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前后移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繡花機,尤其涉及自動換底線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自動換底線機構在繡花機底線用完時,在繡花機不停機狀態下,完成一系列動作,實現自動換梭殼,減少了繡花機的停機時間,降低工作強度,節省時間。其中自動換底線機構需要完成一個前后移動的動作,以將梭殼抓取裝置輸送到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前后移動裝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前后移動裝置,包括前后電機和前后滑塊,所述前后電機通過齒輪齒條結構驅動前后滑塊前后移動,所述齒輪齒條結構包括與前后滑塊固定的齒條和由前后電機驅動轉動的齒輪。
[0005]優選的,所述前后滑塊設于基座上,所述基座設有U型槽,所述前后滑塊底部設于U型槽內,所述U型槽兩側邊之間設有滑動軸,所述滑動軸穿過前后滑塊。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前后電機控制驅動軸轉動并間接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帶動齒條進行前后運動,前后滑塊與齒條相對固定并隨齒條一同做前后運動,梭殼抓取裝置固定在前后滑塊上,前后滑塊帶動梭殼抓取裝置做前后運動。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08]圖1是自動換底線機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0]圖3是梭殼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4是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0012]圖5是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13]圖6是第二傳動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7是前后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0015]圖8是前后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16]圖9是前后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三;
[0017]圖10是梭殼抓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0018]圖11是梭殼抓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至圖3所示,從繡花機正面可以看出,機架1沿左右方向設有多個機頭,每個機頭上設有若干個旋梭11,在繡花機底線用完時,自動換底線機構通過一連串的連續動作將旋梭11上的梭殼12取下。進一步的換上新的梭殼12,即可完成自動換底線工作。
[0020]本實用新型中的自動換底線機構設有升降裝置2、前后移動裝置3、梭殼抓取裝置4,所述升降裝置2帶動梭殼抓取裝置4上下移動,所述前后移動裝置3帶動梭殼抓取裝置4前后移動,所述梭殼抓取裝置4將梭殼12從旋梭11上取下,在機架1下側設有梭殼回收裝置5,所述梭殼回收裝置5將梭殼抓取裝置4放下的梭殼12集中回收。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梭殼回收裝置5包括傳送帶52、傳送電機51、料斗53,傳送電機51固定在機架1上,傳送帶52與傳送電機51連接并固定在機架1上,料斗53位于傳送帶52的輸送末端下方。傳送電機51驅動傳送帶52沿機架1的左右方向輸送,在本實施例中,傳送帶52沿機架1由左向右輸送,料斗53位于傳送帶52右端下方。
[0022]底線用盡后通過自動換底線機構抓取梭殼12至傳送帶52上方后釋放,通過傳送電機51驅動傳送帶52將梭殼12集中回收至料斗53內,從而實現梭殼的集中回收。
[0023]如圖4至圖6所示,所述升降裝置2包括升降電機21、第一傳動箱22、傳動軸23、第二傳動箱24、升降滑塊25、升降橫梁26。傳動軸23穿過第一傳動箱22,所述第一傳動箱22內設有主動帶輪、從動帶輪以及傳動帶,所述升降電機21驅動主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通過傳動帶來帶動從動帶輪轉動,所述從動帶輪驅動傳動軸23轉動。
[0024]如圖6所示,所述第二傳動箱24包括驅動座241,所述驅動座底部與頂部之間設有直線導軌2411,所述直線導軌2411上設有導軌滑塊242,所述驅動座241的底部設有升降驅動座243,升降驅動座243包括升降驅動固定座2431,升降驅動固定座2431兩側設有第一軸承座2432,第一軸承座內設有第一軸承2433,主帶輪2434的輪軸兩端支撐在第一軸承2433上,所述驅動座頂部設有第二軸承座244,第二軸承座244內設有第二軸承,副帶輪2441的輪軸兩端支撐在第二軸承上。
