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泵型染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泵型染色機的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多個動力較小的泵相互并聯,以于不同需求的情形下分別動作,配合染料切換回路改變染料進出染筒的方式,可以較適當的動力輸出而獲得較佳的染色效果,從而能夠兼具節約能源及保證染色品質。
隨著產品式樣的多元化,以及相關行業競爭的激烈化,染色機的結構也需有做相對變化,以期能符合多樣化產品染色架工(如筒子紗、棉花、散棉、盤頭紗及盤頭布匹........等)及染色加工數量(由200公斤至2000公斤,甚至更大)的彈性,方能具備最佳的競爭力。
現有的立式染色機結構,如
圖1所示,其是于一染筒6底側設置一由外套筒62套合內管61而成為染料出入口,該外套管62外周二對側設有管路分別銜接一泵7與一熱交換器72,而內管61則經由一切換閥63控制而可改變與泵7或熱交換器72管路銜接的狀態,該泵7是受一馬達71輸出的動力帶動,而泵7的另一端則與熱交換器72的另一端銜接,而前述內管61則與染筒6內的滲料管611連通;使用時,于滲料管611周側疊套多個布匹64,以泵7將染料泵入熱交換器72,再導入染料出入管,若此時切換閥63是以內管61銜接該熱交換器72,則染料經內管61至滲料管611而由布匹64內向外滲出至染筒6內,最后再由外套管62流回泵7,而若染料由交換器72流出時,該內管61末與之相銜接,則染料由外套管62進入染筒6內,經由布匹64、滲料管611而自內管61流出至泵7,以此形成二種不同的染色回路。
然而,采用單一動力源設計,故其動力裝置(如馬達、泵等)需以其最大的加工需求為基準,再配合變頻器調整馬達轉速及泵的泵出流量,以適用于較小量的染色生產加工,但,大量能源消耗于變頻器上,極不符合經濟效益,且變頻器本身設備極為昂貴、不易保養,加上調整不易,往往難有相同的操作結果,造成使用上的缺點,而受限于成本與相關設施等因素。一般立式染色機的馬達100馬力,泵的泵流能力于流量20立方米、揚程18米時為一極限,此對其應用受到限制。
有鑒于現有立式染色機結構有上述的缺點,發明人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終于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多泵型染色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染筒、染料切換回路、熱交換器、第一動力源及第二動力源等部分組成;其是以多個動力源帶動不同的泵相互關聯,以于不同需求的情形下分別動作,可以較適當的動力輸出而完成染色作業,本染色機不需要上述變頻器結構,除具節約能源的功效外,也可有效果降低機械成本與簡化操作程序,此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多泵型染色機,其于染筒底側設有一染料切換回路,可依需要改變其染液流動的路徑方式,以配合不同產品的漂染需求而有較佳的加工效果,此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至于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構造、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則參照下列附圖所作的說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圖1是常見的立式染色機的說明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造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圖;如
圖1所示,為常見的立式染色機結構,其構成以及其缺點,已如前所述,此為不再復復。
圖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造示意圖與平面結構示意圖,由該二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染筒1、染料切換回路2、熱交換器3、第一動力源4及第二動力源5等部份;其中染筒1底側設有二染料導管11、12,該染料導管11并延伸入染筒1內形成多個分支的滲料管111,染料切換回路2包括第一進料切換閥21、第二進料切換閥22、第一出料切換閥23與第二出料切換閥24,該第一進料切換閥21、第一出料切換閥23的一端部是與前述染料導管11銜接,而第二進料切換閥22、第二出料切換閥24則與染料導管12銜接,熱交換器3是用以調節染料(液)的溫度,其一端是連通于前述第一進料切換閥21與第二進料切換閥22的結合端,第一動力源4是以一第一馬達41帶動一第一泵42,該第一泵42設有一入口端421與一出口端422,第二動力源5則是以一第二馬達51驅動第二泵52,該第二泵52也設有一入口端521與一出口端522,使該入口端421、521結合連通至前述第一出料切換閥23與第二出料切換閥24的結合端,而出口端522則經一第二泵控制閥523后與出口端422連通,并銜接至熱交換器3的另一端。
