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織器材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電動編帶機的采用磁鐵吸附的方式控制導紗器與機頭同步運動,當磁鐵表面沾了油漬或雜質后,將影響吸附磁力的大小,導致運行不穩定,甚至出現導紗器不隨機頭同步往返運動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使導紗器的運動通過機頭帶動定位銷實現,這種工作方式使編織過程控制更加精確,減少了編織過程的喂紗量不勻、減針、移針等現象,增加了編織機的精確性與穩定性。
[0004]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05]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包括機頭、機頭導軌、導紗器組件、導紗器組件導軌、卡槽和定位銷,
[0006]所述機頭導軌和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相互平行,所述機頭安裝在所述機頭導軌上與所述機頭導軌滑動配合,所述導紗器組件安裝在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上與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滑動配合,
[0007]所述卡槽安裝在所述導紗器組件上,所述定位銷一端與所述機頭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卡槽配合。
[0008]進一步地,所述卡槽槽口向上,所述卡槽與所述定位銷配合時,所述定位銷一端伸入所述槽口內。
[0009]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銷寬度小于所述卡槽的長度。
[0010]進一步地,所述機頭中部安裝有定位銷安裝箱,
[0011]所述定位銷安裝箱沿與所述機頭軌道垂直方向延伸至所述導紗器組件軌道上方,
[0012]所述定位銷與所述卡槽配合時,所述定位銷從所述定位銷安裝箱底部伸出。
[0013]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銷安裝箱內還安裝有轉軸和回復彈簧,
[0014]所述轉軸水平設置,且其軸向與所述機頭導軌垂直,在所述轉軸側壁上開有與所述轉軸軸向垂直的轉軸槽,
[0015]所述定位銷中部設置有與該定位銷垂直延伸的卡桿,所述卡桿與所述轉軸槽配入I=I ?
[0016]所述定位銷頂端與所述定位銷安裝箱之間設置有所述回復彈簧。
[0017]進一步地,所述轉軸銷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轉軸的兩側且相互平行。
[0018]進一步地,所述轉軸槽有四個,每兩個為一組,分為沿所述轉軸軸向分布的兩組,每組內兩個所述轉軸槽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所述轉軸兩側,兩組所述轉軸槽之間相互垂直,
[0019]所述定位銷和所述回復彈簧均有兩個,每個所述定位銷上均安裝有所述卡桿,兩個所述卡桿分別與兩組所述轉軸槽配合,所述定位銷頂部均安裝有所述回復彈簧,
[0020]兩個所述定位銷中的一個與所述卡槽配合。
[0021]本實用新型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通過增加導紗器組件導軌、梭箱、卡槽、旋鈕、定位銷和寶塔狀結構等部件,使導紗器的運動通過機頭帶動定位銷實現,這種工作方式使編織過程控制更加精確,減少了編織過程的喂紗量不勻、減針、移針等現象,增加了編織機的精確性與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的俯視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的主視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的左視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寶塔狀結構的側視示意圖,此時定位銷a被抬起,定位銷b被放下,卡槽可以從定位銷安裝箱底部移入或移出;
[0026]圖5本實用新型所述寶塔狀結構的側視示意圖,此時定位銷a被放下與卡槽配合,定位銷b被抬起;
[0027]圖6本實用新型所述活塞和定位銷配合時,機頭自左向右運動的示意圖,此時定位銷a推動卡槽右側側壁帶動導紗器組件運動;
[0028]圖7本實用新型所述活塞和定位銷配合時,機頭自右向左運動的示意圖,此時定位銷a推動卡槽左側側壁帶動導紗器組件運動。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0]如圖1-7所示的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包括機頭11、機頭導軌2、導紗器組件、導紗器組件導軌1、卡槽6和定位銷,
[0031]機頭導軌2和導紗器組件導軌I相互平行,機頭11安裝在機頭導軌2上與機頭導軌2滑動配合,導紗器組件安裝在導紗器組件導軌I上與導紗器組件導軌I滑動配合,
[0032]卡槽6安裝在導紗器組件上,定位銷一端與機頭11連接、另一端與卡槽6配合。
[0033]導紗器組件包括導紗器5、喂紗嘴4和梭箱3,梭箱3與導紗器組件導軌I滑動配合,導紗器5安裝在梭箱3上并向上延伸,喂紗嘴4安裝在導紗器5頂端,卡槽6安裝在梭箱3頂部。
[0034]卡槽6槽口向上,卡槽6與定位銷配合時,定位銷一端伸入卡槽6槽口內。
[0035]定位銷寬度小于卡槽6的長度。
[0036]機頭11中部安裝有定位銷安裝箱15,定位銷安裝箱15與其頂部安裝的毛刷夾7和毛刷13組成寶塔狀結構10,
[0037]定位銷安裝箱15沿與機頭軌道2垂直方向延伸至導紗器組件軌道I上方,
[0038]定位銷與卡槽6配合時,定位銷從定位銷安裝箱15底部伸出。
[0039]定位銷安裝箱15內還安裝有轉軸21和回復彈簧16,
[0040]轉軸21水平設置,且其軸向與機頭導軌2垂直,在轉軸21側壁上開有與轉軸21軸向垂直的轉軸槽,
