所述阻燃層采用十溴二苯乙烷。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在玻纖帶主體上增加經由芳綸絲
(101)和漆包線(102)編織而成的固定支架(I),此種設計結構大大提升了玻纖帶的強度和耐高溫性,與此同時,將漆包線(102)繞包于芳綸絲(101)外側,也提升了玻纖帶的絕緣性。
[0016]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具有相同的結構,均采用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且在固定支架(1)、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外表面噴涂有十溴二苯乙烷阻燃層,此種設計結構,進一步提升了本設計涉及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的強度、耐高溫等級及防火等級,使得產品質量整體提升,可廣泛應用于極端環境下。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玻纖編織束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固定支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固定支架(I),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I)上的第一玻纖編織束(2)和第二玻纖編織束(3),以及與固定支架(I)垂直的第三玻纖編織束(4),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相互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1),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通過交錯編織的方式與固定支架(I)形成一體式結構;
[0021]所述固定支架(I)由芳綸絲(101)和漆包線(102)編織而成,漆包線(102)繞包于芳綸絲(101)外側;
[0022]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具有相同的結構;
[0023]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0024]所述第二玻纖編織束(3)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0025]所述第三玻纖編織束(4)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0026]所述固定支架(1)、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
(4)外表面噴涂有阻燃層。
[0027]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漆包線(102)內部導體采用銅絲。
[0028]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阻燃層采用十溴二苯乙烷。
[002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在玻纖帶主體上增加經由芳綸絲(101)和漆包線(102)編織而成的固定支架(1),此種設計結構大大提升了玻纖帶的強度和耐高溫性,與此同時,將漆包線(102)繞包于芳綸絲(101)外側,也提升了玻纖帶的絕緣性。
[0030]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具有相同的結構,均采用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
(202)相互絞合而成,且在固定支架(1)、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外表面噴涂有十溴二苯乙烷阻燃層,此種設計結構,進一步提升了本設計涉及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的強度、耐高溫等級及防火等級,使得產品質量整體提升,可廣泛應用于極端環境下。
[0031]本實用新型在加工制作時,先分別制作固定支架(1)、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然后采用編織的方式將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I)上,即可形成本設計所述的產品。
[0032]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應用。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固定支架(I),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I)上的第一玻纖編織束(2)和第二玻纖編織束(3),以及與固定支架(I)垂直的第三玻纖編織束(4),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相互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I),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 )、第二玻纖編織束(3 )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通過交錯編織的方式與固定支架(I)形成一體式結構; 所述固定支架(I)由芳綸絲(101)和漆包線(102)編織而成,漆包線(102)繞包于芳綸絲(101)外側; 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具有相同的結構; 所述第一玻纖編織束(2)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所述第二玻纖編織束(3)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所述第三玻纖編織束(4)由玻璃纖維絲(201)與玄武巖纖維絲(202)相互絞合而成; 所述固定支架(I)、第一玻纖編織束(2)、第二玻纖編織束(3)及第三玻纖編織束(4)夕卜 表面噴涂有阻燃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線(102)內部導體采用銅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層采用十溴二苯乙烷。
【專利摘要】一種復合式阻燃耐高溫玻纖帶,包括固定支架,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玻纖編織束和第二玻纖編織束,以及與固定支架垂直的第三玻纖編織束,第一玻纖編織束、第二玻纖編織束及第三玻纖編織束相互交錯編織于固定支架,第一玻纖編織束、第二玻纖編織束及第三玻纖編織束通過交錯編織的方式與固定支架形成一體式結構。本實用新型提高了玻纖帶的整體強度,提了高玻纖帶的阻燃性和耐高溫性,滿足了極端環境下的使用要求。
【IPC分類】H01B7/295, D03D1/00, D03D15/02, H01B3/50, H01B7/29, H01B3/08
【公開號】CN205241939
【申請號】CN201521109580
【發明人】張仁軍
【申請人】綿陽中恒電氣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