使用時,將布匹13套置于滲料管111周側,當染色作業量小時,僅第一動力源4動作,由第一馬達41帶動第一泵42由出口端422唧出染料,此時第二泵控制閥523關閉,使染料直接進入熱交換器3而避免流入第二泵522,經熱交換器3調節溫度的染料直接流入染料切換回路2,此時,操作則可視實際的染色需要(如筒子紗、棉花、盤頭布匹等差異及染料特性的差異)而關閉第二進料切換閥22、第一出料切換閥23,或關閉第一進料切換閥21、和第二出料切換閥24,當第二進料切換閥22、第一出料切換閥23關閉時,由熱交換器3流出的染料直接經第一進料切換閥21由染料導管11進入滲透料管111,再經布匹13至染筒1內后,由染料導管12經第二出料切換閥24流回第一泵42的入口端421,而若關閉第一進料切換閥21、第二出料切換閥24時,由熱交換器3流出的染料直接經第二進料切換閥22由染料導管12進入染筒1,再穿過布匹13經滲料管111由染料導管11經第一出料切換閥23流回第一泵42的入口端421,如此可形成二不同的染色回路。
而若逢染色加工量大時,則可同時開啟第二動力源5與第二泵控制閥523,使第二馬達51帶動第二泵52與第一泵42形成并聯,藉以增加染料的泵出量,以適用于較大量的染色的需求。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圖,其是以二染筒1、二染料切換回路2及二第一動源4、第二動力源5分別對稱設置于一熱交換器3二側,藉以共用一熱交換器3而形成二染色回路,其二染筒1間并以一液面平衡導管14銜接,藉以平衡二染筒1內的染料液面。
由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多泵型染色機確實具有節約能源、提升染色品質的功效,確已具有新穎性及創造性和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多泵型染色機,主要包括染筒(1)、染料切換回路(2)、熱交換器(3)、第一動力源(4)及第二動力源(5)等部分;其特征在于其中染筒(1)底側設有二染料導管(11)、(12),該染料導管(11)延伸入染筒(1)內形成多個分支的滲料管(111);染料切換回路(2)包括第一進料切換閥(21)、第二進料切換閥(22)、第一出料切換閥(23)與第二出料切換閥(24),該第一進料切換閥(21)、第一出料切換閥(23)的一端部與前述染料導管(11)銜接,而第二料切換閥(22)、第二出料切換閥(24)則與染料導管(12)銜接;熱交換器(3)一端連通于前述第一進料切換閥(21)與第二時料切換閥(22)的結合端;第一動力源(4)以第一馬達(41)帶動第一泵(42),該第一泵(42)設有一入口端(421)與一出口端(422),第二動力源(5)以第二馬達(51)帶動第二泵(52),該第二泵(52)也設有一入口端(521)與一出口端(522),該入口端(421)、(521)結合連通至前述第一出料切換閥(23)與第二出料切換閥(24)的結合端,而出口端(522)則經第二泵控制閥(523)后與出口端(422)連通,并銜接至熱交換器(3)的另一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泵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其中熱交換器(3)二側設有二染筒(1)、二染料切換回路(2)及第一動力源(4)和第二動力源(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泵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其中二染筒(1)以一液面平衡導管(14)銜接。
專利摘要多泵型染色機,其是以多個動力源帶動不同的泵相互并聯,以于不同需求的情形下分別動作,可以較適當的動力輸出而完成染色作業,且其于染筒底側設有一染料切換回路,可依需要改變其染液流動的路徑方式,以配合不同產品的漂染需求而有較佳的加工效果,除具節約能源的功效外,還能有效地降低機械成本與簡化操作程序。
文檔編號D06B15/00GK2359312SQ9822537
公開日2000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16日
發明者楊永碩 申請人:楊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