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面料噴涂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面料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面料噴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面料就是用來制作服裝的材料。作為服裝三要素之一,面料不僅可以詮釋服裝的風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造型的表現效果。為了使面料獲得理想的外觀,需要對面料進行噴涂處理,利用涂料對面料進行上色,從而創造出不同顏色的面料,更好地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對面料進行噴涂處理時,會浪費大量的涂料。因此,需要將多余的涂料進行收集,使涂料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面料噴涂裝置,以便更好地針對面料進行多功能處理,方便根據需要處理面料,并能節約處理成本,方便面料獲得更好的性能。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面料噴涂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上攪拌腔,上攪拌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腔和右支撐腔,上攪拌腔上部設置有過濾板,過濾板上部設置有進料腔,上攪拌腔下部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連接有多個出液管,出液管下部設置有下液腔,下液腔下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下液管,下液管下部連接有下攪拌腔,下攪拌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下攪拌腔右側連接有進液管,進液管右側連接有進液腔,左支撐腔左側設置有抽液機,抽液機上下部分別連接有上液管和抽液管,上液管和抽液管右側分別設置在進料腔和下攪拌腔內部;左支撐腔左側和右支撐腔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第一電機右側和第二電機左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電機軸和第二電機軸,第一電機軸和第二電機軸側面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下攪拌腔上部右側設置有第三電機,第三電機下部連接有第三電機軸,第三電機軸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多個第三攪拌葉片;底座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放卷輥輪和收卷輥輪,收卷輥輪右側設置有第四電機,第四電機和收卷輥輪之間連接有傳動帶,放卷輥輪和收卷輥輪之間設置有面料。
[0006]進一步地,左支撐腔右側設置有左軸承,第一電機軸穿過左軸承設置。
[0007]進一步地,右支撐腔左側設置有右軸承,第二電機軸穿過右軸承設置。
[0008]該裝置在具體實施時,打開進液腔上的閥門開關,將涂料倒入進液腔,涂料從進液管進入下攪拌腔。在第三電機的作用下,第三電機軸帶動第三攪拌葉片轉動,對涂料進行攪拌。在抽液機的作用下,下攪拌腔內的涂料被抽入抽液管,涂料再從上液管進入進料腔。利用過濾板對涂料進行過濾處理,將涂料中的雜質擋在進料腔內。根據不同的噴涂要求,向進料腔內添加相應的粉末物料,粉料經過過濾板過濾后進入上攪拌腔。在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作用下,第一電機軸和第二電機軸分別帶動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轉動,對粉料和涂料進行攪拌,使粉末均勻地混合在涂料內。打開出液腔上的閥門開關,上攪拌腔內的涂料進入出液腔,再從出液管流出,涂覆在下方的面料上。在第四電機的作用下,傳動帶帶動收卷輥輪轉動,對面料進行收卷,使面料向右移動。多余的涂料從下液管流下,回到下攪拌腔內繼續使用。
[0009]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實用新型裝置能有效地針對紡織面料進行噴涂加工,噴涂涂料進行循環利用,有助于節約成本;噴涂液經過多次攪拌處理,并實現多次過濾處理,使得噴涂液更加均勻能獲得更好的加工處理效果。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使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標記說明:1、右支撐柱;2、收卷輥輪;5、第二電機;7、右軸承;9、右支撐腔;
10、第一電機軸;11、第一攪拌葉片;12、過濾板;13、進料腔;14、左軸承;15、出液腔;16、抽液機;20、左支撐柱;21、下攪拌腔;22、下液管;23、出液管;24、第三電機軸;25、第三攪拌葉片;26、第三電機;27、進液管;28、進液腔;29、底座;30、第四電機;31、傳動帶;34、第二電機軸;35、第二攪拌葉片;36、上攪拌腔;37、上液管;38、左支撐腔;39、第一電機;40、抽液管;41、放卷輥輪;44、下液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
[0013]實施例
