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紡紗方法及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紗裝置,它是具有把回旋氣流作用在由拉伸裝置拉伸的無捻的纖維束上,在使上述纖維束開纖的同時通過加捻形成紗線的紡紗部;把紡紗后的紗線端倒喂到上述紡紗部內、使其能再開始紡紗的接頭部的。尤其是那種能使再開始紡紗時的接縫部分的紗線斷裂強度較強地進行接頭的紡紗方法及其裝置。
現有的具有把纖維束(紗條)形成短纖維紗的紡紗部以及把紡紗后的沙線端倒喂、進行接頭(下面稱為接頭)并能使其再開始紡紗的接頭部的紡紗裝置例子,有如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6-173129號公開的。
這種紡紗裝置具有紡紗部,它是把規定的空氣壓從空氣噴嘴噴出而形成的回旋氣流作用在被供給的纖維束上,使纖維束開纖,在將其打開的同時,通過加捻形成短纖維紗的。由通常的空氣紡紗裝置形成的短纖維紗被稱為扎絞紗那樣,是把纖維捻在心線周圍的,但由這紡紗裝置能用高速得到與連桿式紡紗機形成的實捻紗線相近的優良的短纖維紗。
用這種紡紗部,在纖維或含在纖維中的雜物堵塞住空氣噴嘴等構件場合下,在形成短纖維紗過程中會發生不能紡出短纖維紗的情況。連這種場合下,通過設置能將堵塞在空氣噴嘴等構件上的纖維等雜物自動化除去處理的、把紡紗后的卷裝側的紗線端倒喂、進行接頭后,能使其再開始紡紗的接頭部,就能自動使其再開始紡紗。
這種接頭部由吸引被卷繞在卷裝上的短纖維紗的機構;使卷裝倒轉的機構;把被吸引的短纖維紗加以導引并切斷的機構;把短纖維紗運送到與紡紗部的噴嘴構件分離的紡錘構件的短纖維紗出口側的機構;能把纖維束運送到紡錘構件的短纖束入口側的進行喂紗和開纖的機構構成。即,把短纖維紗的端部倒喂到紡紗,將其前端開纖,將短纖維束供到這上面,將兩者捻合地進行接頭。
雖然把紡紗部和接頭部組合后能再開始紡紗,但接縫部分的紗線斷裂強度不足,在有些場合下,有時常發生如曳拉和拉拔那樣地斷開的被稱為脫散現象的問題。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接縫部分的紗線斷裂強度較大地進行接頭的紡紗方法及其裝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的紡紗裝置是具有把由規定的空氣壓形成的回旋氣流作用在被供給的纖維束上、使上述纖維束開纖同時加捻而形成短纖維紗的紡紗部,和把卷裝側的紗線端倒喂到紡紗部內、能使其紡紗開始的接頭部分,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在上述紡紗再開始后或相繼一定的時間里,把上述規定的空設氣壓改換成高壓的高壓施加機構。
上述的高壓施加機構由供給上述規定空氣壓的第1空氣回路、供給比上述規定的空氣壓還高的高壓空氣的第2空氣回路以及把這些第1回路和第2回路加以轉換的裝置構成。
上述的轉換裝置是在第1空氣回路切斷前使第2空氣回路接通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紡紗方法,它是用在使規定的空氣壓形成的回旋氣流作用在被供到回旋氣流起作用區域里的纖維束上,使上述纖維束加捻,形成短纖維紗的紡紗裝置中的,其特征在于在把卷裝側的紗線端部倒喂到上述回旋氣流作用區域之后,在供給纖維束并開始紡紗的同時,在上述紡紗開始后或者相繼的一定時間里,把上述的空氣壓改換成比通常紡紗時的空氣壓高的空氣壓。
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卷裝側的紗線端部倒喂到上述回旋氣流作用區域之后,在供給纖維束并開始紡紗時,至少在把上述卷裝側的紗線端部上的最初纏繞上的那些被倒轉供給的纖維束這段時間里,把上述的空氣壓改變成比通常紡紗時的空氣壓高的空氣壓。
