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包括經紗和緯紗,所述經紗和所述緯紗圍成多條沿經紗或緯紗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內填充有布料填充物。如此,本發明突破傳統絨面布的構造形式,其正面由布筒凸顯明顯的立體效果,布面緊實,反面具有很強的絨感,且兼具立體效果,中間采用打緯填充正面與反面形成的中空布筒,并填充填充物,形成空氣層面料,填充物起到保證布筒結構存在并形成立體效果的重要支撐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具有顯著的立體感和絨感,緊實、保暖且彈性好,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
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紡織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
【背景技術】
[0002]對于梭織面料而言,要想獲得較好的絨面效果,第一種為采用高收縮原材料,利用紗線特性,染整開纖后收縮得到絨面效果,此種方式,高收縮紗線是近兩年新興的一種原料,但高收縮紗線的成本較高,且對染整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第二種采用磨毛工藝,此種工藝是相對較傳統的一種方法,但此種方法得到的絨面絨的長度相對較短。第三種采用拉毛后剪毛工藝,此種工藝一般采含氨綸的原理或其他彈性紗線等收縮后拉毛后剪毛達到密實的絨面,但真因為采用的是彈性纖維,所以生產周期及生產的硬件和軟件要求較高。
[0003]近幾年市面流行一種空氣層面料,此種面料為針織面料,此種面料外觀厚實,手感回彈很好,并且重量輕,保暖性好,此面料在服裝上的塑形性好。已廣泛的運用在女裝領域。
[0004]解決前述問題并在一塊梭織面料上體現上述兩種面料的特性,也就是說具有空氣層面料的回彈性手感及厚實的外觀,而且重量輕,在保暖層又有很好的絨面效果,在增加松軟的手感同時增強保暖性的意義重大。
[0005]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顯著的立體感和絨感,緊實、保暖且彈性好,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的梭織空氣層絨面布。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0008]—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包括經紗和瑋紗,所述經紗和所述瑋紗圍成多條沿經紗或瑋紗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內填充有布料填充物。
[0009]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編織段和所述布筒;所述經紗包括處于奇數位置的奇數經紗和處于偶數位置的偶數經紗;所述正常編織段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奇數經紗和偶數經紗共同編織;所述布筒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
[0010]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奇數經紗編織而成,所述反面布僅由所述偶數經紗排列構成;或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偶數經紗編織而成,所述反面布僅由所述奇數經紗排列構成。
[0011]相鄰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奇數經紗編織而成,或相鄰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偶數經紗編織而成。
[0012]所述瑋紗包括與所述經紗編織的A瑋紗,和作為所述填充物的B瑋紗。
[0013]所述布筒為圓柱形。
[0014]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15](I)準備經紗和瑋紗,文版用平紋進行織造;
[0016](2)進行整經、漿紗、并軸、分絞、穿綜和上軸;
[0017](3)從一側至另一側進行排序,定義處于奇數位置的經紗為奇數經紗,處于偶數位置的經紗為偶數經紗;
[0018]以奇數經紗作為正面布,以偶數經紗作為反面布;當編織正面布時,奇數經紗與瑋紗編織,而偶數經紗不與瑋紗編織;或
[0019]以偶數經紗作為正面布,以奇數經紗作為反面布;當編織正面布時,偶數經紗與瑋紗編織,而奇數經紗不與瑋紗編織;
[0020](4)進行退漿;
[0021](5)進行精煉并染色;
[0022](6)進行定型。
[0023]在所述步驟(I)中,