[0014]如圖1所示的一種面料噴涂裝置,包括底座29,底座29上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上攪拌腔36,上攪拌腔36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腔38和右支撐腔9,上攪拌腔36上部設置有過濾板12,過濾板12上部設置有進料腔13,上攪拌腔36下部連接有出液腔15,出液腔15下部連接有多個出液管23,出液管23下部設置有下液腔44,下液腔44下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下液管22,下液管22下部連接有下攪拌腔21,下攪拌腔21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柱20和右支撐柱1,下攪拌腔21右側連接有進液管27,進液管27右側連接有進液腔28,左支撐腔38左側設置有抽液機16,抽液機16上下部分別連接有上液管37和抽液管40,上液管37和抽液管40右側分別設置在進料腔13和下攪拌腔21內部;左支撐腔38左側和右支撐腔9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電機39和第二電機5,第一電機39右側和第二電機5左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電機軸10和第二電機軸34,第一電機軸10和第二電機軸34側面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攪拌葉片11和第二攪拌葉片35。左支撐腔38右側設置有左軸承14,第一電機軸10穿過左軸承14設置。右支撐腔9左側設置有右軸承7,第二電機軸34穿過右軸承7設置。下攪拌腔21上部右側設置有第三電機26,第三電機26下部連接有第三電機軸24,第三電機軸24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多個第三攪拌葉片25。底座29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放卷輥輪41和收卷輥輪2,收卷輥輪2右側設置有第四電機30,第四電機30和收卷輥輪2之間連接有傳動帶31,放卷輥輪41和收卷輥輪2之間設置有面料。
[0015]該裝置在具體實施時,打開進液腔28上的閥門開關,將涂料倒入進液腔28,涂料從進液管27進入下攪拌腔21。在第三電機26的作用下,第三電機軸24帶動第三攪拌葉片25轉動,對涂料進行攪拌。在抽液機16的作用下,下攪拌腔21內的涂料被抽入抽液管40,涂料再從上液管37進入進料腔13。利用過濾板12對涂料進行過濾處理,將涂料中的雜質擋在進料腔13內。根據不同的噴涂要求,向進料腔13內添加相應的粉末物料,粉料經過過濾板12過濾后進入上攪拌腔36。在第一電機39和第二電機5的作用下,第一電機軸10和第二電機軸34分別帶動第一攪拌葉片11和第二攪拌葉片35轉動,對粉料和涂料進行攪拌,使粉末均勻地混合在涂料內。打開出液腔15上的閥門開關,上攪拌腔36內的涂料進入出液腔15,再從出液管23流出,涂覆在下方的面料上。在第四電機30的作用下,傳動帶31帶動收卷棍輪2轉動,對面料進行收卷,使面料向右移動。多余的涂料從下液管22流下,回到下攪拌腔21內繼續使用。
[0016]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面料噴涂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上攪拌腔,所述上攪拌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腔和右支撐腔,所述上攪拌腔上部設置有過濾板,所述過濾板上部設置有進料腔,所述上攪拌腔下部連接有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下部連接有多個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下部設置有下液腔,所述下液腔下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下液管,所述下液管下部連接有下攪拌腔,所述下攪拌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所述下攪拌腔右側連接有進液管,所述進液管右側連接有進液腔,所述左支撐腔左側設置有抽液機,所述抽液機上下部分別連接有上液管和抽液管,所述上液管和抽液管右側分別設置在進料腔和下攪拌腔內部;所述左支撐腔左側和右支撐腔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右側和第二電機左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電機軸和第二電機軸,所述第一電機軸和第二電機軸側面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所述下攪拌腔上部右側設置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下部連接有第三電機軸,所述第三電機軸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多個第三攪拌葉片;所述底座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放卷輥輪和收卷輥輪,所述收卷輥輪右側設置有第四電機,所述第四電機和收卷輥輪之間連接有傳動帶,所述放卷輥輪和收卷輥輪之間設置有面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料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腔右側設置有左軸承,所述第一電機軸穿過左軸承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料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撐腔左側設置有右軸承,所述第二電機軸穿過右軸承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面料噴涂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上攪拌腔,上攪拌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撐腔和右支撐腔,上攪拌腔上部設置有過濾板,過濾板上部設置有進料腔,上攪拌腔下部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連接有多個出液管,出液管下部設置有下液腔,下液腔下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下液管,下液管下部連接有下攪拌腔。該實用新型裝置能有效地針對紡織面料進行噴涂加工,同時噴涂涂料進行循環利用,有助于節約成本。
【IPC分類】D06B1/02, D06B23/20
【公開號】CN205088437
【申請號】CN201520758339
【發明人】郭曉鋒
【申請人】郭曉鋒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