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編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把多根紗條或纖維束等組合起來組成各種辮帶用的編帶機。
在斷面為圓形、方形等管芯上把多根紗條或纖維束等組合起來組成辮帶的各種編帶機早就為人所知。
但是,歷來的編帶機,由于管芯上的組成點離開管芯軸線與筒管托架所載筒管軸線的交叉位置,會引起從筒管反卷出來的紗條或纖維束等(以下為簡單起見,統稱“紗條”)要作很大的彎曲、紗條不能順利地反卷、或在紗條上施加過度的張力等問題,成為辮帶正常組成的障礙。同時,當紗條采用玻璃纖維等彎曲力弱的纖維時,由于這樣的彎曲,會產生紗條折斷等麻煩。
其次,由于管芯上的組成點離開管芯軸線與筒管托架所載筒管軸線的交叉位置,引起編帶機向大型發展、編帶機的操作條件惡化、或安裝面積需要增大等問題。
另外,在軌道為圓筒形的情況下,由于管芯的移動范圍受到限制,存在著組成辮帶的種類受到限制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歷來的編帶機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生產性或作業性優越的可自動化的編帶機。
本發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配置了能以組成點為中心而轉動的同時又能對組成點作直線進退的管芯支承部件。
下面將就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在不超越本發明的宗旨的條件下,本實施例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有多種型式。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編帶機的正面圖,圖2為本發明的編帶機的側面圖,圖3為使含有圖2中Ⅰ-Ⅰ斷面的筒管托架沿軌道走行的驅動裝置的放大的正面圖,圖4為使筒管托架沿軌道走行的驅動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圖5為筒管托架的正面圖,圖6為筒管保持部的正面圖,圖7為圖6中沿Ⅱ-Ⅱ線的斷面圖,圖8為紗條導引部的轉動部的斜視圖,圖9為筒管托架另一個實施例的正面圖,圖10為圖9中沿Ⅲ-Ⅲ線的斷面圖,圖11為中支紗用或補強用筒管支承裝置的正面圖,圖12為圖11中沿Ⅳ-Ⅳ線的斷面圖,圖13為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的正面圖及管芯的斜視圖,圖14為切斷裝置的含有一部分斷面的側面圖,圖15為切斷裝置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面圖,圖16為切斷裝置在與圖14反對側的側面圖,圖17為管芯裝置的側面圖,圖18為管芯移動裝置的概略放大平面圖,
圖19為示出管芯在管芯安裝板上安裝方法的含有一部分斷面的平面圖,圖20為示出管芯在管芯安裝板上安裝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含有一部分斷面的平面圖,圖21為示出辮帶組成工藝過程的管芯的平面圖,圖22為與圖21同樣示出辮帶組成工藝過程的管芯的平面圖,圖23為與圖21同樣示出辮帶組成工藝過程的管芯的平面圖。
首先讓我們用本發明編帶機的正面1及其側面2來對本發明編帶機的總體構成以及構成本發明編帶機的各個裝置和部件概略地加以說明。另外,在圖1、圖2和圖3中,在筒管托架C上部用點線畫出的方形部分為后面將述及的紗條導引部的省略表示法。
編帶機BR由編帶機本體Bb和管芯裝置Bm構成。編帶機本體Bb由在水平軸線上一側具有開口e的、略成圓筒狀的機架Fb,在其內配置著的具有一定曲率半徑R的曲面板U,可沿曲面板U上設置的軌道走行的筒管托架C,使該筒管托架C沿軌道走行用的驅動裝置D,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切斷裝置S,及中支紗用或補強用筒管支承裝置I等構成。另外,管芯裝置Bm由機架Fm及管芯移動裝置M構成。
下面就不上述各個裝置及部件進行說明。
首先,用圖2以及使含有圖2中Ⅰ-Ⅰ斷面的筒管托架C沿軌道走行用的驅動裝置D的放大的正面3,對編帶機本體Bb的曲面板U及使筒管托架C沿軌道走行用的驅動裝置D進行說明。
曲面板U,如圖2所示,是與略成圓筒狀的機架Fb內配置的略成圓筒狀的機殼f1隔開一定距離布置并用適當的緊固部件f2、f2'安裝在機殼f1上,在曲面板U上沿圓周方向設有眾所共知的軌道。f3為用螺帽f4安裝在機殼f1上的中空螺栓,在該中空螺栓f3旁插入適當的軸承f5嵌裝著齒輪d1,在該齒輪d1的上面設有可與齒輪d1一同旋轉而固定著的滑輪d2,該滑輪d2具有可與后面將述及的筒管托架C接合軸C1嵌合的溝。
Y為從筒管托架C上所載筒管反卷出來、走向支承在管芯裝置Bm上的管芯m上的組成點P的紗條、y為從略成圓筒狀的機架Fb的側壁fb'上略成水平配置的筒管托架C上反卷出來、被安裝在機架Fb上的導輪f6導引成略成直角方向、在插入中空螺栓f3之后、走向管芯m上的組成點P的中支紗用或補強用紗條(以下為簡單起見,統稱“中支紗用紗條”)。
