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絨線編織機具屬于針織編織機械器件領域,可代替手工編織絨線、毛線編織器件,也可用于工業生產針織及毛線編織物。
以往絨線和毛線的編織器件有手工器件和工業機械兩類。手工器件往往采用鉤針、棒針等。這類手工器件的缺點是絨線或毛線編織成圈是一個一個形成的,即一針一針成圈的。因此編織速度很慢,勞動強度大。工業針織機械編織的缺點是對絨線、毛線的強度要求較高,對于低紗支的絨線、毛線不適合于工業機械加工生產。此外,現有的針織編織機械價格昂貴、體積大,不適于家庭購置使用。為克服以上所述缺點,特發明本實用新型絨線編織機具。
本實用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目的是為了,適于粗絨毛線的手工編織,提高絨線人工編織速度,降低編織機械成本,以適于家庭購置,并改進現有的工業生產機械的性能。
本絨線編織機具由鉤針組件、成圈針組件、彎紗針組件及機頭上的鉤針組件滑塊軌道(下簡稱鉤針軌道)、機頭外殼組成;其特征在于鉤針組件由鉤針、鉤針軸、鉤針座、鉤針墊片、簧片、鉤針組件滑塊組成,每兩個鉤針組件由相互連接的鉸鏈連接,鉤件組件可以推入在機頭上的鉤針軌道內;成圈針組件由成圈針、成圈針軸、成圈針簧片、成圈針座、成圈針操作手柄、成圈針墊片以及與機頭連接的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組成;彎紗針組件由彎紗針、彎紗針軸、彎紗針簧片、彎紗針墊片、彎紗針座、彎紗針活動針踵、彎紗滑塊及彎紗滑塊操作手柄組成;機頭外殼由兩塊薄板組成,喂紗鉤安裝在機頭外殼上。
本實用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編織原理系利用三針成圈,三針即鉤針,成圈針和彎紗針。本實用新型絨線編織機具不同于使用舌針的編織機械如橫機、圓形編織機等,它不采用舌針,而是用鉤針和成圈針代替舌針。鉤針用來支承編織物已經編織好的線圈以及新添加的紗線。成圈針用來支承已經編織好的舊線圈,并帶動它完成移圈、連結、套圈的動作。彎紗針的作用則是將新墊在鉤針上的紗線彎下,以保證一定的線圈長度,并方便成圈針的操作,它與喂紗鉤一起用來提供編織新線圈的紗線,并可通過彎紗針下降的幅度來調節線圈的紗線長度,從而達到所需要的編織物松緊與疏密的要求。
下面參照附圖1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編織原理。圖1的圖A系表示將已編織好的線圈a移動到成圈針上;圖B中新的紗線通過喂紗鉤墊到鉤針上;圖C表示彎紗針下落完成彎紗的動作,提供新線圈所需要的紗線;圖D中成圈針向上向前運動,帶動舊線圈移動到鉤針的頂端;圖E則表示通過輔助工具使舊線圈落下鉤針,完成與新紗線連結,套圈的過程,同時彎紗針向后退出;圖F則表示舊線圈套在新紗線上,形成新線圈,完成了編織的一個循環過程,然后彎紗針上翻并向前移動,開始下一個編織循環,從而不斷重復上述過程,完成整個編織。
本絨線編織機具的結構和要求介紹于下。
本絨線編織機具的鉤針數量,按編織物的實際需要即織物尺寸來確定。為便于實際使用,可將若干根鉤針(一般5~50根)組合成一個鉤針組件。工業應用時,則可將全部鉤針置于一個整體機件上。鉤針組件可為條形,環形等形狀,由鉤針、鉤針軸、鉤針座、鉤針墊片、鉤針簧片、鉤針組件滑塊組成,每兩個相鄰的鉤針組件由連接鉸鏈連接。相互連結的鉸鏈應能夠方便拆卸和安裝,以通過增減鉤件組針數量或變換鉤針組件的大小來調節針數,以獲得所需的織物尺寸。編織時鉤針組件被推入機頭的鉤針軌道內,鉤針軌道可容納多個鉤針組件,鉤針組件通過定位槽定位于鉤針軌道上,以使各根鉤針與成圈針準確對位。