[0024]經紗采用P-75D/144F SD DTY,以總經14250條,采用50羽/in鋼扣,入扣法4根/入,上機幅寬180.3cm,穿棕方式采用布邊1.1.2.2,布身3_14頁順穿,布身共14090根;瑋紗包括與經紗編織的A瑋紗,和作為所述填充物的B瑋紗;A瑋紗為P-75D/144F SD DTY,B瑋紗為600D/576F SD DTY,上機瑋密 122T/in;
[0025]序號1、2的經紗為布邊,其他奇數經紗為正面布,其他偶數經紗為反面布,文版序號1.2.3.4經過15次循環,以60瑋作為正面布組織,當在編織正面布時,偶數經紗不與A瑋紗交織,形成松軟的絨面;
[0026]文版序號5為B瑋紗打瑋的文版提法,把處于正面的序號為3.5.7.9.11.13的B瑋紗全部提起,不與正面的經紗和反面的經紗交叉;
[0027]文版序號6.7.8.為連接線的文版提法,第一段中正面的奇數經紗通過文版序號
6.7.8.三次交叉后,到第二段(文版9)中正面還是奇數經紗來體現;
[0028]文版序號9.—16.為重復文版1.-8.的操作。
[0029]在所述步驟(5)中,采用分散染色工藝進行染色;在所述步驟(4)中,采用潑水抗靜電定型。
[0030]在所述步驟(3)之后,還進行檢驗。
[0031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梭織空氣層絨面布,突破傳統絨面布的構造形式,其正面由布筒凸顯明顯的立體效果,布面緊實,反面具有很強的絨感,且兼具立體效果,中間采用打瑋填充正面與反面形成的中空布筒,并填充填充物,形成空氣層面料,填充物起到保證布筒結構存在并形成立體效果的重要支撐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具有顯著的立體感和絨感,緊實、保暖且彈性好,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32]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簡易結構不意圖;
[0033]圖2為本發明另一角度的局部簡易結構不意圖。
[0034]圖中:
[0035]1-經紗11 -奇數經紗
[0036]12-偶數經紗
[0037]2-瑋紗21-A瑋紗
[0038]3-布筒31-正面布
[0039]32-反面布
[0040]4-填充物5-正常編織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41]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0042]本發明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如圖1和2所示,包括經紗I和瑋紗2。
[0043]經紗I和瑋紗2圍成多條沿經紗I或瑋紗2方向延伸的布筒3,布筒3內填充有布料填充物4。本發明的正面由布筒3凸顯明顯的立體效果,布面緊實,反面具有很強的絨感,且兼具立體效果,中間采用打瑋填充正面與反面形成的中空布筒,并填充填充物4,形成空氣層面料,填充物4起到保證布筒3結構存在并形成立體效果的重要支撐作用。
[0044]優選地,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編織段5和布筒3;經紗I包括處于奇數位置的奇數經紗11和處于偶數位置的偶數經紗12;正常編織段5由瑋紗2與奇數經紗11和偶數經紗12共同編織;布筒3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31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32;進一步優選的第一實施方式為,正面布31由瑋紗2與奇數經紗11編織而成,反面布32僅由偶數經紗12排列構成,此結構是奇數經紗11和偶數經紗12在布筒3的兩側進行交叉換層,可具體實現布筒3結構,結構簡單牢固,在填充填充物4后會顯著增強立體效果和反面布的絨感,而且此結構后道生產工藝簡單,無需割絨,對織造機臺要求也相對較低,普通的多臂重鎊噴水梭織機即可。進一步優選的第二實施方式為,正面布31由瑋紗2與偶數經紗12編織而成,反面布32僅由奇數經紗11排列構成。此結構是奇數經紗11和偶數經紗12在布筒3的兩側進行交叉換層,可具體實現布筒3結構,結構簡單牢固,在填充填充物4后會顯著增強立體效果和反面布的絨感,而且此結構后道生產工藝簡單,無需割絨,對織造機臺要求也相對較低,普通的多臂重鎊噴水梭織機即可。
[0045]優選地,相鄰的布筒3的正面布31均由瑋紗2與奇數經紗11編織而成,或相鄰的布筒3的正面布31均由瑋紗2與偶數經紗12編織而成。此兩種結構均可實現布筒3結構,而且在實際編織過程中奇數經紗11和偶數經紗12在相鄰的布筒3之間進行提前交叉換層編織,然后奇數經紗11和偶數經紗12在布筒3的兩側再進行交叉換層。
[0046]優選地,各布筒3的正面布31由瑋紗2與奇數經紗11編織的布筒3和由瑋紗2與偶數經紗12編織的布筒3交替排列而成。此結構可實現布筒3結構,而且在實際編織過程中奇數經紗11和偶數經紗12最少可只在布筒3的兩側進行交叉換層,工藝更加簡潔。
[0047]為了具體實現對布筒3的填充,優選地,瑋紗2包括與經紗I編織的A瑋紗21,和作為填充物4的B瑋紗。