[0025]所述主帶輪2434與副帶輪2441間通過皮帶245傳動,所述皮帶及導軌滑塊上設有嚙合的帶槽,所述導軌滑塊242與升降滑塊25固定,所述傳動軸驅動主帶輪2434轉動,所述主帶輪驅動皮帶245運動,所述皮帶驅動導軌滑塊242沿直線導軌2411直線運動,導軌滑塊242帶動升降滑塊25上下運動。
[0026]升降電機21通過第一傳動箱22帶動傳動軸23轉動,所述傳動軸23通過第二傳動箱24帶動升降滑塊25上下運動,所述升降滑塊25帶動升降橫梁26做上下運動,前后移動裝置3及梭殼抓取裝置4安裝于升降橫梁26上,升降橫梁26進而帶動其上的前后移動裝置3及梭殼抓取裝置4做上下運動。
[0027]以上只是對第一傳動箱22及第二傳動箱24的其中一種具體結構做了說明,但是傳動箱的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兩種,傳動箱在傳動技術領域中是一種常用部件,只要實現相應的傳動功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傳動箱的內部機構做出多種改變。
[0028]如圖7至圖9所示,所述前后移動裝置3包括前后電機30和前后滑塊35,所述前后電機30通過齒輪齒條結構驅動前后滑塊35前后移動,所述齒輪齒條結構包括與前后滑塊35固定的齒條36和固定于驅動軸31上的齒輪32,前后電機通過聯軸器與驅動軸31聯接,從而驅動齒輪32轉動,齒輪32與齒條36上的齒數及模數進行配合。
[0029]所述前后滑塊35設于基座33上,所述基座設有U型槽,所述前后滑塊底部設于U型槽內,所述u型槽兩側邊之間設有滑動軸34,所述滑動軸34穿過前后滑塊35上的導向孔,滑動軸34為前后滑塊35的移動提供前后導向及限位,U型槽兩側邊可以限制前后滑塊35的前后滑動極限位置。
[0030]前后電機30控制驅動軸31轉動并間接帶動齒輪32轉動,齒輪32帶動齒條36進行前后運動,前后滑塊35與齒條36相對固定并隨齒條36 —同做前后運動,梭殼抓取裝置4固定在前后滑塊35上,前后滑塊35帶動梭殼抓取裝置4做前后運動。
[0031]如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梭殼抓取裝置4包括抓取氣缸42、第一連桿44、第二連桿45、鎖手46,所述抓取氣缸42的活塞頂桿頭端安裝有連接套48,所述連接套48頭端設有U型開口部,所述第一連桿44的第一端鉸接于U型開口部內。第二連桿45大致呈V型結構,所述第二連桿45的第一端與第一連桿44的第二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45的第二端與鎖手46鉸接,第二連桿45與鎖手46垂直。所述抓取氣缸42固定在抓取主體43上,所述抓取主體43前后活動設置在支座41上,抓取主體43及支座41均為L型結構,抓取主體43的上側邊沿前后方向設有長槽,定位螺栓47穿過長槽后與支座41的上側邊連接,定位螺栓引導抓取主體43與支座41之間的前后相對滑動。
[0032]在抓取主體與支座之間設有彈性結構。所述彈性結構包括回位彈簧40,所述支座上安裝有導向桿49,所述回位彈簧40外套在導向桿49上,所述回位彈簧40的第一端與抓取主體43彈性連接,所述回位彈簧40的第二端與支座41彈性連接。由于旋梭的頭數多,第一枚梭殼與最后一枚梭殼在到達指定位置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一定的誤差,在增加回位彈簧40后可以有效減少誤差。
[0033]梭殼抓取裝置4隨著前后滑塊35做前后運動,在梭殼12到達指定位置后,通過回位彈簧40做一個反彈的作用。前后滑塊35帶動梭殼抓取裝置4至設計位置后,通過抓取氣缸42中活塞頂桿的運動帶動第一連桿44與第二連桿45運動,進而拉動鎖手46轉動,鎖手46穿過梭殼空隙,抓取梭門至指定位置即為整個抓取過程。
【主權項】
1.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前后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電機和前后滑塊,所述前后電機通過齒輪齒條結構驅動前后滑塊前后移動,所述齒輪齒條結構包括與前后滑塊固定的齒條和由前后電機驅動轉動的齒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前后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滑塊設于基座上,所述基座設有U型槽,所述前后滑塊底部設于U型槽內,所述U型槽兩側邊之間設有滑動軸,所述滑動軸穿過前后滑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換底線機構的前后移動裝置,包括前后電機和前后滑塊,所述前后電機通過齒輪齒條結構驅動前后滑塊前后移動,所述齒輪齒條結構包括與前后滑塊固定的齒條和由前后電機驅動轉動的齒輪,所述前后滑塊設于基座上,所述基座設有U型槽,所述前后滑塊底部設于U型槽內,所述U型槽兩側邊之間設有滑動軸,所述滑動軸穿過前后滑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的優點。
【IPC分類】D05C11/16
【公開號】CN204982352
【申請號】CN201520714243
【發明人】王海江, 方狄永, 何紀江
【申請人】浙江信勝縫制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