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復合式嵌入紡紗,將漢麻纖維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復合增加其柔軟性,嵌入溝槽滌綸以增強其導濕性,最終形成混合漢麻纖維;步驟2,織前準備,在紡紗前對混合漢麻纖維進行預處理;步驟3,織造,在織造時,將織物的結構設計二重或雙層結構,里層采用導濕性能優異的細旦滌綸,外層采用吸濕性能好的混合漢麻纖維,形成里層導濕,外層吸濕并及時散濕的面料結構;步驟4,后整理,織物采用環保柔軟劑整理,增加織物懸垂性及改善手感;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生產工藝生產過程能耗降低、環境污染減少、保護環境、生產成本低,推動漢麻織物的產業化發展。
【專利說明】
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是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屬于漢麻面料制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漢麻纖維產品具有吸濕、透氣、抗紫外線、抗菌、抗異味等多種特性,被公認是繼棉、毛、絲之后新一代天然纖維。將其應用在紡織產品的開發中,使其產業化,具有廣闊的前景。歐美專家把漢麻纖維稱為人類至今以來發現的最完美纖維、又稱人類第二層皮膚。國際對漢麻產品的需求是一種潮流,但國內市場需求最多的只有部隊,而這僅占整個消費市場的一小部分,因此,讓漢麻產品從軍用走向民用,開發潛力和空間巨大。
[0003]漢麻在服裝領域的應用不但可以解決紡織服裝原料短缺的問題,而且具有環保的性能,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纖維材料。漢麻植物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低,生長迅速,抗蟲害能力強,在北方可以一年種一季,在南方則可以種三季。從漢麻中獲取的纖維是一種具有天然色澤的高品質的天然纖維素纖維。漢麻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吸濕、透氣、、防霉、抑菌、抗輻射等特性而日益成為人類關注的焦點。但漢麻纖維也存在長度不勻率較高,毛羽多、硬、長以及纖維中含有果膠和木質素等雜質等缺點。
[0004]在經濟步入“新常態”以來,中國紡織工業在國內外急劇變化的環境中面臨巨大的壓力,也迎來新的機遇。在從重視低成本大規模的“平面擴張”轉向強調差異性多元化的“立體遞進”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僅要優化“品種、品質、品牌”的產品組合結構,更要提升“技術和組織”的跨界與協同資源組合能力,因此,面對全面的、開放的市場競爭,供給側改革創新是關鍵。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落實市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實現工業強市的戰略目標,申請重大科技專項助力企業科技研發,可加大環保綠色生產工藝推廣和保護生態環境都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復合式嵌入紡紗,將漢麻纖維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復合增加其柔軟性,嵌入溝槽滌綸以增強其導濕性,最終形成混合漢麻纖維;
步驟2,織前準備,在紡紗前對混合漢麻纖維進行預處理;
步驟3,織造,在織造時,將織物的結構設計二重或雙層結構,里層采用導濕性能優異的細旦滌綸,外層采用吸濕性能好的混合漢麻纖維,形成里層導濕,外層吸濕并及時散濕的面料結構;
步驟4,后整理,織物采用環保柔軟劑整理,增加織物懸垂性及改善手感。
[0007]進一步地,在步驟I中,首先對漢麻纖維進行抓棉工藝,然后對漢麻纖維進行開清棉,然后梳棉,然后條卷和并卷,然后精梳,再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進行抓棉工藝,然后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進行開清棉,然后梳棉,然后并條,再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并條之后,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牛奶纖維以及漢麻纖維同時并條,然后粗紗,最后細紗,完成復合式嵌入紡紗的步驟。
[0008]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預處理的具體步驟為:對混合漢麻纖維采用氯漂工藝去除漢麻的色素,采用酵素去除混合漢麻纖維表面的絨毛,能使混合漢麻纖維光潔柔軟;堿減量增加微孔滌綸的吸濕性能;罐蒸增加混合漢麻纖維挺括度;液氨整理增加混合漢麻纖維光澤和柔軟性;通過溢流缸散網處理混合漢麻纖維,最大限度消除混合漢麻纖維的內應力,解決了混合漢麻纖維的刺癢感。