由于用電動機等適當的驅動手段驅動齒輪d1旋轉致使滑輪d2旋轉,使嵌合在滑輪d2上所設溝內的筒管托架C的接合軸C1移動,便可使筒管托架C沿著軌道走行。由于上述筒管托架C沿著在曲面板U上設置的軌道走行,便可使多根紗條Y交錯在管芯上組成辮帶。如有必要,還可使在機架Fb的側壁Fb'上略成水平配置的筒管托架C反卷出來的中支紗用紗條與沿軌道走行的筒管托架C上反卷出來組成的紗條Y交織在一起組成辮帶。
圖4為使筒管托架沿軌道走行的驅動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驅動裝置D的放大正面圖。其中d1'與上述齒輪d1不同,為沒有切齒的圓盤狀的摩擦輪,通過與上述齒輪d1同樣的軸承f5嵌裝著中空螺栓f3。另外,在摩擦輪d1'上,與上述齒輪d1同樣固定著滑輪d2'。
d3為通過中空螺栓f3上的軸承f5而嵌裝著的、在其下端具有凸緣d3'的滑輪。在該滑輪d3的外周面上沿著其軸線方向開有適當數量的鍵槽d3”。d4為嵌合在滑輪d3上的圓盤狀的滑動摩擦輪,在滑動摩擦輪d4上突起設立著可與滑輪d3上開有鍵槽d3”嵌合的凸條d4',使它能沿滑輪d3的軸線方向相對于滑輪d3滑動。另外,在滑動摩擦輪d4的下面與滑輪d3的凸緣d3'之間配置著壓縮彈簧d5,該彈簧d5總是要將滑動摩擦輪d4壓向上方。
如圖4所示,摩擦輪d1'與滑動摩擦輪d4是交替配置的,摩擦輪d1'用鐵或硬質合成樹脂制造成形,而滑動摩擦輪最好用摩擦系數大的聚氨酯橡膠等制造成形。
由于電動機等適當的驅動手段驅動適當的摩擦輪d1'旋轉,便可驅動與摩擦輪d1'摩擦接觸的滑動摩擦輪d4。另外由于壓縮彈簧d5總是將滑動摩擦輪d4壓向上方,使它總是能以適當的壓力與摩擦輪d1'壓接,所以驅動力的傳遞能夠確實地進行。
由于這樣安排的摩擦輪d1'和滑動摩擦輪d4使筒管托架C走行,因此由于上述齒輪d1的間隙而發生的噪音可以防止。
如圖1和圖2所示,沿曲面板U的圓周面上所設的軌道配置著筒管托架C,從筒管托架上裝載的筒管沿筒管的軸線方向引出的紗條Y集合在曲面板U的中心。在后面將述的管芯裝置Bm上安裝著的管芯m上組成的辮帶的組成點P位置在曲面板U的中心而管芯m的位置是可以控制的。
其次,用筒管托架C的正面5、筒管保持部的正面6、圖6中Ⅱ-Ⅱ線的斷面7、和紗條導引部的轉動部的斜視8來對筒管托架C進行說明。
圖5中C2為上部凸緣,在上部凸緣C2上豎立地設有斷面為半工字形的桅桿C4及錠子C5。在桅桿C4的前端配置有可以自由轉動的紗條導引部C3。在錠子C5上插著將紗條Y反卷出來的筒管C6,在錠子C5的前端上可以轉動地嵌裝著具有軸承C7的飛輪C8。
如圖6和圖7所示,在錠子C5的前端上設有縱向延伸的狹縫C9,在狹縫C9內配置著一組鉤件C11、C11',在各該鉤件C11、C11'的前端上具有略成三角形的膨出部C10、C10',在鉤件C11、C11'的下端用安裝在錠子C5上的軸C12作為樞軸支承著。在鉤件C11、C11'大約在中間附近分別設有相對的凹部C13、13'。其時由于在鉤件C11、C11'的凹部C13、C13'內嵌裝著壓縮彈簧C14,所以鉤件C11、C11'總是被壓向互相離開的方向。同時,鉤件C11、C11'用圖上沒有示出的適當的擋塊加以限制,使離開不能超過所定范圍。因而,將筒管C6或飛輪C8插入到鉤件C11、C11'的膨出部C10、10'上,同時使鉤件C11、C11'向互相接近的方向轉動,就可使筒管C6或飛輪C8裝著在錠子5上。由于筒管C6或飛輪C8裝著在錠子C5上時受到壓縮彈簧的作用,鉤件C11、C11'的膨出部C10、C10'向互相離開的方向擴張,因此筒管C6或飛輪C8就不能從錠子5上拔出。
C6'為圓筒狀的筒管殼,安裝在上部凸緣C2上。當筒管托架C傾斜或處在顛倒的位置時,圓筒狀的筒管殼C6'可使從筒管C6反卷出來的紗條Y引出或下垂,這樣與鄰近筒管反卷出來的紗條糾纏或與編帶機其他部件等糾纏的麻煩便可防止。
在桅桿C4的前端配置著的紗條導引部C3的略成半工字形的框架C15上,從下方起順序配置著張緊墊圈C16、導輪17、收緊部件C18及導輪C19。在收緊部件C18的前端安裝著具有導輪C20'的導引部C20,在收緊部件C18的另一端安裝著螺圈彈簧C21的一端,螺圈彈簧C21的另一端安裝在框架C15上。其時,配置在框架C15上的軸承部件C22上安裝著軸C22',通過軸C22'的介入,收緊部件C18便以它為樞軸支承于框架C15上,由于螺圈彈簧C21的作用,收緊部件C18總是傾向于按照圖5中反時針方向轉動。從而,當從筒管C6上反卷出來的紗條Y發生松弛時,收緊部件C18以圖5中軸C22'為中心按反時針方向轉動,便可消除紗條Y的松弛。同時,與張緊墊圈C16及導輪C19鄰接的框架C15上設有插入紗條Y用的通孔C16'及C19'。
如圖8所示,略成半工字狀框架C15的底平面部C15'延伸到達桅桿C4前端的缺口,框架C15的底平面部C15'的一端由于在桅桿C4的前端配置了軸部件C4'得以支承在樞軸上。在框架C15的底平面部C15'一端的附近,框架C15的底平面部C15'由于擱住在桅桿C4前端缺口的下端邊緣上而可維持在水平狀態。另外,框架C15的垂直部C15”的寬度W1做得比桅桿C4前端的缺口的寬度W2來得窄。其時,在框架C15的垂直部C15”上穿透地設有縱長的通孔C23,在該通孔C23內嵌合著在框架C15垂直部C15”背后配置的滑板C24的導紐C24'。滑板C24的寬度W3與桅桿C4的寬度W4大致相等,其時,滑板C24通常是擱置在桅桿C4前端的缺口段C25上。
