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機的上線張力裝置,尤其是一種縫紉機的自控張力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自動切線縫紉機在車縫結束,自動切線的動作完成時, 會保留一段針線在車針上,線頭距離針孔的長度約40mm,以避免下次起縫時線頭溜出針孔,造成需要重新穿線的麻煩。但是此段針線在下次起縫時會被車針引入布料下方再被旋梭往下拉,并在布料的第一針下面形成一團多余的線頭,而易于造成外觀不佳,或是需要人工再修除多余的線頭長度。
于是,有縫紉機制造業發展減少起縫線頭長度的方式,如已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 101372797A的《縫紉機和用這種縫紉機縫制線縫開頭的方法》,其是在現有技術的自動切線縫紉機上附加3組控制時序的電磁鐵,但由于其機構較為復雜,成本太高,故于實際使用上仍不符合使用的所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它由一座體、一拉線電磁鐵、一吊線彈簧調整組、一連動臂組、一松線電磁鐵、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及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的組成,利用松線電磁鐵的動作使擺動線掛復位,可減少一個控制時序的信號,并不影響切線動作時的針線張力,而僅需附加一個拉線電磁鐵的動作機構在現有技術的自動切線縫紉機上,即可達成縮短起縫針線長度及節省成本的目的。具有使用方便、減少多余的線頭及節省成本等效果,增加整體的實用性及便利性。
一種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所述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包括
—座體,所述座體上包括有一基座板、一松線作動板及一調整線掛,所述松線作動板是活動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后側,而所述松線作動板一端形成延伸臂,所述調整線掛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前側;
—拉線電磁鐵,所述拉線電磁鐵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一側;
一吊線彈簧調整組,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另一側,而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上活動結合有一擺動線掛;
一連動臂組,所述連動臂組一端連結于所述拉線電磁鐵,而所述連動臂組的另一端連結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上的擺動線掛,且所述連動臂組與所述松線作動板的延伸臂可相互作用;
一松線電磁鐵,所述松線電磁鐵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后側,而所述松線電磁鐵是設有一活動軸,所述活動軸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
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所述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設置于所述基座板上,而其軸心設置有一頂銷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以供松線電磁鐵作動時釋放主緊線調整組;以及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所述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設置于所述基座板上。[0012]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包括有一固定軸、一隔環、一墊片、一吊線彈簧、至少一過線盤、一管體、一套體、一旋鈕及一定位柱,所述固定軸依序穿過所述基座板、隔環、擺動線掛、墊片、吊線彈簧、至少一過線盤、管體、套體及旋鈕而相互活動結合,所述定位柱固設于所述基座板上,且所述定位柱依序穿過所述墊片、至少一過線盤及套體而相互活動結合,以供所述過線盤及套體的轉向定位,另所述套體的側壁設有一螺孔,而所述套體的側壁上設有一調整框,所述調整框上設有一螺件,所述螺件穿過所述調整框,而鎖固于所述套體的螺孔,以供調整吊線彈簧角度。
所述固定軸一端形成突出部,以供穿設抵靠于所述基座板,而所述固定軸另一端形成螺紋部,以供進一步以一螺母螺合。
所述連動臂組包括有一擺臂及一連桿,所述擺臂一端結合于所述拉線電磁鐵,而所述擺臂另一端活動結合于所述連桿的一端,所述連桿的另一端結合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上的擺動線掛。
所述連桿上形成有一卡溝及一滑槽,所述卡溝形成于所述連桿的外形,所述滑槽 設于所述卡溝鄰側的連桿側壁上,而所述松線作動板的延伸臂的下端內側設有一卡銷,以供卡入所述連桿上的卡溝。
所述所述座體上亦可包括有至少二導線柱,所述二導線柱分別固設于所述基座板前側上下處。
本發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與優點,可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當然,本發明在某些零件上,或零件的安排上容許有所不同,但所選用的實施例,則于本說明書中,予以詳細說明,并于附圖中展示其構造。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組件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合動作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合動作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拉線電磁鐵作動后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松線電磁鐵作動時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拉線電磁鐵復位后的狀態示意圖。
其中,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
10、座體11、基座板
12、松線作動板 13、調整線掛
14、導線柱15、導線柱
16、復位彈簧20、拉線電磁鐵
30、吊線彈簧調整組31、擺動線掛
40、連動臂組41、擺臂
42、連桿50、松線電磁鐵
51、活動軸60、主緊線調整組[0035]61、頂銷70、預緊線調整組
80、天秤111、開槽
121、延伸臂122、卡銷
301、固定軸302、隔環
303、墊片304、吊線彈簧
305、過線盤306、管體
3O7、套體3O8、旋鈕
309、定位柱310、調整框
311、螺件312、螺母
似1、卡溝422、滑槽