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紡紗開始即是卷裝側的紗線的行進開始。
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開始噴射高壓空氣的時間幾乎是與上述開始紡紗同時的。
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切斷上述高壓空氣以前接通通常的空氣壓。
要再開始紡紗時,必需把從卷裝側倒喂的紗線端的被開纖后的纖維成為種源,與新供給的纖維束的被開纖的纖維捻合。由于再開始紡紗后的回旋氣流的作用不足,則捻合就不充分,因而至少在接縫部分通過的規定時間里,使空氣壓是高壓,以提高回旋氣流的作用。當強有力的回旋氣流持續作用在接縫部分以外的部分上時,紗線就會過份勒緊,因此,由高壓施加裝置形成的高壓只好限于接縫部分通過的這段規定的時間里。
而且在把上述高壓施加裝置做成由供給上述規定空氣壓的第1空氣回路、供給比上述規定空氣壓還高的高壓空氣的第2空氣回路、把這些第1與第2空氣回路加以轉換的機構構成時,就能簡便地用這轉換機構進行規定空氣壓和高壓空氣間的轉換。
此外,在把上述轉換裝置做成在把第1空氣回路切斷之前使第2空氣回路接通的情況下,從高壓空氣轉換成規定空氣壓時,空氣就不會中途被切斷。
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紡紗裝置是能在再開始紡紗時,把比規定空氣壓高的高壓空氣形成的回旋氣流加上、使其作用,這樣,只要添加簡單的機械結構就能取得提高接頭成功離、能使紗線斷裂強度的保持率提高等優良的效果。
下面,參照著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紡紗裝置中的紡紗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圖2是表示紡紗部的噴嘴構的放大剖視圖,圖3是表示含有接頭部的整個紡紗機的概況意圖,圖4是表示把紗線端倒喂到紡紗部的局部剖視圖,圖5是表示把紗線端倒喂到紡紗部的局部剖視圖,圖6是表示空氣回路結構的管路圖,圖7是表示空氣輸出的曲線圖。
先參照著圖1-圖5來說明整個紡紗裝置。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紡紗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圖2是表示紡紗部的噴嘴構件的放大剖視圖,圖3是表示含有接頭部的整個紡紗裝置的概況示意圖,圖4和圖5是表示把紗線端向紡紗部倒喂的局部剖視圖。
先用圖1和圖2來說明紡紗部的結構和紡紗過程。圖1中,紡紗部Sp由噴嘴構件N和紡錘構件S構成,D是設置在紡紗部Sp的上游的拉伸裝置,把纖維束拉伸至較細。紗條L經過導條架T被供至拉伸裝置D上,拉伸裝置D由后羅拉Rb、第三羅拉Rt、有皮圈的第二羅拉Rs和前羅拉Rf構成。
而且,在拉伸裝置D中被拉伸的紗條L被供到由噴嘴構件N和紡錘構件S構成的紡紗部Sp,在紡紗部Sp上被形成短纖維紗Y。紡錘構件S被保持在油缸Cs的桿r前端的支承構件h上,如下所述地被做成能與噴嘴構件N分離的。
圖2是圖1所示的噴嘴構件N的噴嘴n和紡錘構件S的中空紡錘s的放大的局部剖視圖,在噴嘴n上開設著多個、例如開設四個沿著圓筒狀中空室1的周壁切線方向、朝中空紡錘s的圓錐狀前端部2傾斜的空氣噴射孔3。而且,在噴嘴n的前羅拉Rf側的內壁b上安裝著與中空通路4的入口部對著地配置的、直徑比中空紡錘s的中空通路4的入口部的直經還小的針狀導引構件5。中空紡錘s由沒有圖示的空氣透平機或驅動皮帶等適當的驅動裝置能回轉地支承著,而在非回轉的中空紡錘s的場合下,在通路的入口附近設置著將回旋氣流噴出到短纖維紗通路內的加捻噴嘴。當然,用不設置這種加捻噴嘴的非回轉的中空紡錘也可以紡紗。