[0009]進一步地,在步驟4中,環保柔軟劑為一種陽離子型柔軟劑。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經過本工藝生產出來的漢麻織物具有吸濕、透氣、舒爽、散熱、防霉、抑菌、抗輻射、抗皺以及無刺癢等多功能和特點,可廣泛應用于特種軍需用品、高檔服飾、家紡、鞋材、汽車內飾,以及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而且本生產工藝生產過程能耗降低、環境污染減少、保護環境、生產成本低,推動漢麻織物的產業化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復合式嵌入紡紗,將漢麻纖維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復合增加其柔軟性,嵌入溝槽滌綸以增強其導濕性,最終形成混合漢麻纖維;
步驟2,織前準備,在紡紗前對混合漢麻纖維進行預處理;
步驟3,織造,在織造時,將織物的結構設計二重或雙層結構,里層采用導濕性能優異的細旦滌綸,外層采用吸濕性能好的混合漢麻纖維,形成里層導濕,外層吸濕并及時散濕的面料結構;
步驟4,后整理,織物采用環保柔軟劑整理,增加織物懸垂性及改善手感。
[0013]進一步地,在步驟I中,首先對漢麻纖維進行抓棉工藝,然后對漢麻纖維進行開清棉,然后梳棉,然后條卷和并卷,然后精梳,再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進行抓棉工藝,然后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進行開清棉,然后梳棉,然后并條,再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并條之后,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牛奶纖維以及漢麻纖維同時并條,然后粗紗,最后細紗,完成復合式嵌入紡紗的步驟。
[0014]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預處理的具體步驟為:對混合漢麻纖維采用氯漂工藝去除漢麻的色素,采用酵素去除混合漢麻纖維表面的絨毛,能使混合漢麻纖維光潔柔軟;堿減量增加微孔滌綸的吸濕性能;罐蒸增加混合漢麻纖維挺括度;液氨整理增加混合漢麻纖維光澤和柔軟性;通過溢流缸散網處理混合漢麻纖維,最大限度消除混合漢麻纖維的內應力,解決了混合漢麻纖維的刺癢感。
[0015]進一步地,在步驟4中,環保柔軟劑為一種陽離子型柔軟劑。
[0016]做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經過本工藝生產出來的漢麻織物具有吸濕、透氣、舒爽、散熱、防霉、抑菌、抗輻射、抗皺以及無刺癢等多功能和特點,可廣泛應用于特種軍需用品、高檔服飾、家紡、鞋材、汽車內飾,以及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而且本生產工藝生產過程能耗降低、環境污染減少、保護環境、生產成本低,推動漢麻織物的產業化發展。
[0017]同時經過本工藝生產出來的漢麻織物技術參數如下:
紗線支數:14.5tex
紗線條干CV值:〈17%
織物撕破強力:彡18N 織物吸濕性:芯吸高度/mm彡95 蒸發速率/&/11)彡0.19 透濕量/[g/(m2d)]多 8000。
[001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0019]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復合式嵌入紡紗,將漢麻纖維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復合增加其柔軟性,嵌入溝槽滌綸以增強其導濕性,最終形成混合漢麻纖維; 步驟2,織前準備,在紡紗前對混合漢麻纖維進行預處理; 步驟3,織造,在織造時,將織物的結構設計二重或雙層結構,里層采用導濕性能優異的細旦滌綸,外層采用吸濕性能好的混合漢麻纖維,形成里層導濕,外層吸濕并及時散濕的面料結構; 步驟4,后整理,織物采用環保柔軟劑整理,增加織物懸垂性及改善手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I中,首先對漢麻纖維進行抓棉工藝,然后對漢麻纖維進行開清棉,然后梳棉,然后條卷和并卷,然后精梳,再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進行抓棉工藝,然后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進行開清棉,然后梳棉,然后并條,再對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以及牛奶纖維并條之后,將精梳棉纖維、萊賽爾纖維、牛奶纖維以及漢麻纖維同時并條,然后粗紗,最后細紗,完成復合式嵌入紡紗的步驟。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預處理的具體步驟為:對混合漢麻纖維采用氯漂工藝去除漢麻的色素,采用酵素去除混合漢麻纖維表面的絨毛,能使混合漢麻纖維光潔柔軟;堿減量增加微孔滌綸的吸濕性能;罐蒸增加混合漢麻纖維挺括度;液氨整理增加混合漢麻纖維光澤和柔軟性;通過溢流缸散網處理混合漢麻纖維,最大限度消除混合漢麻纖維的內應力,解決了混合漢麻纖維的刺癢感。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漢麻纖維三階復合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環保柔軟劑為一種陽離子型柔軟劑。
【文檔編號】D03D11/00GK106087182SQ20161072607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26日
【發明人】相里海霞
【申請人】相里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