當滑板C24擱置在桅桿C4前端的缺口段C25上時,由于與桅桿C4的寬度W4具有同等寬度W3的滑板起到一種擋止作用,因此框架C15就不能像在圖5中那樣按順時針方向轉動。在另一方面,當滑板C24沿著在框架C15的垂直部C15”上穿設的通孔C23向上方移動時,滑板C24的下端跑到桅桿C4的前端之外,這時框架C15便可像在圖5中那樣按順時針方向轉動。
由于以上那樣構成,因此要將筒管C6或飛輪C8裝在錠子C5上時,可使滑板C24向上方移動,這時由于框架C15可按圖5中順時針方向轉動,在錠子C5上方騰出空間,便可將筒管C6或飛輪C8裝在錠子C5上。當將筒管C6或飛輪C8裝在錠子C5上以后,框架C15便可按圖5中的反時針方向轉動。這時,由于滑板C24被擱置在桅桿C4前端的缺口段上,框架C15被保持在桅桿C4前端上不能轉動。同時,圖上沒有示出,最好能用彈簧等適當手段使滑板C24總是被壓向下方。
如上所述,由于將筒管C6裝在錠子C5上時,錠子C5上方的空間可以完全騰空,因此能將紗條Y大量反卷出來的大型筒管C6可以裝載在筒管托架C上,比起原來的情況,筒管的更換次數可以減少,編帶機的生產率也可提高。
另外,圖5中C26為略成橢圓形的下部凸緣,C27為在與曲面板U上所穿設的軌道嵌合并滑動的上部凸緣C2與下部凸緣C26之間配置的導引部。由于上部凸緣C2與下部凸緣C26夾持著曲面板U,筒管托架C可保持與曲面板U略成垂直的狀態并沿軌道走行。
筒管托架C的正面9和圖9的Ⅲ-Ⅲ斷面10為筒管托架的另一個實施例。在圖9所示的筒管托架C中,取代上述筒管托架C的圓筒形的筒管殼C6'的是與筒管C6上反卷出來的紗條Y表面接觸的用合成樹脂等制成的彈性板C28,該彈性板C28被安裝在桅桿C4上并與上述筒管托架C具有同一的構成。由于彈性板C28經常與從筒管C6反卷出來的紗條Y的表面接觸,與上述圓筒狀的筒管殼C6'一樣,當筒管托架C傾斜或處于顛倒的位置時,從筒管C6'反卷出來的紗條Y或被引出或垂直地掛下,與從鄰近筒管上反卷出來的紗條糾纏或與編帶機其他部件糾纏的麻煩可以防止。
接下來,中支紗用或補強紗條用筒管支承裝置Ⅰ的正面11及其Ⅳ-Ⅳ斷面12說明中支紗用或補強紗條用筒管的支承裝置。
在機架Fb的側壁Fb'上固定著筒管托架保持部件C29,在保持部件C29上穿透設有寬度大致與導引部C27的直徑相等而可容筒管托架C的導引部C27插入的縱長溝C29'。因而便可將筒管托架C的導引部C27插入到筒管托架保持部件C29的縱長溝C29'內,由于上部凸緣C2和下部凸緣C26夾持著筒管托架保持部件C29,筒管托架C如圖11所示可以大致保持在水平狀態。
接下來,用圖2及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的正面13說明組成位置安定導引部件G。
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是由在機架Fb的中間側壁Fb”以略成水平的方向延伸出去的框架g1'上安裝著的第一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1及與其相對并隔開一定間隔配置的設立在機座Fr上的框架g2'的前端安裝著的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構成的。
第一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1與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由于按照一定間隔隔開配置的,在引導沿曲面板U上穿透設置的軌道蛇行走動的筒管托架上伴隨橫向移動而搖動的紗條Y時,可以控制搖動使組成點保持在大致一定的位置上,由于這樣使組成點保持在大致一定的位置上,用來組成的紗條在組成點附近以不規則狀態交織在一起的情況就不會發生,因此能夠穩定地組成,從而能夠制造出形狀均一而又穩定的辮帶。
另外,由于配置了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在組成終止以后,使管芯m按圖2向右移動時,由于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的作用,與組成的辮帶連接的多個紗條被集束在一起,使得后面將述及的切斷裝置S能夠有效地用來切斷辮帶。
具有上述功能的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有各種型式,現用圖13說明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的一例。同時,由于第一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1及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最好做成同一形狀,所以用圖13只就第一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1的形狀予以說明。
圖13(a)所示的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系由圓形的導引部件g3和兩個略成水平方向延伸的按所定的間隔隔開配置的水平部件g4構成,適用于如圖13(b)所示那樣T字型管芯m上組成辮帶的場合等。