成圈針數按編織速度確定,一般在5至80根之間。成圈針越多,編織速度越快。但人工編織機具的成圈針也不宜過多,過多則攜帶和編織均不方便,針數以15~40根較為適宜。對工業編織機具成圈針數可取幾根到與鉤針總數相等的數量。在實際使用中,應使成圈針與鉤針準確對應并密切接觸。所有成圈針可以組成一個成圈針組件。成圈針組件由成圈針、成圈針軸、成圈針簧片、成圈針墊片、成圈針座、成圈針操作手柄以及與機頭聯接的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組成。
彎紗針數量應比成圈針多一根,其位置在每兩根鉤針的間隙之間,全部彎紗針可以組成一個彎紗針組件。彎紗針組件由彎紗針、彎紗針軸、彎紗針簧片、彎紗針墊片、彎紗針座、彎紗針活動針踵及彎紗滑塊和滑塊操作手柄組成。操縱操作手柄便可完成彎紗動作。
喂紗鉤僅需1-2只,供喂紗用。
成圈針組件,鉤針軌道、彎紗針組件及喂紗鉤一起安裝于機頭外殼上組成機頭。機頭上還應裝置夾具以便固定編織機具。
上述鉤針組件中的鉤針簧片的作用系用來實現鉤針水平和垂直位置的轉換。鉤針水平(如圖3所示位置)時,參加編織工作,鉤針垂直時,脫離工作,以此實現花式編織。同時在不編織時鉤針上翻可保持織物不致脫離編織機具。與此類似,成圈針組件中的簧片也是用來實現成圈針相互垂直的兩種位置的轉換。如圖3所示位置時成圈針參加工作,與圖3所示位置垂直時則脫離工作,同樣是進行花式編織的需要。對于彎紗針組件中的簧片則是進行彎紗動作時實現位置轉換的部件。所有上面三針組件中的墊片均用來形成針與針之間的固定間距。此外,鉤針組件、成圈針組件及彎紗針組件上各針都應進行編號,它們的編號方法、順序應一致,以便計數針數及花樣編織時確定針位。
本新型絨線編織機具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1、本編織機具結構簡單,用于手工操作的,其體積小,可通過夾具固定在其他桌、椅等物體上,攜帶、編織靈活方便。
2、本編織機具因不采用舌針,故無需通過紗線的牽拉來實現移圈和退圈,對紗線的強度要求不高,適用于紗支較低的,強度不高的毛線及其他紗線。同時也不存在由于軋紗等對紗線的損傷,從而保證了編織質量。
3、本編織機具編織速度快,是棒針編織速度的5-8倍。同時降低了編織的勞動強度。
4、本編織機具制造成本低,適于家庭購置。
5、本編織機具不僅適用于家庭使用,而且適用于工業化生產低紗支紗線的編織物,并適用于生產現有的針織品,提高了編織速度和勞動生產率。
6、本編織機具可編織各種花型的織物。
現對本實用新型
如下圖1為本絨線編織機具編結原理圖。包括圖A至圖F六幅原理圖。
圖A為退圈動作示意圖,(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圖中箭頭a為舊線圈α的退圈運動方向,α為舊線圈。
圖B為墊紗狀況示意圖,(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4)為喂紗鉤,箭頭b為彎紗針(3)的運動方向,α為舊線圈,β為新墊的紗線。
圖C為彎紗工作過程示意圖,(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箭頭c為成圈針移圈時的運動方向,α為舊線圈,β為新紗線。
圖D為移圈過程示意圖,(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箭頭c為成圈針移圈時的運動方向,α為舊線圈,β為新紗線。
圖E為連結、套圈情況及示意圖,(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箭頭d為舊線圈套圈時移動方向,箭頭e為彎紗針脫離新紗線的運動方向,箭頭f為成圈針(2)退回初始位置的運動方向,α為舊線圈,β為新紗線。
圖F為新線圈形成并開始下一循環過程的示意圖,(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箭頭g為彎紗針(3)回歸起始位置的運動方向,α為舊線圈,γ為以上圖中新紗線β所形成的新線圈。
圖2為本絨線編織機具總體平面示意圖。