從拉伸裝置D的前羅拉Rf送出的紗條L,由通過空氣噴射孔3噴出空氣211的作用而產生的在噴嘴n的紗條導入孔7附近的吸引空氣流、吸入到噴嘴n內的圓筒狀中空室1里。接著,構成被吸入到中空室1里的紗條L的纖維F沿著針狀導引構件5的周圍被送進,在中空紡錘s的圓錐狀前端部2附近,受到從空氣噴射孔3噴出的、在中空紡錘s的外周上高速回旋著的空氣流的作用,從紗條L分離出纖維f1并一邊變寬、一邊沿回旋空氣流方向被假捻。
這時,由于從紗條L分離出的加寬的纖維f1阻止針狀導引件5形成芯纖維,而且受回旋氣流的作用,被均勻地分配在中空紡錘s的外周上,因而幾手不存在構成芯的纖維,這樣,大部分纖維都構成由加捻而被卷繞的實捻狀的短纖維紗Y。而由回旋空氣流加上的假捻要朝前羅拉Rf方向傳播,但這傳播被針狀導引件5阻止,這樣,從前羅拉Rf送出后的紗條L不會由捻而捻入。如上所述地,加捻的纖維f1沿著短纖維Y依次形成,通過中空紡錘s的中空通路4后被送向卷取部。
下面,參照圖3~圖5來說明紡紗裝置的接頭部。紡紗裝置是把上述的在側面圖的圖3中所示的紡紗組件U多臺排列的,接頭部P是沿著這個紡紗裝置的縱方向引進、檢測發生新頭的紡紗組件U后、進行接頭的。9a是為此而設置在地面上的下部軌道;8a是由配置在接頭裝置P上的適當的驅動機構回轉驅動、在下部軌道9a上行時的車輪;9b是設置在紡紗機上部的上部軌道;8b和8c是夾持住上部軌道9b地配置在接頭裝置P上部的車輪。紡紗組件U配置著與上述拉伸裝置D鄰接的紡紗部Sp,由這紡紗部Sp形成的短纖維Y經過由突出部分羅拉Rn和輪出羅拉Rd構成的短纖維紗送出構件H,經過清紗器Z等,被送出短纖維紗卷取部W并卷取在卷裝b上。
另一方面,接頭部P由為了從引起斷頭的紡紗組件U上的卷裝b處把卷繞在其上的短纖維紗Y退繞、把卷裝b和摩擦輥d分離、而且把卷裝b保持在其位置上的卷裝推出構件了;使與摩擦輥d分離的卷裝b朝著與卷取方向相反的方向轉的卷裝件轉構件RW;把短纖維Y的斷頭端從卷裝b拉出的導引構件Su;把從卷裝b拉出的短纖維紗Y加以導引并保持在現定位置上的導引構件Gu;把從卷裝b拉出的短纖維紗Y在現定位置上切斷的導引構件Gu;把從卷裝b拉出部Sp的紡錘構件s的下方的轉移臂構件Ta和把從卷裝b拉出的短纖維紗Y在紡紗部Sp的紡錘構件S的中空紡錘s處穿紗而且將穿紗J的短纖維紗Y的前端部加以開纖的吸氣管構件As等構成。
下面,說明由接頭部P進行的接頭。當由某個紡紗組件U有清紗器區形成的斷頭或者由紡紗部Sp的內在原因形成斷頭時,如圖1所示地,使紡紗部Sp的油缸Cs動作,使桿r后退,直到把紡錘S后退到用雙點劃線表示的位置S1,使其與噴嘴構件N分離。接著,接頭部P進行以下的動作。即,在圖3中,為了從紡紗組件U的引起斷頭的卷裝b處,與摩擦輥d分離并保持在分離的位置上。接著,卷裝料轉構件RW使與摩擦輥d分離的卷裝b朝著與卷取方向相反的方向使轉。接著,導引構件Su把短纖維紗Y的斷頭端從卷裝b上拉出。接著,導引構件Gu把從卷b拉出的短纖維紗Y加以導引并將其保持在現定的位置上。然后,轉移臂構件Ta把從卷裝b拉出的短纖維紗Y在現定的位置上加以切斷并把持位,并如雙點劃線位置所示地,將其輸送到紡紗部Sp的紡錘構件s有下方。
然后,如圖4所示,使吸氣管構件As退到圖示的位置,使穿紗孔200與紡錘構件S中的中空紡錘s相接合,使其如圖所示地在穿紗孔200產生朝噴嘴構件N方向的吸引空氣流201,吸引卷裝側的短纖維紗Y,進行中空紡錘s內的穿紗。這時,與產生這吸引空氣流201相配合地把短纖維紗Y從卷裝b送出。當短纖維Y從中空紡錘s的前端伸出規定的長度時,中止短纖維紗Y的送出,而且停止產生吸引空氣流。然后,使吸氣管構件As后退到雙點劃線所示的(參照箭頭①的)位置,使開纖管202與中空紗錘s相接合,借助把空氣流從開纖管202的周圍送入,在開纖管202內產生與短纖維紗Y的加捻方向相反方向(參照箭頭203)的回旋空氣流,而使從中空紡錘s的前端部伸出規定長度的短纖維Y的前端部解捻,使纖維形成被開纖的穗梢狀前端部。接著,把吸氣管構件As后退到圖3所示的待機位置上。由此,如圖所示地,使短纖維紗Y的前端部纖維成被開纖的狀態。接著,使油缸Cs動作,使桿r后退(參照箭頭②),如圖1所示地,使紡錘s與噴嘴構件N相接合。這時,根據紡錘S的移動距離,把短纖維紗Y從卷裝b輸出,短纖維紗Y從中空紡錘s的前端伸出的那部分長度被保持成規定的長度。然后,紡紗組件U開始上述的紡紗,而由下述的空氣回路形成的回旋氣流進行接頭。