另外,圖13(c)所示的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為在圓形的導引部件g3的內部配置由4個略成L形的導引部件g5構成的十字形引導件,適用于如圖13(d)所示那樣與十字形部件直交的管芯m上組成辮帶的場合等。
接下來,主要用含有切斷裝置S的一部分斷面的側面14、切斷裝置S的一部分放大正面15、以及切斷裝置S在與圖14反對側的側面圖16來說明切斷裝置S。
如圖2所示,切斷裝置S配置在機架Fb的前面垂下的框架S1的下端,在框架S1上配置著帶有減速機S2的電動機S3。在電動機S3的不帶減速機S2的高速旋轉出力軸S4上安裝著滑輪S5,而在經減速機S2減速后的低速旋轉出力軸上安裝著略成蛋形的凸輪S7。
在高速旋轉的出力軸S4上由于軸承S8的介入使杠桿S9可以轉動地裝著,由于杠桿S9通過軸承S8的介入在出力軸S4上可以轉動地裝著,所以可以不受出力軸S4旋轉的影響。在杠桿S9的自由端上安裝著水平軸S10,在水平軸S10的一端上安裝著裝有圓盤切刀S12的滑輪S13,在水平軸S10的另一端通過適當的軸承的介入安裝著導輪S12'。另外,在杠桿S9的自由端上,如圖15所示在前端安裝著具有導溝S14'的導引部件S14,跟隨該水平導溝行走可以形成幅寬。在高速旋轉出力軸S4上裝著的滑輪S5與在水平軸S10的另一端可以轉動地裝著的滑輪S13之間張掛著皮帶S15,由于出力軸S4的高速旋轉和皮帶S15的介入使滑輪S13旋轉,從而,裝在滑輪S13上的圓盤切刀高速旋轉。
在另一方面,在機架Fb前面垂下的框架S1的下端安裝著水平軸16,在水平軸S16上可以轉動地裝著杠桿S17。如圖16所示,在杠桿S17的略成水平的部分S17'的端部上裝著螺圈彈簧S18的一端,其另一端則裝在框架S1上,杠桿S17在該彈簧的作用下傾向于以水平軸S16為中心,按圖16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
在杠桿S17的略成垂直的部分S17”的前端上穿透設有長孔S19,在該長孔S19內嵌合著導輪S12',該導輪S12'嵌裝在水平軸S10的一端上,而該水平軸S10則裝在杠桿S9的自由端上。另外,在杠桿S17的中間裝著的水平軸S20上,安裝著與略成蛋形的凸輪S7壓接的凸輪從動輪S21,而該凸輪S7則安裝在低速旋轉的出力軸S6上。在上述情況下,杠桿S17由于螺旋彈簧S18的作用,傾向于按圖16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凸輪從動輪S21經常能與略成蛋形的凸輪S7的壓接。
下面將就具有上述構成的切斷裝置如何動作進行說明。
在管芯m上完成辮帶的組成后,由于后面將述的管芯裝置Bm管芯移動裝置M,管芯m越過切斷裝置S的圓盤切刀S12按圖2中向右的方向水平移動,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也被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的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彎曲集束同時向右水平移動。
當被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彎曲集束的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Y到達切斷裝置S的圓盤切刀S12附近時,使電動機S3旋轉,通過在高速旋轉出力軸S4安裝著的滑輪S5、皮帶S15及滑輪S13的中介使圓盤切刀S12隨之高速旋轉。在另一方面,通過減速機S2的介入,伴隨著電動機S3和低速旋轉出力軸S6的旋轉,略成蛋形的凸輪S7旋轉,使杠桿S17從圖16中雙點劃線所示的待機位置向實線所示的動作位置轉動。
隨著杠桿S17的按圖2中順時針方向的轉動,通過在杠桿S17的長孔S19內嵌合的導輪S12'的介入,杠桿S9也像杠桿S17一樣,按圖16中順時針方向轉動。而在圖16中杠桿S9被省略未曾畫出。由于杠桿S9的轉動,在杠桿S9前端上安裝著的導引部件S14的水平導溝S14'內,被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g2彎曲集束的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Y受到引導,與在滑輪S13上安裝的高速旋轉的圓盤切刀S12接觸,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就被切斷。
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被切斷后,杠桿S17由于略成蛋形的凸輪的作用,按圖16中反時針方向轉動返回到雙點劃線所示的待機位置。隨著該杠桿S17的向反時針方向的轉動,杠桿S9也向反時針方向轉動,返回到待機位置。當杠桿S17和杠桿S9返回到待機位置時,被圖上沒有示出的適當的檢測手段檢出后,電動機S3的驅動即被停止。
在上述說明中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Y被切斷的情況說明,組成的辮帶尺寸較長時也可切斷。
