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紡紗機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紗機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它是用在紡紗機中將切斷的紗接上的。
已知的以前紡紗機中所用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是將種紗從構成加捻裝置的噴嘴的紗條導入口引出,此后通過驅動牽引裝置再開始供給紗條,同時使加捻裝置運轉,通過使纖維纏繞在上述種紗上而進行接頭的。
在上述以前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中,當發生斷頭時,會在停止著的牽引羅拉和繼續驅動著的牽引羅拉間,把經軸引伸了的紗條的前端變成細長的尖細狀。前端如上所述地變成細長尖細狀的紗條切斷端在再開始紡紗時又被牽引,尖細狀部分又進一步加長。一旦尖細狀部分變長,接縫部分當然也變長,而且會很不好地發生細的接縫部分。而在那種把上述尖細狀紗條除去并供給正常纖維密度的紗條的場合下,在把這種正常纖維密度的紗條纏繞在種紗上時,就會相反地形成極粗大的接縫部分。
而且在上述以前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中,從紗條導入口引出的種紗由于紗的扭矩或與噴嘴相接觸等原因,會有些收縮或彎曲。在這種狀態下,若使構成紗條的纖維纏繞在此種紗上而進行接頭,則會有接縫部分變成較粗大或者接縫的形態不穩定等問題。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以前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所存在的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得到良好強度和形態的接縫部分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發明接頭方法的第1方案是把種紗插通到加捻裝置里之后,把由停止著的牽引羅拉的驅動而從前羅拉供給的紗條前端部除去,然后在把構成紗條的纖維部分地除去的同時將其導入加捻裝置里。
第2方案是如第1方案所述的接頭方法,它是把從加捻裝置的噴嘴的紗條導入口引出的種紗保持在引伸狀態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發明接頭裝置是配設著這樣的纖維除去機構,即,它是在進行接頭作業時,把由停止著的牽引羅拉的驅動而從前羅拉供給的構成紗條的全部纖維或部分纖維除去的。本發明作出的另一種接頭裝置是如上所述接頭裝置,它配設著把從加捻裝置的噴嘴的紗條導入口引出的種紗保持在引伸狀態下的機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圖1是表示適合使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紡紗機部分剖切的側視圖。
圖2同樣是表示適合使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紡紗機部分剖切的側視圖。
圖3同樣是表示適合使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紡紗機徑部分剖切的側視圖。
圖4是表示以前構成接縫部分的紗條前端部和種紗前端部的模擬圖。
圖5是表示接頭的主要工序的時間順序圖。
下面,參照著題圖1-圖4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它沒有超出本發明主題的限定,而本發明也不局限于本實施例。
先參照圖1對適合使用本發明的紡紗機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的一個紡紗機的例子進行說明。
D是牽引裝置,這里以4線式牽引裝置D為例來表示。牽引裝置D由后羅拉1、第3羅拉2、裝有皮圈皮帶的中羅拉3和前羅拉4等4線構成。標號5所指是紗條導引件,插入在紗條導引件5里并被供給牽引裝置D的紗條6由牽引裝置D引伸后,被供到下述的加捻裝置而形成紗Y。