[0048]優選地,布筒3為圓柱形,此結構可使布筒3的表面更加平滑柔和,接觸感和絨感更強。
[0049]為了具體實現本發明的織造,采用以下工藝步驟:
[0050]第一工藝實施方式:
[0051 ] (I)準備經紗I和瑋紗2,文版用平紋進行織造;
[0052 ] (2)進行整經、漿紗、并軸、分絞、穿綜和上軸;
[0053](3)從一側至另一側進行排序,定義處于奇數位置的經紗I為奇數經紗11,處于偶數位置的經紗I為偶數經紗12;
[0054]以奇數經紗11作為正面布,以偶數經紗12作為反面布;當編織正面布時,奇數經紗11與瑋紗2編織,而偶數經紗12不與瑋紗2編織;
[0055](4)進行退漿,退漿是去除織物上漿料的工藝過程。棉、粘膠以及合成纖維等織物的經紗,在織造前大都先經過漿紗。漿料在染整過程中會影響織物的潤濕性,并阻礙化學品對纖維接觸。因此織物一般都先經退漿。棉織物退漿兼有去除纖維中部分雜質的作用;合成纖維織物有時可在精練過程中同時退漿。
[0056]各類織物退漿的方法隨漿紗所用的漿料而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四種方法。
[0057]熱水退漿法,織物浸乳熱水后,在退漿池內保溫堆置十多小時,使漿料溶脹而易于用水洗去。這種方法對于用水溶性的海藻酸鈉、纖維素衍生物等為漿料的織物,有良好的退漿效果。對于用淀粉上漿的織物,在25?40°C下堆置較長時間,任其自然發酵、降解,也可獲得退漿效果。
[0058]堿液退漿法,淀粉在氫氧化鈉(燒堿)溶液作用下能發生溶脹,聚丙烯酸聚合物在堿液中較易溶解,可利用精練或絲光過程中的廢氫氧化鈉溶液作退漿劑,濃度通常為1?20克/升。織物浸乳堿液后,在60?80 °C堆置6?12小時;棉織物還可應用堿、酸退漿,其方法是先經堿液退漿,水洗后再浸乳濃度為4?6克/升的稀硫酸堆置數小時,進一步促使淀粉水解,有洗除棉纖維中無機鹽類雜質的作用。
[0059]酶退漿法,主要用于分解織物上的淀粉漿料,退漿效率較高。淀粉酶是一種生物化學催化劑,常用的有胰淀粉酶和細菌淀粉酶。這兩種酶主要組成都是淀粉酶,能促使淀粉長鏈分子的甙鍵斷裂,生成糊精和麥芽糖而極易從織物上洗除。淀粉酶退漿液以近中性為宜,在使用中常加入氯化鈉、氯化鈣等作為激活劑以提高酶的活力。織物浸乳淀粉酶液后,在40?50°C堆置I?2小時可使淀粉充分水解。細菌淀粉酶較胰淀粉酶耐熱,因此在織物浸乳酶液以后,也可采用汽蒸3?5分鐘的快速工藝,為連續退漿工藝創造條件。
[0060]氧化劑退楽法,有多種氧化劑可以適用。將織物在濃度為3?5克/升的過氧化氫堿性溶液中浸乳,再經汽蒸2?3分鐘,可促使淀粉、聚乙烯醇降解,同時對織物有一定的漂白效果。用亞溴酸鈉退漿時,織物以pH為9.5?10.5、有效溴濃度為0.5?1.5克/升的亞溴酸鈉溶液浸乳,在常溫下堆置20分鐘左右,對羧甲基纖維素、淀粉或聚乙烯醇上漿的織物有良好的退漿效果。過硫酸銨鹽或鉀鹽也有良好的退漿作用,但易使纖維素纖維脆損。
[0061](5)進行精煉并染色;
[0062](6)進行定型。
[0063]第二工藝實施方式:
[0064](I)準備經紗I和瑋紗2,文版用平紋進行織造;
[0065](2)進行整經、漿紗、并軸、分絞、穿綜和上軸;
[0066](3)從一側至另一側進行排序,定義處于奇數位置的經紗I為奇數經紗11,處于偶數位置的經紗I為偶數經紗12;
[0067]以偶數經紗12作為正面布,以奇數經紗11作為反面布;當編織正面布時,偶數經紗12與瑋紗2編織,而奇數經紗11不與瑋紗2編織;
[0068](4)進行退漿;
[0069](5)進行精煉并染色,染色具體可采用溢流染色,可得到較平整的布面;
[0070](6)進行定型。
[0071]為了具體實現本發明的編織過程,在第一工藝實施方式或第二工藝實施方式的步驟(I)中,
[0072]經紗I采用P-75D/144F SD DTY(半光滌綸高彈長絲),以總經14250條,采用50羽/in鋼扣,入扣法4根/入,上機幅寬180.3cm,穿棕方式采用布邊1.1.2.2,左右各80根,布身3-14頁順穿,布身共14090根;瑋紗2包括與經紗I編織的A瑋紗21,和作為填充物4的B瑋紗22 ;A瑋紗21為P-75D/144F SD DTY(半光滌綸高彈長絲),B瑋紗22為600D/576F SD DTY(半光滌綸高彈長絲),上機瑋密122T/in;
[0073]序號1、2的經紗I為布邊,其他奇數經紗11為正面布31,其他偶數經紗12為反面布32,文版序號1.2.3.4經過15次循環,以60瑋作為正面布31組織,當在編織正面布31時,偶數經紗12不與A瑋紗21交織,形成松軟的絨面;
[0074]文版序號5為B瑋紗22打瑋的文版提法,把處于正面的序號為3.5.7.9.11.13的B瑋紗22全部提起,不與正面的經紗I和反面的經紗I交叉;
[0075]文版序號6.7.8.為連接線的文版提法,第一段中正面的奇數經紗通過文版序號
6.7.8.三次交叉后,到第二段(文版9)中正面還是奇數經紗來體現;
[0076]文版序號9.—16.為重復文版1.-8.的操作。
[0077]優選地,在所述步驟(5)中,采用分散染色工藝進行染色;在所述步驟(4)中,采用潑水抗靜電定型。
[0078]在所述步驟(3)之后,還進行檢驗。