接下來,主要用管芯裝置Bm的側面17及管芯移動裝置M的概略放大平面18來說明管芯裝置Bm。
管芯裝置Bm的機架Fm,如圖1和圖2所示配置在編帶機本體Bb的前面,在機架Fm的上部配置著可以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殼b1,水平移動時大致朝向曲面板U的中心,而在該曲面板上穿透設有配置在編帶機本體Bb內的軌道。在水平移動殼b1的兩個側壁內設有凹部b2,在凹部b2內,如圖17所示嵌合著在機架Fm上部配置的水平軸上可以轉動地裝著的導輪b3、b3'以及在垂直軸上可以轉動地裝著的導輪b4、b4'。
另外,在水平移動殼b1的下部安裝著與水平移動殼b1平行的齒條b5,而在機架Fm上裝著的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6的出力軸b6'上裝著的小齒輪b7與該齒條b5嚙合。
從而,由于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6被驅動,小齒輪b7被驅動旋轉,與小齒輪b7嚙合的齒條b5被水平驅動,導輪b3、b3'和導輪b4、b4'沿著水平移動殼b1水平移動。
在水平移動殼b1的前端安裝著扇形框架b8,在扇形框架b8上配置著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其時,在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的出力軸b9'上安裝著小齒輪b10。
在水平移動殼b1的前端及扇形框架b8上,如圖17所示安裝著水平軸b11、b12,在水平軸b11、12上分別安裝著導輪b13、b14,另外,在扇形框架b8上設立著垂直軸b15,在垂直軸b15上安裝著導輪b16。同時,將這樣的導輪b13、b14、b16沿扇形框架b8的縱長方向以適當的數量配置,就能使后面將述及的扇形移動部件b17保持穩定。
扇形移動部件b17,如圖17所示是由斷面略成方形的框架構成,由于在扇形移動部件b17的外壁上以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突出著適當數量的凸條,形成軌道部件b18、b19、b20,使上述在水平移動殼b1的前端及扇形框架b8上配置的導輪b13、b14、b16得以嵌合。另外,在扇形移動部件b17的下部壁上垂下的垂直軸b21上安裝著扇形齒條b22,在扇形齒條b22上的上述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的出力軸b9'上安裝著小齒輪b10,兩者互相嚙合。
從而,由于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的旋轉,使小齒輪b10驅動旋轉,與小齒輪b10嚙合的扇形齒條b22亦被驅動,使扇形移動部件b17,由于與其軌道部件b18、b19、b20嵌合的、在水平移動殼b1的前端及扇形框架b8上配置的導輪b13、b14、b16的作用保持在水平狀態并作水平移動。
如圖18所示,在扇形移動部件b17的縱長方向兩端上可以旋轉地安裝著滑輪b23、b23',在滑輪b23與滑輪b23'之間張掛著無端皮帶b24。其時,無端皮帶b24就一處而言,如圖17所示是在水平移動殼b1前端設立的垂直軸b25上安裝著的框架b25'上固定著,而就其另外一處而言,則固定在后面將述及的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
接下來就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進行說明。
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如圖17所示,配置著在前端安裝著導輪b27的垂直軸b28及在前端安裝著導輪b29的水平軸b30,導輪b27、b29分別嵌合在軌道部件b31、b32之內,該軌道部件b31、b32是由上述扇形移動部件b17的外壁上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突出的適當數量的凸條所形成的,從而管芯支承部件b26可以沿著扇形移動部件上的軌道部件b31、b32水平移動。同時,為了要在扇形移動部件b17的軌道部件b31、b32上保持穩定,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須配置適當數量的導輪b27、b29。
另外,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垂掛著垂直框架b33,在垂直框架b33上固定著上述無端皮帶b24的一處。同時,如圖18所示,X點為無端皮帶b24固定在框架b25'上的點,而框架b25'安裝在水平移動殼b1前端所設立的垂直軸b25上,另外,z點為無端皮帶b24固定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的垂直框架b33上的點。
另外,b34為可以拆卸地安裝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的支承棒,在支承棒b34的前端安裝著管芯安裝板b34'。支承棒b34用適當的固定手段安裝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所設立的支承框架b26'、b26”上。