加捻裝置T主要由下列一些構件構成用壓空噴射而形成回旋空氣流的噴嘴7、支承噴嘴的噴嘴座8、使前端部9a處于噴嘴7的內部而且有通孔9b的錠子(導紗管)9、和支承這些部分的導紗管支承構件10。在噴嘴7上開設著發生回旋空氣流用的多個空氣噴射孔7b。標號11所指是在噴嘴座8和導紗管支承構件10之間形成的空氣室,空氣室11借助吸引孔12和圖中沒表示的用弱的吸引壓來吸引空氣的空氣吸引源相連接,在紡紗過程中用作從噴嘴7的空氣噴射孔7b噴出空氣的排放孔,而且在紡紗過程中又用來吸引空氣室11內的懸浮纖維等雜物并將其除去。
標號13所指是開設在導紗管9和導紗管支承構件10上的、用來發生朝導紗管9前端部9a方向的空氣流的空氣噴出孔,空氣噴出孔13借助與導紗管支承構件10相連接的管子14與圖中沒表示的壓縮空氣供給源相連接。
標號15所指是液壓缸,在液壓缸15的活塞桿16的前端安裝著導紗管支承構件10的下部構架17。這樣,通過使液壓缸15動作并由此使導紗管支承構件10向左右移動,就能使導紗管支承構件10與噴嘴座8分離或與其結合。
標號18所指是吸引管,它的吸引口18a配置在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和前羅拉4之間,而且在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的下方,與圖中沒表示的吸引空氣源連接著。標號19所指是空氣噴出管,它的空氣噴出口19a被配置成朝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方向,而且使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居中地與吸引管18面對著。空氣噴出管19借助管子20與圖中沒表示的壓縮空氣供給源相連接。標號21所指是能與常時被回轉驅動的輸出輥22自由地離合的夾持輥,通過使夾持輥21與輸出輥22接觸,就能把紡出的紗Y朝圖中沒表示的卷取裝置方向輸送。
在紡紗機紡出紗Y的運轉狀態下,從紗條導引件5供給牽引裝置D的紗條6經牽引裝置D延伸之后,由加捻裝置T加捻后就形成紗Y。即,構成供給加捻裝置T的紗條6的纖維由空氣噴射孔7b噴出的回旋空氣流的作用,在回旋的同時,從導紗管9的前端部9a進入到插通孔9b,從而形成紗Y。通常的紡紗機在運轉狀態下,是停止從空氣噴出孔13供給壓縮空氣,而且不把壓縮空氣供到空氣噴出管19的。在吸引管18里常時產生吸引空氣。
下面,參照著圖2和圖3來說明接頭工序。
在發生斷頭的場合下,從圖中沒表示的檢測傳感器發出檢測信號,隨即借助與后羅拉1相連接的圖中沒表示的離合器停止后羅拉1和第3羅拉2的驅動,由此停止紗條6的供給。而加捻裝置T仍然繼續在運轉著。在停止的第3羅拉2和繼續驅動著的中羅拉3之間,將紗條6的前端形成尖細狀地加以經軸牽引。而經過一定時間之后,停止從空氣噴射孔7b噴出空氣,并使加捻裝置T停止運轉。在加捻裝置T的運轉被停止并將紗Y的形成結束之后,使夾持輥21與輸出輥22脫離。
接著使液壓缸15動作,使活塞桿16前進,由此使導紗管支承構件10和噴嘴座8脫開。在導紗管9的紗排出口9c處,與排出口9c接近地配置著轉移臂構件A的頭部A1,它用一對驅動輥a1、a2夾持著種紗Y1的前端部,種紗Y1是被卷入在卷取卷裝里、用公知的吸嘴從卷取卷裝引出的或者從另外準備的卷裝引出的。另一方面,在脫開的導紗管支承構件10和噴嘴座8之間將吸氣構件S的吸引頭S1配置成導紗管9的前端部9a與吸引頭S1的吸引孔S1接近或接觸上。在上述動作之后使吸引頭S1動作,在導紗管9的通孔9b里發生從紗排出口9c朝前端部9a的吸引空氣流,同時使轉移臂構件A的驅動輥a1、a2動作,由此如圖2所示地將種紗Y1穿到導紗管9的插入孔9b里。
接著,如圖3所示地使吸氣構件S下降,同時使液壓缸15動作,使活塞桿16后退,由此將導紗管支承構件10與噴嘴座8相結合。然后借助管子14把壓縮空氣從圖中沒表示的壓縮空氣供給源供給空氣噴出孔13,使導紗管9的插通孔9b里發生朝前端部9a方向的空氣流,這時,由導紗管9的插通孔9b里所發生的朝前端部9a方向的空氣流將穿通在導紗管9的插通孔9b里的種紗Y1從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排出,并被插入到發生吸引空氣流的吸引管18里。待種紗Y1向導紗管9的插通孔9b和向噴嘴7的穿紗作業結束之后,換句話說,即在結束種紗Y1向加捻裝置T的穿紗之后,將轉移臂構件A回歸到規定的待機位置。
雖然能使從空氣噴出孔13噴出的朝導紗管9的前端部9a方向的空氣流連續地發生到種紗Y1被穿通到導紗管9的插通孔9b和噴嘴7里,但由于種紗Y1的粗細或構成種紗Y1的纖維的長度等不同,有時會把種紗Y1完全切斷,因而最好是分成幾次地斷續地使其發生朝導紗管9的前端部9a方向的空氣流。在將種紗Y1向導紗管9的插通孔9b和噴嘴7穿紗時,可采取在穿紗所需要長度的種紗Y1已被穿出的場合下,使轉移臂構件A的驅動輥a1、a2停止,使其余種紗Y1不穿出的方式;也可采取使驅動輥a1、a2動作,依次地穿出種紗Y1的方式。