下面,參照著圖6和圖7來說明本發明的要點,即與噴嘴構件相對應的空氣回路及其動作。圖6是表示空氣回路的結構管路圖,圖7是表示空氣輸出的曲線圖。
在圖6中,空氣回路是把規定壓力空氣回路(第1回路)213和高壓空氣回路(第2回路)212與往復閥208的1次側相連接,而往復閥208的第2次側經K被連接到空氣噴射孔3上而構成。第1回路213設置著具有把1次側和2次側連通地供給空氣的供給位置和把1次側切斷、同時把2次側與大氣連通的切斷位置的轉換閥205,且被供給3.5-5kg/cm2規定壓力空氣A2的。第2回路212設置著與上述轉換閥205相同結構的轉換閥204,且被供給6-7kg/cm2的高壓空氣A1的。
往復閥208把規定空氣壓力的第1回路213和高壓空氣的第2回路212中的任意一側的高壓空氣優先經K供給空氣噴射孔3。而轉換閥頭204、205是由指令信號206、207使勵磁線圈204a、205a勵磁、消磁,由此而開關。在圖示的狀態下,高壓空氣的第2回路212、和規定空氣壓的第1回路213都處于切斷狀態,不把空氣供給空氣噴射孔3。指令信號206、207是與拉伸裝置D的起動信號或者由突出部分羅拉Rn與輸出羅拉Rd構成的短纖維紗送出構件H的起動信號同時地或者前后地發送出,總之要使它與短纖維紗的起動和回旋氣流的發生同步地進行。
在紡紗再開始時,這個空氣回路進行下述的動作,即,當紡紗被再開始時,先由信號206使轉換閥204勵磁,將其轉換成供給位置,高壓空氣A1經往復閥208,如前頭209所示那樣地輸出,往復閥208把這高壓空氣A1經K輸出到空氣噴射孔3。接著由信號207使轉換閥205勵磁,使其轉換成供給位置,把規定壓力的空氣A2經往復閥208、如前頭210所示地輸出,但往復閥208依然輸出高壓空氣A1。當把轉換閥204轉換后經過規定時間,由信號206使轉換閥204消磁,使其轉換成切斷位置,因它的2次側與大氣連通,往復閥208轉換到規定壓力空氣回路側,把規定壓力的空氣A2經K供給空氣噴射孔3。由于設有高壓空氣回路212和規定壓力空氣回路213,而且做成將它們相互轉換的結構,因而能容易地只在規定時間輸出高壓空氣。
下面,參照著圖7來說明這種狀態。在圖7中,當在時刻t1開始紡紗時,從高壓空氣回路輸出高壓空氣(參照符號209)。接著在時刻t2,從規定壓力空氣回路輸出規定壓力空氣(參照符號210)。在時刻t3,在再開始紡紗后經過規定時間T時,停止供給高壓空氣。這個規定時間T可由紡紗的速度確定,也可取成到接頭部分通過為至的時間,最好取10-500ms。這樣,如圖所示,在空氣噴射孔3上,以前的技術是與再開始紡紗同時地只輸出規定壓力空氣(符號214),而本發明是在再開始紡紗后只在絕短時間間隔T里正確地輸出高壓空氣(參照符號211),而且從高壓空氣轉換成規定壓力空氣時,是進行沒有中間切斷的輸出,因此不會引起紗線被切斷。
這樣,在圖2中,當再開始紡紗時,能把從空氣噴射孔3噴出的空氣(參照箭頭211)瞬時維持在比規定的還高的高壓,結果使形成回旋空氣流的過渡狀態的時間縮短,迅速轉換成正常狀態。這樣,由于能迅速地在從卷裝倒喂的紗線Y’的穗梢狀前端部f1’上繼續形成通常的短纖維紗Y,因而能進行沒有脫散,接縫好看,紗線強度保持率高的接頭。
也即,在再開始紡紗時,由于卷繞在卷裝側紗線端的前端部分上的纖維的卷繞力比通常紡紗時的強,因而在接縫部分形成強度高的接縫。當接縫通過后,不能較快地回復到通常紡紗時的空氣壓時,卷繞纖維的卷繞力過強,有降低紗線外觀質量的問題,因而高壓空氣噴射時間是考慮了紡紗速度、紗線支數等關系設定成適當值的。這些時間也可用程控裝置等加以設定。