下面就組成辮帶的時候控制管芯m移動的管芯裝置Bm的動作進行說明。
在編帶機本體Bb內配置著在其上穿透設置軌道的曲面板U,為了使管芯m對此接近或離開自由地在水平方向移動而設的水平移動殼b1的水平移動是由驅動上述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6使小齒輪b7旋轉驅動,從而使與小齒輪b7嚙合的齒條b5水平驅動而實行的。
其次,除了對曲面板U作接近或離開的水平方向的移動外,現就略成直交方向(與圖17紙面直交的方向)的管芯m的移動進行說明。
從圖18實線所示的狀態出發,由于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的旋轉使小齒輪b10按圖18的反時針方向旋轉,與小齒輪b10嚙合的扇形齒條b22被驅動,扇形移動部件b17按圖18向下方移動。
扇形移動部件b17向下方移動時,在扇形移動部件b17上安裝著的滑輪b23亦向下方移動,由于無端皮帶24以X點固定在水平移動殼b1的前端上,在夾持著滑輪b23的對側的無端皮帶b24被牽引拉向圖18的下方使無端皮帶24以反時針方向轉動。由于無端皮帶b24以z點固定在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上,隨著無端皮帶b24的沿反時針方向的轉動,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也向圖18的下方移動。此時由于上面所述的構成,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的移動量與滑輪b23的移動量對比可以成倍增加,因此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得以迅速移動。
更且,由于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的旋轉使小齒輪b10按圖18以反時針方向旋轉,與小齒輪b10嚙合的扇形齒條b22被驅動,扇形移動部件b17在圖18中更進一步向下方移動,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一直可以旋轉到圖18中以雙點劃線示出的最下方位置。另外為了使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從雙點劃線所示的最下方位置向上方移動,可使可正反旋轉的電動機b9反轉,使小齒輪10按圖18的順時針方向旋轉。
如上所述,由于水平移動殼b1的水平移動及管芯支承移動部件b26的移動可對管芯m進行二元自由姿態控制,另外,在上述支承棒b34的前端安裝著的管芯安裝板b34'上配置適當的執行元件等,由于管芯m被安裝在執行元件等的出力軸上,因此能對管芯進行三元姿態控制。
圖19為示出將管芯m安裝在管芯安裝板上的方法的平面圖。
圖19中b35為在管芯安裝板b34'上設立的頂尖b35,在頂尖b35上穿透設有通孔b35',其內配置著夾持壓縮螺圈彈簧b36的可自由出沒的鋼球b37、b37',另外,在頂尖b35的底部上突出設立著鼓塊b38。另一方面,在中空的管芯m的開口端附近設有可與頂尖b35上所設鋼球b37、b37'嵌合的圓周溝b39,另外,在中空的管芯m的開口端還設有可供頂尖b35根部配置的鼓塊b38插入的溝b40。
從而,將頂尖b35插入中空的管芯m內,便可使頂尖b35上所設鋼球b37、b37'與中空管芯m開口端附近設有的圓周溝b37、b37'嵌合,簡單地將管芯m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同時由于將頂尖b35根部突出設立的鼓塊b38插入中空管芯m開口端設有的溝b40內,可以防止管芯m對管芯安裝板b34'的旋轉。
圖20為示出管芯m在管芯安裝板b34'上的安裝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平面圖。
如圖20所示的安裝方法,在管芯m的端頭上安裝著具有圓周溝b41'、b42'的頂尖b41、b42,而在管芯安裝板b34'的一側安裝著具有可供頂尖b41、b42插入的凹部的陰性部件b43。在該陰性部件b43的凹部b43'內還設有凹形空腔b44,在凹形空腔b44內安裝著壓縮螺圈彈簧b45和鋼球b46,由于壓縮螺圈彈簧的作用鋼球b46可自由出沒于凹形空腔口b44。同時,頂尖b41、b42根部上分別突出設立的鼓塊b47、b47'與陰性部件b43的開口端上所設的溝48嵌合,可以防止管芯m對管芯安裝板b34'的旋轉。
從而,將芯管m的頂針b41、b42插入到陰性部件b43的凹部b43'內,由于壓縮螺圈彈簧b45的作用使鋼球b46與頂尖b41、b42的圓周溝b41',b42'嵌合,便可簡單地將管芯m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
接下來用示出組成工藝過程的概略平面21至圖23來說明使用本發明的編帶機BR時,以圖18所示T字形管芯m為例,在其上組成辮帶的工藝過程順序。