[0079]本發明的梭織空氣層絨面布,編織的具體方式也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精煉、染色和定型的具體參數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布料優選為滌綸,也可根據實際要求選取其他材料;布筒的具體形狀、尺寸、間距等均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填充物的具體形式也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選取和設計。
[0080]本發明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主權項】
1.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包括經紗和瑋紗,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和所述瑋紗圍成多條沿經紗或瑋紗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內填充有布料填充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編織段和所述布筒;所述經紗包括處于奇數位置的奇數經紗和處于偶數位置的偶數經紗;所述正常編織段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奇數經紗和偶數經紗共同編織;所述布筒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 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奇數經紗編織而成,所述反面布僅由所述偶數經紗排列構成;或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偶數經紗編織而成,所述反面布僅由所述奇數經紗排列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奇數經紗編織而成,或相鄰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瑋紗與所述偶數經紗編織而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瑋紗包括與所述經紗編織的A瑋紗,和作為所述填充物的B瑋紗。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筒為圓柱形。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準備經紗和瑋紗,文版用平紋進行織造; (2)進行整經、漿紗、并軸、分絞、穿綜和上軸; (3)從一側至另一側進行排序,定義處于奇數位置的經紗為奇數經紗,處于偶數位置的經紗為偶數經紗; 以奇數經紗作為正面布,以偶數經紗作為反面布;當編織正面布時,奇數經紗與瑋紗編織,而偶數經紗不與瑋紗編織;或 以偶數經紗作為正面布,以奇數經紗作為反面布;當編織正面布時,偶數經紗與瑋紗編織,而奇數經紗不與瑋紗編織; (4)進行退漿; (5)進行精煉并染色; (6)進行定型。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I)中, 經紗采用P-75D/144F SD DTY,以總經14250條,采用50羽/in鋼扣,入扣法4根/入,上機幅寬180.3cm,穿棕方式采用布邊1.1.2.2,布身3_14頁順穿,布身共14090根;瑋紗包括與經紗編織的A瑋紗,和作為所述填充物的B瑋紗;A瑋紗為P-75D/144F SD DTY,B瑋紗為600D/576F SD DTY,上機瑋密 122T/in; 序號1、2的經紗為布邊,其他奇數經紗為正面布,其他偶數經紗為反面布,文版序號1.2.3.4經過15次循環,以60瑋作為正面布組織,當在編織正面布時,偶數經紗不與A瑋紗交織,形成松軟的絨面; 文版序號5為B瑋紗打瑋的文版提法,把處于正面的序號為3.5.7.9.11.13的B瑋紗全部提起,不與正面的經紗和反面的經紗交叉; 文版序號6.7.8.為連接線的文版提法,第一段中正面的奇數經紗通過文版序號6.7.8.三次交叉后,到第二段(文版9)中正面還是奇數經紗來體現; 文版序號9.—16.為重復文版1.-8.的操作。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5)中,采用分散染色工藝進行染色;在所述步驟(4)中,采用潑水抗靜電定型。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梭織空氣層絨面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3)之后,還進行檢驗。
【文檔編號】D03D23/00GK105887289SQ201610344211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雷曙光, 黃再興
【申請人】福建省向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