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練、漂白一浴一步法生產線主機設備系統集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煮練、漂白生產線,尤其涉及一種煮練、漂白一浴一步法生產線主機設備系統集成,屬于紡織染整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棉紡或與棉混紡織物用雙氧水、燒堿等進行煮練與漂白一浴法進行練漂,其生產工藝主要有兩種:乳漂法和浸漂法,前者為連續化生產方式,后者一般都用于間歇式生產方式。
[0003]乳漂法設備造價高、體型龐大,對安裝空間的要求相對較高,且生產過程中能耗尚O
[0004]現有技術中,浸漂法均采用間歇式生產方式,其生產效率低,往往存在產品質量穩定性差,水、電、汽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大,以及勞動強度大、用工多等缺陷或不足。
[0005]更為關鍵的是,現有技術中的這種間歇式生產方式,由于設備結構形式,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系統集成合理性、工藝匹配性方面的原因,導致其生產過程中,在高溫堿性條件下,雙氧水的分解反應的速率、所生成的產物等,均無法進行有效控制,因而無法保證練漂效果的高度穩定性,并將纖維的損傷程度降至最低。
[0006]長期以來的生產實踐與研究表明,實現連續化浸漂的最大技術難度,就是如何控制高溫堿性條件下雙氧水的分解反應,以保證練漂效果的高度穩定性和將纖維的損傷程度降至最低。
[0007]而要實現連續化浸漂階段保溫工藝,最好的辦法是,將堿-氧一浴煮漂處理過程分為兩個或多個不同溫度條件下,執行保溫練漂。如,先在70?85°C條件下保溫練漂一段時間,再在90?100°C條件下保溫練漂。因為,這種先在較低溫度下煮漂再在高溫下煮漂的工藝,既能實現優良煮漂效果,又能盡可能地減低纖維的氧化損傷程度。
[0008]如何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煮練與漂白設備的結構形式,并進行合理的生產系統集成,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研究的熱點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棉紡或與棉混紡織物的煮練和漂白連續化生產煮練、漂白一浴一步法生產線主機設備系統集成,其具有集成化程度高、設備選型與布局合理、生產效率高,工藝控制簡單調節方便、適于連續化、柔性化生產的特點。
[0010]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首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改進煮練和漂白設備的結構形式,以保證織物在處理過程能夠充分展開、不成團不集聚成堆,以保證煮練與漂白效果的技術問題。
[0011]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其次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進行合理的主機設備布局與系統集成,以滿足煮練、漂白一浴一步法連續化生產的工藝要求,進而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兩方面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煮練、漂白一浴一步法生產線主機設備系統集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從左至右的工藝流程正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第一水洗機、第二水洗機、第三水洗機、去酸洗裝置、堆置池、乳水機、第四水洗機、第五水洗機和第六水洗機,其中:
[0012]所述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的結構相同,均包括一密閉的帶第一葉輪的第一轉鼓,所述第一轉鼓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進布口和一出布口,在進布口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導向裝置和第一噴淋裝置,在出布口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傳動裝置;
[0013]所述第一導向裝置包括順次布置的第一漲緊輥、第一拖布輥和第一六角輥;
[0014]所述拖布輥用于夾持并拖動待處理的布向前運動,所述第一拖布輥一上一下成對設置,上輥與下輥之間保留一定間隙;
[0015]所述第一傳動裝置包括一主動和一被動相互之間保留一定間隙的兩個第一乳輥,所述織物從上述兩個第一乳輥之間的間隙穿過,并由該兩個第一乳輥拖拽向前運動;
[0016]所述噴淋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六角輥右側的上方,用于朝著上述六角輥的右側噴出浴液,并利用該噴出浴液的沖擊力將待處理的織物沖入所述第一葉輪的相鄰兩個葉片之間的區域內,所述第一噴淋裝置通過管路外接循環栗;
[0017]所述第一轉鼓的底部均設置有第一吹氣裝置和第一電加熱裝置;
[0018]所述第一吹氣裝置與裝置外的壓縮空氣罐通過管路連接;
[0019]所述第一水洗機、第二水洗機、第三水洗機、去酸洗裝置、第四水洗機、第五水洗機和第六水洗機的結構形式相同,均包括一密閉的帶第二葉輪的第二轉鼓;
[0020]所述第二轉鼓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進布口和一出布口,在進布口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導向裝置,在出布口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傳動裝置;
[0021]所述第二導向裝置包括兩個第二導布輥和一個第二六角輥;
[0022]所述第二傳動裝置包括一主動和一被動相互之間保留一定間隙的兩個第二乳輥,所述織物從上述兩個第二乳輥之間的間隙穿過,并由該兩個第二乳輥拖拽,按工藝流程的順次向前運動;
[0023]所述第二轉鼓的底部均設置有第二吹氣裝置和第二電加熱裝置;
[0024]所述第二吹氣裝置與裝置外的壓縮空氣罐通過管路連接;
[0025]所述第一噴淋管依次通過循環加熱器、循環栗,與設置在第一轉鼓底部的出水管連接,形成一循環供水系統,不斷將第一轉鼓中的水加熱并輸送至第一噴淋管進行循環利用;
[0026]所述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均靜止不動,所述第一轉鼓和第二轉鼓均每間隔一定時間旋轉一定的角度,所述角度等于所述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每相鄰兩片葉片之間的夾角;
[0027]所述間隔時間依據所需處理的織物的規格相應調整和設定。
[0028]上述技術方案直接帶來的技術效果是,1、生產線具有多功能性,適于柔性化生產:上述技術方案的煮練、漂白一浴一步法生產線,一方面,既能用于筒狀針織物的平幅松式連續化練漂,又能用于不管是筒狀還是開幅針織物(包括瑋編和經編)以及“縫邊成筒”織物的繩狀松式連續化練漂;
[0029]另一方面,既能用于針織物練漂,又能用于機織物練漂;
[0030]再者,既能用于棉型織物的練漂,又能用于化纖織物的精練和松弛。
[0031]2、全松式:練漂處理裝置和連續化水洗機均采用能實現“全松式”工作方式的“帶葉輪的轉鼓”結構,并增設有用于將所述織物吹松/吹開的帶有若干氣嘴的氣管,使得織物的松弛程度可達到或超過松式加工的噴射溢流染色機的松弛水平。
[0032]3、通過將練漂機一分為二,S卩,分別采用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作為階段練漂,并分別進行單獨的溫度控制,并采用連續化浸漂階段保溫工藝,有效地控制了雙氧水的分解反應方向和速度,保證了纖維損傷程度為最低。
[0033]上述連續化浸漂階段保溫工藝的核心在于,將堿-雙氧水在同一浴內,先在70?85°C條件下的第一保溫區練漂一段時間,再在90?100°C條件下的第二保溫區進行保溫練
Vtk ο
[0034]這種先在較低溫度下煮漂再在高溫下煮漂的工藝,利用高溫堿性條件下,對雙氧水的分解速率進行有效控制,既能實現優良煮漂效果,又能盡可能地減低纖維的氧化損傷程度。
[0035]4、水耗小、能耗低: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和水洗機均采用帶葉輪的轉鼓這種結構形式,一方面,保證了織物以完全松式狀態浸漬和均勻收縮,可獲得最佳的布面效果;
[0036]另一方面,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和水洗機中的這種結構形式,其所需浴液量只要使液面淹沒葉輪沿水平方向的中軸線即可達到最佳效果,當然,液面適當低于葉輪沿水平方向的中軸線也可滿足工藝要求。其相對于現有技術的乳漂法或浸漂法的裝置需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