圖中(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4)為喂紗鉤,(5)為鉤針組件,(6)為成圈針組件,(7)為彎紗針組件,(8)為機頭,(9)為鉤針軌道,(10)為機頭外殼,(11)為成圈針操作手柄,(12)為彎紗滑塊,(13)為彎紗滑塊操作手柄。
圖3為本絨線編織機具裝配示意圖。
圖中(1)為鉤針,(2)為成圈針,(3)為彎紗針,(4)為喂紗鉤,(9)為鉤針軌道,(10)為機頭外殼,(11)為成圈針操作手柄,(12)為彎紗滑塊,(13)為彎紗滑塊操作手柄,(14)為鉤針座,(15)為鉤針軸,(16)為鉤針墊片,(17)為鉤針組件滑塊,(18)為鉤針簧片,(19)為鉤針組件相互連接的鉸鏈,(20)為成圈針軸,(21)為成圈針座,(22)為成圈針墊片,(23)為成圈針簧片,(24)為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25)為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軌道,(26)為彎紗針座,(27)為彎紗針簧片,(28)為彎紗針墊片,(29)為彎紗針軸,(30)為彎紗針活動針踵軸,(31)為彎紗針活動針踵,(每根彎紗針有前后兩只活動針踵)。(32)為彎紗滑塊滑道。箭頭h為彎紗針(3)往復運動方向。滑塊(12)彎紗前的位置如圖中相應虛線所示,彎紗針活動針踵(31)彎紗前的位置如圖中相應虛線所示,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在移圈終止時的位置如圖中點劃線圓圈所示。
圖4為鉤針組件(5)的平面及局部剖視圖。
圖中(1)為鉤針,(14)為鉤針座,(15)為鉤針軸,(16)為鉤針墊片,(17)為鉤針組件滑塊,(19)為鉤針組件相互連接鉸鏈,(33)為定位槽。
圖5為成圈針(6)平面圖。
圖中(2)為成圈針,(11)為成圈針操作手柄,(20)為成圈針軸,(21)為成圈針座,(22)為成圈針墊片,(24)為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
圖6為彎紗針組件(7)的平面圖。
圖中(3)為彎紗針,(12)為彎紗滑塊,(13)為彎紗滑塊操作手柄,(26)為彎紗針座,(31)為彎紗針活動針踵。
圖7為彎紗針組件(7)的豎向剖面圖,剖視位置為圖6中的A-A。
圖中(3)為彎紗針,(12)為彎紗滑塊,(13)為彎紗滑塊操作手柄,(26)為彎紗針座,(27)為彎紗針簧片,(28)為彎紗針墊片,(29)為彎紗針軸,(31)為彎紗針活動針踵,(32)為彎紗滑塊滑道。
參照各附圖,現對本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實施例加以說明如下本絨線編織機具由鉤針組件(5)、成圈針組件(6)、彎紗針組件(7)以及機頭鉤針軌道(9)、機頭外殼(10)組成,其特征在于鉤針組件(5)由鉤針(1)、鉤針軸(15)、鉤針座(14)、鉤針墊片(16)、鉤針簧片(18)、鉤針組件滑塊(17)組成,每兩個鉤針組件(5)由相互連接鉸鏈(19)連接,鉤針組件(5)工作時被推入位于機頭上的鉤針軌道(9)內;成圈針組件(6)由成圈針(2)、成圈針軸(20)、成圈針簧片(23)、成圈針座(21)、成圈針操作手柄(11)、成圈針墊片(22)以及與機頭連接的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24)組成;彎紗針組件(7)由彎紗針(3)、彎紗針座(26)、彎紗針簧片(27)、彎紗針墊片(28)、彎紗針軸(29)、彎紗針活動針踵(31)、彎紗滑塊(12)以及彎紗滑塊操作手柄(13)組成;機頭外殼(10)由兩塊薄板組成,喂紗鉤(4)附著在機頭外殼(10)上。
鉤針組件(5)上所有的鉤針(1)及鉤針墊片(16)均間隔套裝在鉤針軸(15)上,鉤針軸(15)直接安裝在鉤針座(14)上;鉤針簧片(18)為一整體簧片,它通過螺釘安裝在鉤針座(14)上,位于鉤針(1)的下部;鉤針組件滑塊(17)與鉤針座(14)為一整體部件,編織操作時鉤針組件滑塊(17)被推動滑入機頭(8)上的鉤針軌道(9)內。組成機頭外殼(10)的兩塊薄板與鉤針軌道(9)連成整體,其上安裝有在編織時往復運動的成圈針組件(6)和彎紗針組件(7)。