在將上述的種紗Y1向導紗管9的插通孔9b和噴嘴7穿紗時,即,在向加捻裝置T進行穿紗作業前后,若使空氣從空氣噴出管19向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方向噴出,則從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排出的種紗Y1被吸引保持在吸引管18上,而且被引伸,不會收縮也不會彎曲。因此,用這樣引伸的種紗Y1接頭的接縫部分不會太粗,而且使接縫部分的形態變得穩定。
接著,在仍然停止加捻裝置T運轉的狀態下,即停止空氣從空氣噴射孔7b噴出的狀態下,再次使停止著的后羅拉1和第3羅拉2驅動,輸送被夾持在后羅拉1和第3羅拉2里的紗條6,大致與此同時,再次按規定時間將壓縮從空氣噴出孔13噴出,由此阻止紗條6向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導入。這被阻止向導入口7c導入的紗條6就被吸引在吸引管18上。
在發生斷頭時,在停止的第3羅拉2和繼續驅動的中羅拉3之間,經軸引伸的紗條6其前端變成細長的尖細狀。這前端變成細長尖細狀的紗條6的切斷端在中羅拉3和前羅拉4又進一步被牽引,如圖4所示,尖細狀部分6a變成更長。尖細狀部分6a一加長,接縫部分當然也加長,這當然是不好的。尖細狀部分6a一加長,必須使種紗Y1加長,而在進行接頭時,若種紗Y1的前端Ya1位于尖細狀部分6a的中部,則形成細的接縫部分,會使接縫部分的強度降低,會在接縫部分再次發生斷頭。為了防止這樣的問題,如上所述地按規定時間,從空氣噴出孔13噴出壓縮空氣,使形成細長的尖細狀的紗條6不向噴嘴7導入。
如上所述,在把細長尖細狀的紗條6除去之后,停止壓縮空氣從空氣噴出孔13噴射,而且使常時被回轉驅動的夾持輥21與輸送輥22相接觸,將種紗Y1向卷取裝置方向輸送。而且在使夾持輥21與輸送輥22接觸上之后,隨即再次使加捻裝置運轉,即,將空氣從空氣噴射孔7b噴出。由于馬上在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附近發生比吸引管18的吸引空氣流更強的吸引空氣流,因而構成從前羅拉4送出的、尖細狀部分6a變成較短的紗條6的纖維被導入空氣紡紗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里,而且構成紗條的纖維一邊纏繞在從吸引管18引出的種紗Y1上、一邊進行接頭。
在進行接頭過程中,通過繼續供給從空氣噴出管19噴出的空氣,即、在把紗條6的前端部的尖細狀部分除去后,繼續供給從空氣噴出管19噴出的空氣,就能把構成從前羅拉4供給的紗條6的纖維中的一部分向吸引管18排出,通過調整纏繞到種紗Y1上的纖維量,能把接縫部分大致形成與種紗Y1同樣程度的粗細。在接頭作業結束之后,停止從空氣噴出管19的空氣噴出口19a噴出空氣。
圖5是表示上述接頭動作中的主要工序時間順序圖。在圖5中,時間t0時發出使夾持輥21與輸送輥22相接觸的ON信號,與此同時加捻裝置的噴嘴7開始噴射空氣。在時間t1之后,倒噴噴嘴13成為OFF,在時間t2之后,夾持輥21與輸送輥22接觸。由夾持輥21的ON使種紗開始行進,將紗條供向加捻裝置并卷繞在種紗上地進行接頭,但由于這時還繼續從噴嘴19噴射空氣,因而將部分紗條吸引到吸引管18而加以除去。在時間t3之后噴嘴19成為OFF;在時間t4之后噴嘴7成為設定的空氣壓。上述各個時間t1~t4被設定成t1<t2<t3<t4的關系。圖5所示的各個噴嘴7、13、19的曲線表示空氣壓的變化,例如就噴嘴7而言,在時間t0時閥門被接通(ON),而實際上是表示供給加捻部的回旋空氣流的空氣壓在時間t4之后成為通常設定的壓力。
上述實施例說明的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即在再次將停止著的后羅拉1和第3羅拉2驅動,輸送被夾持在后羅拉1和第3羅拉2里的紗條6時,與其大致同時地再次從空氣噴出孔13按規定時間噴射壓縮空氣。阻止紗條6向噴嘴7的紗條導入口7c導入。但也可替代上述從空氣噴出孔13噴射壓縮空氣,臨時增強從空氣噴出管19的空氣噴出口19a噴出的空氣,使由后羅拉1和第3羅拉2再次驅動所供給的細長尖細狀部分6a偏向吸引管18的方向,阻止有長的尖細狀部分6a的紗條6導入到加捻裝置T。在將長的尖細狀部分6a除去之后減弱從空氣噴出管19的空氣噴出口19a噴出的空氣,將紗條6導入到加捻裝置T里。