下面,根據表1所列的對比數據來說明這效果的測定例。這效果的測定是用聚酯棉T/C36進行的。由表1可見,接頭的成功率從以前的80%提高到85-92%;脫散的發生率從以前的50%下降到0;在通常部分上紗線的斷裂強度保持率從以前的0-70%提高到60-80%。
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紗方法,它是用在使規定的空氣壓形成的回旋氣流作用在被供到回旋氣流起作用區域里的纖維束上,使上述纖維束加捻,形成短纖維紗的紡紗裝置中的,其特征在于在把卷裝側的紗線端部倒喂到上述回旋氣流作用區域之后,在供給纖維束并開始紡紗的同時,在上述紡紗開始后或者相繼的一定時間里,把上述的空氣壓改換成比通常紡紗時的空氣壓高的空氣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卷裝側的紗線端部倒喂到上述回旋氣流作用區域之后,在供給纖維束并開始紡紗時,至少在把上述卷裝側的紗線端部上的最初纏繞上的那些被倒轉供給的纖維束這段時間里,把上述的空氣壓改變成比通常紡紗時的空氣壓高的空氣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紡紗開始即是卷裝側的紗線的行進開始。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開始噴射高壓空氣的時間幾乎是與上述開始紡紗同時的。
5.如權利要求要求1或2所述的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切斷上述高壓空氣以前接通通常的空氣壓。
6.一種紡紗裝置,它是具有把由規定的空氣壓形成的回旋氣流作用在被供到回旋氣流起作用區域里的纖維束上,使上述纖維束加捻,形成短纖維紗的紡紗部;和把卷裝側的紗線端倒喂到紗部內、能使其紡紗開始的接頭部,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在上述紡紗開始后或者相繼的一定時間里,把上述空氣壓改換成比通常紡紗時的空氣壓高的空氣壓的高壓施加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高壓施加機構是由供給上述規定空氣壓的第1空氣回路、供給比上述規定空氣壓還高的高壓空氣的第2空氣回路、把這些第1回路和2回路加以轉換的裝置構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轉換裝置是在使第1空氣回路切斷前使第2空氣回路接通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在紡紗部內形成接縫部分的紗線斷裂強度較大的接頭的紡紗裝置。它具有把由規定的空氣壓形成的回旋氣流作用在被供給的短纖維束上,使這短纖維束一邊開纖、一邊加捻地形成紡紗的紡紗部;將紡紗后的線端倒喂到這紡紗部內、能使其再開始紡紗的接頭部;還設有在再開始紡紗后的規定時間里,把上述規定空氣壓改換成更高的高壓施加機構。這機構由供給規定空氣壓的第1空氣回路和供給比上述規定空氣壓高的高壓空氣的第2空氣回路、以及使這兩者進行轉換的裝置構成。
文檔編號D01H15/00GK1128813SQ95116448
公開日1996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5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5日
發明者馬場健治, 里見真一, 今村裕司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