成圈針組件(6)安裝在機頭外殼(10)上,是通過成圈針座(21)兩端的滑動軸輥(24)安裝在滑道(25)內而形成的,滑道(25)為在機頭外殼(10)上開出的一個F形槽。成圈針(2)及成圈針墊片(22)相間地套裝在成圈針軸(20)上,成圈針軸(20)安裝在成圈針座(21)內。成圈針簧片(23)為整體簧片,位于成圈針(2)的根部處,直接安裝在成圈針座(21)上。成圈針操作手柄(11)與成圈針座(21)連成整體,通過成圈針操作手柄(11)的往復運動,帶動整個成圈針組件作往復運動。
彎紗針組件(7)安裝在機頭外殼(10)上。參見附圖6、7及圖3,彎紗針(3)及彎紗針墊片(28)均相間地套裝在彎紗針軸(29)上,彎紗針軸(29)固定安裝在彎紗針座(26)上;彎紗針活動針踵(31)通過活動針踵軸(30)安裝在彎紗針(3)的根部;彎紗滑塊(12)安裝在彎紗針座(26)的滑道(32)內,彎紗滑塊操作手柄(13)固定安裝在彎紗滑塊(12)上。操縱手柄(13)可以使彎紗滑塊(12)作兩個方向的往復運動。其中沿著滑道(32)的往復運動使彎紗滑塊(12)壓下活動針踵(31),帶動彎紗針(3)依次一個一個地進行圖3中所示h方向的旋轉運動;另一個垂直于滑道(32)的往復運動,使得彎紗針(3)通過變換前后活動針踵(31)而實現轉換運動方向;即使彎紗針(3)落下或升起。
本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所有零部件均可用普通鋼材、鋁合金、銅材、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造。其中針狀零件,如鉤針(1)、成圈針(2)、彎紗針(3)、彎紗針活動針踵(31)及它們的軸、簧片要求使用強度高、硬度大、富有一定的彈性的材料,這些零件要求較高的表面光潔度并宜鍍鉻。對某些非運動部件如機頭外殼(10)、鉤針軌道(9)、鉤針座(14),各種墊片等也可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制造。
用于手工的本新型絨線編織機具的鉤針(1)、成圈針(2)、彎紗針(3)的長度可為15-70毫米,厚度可為0.5-2毫米,寬度可為1-5毫米。每兩個相鄰鉤針及成圈針,彎紗針之間的平面中心針距可為1-10毫米之間。同一部機具的鉤針、成圈針及彎紗針的針距都是相同的。
用于工業上的本新型絨線編織機具、針織機械的鉤針(1)、成圈針(2)、彎紗針(3)的長度可為15-90毫米,厚度可為0.3-3毫米,寬度可為1-5毫米,針距可為0.3-10毫米之間。
權利要求1.一種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帶有能夠支承織物并沿著鉤針(1)平移或旋轉的成圈針(2),以及位于每兩根鉤針(1)之間能夠平移或旋轉的彎紗針(3);鉤針(1)可由若干根組成鉤針組件(5),或者全部鉤針(1)組成一個整體組件;鉤針組件(5)或整體鉤針組件上具有能夠使鉤針(1)旋轉的裝置,鉤針組件(5)可以相互連接、拆換并相對轉動;成圈針(2)的數量少于或等于鉤針(1)的總數,全部成圈針(2)組成成圈針組件(6);彎紗針(3)針數比成圈針(2)多一根,全部彎紗針(3)組成彎紗針組件(7),并具有使彎紗針(3)逐個依次產生旋轉運動的裝置;成圈針(2)的數量少于鉤針(1)的總數時,成圈針組件(6)與彎紗針組件(7)組合在一起形成機頭(8),否則全部成圈針(2)及全部彎紗針(3)各自組成整體組件并與由全部鉤針(1)組成的整體組件組裝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鉤針組件(5)由鉤針(1)、鉤針軸(15)、鉤針座(14)、鉤針墊片(16)、鉤針簧片(18)、鉤針組件滑塊(17)組成,每兩個鉤針組件(5)由鉸鏈(19)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鉤針組件(5)上所有鉤針(1)及鉤針墊片(16)均間隔套裝在鉤針軸(15)上,鉤針軸(15)、鉤針簧片(18)安裝在鉤針座(14)上,滑塊(17)與鉤針座(14)為整體部件。