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是將導紗管支承構件10和噴嘴座8做成能離合的,但也可將構成加捻裝置T的導紗管支承構件10和噴嘴座8形成一體。在這種場合下,將把持種紗Y1的轉移臂構件A的頭部A1接近導紗管9的紗排出口9c地配置后,將壓縮空氣供給空氣噴出孔13,使導紗管9的插通孔9b里發生朝前端部9a方向的空氣流,而且使吸引管18里也發生吸引空氣流,并使轉移臂構件A的驅動輥a1、a2動作,將種紗Y1插通到加捻裝置T里,使其從加捻裝置T的紗條導入口7c排出。這樣,在這實施例中就能省略空吸構件S。
下面說明在接頭時如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那樣地供給從空氣噴出管19噴出空氣的場合以及按以前的不供給這樣噴出空氣的接頭方法和裝置進行接頭作業的實驗結果。
如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那樣地在接頭時供給從空氣噴出管19噴出空氣的場合下,在32次打結實驗中,屬于幾乎不能判別出接縫部分的A等級的是20次;能判別出接縫部分但不構成缺陷的B等級的是12次;屬于C等級的形成了構成缺陷的接縫部分的1次也沒有。另一方面,按以前的不供給噴出空氣的接頭場合下,在40次打結實驗中,能形成上述A等級接縫部分的是1次;形成B等級的是12次;形成帶有缺陷的接縫部分的C等級是27次。這樣,在接頭時供給從空氣噴出管19噴出空氣的場合下,在32次打結實驗中全是被作為接頭作業成功的A等級和B等級,而在以前方法的場合下,作為接頭作業成功的A等級和B等級的是全體的32.5%,作為接頭不成功的C等級是全體的67.5%。
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的結構,因而它能產生下述的效果。
由于本發明是把從前羅拉供給的紗條的前端部除去,然后在將構成紗條的纖維部分地除去的同時將其導入加捻裝置,因而能防止將紗條的細長的尖細狀部分形成接縫部分,從而能防止接縫部分加長,能防止接縫部分強度降低。
由于是將噴嘴的紗條導入口引出的種紗在引伸狀態下進行接頭,因而能防止接縫部分變粗,而且能使接縫部分的形態穩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紗機的接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種紗插通到加捻裝置里之后,把由停止著的牽引羅拉的驅動而從前羅拉供給的紗條前端部除去,然后,在把構成紗條的纖維部分地除去的同時將其導入加捻裝置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紗機的接頭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從加捻裝置的噴嘴的紗條導入口引出的種紗保持在引伸狀態下。
3.一種紡紗機的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配設著這樣的纖維除去機構,即,它是在進行接頭作業時,把由停止著的牽引羅拉的驅動而從前羅拉供給的構成紗條的全部纖維或部分纖維除去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紡紗機的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纖維除去機構具有吸引管和空氣噴出管,前者是設置在前羅拉和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之間的,后者是把上述紗條導入口居中地設置在與上述吸引管面對著的位置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紡紗機的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配設著把從加捻裝置的噴嘴的紗條導入口引出的種紗保持在引伸狀態下的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紡紗機的接頭方法是把種紗Y
文檔編號D01H15/00GK1188165SQ9712218
公開日1998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13日
發明者平尾修, 西邑正彥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