(1)首先,在編帶機本體Bb的驅動停止、筒管托架C的走行停止的狀態下,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向右方移動,使圖21(a)所示T字形管芯m(以下為簡單起見稱為“管芯m”。另外,與管芯m的長部直交的短部m1稱為“分歧部”。)的一端(1)如圖18所示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其后,使水平移動殼體b1按圖2向左方移動連帶使適宜的扇形移動部件b17移動,使組成點P位在圖21(a)所示管芯m的一端(1)(同時,為了說明的關系,將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的管芯m的端部標上倒三角形()的記號)。
(2)從該狀態出發,由于使驅動裝置驅動筒管托架沿軌道走行,開始組成。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向右方徐徐移動,如圖21(b)所示向管芯m的接合部j進行組成。
(3)當組成到管芯m的接合部j后,停止水平移動殼b1的移動,接著,使扇形移動部件b17按圖18向上方移動,如圖21(c)所示使管芯m轉動到如圖21(d)所示的狀態。從該狀態出發,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進一步向右方移動到如圖21(e)所示組成管芯m的分岐部m1為止。另外,在水平移動殼b1的移動沒有停止只是將移動速度放慢時,可同時使扇形移動部件移動。
(4)如圖21(e)所示,當組成到管芯m分岐部m1的端部時,使水平移動殼b1的移動停止、連帶使驅動裝置D停止、筒管托架C的走行停止。接下來如圖21(f)所示,將管芯m的一端(1)從管芯安裝板b34'上卸下,使管芯m作180度轉過,將管芯m上與一端(1)相對的另一端(2)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
(5)將管芯m的另一端(2)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后,再度使驅動裝置驅動、筒管托架C的走行開始連帶使水平移動殼按圖2向左方移動,如圖22(a)所示,再度組成管芯m的分岐部m1。
(6)當組成到管芯m的接合部j后,停止驅動裝置D、停止筒管托架C的走行、連帶停止水平移動殼b1的移動,使扇形移動部件b17按圖18向下方移動,到如圖22(b)所示狀態使管芯m轉動。在該狀態下使驅動裝置驅動、再度使筒管托架C走行,開始組成,連帶使扇形移動部件b17進一步向下方移動到圖22(c)所示的狀態。其后,使水平移動殼按圖2向左方移動,如圖22(d)所示,組成到管芯的端部。
(7)如圖22(d)所示,組成到管芯m的端部后,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向右方移動,如圖23(a)所示,向管芯m的接合部j進行組成。
(8)當組成進行到管芯m的接合部j附近時,一面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向右方移動,一面使扇形移動部件b17向上移動,如圖23(b)所示的狀態,在該狀態下,停止水平移動殼b1的移動,連帶停止驅動裝置D,停止筒管托架C的走行。
(9)接下來使扇形移動部件向下方移動,使管芯m成為如圖23(c)所示的狀態。其后,再度使驅動裝置D驅動、筒管托架C開始走行,連帶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向右方移動,如圖23(d)所示進行管芯m接合部j的組成。
(10)接下來使扇形移動部件b17向上方移動,使管芯m成為如圖23(e)所示的狀態,連帶使水平移動殼b1按圖2向右方移動,如圖23(f)所示,進行組成到管芯m的端部,在管芯m上的組成于是終止。
(11)在管芯m上的組成終止后,停止驅動裝置D并停止筒管托架C的走行。
(12)接下來,使水平移動殼按圖2向右方大距離移動,使管芯m向越過切斷裝置S上圓盤切刀S12的位置移動。從該狀態開始,如上所述使電動機S3旋轉、使圓盤切刀S12高速旋轉。在另一方面,由于減速機S2的介入使電動機S3的低速旋轉出力軸S6旋轉,隨之,使杠桿S17從圖16中雙點劃線所示的待機位置向實線所示的動作位置轉動。隨著杠桿S17的按圖16中順時針方向的轉動,杠桿S9與杠桿S17一樣向動作位置轉動。由于杠桿S9的轉動,被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行部件g2彎曲并集束起來的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Y,在杠桿S9前端安裝著的導引部件S14的水平導溝內受到引導,與安裝在滑輪S13上的高速旋轉的圓盤切刀S12接觸,與辮帶連接的多根紗條Y就被切斷。
如上所述,組成的工藝過程至此全部終了。上述(1)-(9)的組成工藝過程只是示出其中的一例,由于含有水平移動殼b1及扇形移動部件b17的各種移動、停止順序的工藝過程都可在T字形管芯m上進行組成,所以上述組成工藝過程的變化是沒有什么限制的。