4.根據權利要求1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成圈針組件(6)由成圈針(2)、成圈針軸(20)、成圈針簧片(23)、成圈針座(21)、成圈針操作手柄(11)、成圈針墊片(22)以及與機頭外殼(10)連接的成圈針組件滑動軸輥(24)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成圈針(2)及成圈針墊片(22)相間套裝在成圈針軸(20)上,成圈針軸(20)裝在成圈針座(21)內,成圈針簧片(23)位于成圈針(2)的根部處;成圈針操作手柄(11)與成圈針座(21)連成整體。
6.根據權利要求1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彎紗針組件(7)由彎紗針(3)、彎紗針座(26)、彎紗針簧片(27)、彎紗針墊片(28)、彎紗針軸(29)、彎紗針活動針踵(31)、彎紗滑塊(12)以及彎紗滑塊操作手柄(13)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6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彎紗針(3)及彎紗針墊片(28)均相間地套裝在彎紗針軸(29)上,彎紗針軸(29)安裝在彎紗針座(26)上,彎紗針活動針踵(31)通過活動針踵軸(30)安裝在彎紗針(3)的根部,彎紗滑塊(12)安裝在彎紗針座(26)上的滑道(32)內,彎紗滑塊操作手柄(13)安裝在彎紗滑塊(12)上。
8.根據權利要求1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機頭(8)由機頭外殼(10)及在其上安裝的成圈針組件(6)、彎紗針組件(7)及供鉤針組件(5)在其中運動或固定的鉤針軌道(9)組成;機頭外殼(10)系兩塊薄板,它與鉤針軌道(9)連成整體,同時在機頭外殼(10)上還附著喂紗鉤(4)。
9.根據權利要求8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機頭外殼(10)上開有F形槽形成滑道(25),成圈針組件(6)通過成圈針座(21)兩端的滑動軸輥(24)安裝于滑道(25)內而安裝在機頭外殼(10)上,并沿著滑道(25)運動。
10.根據權利要求1的絨線編織機具,其特征在于鉤針(1)、成圈針(2)、彎紗針(3)、彎紗針活動針踵(31)及其軸、簧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表面并鍍鉻;鉤針組件(5)中的鉤針(1)、成圈針(2)及彎紗針(3)按相同的順序各自編號,鉤針軌道(9)上設置為鉤針組件(5)定位的定位槽。
專利摘要絨線編織機具屬于針織編織機械器件領域,可代替手工編織絨線、毛線編織器件,也可用于工業生產針織及毛線編織物。本機具由鉤針組件、成圓針組件、彎紗針組件及鉤針軌道、機頭外殼組成。用鉤針和成圈針代替舌針,另有彎紗針將新墊鉤針上的紗線彎下。本機具結構簡單、體積小,可通過夾具固定在桌、椅上,攜帶、編織方便;編織速度為棒針速度的5—8倍。不損傷紗線,特別適用于家庭及工業使用。
文檔編號D04B3/00GK2177033SQ9323733
公開日1994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26日
發明者張禮先 申請人:張禮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