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織機經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織機斷經停車裝置。
經停裝置的工作是否靈敏、可靠,是檢驗織機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輕工部規定,被檢車的6處中有一處不關車,就將該車定為不完好。關車不靈敏或關不住車,所織的布是疵布,需拆后重新織,費工費時,降低勞動生產率,也影響經濟效益。斷經后關車不靈敏是長期以來困擾紡織企業的一個難題。
1984年12月紡織工業出版社出版的《1515型織機修理工作方法》介紹了織機經停裝置,它主要由斷經停止桿,斷經停止桿用連桿,變換桿,聯合桿,角帽連桿,角帽,擺動桿,擺動棒構成,并依次用螺釘活動連接,在斷經停止桿上裝有一個方形碰停塊,在搖軸上裝一個導鉤腳,導鉤腳在搖軸帶動下作扇形擺動,正常工作時,方形碰停塊在導鉤腳的方形缺口中通過,當斷經時,經片下落,阻擋擺動棒擺動,從而使斷經停止桿改變位置及角度,裝在其桿上的方形碰停塊被導鉤腳擋住,使其停車。上述碰停塊和導鉤腳是兩個易損件,在生產實踐中,一般一月更換一次,就是這樣頻繁的更換配件,斷經后關不住車的現象還是經常發生,也就是說上述經停裝置不足之處是零件磨損快,易打滑,關車不靈敏,不可靠。另一個不足之處是變換桿與角帽連桿的角度在135°-140°之間,角度過大,角帽連桿與擺動桿的角度在40°-45°之間,角度過小,角度過大及角度過小產生了受力減小,也是影響關不住車的一個原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靈敏度高,關車可靠,磨損小的織機斷經停車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在原經停裝置上的改進,方案是將方形碰停塊和導鉤腳改為齒形碰停塊和齒形導鉤腳,使其不打滑,靈敏度高;另一改進是將變換桿與角帽連桿的角度改為直角,角帽連桿與擺動桿的角度邊改為直角,使其增大受力,提高關車靈敏度。
圖面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齒形碰停塊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齒形導鉤腳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角帽連桿用螺絲芯子示意圖。(圖2、3、4、與比
圖1的比例大)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
圖1所示,斷經停止桿2依次與斷經停止桿用連桿6,變換桿7,角帽連桿9,擺動桿10,擺動棒11連接,斷經停止桿2裝在停車軸1上,斷經停止桿2上裝有一個齒形碰停塊3,齒形碰停塊3隨斷經停止桿2上下移動而移動。齒形碰停塊3的形狀如圖2所示。參照
圖1所示,在搖軸4上裝在一個齒形導鉤腳5,齒形與齒形碰停塊3的齒形相配,形狀結構如圖3所示,齒形導鉤腳5隨搖軸4轉動而作扇形擺動,正常工作時,齒形碰停塊3在齒形導鉤腳5的方形缺口中通過,當斷經時,由于經片12下落,阻擋擺動棒11擺動,從而使斷經停止桿2帶動齒形碰停塊3上移或下移,被齒形導鉤腳5上的齒擋住,使其停車。由于齒形碰停塊3和齒形導鉤腳5都采用齒結構,只要兩齒尖錯位相交,即可將齒形碰停塊3擋住,不會打滑,從而提高了關車的靈敏度和可靠性。
參照
圖1所示,變換桿7裝在聯合桿8上,聯合桿8下方有一個凸輪12,凸輪12套裝在踏盤軸13上,踏盤軸13轉動帶動凸輪12轉動,凸輪12推動聯合桿8上下移動,聯合桿8帶動變換桿7上下移動。參照
圖1所示,變換桿7與角帽連桿9之間的角度是直角,角帽連桿9與擺動桿10之間的角度也是直角,通過改變三桿之間的角度,省掉了角帽,使受力增大,有利提高關車靈敏度,并可降低磨損。為減小角帽連桿9的磨損,對連接角帽連桿9和變換桿7的角帽連桿用螺絲芯子14進行了改進,形狀如圖4所示,角帽連桿9裝在中心的孔中,用螺釘將角帽連桿9頂住,變換桿7裝在連桿角帽用螺絲芯子14前,再旋上螺母,擋住變換桿7,變換桿7可在角帽連桿用螺絲芯子14上轉動,可以起到減少磨損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將碰停塊和導鉤腳改成齒形,提高了關車靈敏度;2、將變換桿與角帽連桿改為直角,將角帽連桿與擺動桿也改為直角,起到了增大受力作用,有利于提高關車靈敏度。
權利要求1.一種織機經停裝置,包括斷經停止桿,斷經停止桿用連桿,變換桿,角帽連桿,擺動桿,擺動棒,并依次活動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斷經停止桿上裝有齒形碰停塊,在搖軸上裝有齒形導鉤腳,齒形碰停塊與齒形導鉤腳的齒相配;變換桿與角帽連桿的角度是直角,角帽連桿與擺動桿的角度是直角。
專利摘要織機經停裝置,在原基礎上,將原方形碰停塊和導鉤腳改為齒形碰停塊和齒形導鉤腳,將變換桿與角帽連桿的角度改為直角,將角帽連桿與擺動桿的角度也改為直角,提高了關車靈敏度,降低了零部件的磨損。
文檔編號D03D51/22GK2292815SQ9721014
公開日1998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18日
發明者張永忠 申請人:張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