就上述工藝過程(4)而言,當將管芯m的一端(1)從管芯安裝板b34'上取下,使管芯m轉過180度,將管芯m的另一端(2)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時,由于按照圖19及圖20中說明的將管芯m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的方法,可以簡單地將管習m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因此該項工藝過程能夠迅速進行。
另外,由于還可將一臺機子的管芯裝置配置在夾持曲面板U的管芯裝置的對側,這樣在管芯裝置Bm的管芯m從管芯安裝板b34'上取下的同時,還有一方的管芯裝置m就可安裝在管芯安裝板b34'上,繼續進行組成。這樣由于管芯裝置是按二臺機子配置的,就可及時將在下一組成工藝過程上使用的管芯m安裝在管芯裝置上作好準備。
上述實施例是以在T字形管芯m上進行組成的情況來說明的,不限于T字形在其他各種形狀的管芯m上進行組成也是可能的。
另外,在使用棒狀管芯的情況下,還可以配置多臺編帶機,在棒狀管芯m上組成多層的辮帶。
下面將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起的作用和效果列舉如下由于管芯上的組成點處于筒管托架所載筒管的軸線與進行組成的管芯的軸線的交叉位置上,因此從筒管上反卷出來的紗條不會彎曲,從而紗條能順利地卷出并且不會有過度的張力施加在紗條上,所以能夠正常地組成辮帶。
由于管芯上的組成點處于筒管托架所載筒管的軸線與進行組成的管芯的軸線的交叉位置上,因此編帶機能小型化,編帶機的操作性可提高,編帶機的安裝面積可減少。
由于能夠增大筒管上卷繞紗條的數量,因此更換筒管的次數可減少,從而編帶機的生產率可提高。
由于采用摩擦輪和滑動摩擦輪使筒管托架走行,因此可以防止產生起源于齒輪的齒間隙的噪音。
由于配置了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沿著曲面板上穿透設置的軌道蛇行走動的筒管托架上伴隨橫方向移動的紗條的搖動可加以控制,同時由于管芯的移動而造成的組成點的變動可以受到抑制,因此要組成的紗條在組成點附近可以不會發生不規則狀態的糾纏,穩定的組成得以實現,從而,組成的辮帶形狀可以均一,能夠制造出穩定的辮帶。
另外,由于配置了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在組成終止后,使管芯m移動時,由于第二組成位置穩定導引部件的作用,與組成的辮帶連接的紗條能夠集束在一起,使切斷裝置能有效地切斷紗條。
由于管芯能簡單而又迅速地安裝在管芯安裝板上,編帶機的生產率能夠提高。
由于設有圓筒狀的筒管殼或彈性板,當筒管托架傾斜或位置顛倒時,從筒管上退出的紗條可以引出或下垂,因此能夠防止與從鄰近筒管上反卷出來的紗條糾纏或與編帶機的其他部件等發生糾纏等引起的麻煩。
由于筒管托架上所載筒管與中支紗用或補強用紗條反卷所用筒管可以公用,因此沒有必要區分中支紗用或補強用紗條反卷所用筒管。
由于設有切斷裝置其上有可將組成完畢的辮帶或與辮帶連接的紗條切斷的圓盤切刀,因此辮帶或與辮帶連接的紗條能被確實地切斷并且切斷時間可以縮短。另外,由于辮帶或與辮帶連接的紗條在切斷時加在紗條上的張力很小,因此可以防止辮帶形狀的破壞。
本發明由于上面所說明的構成可以收到下述的效果由于將管芯配置在穿透設置在曲面板上的軌道的內部,因此從筒管上反卷出來的紗條不會彎曲,從而紗條能夠順利地反卷出來同時沒有過度的張力施加在紗條上,所以能夠正常地組成辮帶。
由于將管芯配置在穿透設置在曲面板上的軌道的內部,因此編帶機可小型化,編帶機的操作性可提高,編帶機的安裝面積可減少。
由于以組成點為中心的轉動和向組成點方向的直線移動進行管芯的位置控制,管芯可向一個方向大距離移動,并可使管芯移動到任何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編帶機,其特征在于,該編帶機具有能使管芯以組成點為中心而轉動的同時又能對組成點作直線進退的管芯支承部件。
2.按照權利要求1的編帶機,其特征是,當筒管托架沿著略成圓筒狀的軌道走行時,從筒管引出來的紗條的組成點是在上述圓筒狀軌道的中心部分形成的。
3.按照權利要求1的編帶機,其特征是,能對處在所述組成點的管芯進行二元姿態控制,并具有該管芯的支承部件。
4.按照權利要求1的編帶機,其特征是,能對處在所述組成點的管芯進行三元姿態控制,并具有該管芯的支承部件。
5.按照權利要求3的編帶機,其特征是,管芯裝置具有能向組成點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殼以及能對該水平移動殼在平面內進行回轉的移動部件,管芯支承部件就設置在該移動部件上。
6.按照權利要求5的編帶機,其特征是,具有使管芯易于在管芯支承部件上裝卸的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編帶機,設有能使管芯以組成點為中心而轉動的同時又能對組成點作直線進退的管芯支承部件。由于以組成點為中心的轉動和向組成點方向的直線移動進行管芯的位置控制,管芯可向一個方向大距離移動,并可使管芯移動到任意位置。
文檔編號D04C3/20GK1092830SQ93114580
公開日1994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1993年3月23日
發明者內田裕士, 蛭川正夫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