[0041]定位銷中部設置有與該定位銷垂直延伸的卡桿17,卡桿17與轉軸槽配合,
[0042]定位銷頂端與定位銷安裝箱15之間設置有回復彈簧16。
[0043]轉軸槽有兩個,分別位于轉軸21的兩側且相互平行。
[0044]或者轉軸槽有四個,每兩個為一組,分為沿轉軸21軸向分布的兩組,每組內兩個轉軸槽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轉軸21兩側,兩組轉軸槽之間相互垂直,
[0045]定位銷和回復彈簧16均有兩個,每個定位銷上均安裝有卡桿17,兩個卡桿17分別與兩組轉軸槽配合,定位銷頂部均安裝有回復彈簧16,
[0046]兩個定位銷中的一個與卡槽6配合。定位銷的寬度小于卡槽6沿機頭導軌2延伸方向的長度。
[0047]在轉軸21伸出定位銷安裝箱15的一端安裝有旋鈕8。
[0048]本實施例中與卡槽6配合的定位銷為靠近旋鈕8的定位銷a9,與定位銷a9上卡桿17配合的轉軸槽為轉軸槽al8,另一個定位銷和轉軸槽分別為定位銷bl4和轉軸槽b20。
[0049]使用時,旋轉旋鈕8進而旋轉轉軸21,使定位銷a9從轉軸槽al8中滑出,同時旋轉向上頂卡桿17使得定位銷a9抬起,同時另一個卡桿17與定位銷bl4配合對轉軸21限位,保證轉軸21不會在回復彈簧16的作用下自動旋轉。卡槽6移動到定位銷a9下方,然后旋鈕8轉動90度,使得定位銷a9在回復彈簧16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同時其上的卡桿17與轉軸槽al8配合,定位銷a9從定位銷安裝箱15底部伸出并伸入卡槽6內,此時定位銷bl4被抬起。機頭11在電動機的帶動下沿著機頭導軌2在針床12上運動,進而通過定位銷a9和卡槽6的配合帶動導紗器5組件沿著導紗器組件導軌I運動。當完成作業后,再使旋鈕8旋轉90度,即可將卡槽6與定位銷a9分離。
[0050]本實用新型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通過增加導紗器組件導軌、梭箱、卡槽、旋鈕、定位銷和寶塔狀結構等部件,使導紗器的運動通過機頭帶動定位銷實現,這種工作方式使編織過程控制更加精確,減少了編織過程的喂紗量不勻、減針、移針等現象,增加了編織機的精確性與穩定性。
【主權項】
1.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頭、機頭導軌、導紗器組件、導紗器組件導軌、卡槽和定位銷, 所述機頭導軌和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相互平行,所述機頭安裝在所述機頭導軌上與所述機頭導軌滑動配合,所述導紗器組件安裝在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上與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滑動配合, 所述卡槽安裝在所述導紗器組件上,所述定位銷一端與所述機頭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卡槽配合。2.如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槽口向上,所述卡槽與所述定位銷配合時,所述定位銷一端伸入所述槽口內。3.如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銷寬度小于所述卡槽的長度。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頭中部安裝有定位銷安裝箱, 所述定位銷安裝箱沿與所述機頭軌道垂直方向延伸至所述導紗器組件軌道上方, 所述定位銷與所述卡槽配合時,所述定位銷從所述定位銷安裝箱底部伸出。5.如權利要求4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銷安裝箱內還安裝有轉軸和回復彈簧, 所述轉軸水平設置,且其軸向與所述機頭導軌垂直,在所述轉軸側壁上開有與所述轉軸軸向垂直的轉軸槽, 所述定位銷中部設置有與該定位銷垂直延伸的卡桿,所述卡桿與所述轉軸槽配合, 所述定位銷頂端與所述定位銷安裝箱之間設置有所述回復彈簧。6.如權利要求5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銷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轉軸的兩側且相互平行。7.如權利要求5所述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槽有四個,每兩個為一組,分為沿所述轉軸軸向分布的兩組,每組內兩個所述轉軸槽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所述轉軸兩側,兩組所述轉軸槽之間相互垂直, 所述定位銷和所述回復彈簧均有兩個,每個所述定位銷上均安裝有所述卡桿,兩個所述卡桿分別與兩組所述轉軸槽配合,所述定位銷頂部均安裝有所述回復彈簧, 兩個所述定位銷中的一個與所述卡槽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包括機頭、機頭導軌、導紗器組件、導紗器組件導軌、卡槽和定位銷,所述機頭導軌和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相互平行,所述機頭安裝在所述機頭導軌上與所述機頭導軌滑動配合,所述導紗器組件安裝在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上與所述導紗器組件導軌滑動配合,所述卡槽安裝在所述導紗器組件上,所述定位銷一端與所述機頭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卡槽配合。本實用新型電動編帶機的編織部分,使導紗器的運動通過機頭帶動定位銷實現,這種工作方式使編織過程控制更加精確,減少了編織過程的喂紗量不勻、減針、移針等現象,增加了編織機的精確性與穩定性。
【IPC分類】D04C3/00
【公開號】CN204644596
【申請號】CN201520033417
【發明人】曾新輝, 李新生
【申請人】新疆華春毛紡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