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送布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改良的縫紉機送布機構,其中之改良可防止跳針,并避免織物產生,大幅提高縫紉效率及品質。
送布齒對于縫紉機而言,顧名思義,便是擔任饋送織物的任務,如
圖1及圖2所示,通常送布齒1包含三排平行且長度不等的鋸齒11、12與13,當送布齒1以橢圓軌跡運動至圖3所示之位置,也就是上死點時,鋸齒便從針板2上對應的長形導孔21、22與23穿出。由于織物4上方被壓布腳3壓住,故鋸齒可咬住織物4;當送布齒1依圖3之箭頭指向運動時,送布齒1便可將織物4向前扯動,直到送布齒1運動至圖4所示之位置,也就是下死點時,送布齒1進入針板2底下,以至其與織物4脫離。如此周而復始地將織物4向前逐步饋送,并配合針35帶著縫線穿過織物4,與針板2底下在軌道上往復運動的梭子所攜帶的底線相連鎖,完成縫合。
如前所述,織物4是由送布齒1饋送前進。然而,由于中間鋸齒12與針孔24在同一直線上,針孔24又為針35穿過針板2之通道,故中間鋸齒12受到此一先天限制,長度自不得超過針孔24位置,至于二側鋸齒11與13因與針孔24不在同一直線上,故不受針孔24位置影響,其長度可較中間鋸齒12長許多。因此,當送布齒1運動至上始點而咬住織物4時,中間鋸齒12與織物4之長度相對短于二側鋸齒11、12之間的區域A上方的織物4將因缺少鋸齒支撐,成為懸空狀態,此時,隨著送布齒1將織物4向前扯動,有鋸齒支撐的部分因相對緊繃,移動速度較慢,沒有鋸齒支撐的部分因相對松弛,而以較快的速度移動,以致后來居上,推擠成波浪狀45(參閱圖4),至于波浪45的幅度隨織物性質而異,其中絲、綢或平滑之織物,愈容易造成波浪;粗厚的織物因摩擦系數相對較大,發生波浪的情形較不顯著。由于產生波浪的范圍恰在針35的上方,當針35帶著縫線穿過波浪45時,這些波浪45便因縫線與底線的相連鎖而定型,出現縐褶般的痕跡(該縐痕在放大鏡底下觀察尤其顯著),雖然縐褶對于織物并無不良影響,但就品質而言,隨屬縫紉上的瑕疵,應設法改善消除。
另一方面,織物在饋送過程中產生波浪后,自然無法保持平整,其結果是張力明顯不足,使針不容易帶著縫線穿過織物與底線連鎖,造成所謂的跳針現象,極待克服。
本實用新型之目的乃在解決縐褶及跳針問題,而提供一種改良之送布機構,其中之改良可幫助送布齒將織物平整地往前饋送,使針可確實帶著縫線穿過織物與底線連鎖,防止跳針,并避免織物產生縐褶,提高縫紉效率及品質。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一彈片及一送布齒組成,所述的彈片之固定端以螺絲鎖定于針板,其自由端包含一對分開并向下傾斜延伸至針板導孔之觸腳;所述的送布齒二側之鋸齒內側各有一與觸腳配合的溝槽。
根據本實用新型改良而成之縫紉機送布機構,因為在針板上增設一可隨送布齒運動而升降之彈片,使織物在被饋送的過程中,始終可藉由彈片之支撐而保持平整,有效解決跳針及縐褶之缺點,對于提高縫紉效率及其品質極有助益。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說明如下
圖1為現有縫紉機送布單元的立體圖;圖2為現有縫紉機送布單元的分解圖;圖3為現有送布單元沿
圖1中A-A線饋送織物之剖面圖,顯示送布齒運動至上死點并咬住織物的情況;圖4為圖3之后續動作示意圖,顯示送布齒將織物向前饋送并運動至下死點的情況;圖5為依據本實用新型改良而成的縫紉機送布機構立體圖;圖6為本發明縫紉機送布機構的立體分解圖7為本實用新型沿圖5中B-B線饋送織物的剖面圖,顯示送布齒運動至上死點并咬住織物的情況;圖8為圖7之后續動作示意圖,顯示送布齒將織物向前饋送并運動至下死點的情況;圖9為和圖7相同情況的剖面圖,但系顯示沿圖5中C-C線剖面之情況。
如圖5及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由一彈片5及一送布齒6組成,其中彈片5安裝于針板7上,所述針板7之表面有一深度和彈片5厚度相當之凹槽71,以埋設彈片5;彈片5之固定端包含一孔洞51,凹槽71之對應位置則有一螺孔72,允許螺絲55穿過孔洞51后旋入陰螺孔72中,將彈片5之固定端鎖定在針板7之凹槽71上;彈片5之自由端則靠近針孔76,并向前傾斜延伸一對分開之觸腳(52、53),該二觸角52與53分別伸入針板7之長形道孔73與74內,便于送布齒6通過該二觸腳驅動彈片5上升。當彈片5裝妥于針板7時,彈片5之上,表面應與針板7上表面平齊,以使針板5之上表面可保持平整,不致因彈片5存在而造成障礙。本實用新型之送布齒6與現有技術唯一不同的是,其二側鋸齒61與62內側各有一溝槽64、66。
當送布齒6向上運動,以至溝槽64、66碰到觸腳52、53時,彈片5會逐漸被送布齒往上頂起,使彈片5由平貼于針板7變成傾斜(見圖7),直到送布齒6到達上死點為止,此時彈片5至最高點恰與送布齒6之齒頂面平齊,藉此在二側鋸齒61與63之間的織物9下面造成一股支撐力道(參見圖9),使送布齒可在彈片5之協助下,將織物9平整地向前饋送,使針75可確實帶著縫線穿過織物9,與底線連鎖,防止跳針,并避免織物產生縐褶,提高縫紉效率及品質。由于彈片5具有壓縮彈性,故無論織物9厚薄,彈片5始終可自動與織物9保持不松不緊的接觸狀態,幫助送布齒6將織物9平整地往前饋送。而隨著送布齒6向下運動,以致溝槽64、66與觸腳52、53分開時(見圖8),該彈片5之回復力會促使其自動回復與針板7平齊之狀態。
權利要求1.縫紉機送布機構,由一彈片及一送布齒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片之固定端以螺絲鎖定于針板,其自由端包含一隊分開并向下傾斜延伸至針板導孔之觸腳;所述的送布齒二側之鋸齒內側各有一與觸腳配合的溝槽。
專利摘要縫紉機送布機構。其技術方案為:由一彈片及一送布齒組成,所述的彈片之固定端以螺絲鎖定于針板,其自由端包含一對分開并向下傾斜延伸至針板導孔之觸腳;所述的送布齒二側之鋸齒內側各有一與觸腳配合的溝槽。根據本實用新型改良而成之縫紉機送布單元,因為在針板上增設一可隨送布齒運動而升降之彈片,使織物在被饋送的過程中,始終可藉由彈片之支撐而保持平整,有效解決跳針及縐褶之缺點,對于提高縫紉效率及其品質極有助益。
文檔編號D05B27/00GK2349226SQ98200999
公開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1998年2月9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9日
發明者盧金榮 申請人:盧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