3011、突出部3012、螺紋部
30了1、螺孔
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實施例是以雙針機型為例,而應用在單針機型時只需將左針線或右針線的通路相關構件移除,原理相同;請參閱第I 4圖,本發明是一種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所述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包括
—座體10,所述座體10上包括一基座板11、一松線作動板12、一調整線掛13及至少二導線柱14、15,所述基座板11上設有一開槽111,所述松線作動板12活動結合于所述基座板11后側,而所述松線作動板12 —端形成連續彎折的延伸臂121,所述延伸臂121是穿出開槽111,所述調整線掛13結合于所述基座板11前側,且其位置可左右調整,而所述至少二導線柱14、15可分別固設于所述基座板11前側上下處。
一旋轉式的拉線電磁鐵20,所述拉線電磁鐵20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11 一側。
一吊線彈簧調整組30,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30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11另一偵牝而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上活動結合有一擺動線掛31 ;其中,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30包括有一固定軸301、一隔環302、一墊片303、一吊線彈簧304、至少一過線盤305、一管體306、一套體307、一旋鈕308及一定位柱309,所述固定軸301依序穿過所述基座板11、隔環
302、墊片303、吊線彈簧304、至少一過線盤305、管體306、套體307及旋鈕308而相互活動結合,而所述定位柱309固設于所述基座板11上,且所述定位柱309是依序穿過所述墊片
303、至少一過線盤305及套體307而相互活動結合,以供所述過線盤305及套體307的轉向定位,所述隔環302的設置目的為使所述擺動線掛31可在固定軸301上自由轉動,另所述套體307的側壁設有一螺孔3071,而所述套體307的側壁上設有一調整框310,所述調整框310上設有一螺件311,所述螺件311穿過所述調整框310,而鎖固于所述套體307的螺孔3071,以供調整吊線彈簧304的線掛端角度,所述固定軸301 —端形成突出部3011,以供穿設抵靠于所述基座板11,而所述固定軸301另一端形成螺紋部3012,以供進一步以一螺母312螺合。
一連動臂組40,所述連動臂組40 —端連結于所述拉線電磁鐵20,而所述連動臂組40的另一端連結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上的擺動線掛31,且所述連動臂組40與所述松線作動板12的延伸臂121可相互作動;其中,所述連動臂組40包括有一擺臂41及一連桿42,所述擺臂41 一端結合于所述拉線電磁鐵20的軸心,而所述擺臂41另一端活動結合于所述連桿42的一端,所述連桿42的另一端活動結合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上的擺動線掛31,而所述連桿42上形成有一卡溝421及一滑槽422,所述卡溝421形成于所述連桿42的外形,所述滑槽422設于所述卡溝421鄰側的連桿42側壁上,而所述松線作動板12的延伸臂121的下端內側設有一卡銷122,以供卡入所述連桿42上的卡溝421。
—直動式的松線電磁鐵50,所述松線電磁鐵50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11后側,而所述松線電磁鐵50設有一活動軸51,所述活動軸51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12。
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60,所述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60設置于所述基座板11正面,而其軸心設置有一頂銷61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12,以供松線電磁鐵50作動時釋放主緊線調整組60中的壓力彈簧。
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70,所述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70設置于所述基座板11上方。
另,所述松線作動板12與所述基座板11的間設有一復位彈簧16,以利松線電磁鐵50斷電時將所述松線作動板12彈回。
而所述二條縫線分別經過一預緊線調整組70、一導線柱15、一主緊線調整組60、一導線柱14、一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一擺動線掛31的線孔、一調整線掛13的線孔而至天秤80及針棒(圖未示)。本發明實施例以實施雙針為例,經過二預緊線調整組70、二導線柱15、二主緊線調整組60、一導線柱14、一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一擺動線掛31、一調整線掛13而至天秤80及針棒;實施單針為例時,以一條縫線經過一預緊線調整組70、一導線柱15、一主緊線調整組60、一導線柱14、一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一擺動線掛31、一調整線掛13而至天秤80及針棒。
通常將縫紉機的動作定義為上軸轉一圈為360度,且0度為針棒上死點,其它的動作時序大略為65度為天秤上死點,即切線完成后的停車位置;180度為針棒下死點;205度為旋梭勾線點;305度為天秤下死點。請參考前述已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1372797A的說明。但各型縫紉機視其結構,上述角度略有差異。本發明的拉線電磁鐵20動作行程即設定在起縫第一針的205度與305度之間。
借由上述的結構構成一種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請參閱第3 7圖,本發明的特征在于起縫時借由所述拉線電磁鐵20帶動所述連動臂組40的擺臂41,而所述擺臂41連動所述連桿42,再由所述連桿42帶動結合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30上的擺動線掛31,將針線拉回,同時使所述松線作動板12的延伸臂121的下端內側所設置的卡銷122由連桿42側壁上的滑槽422滑移至所述連桿42上的卡溝421處,以形成行程終點限位;而在車縫終止執行切線動作時,借由所述松線電磁鐵50的活動軸51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12,頂出頂銷61推動釋放主緊線調整組60的同時,松線作動板12的延伸臂121的下端內側所設置的卡銷122由所述連桿42上的卡溝421中脫離,而借由拉線電磁鐵20內建的復位彈簧帶動所述連動臂組40使擺動線掛31復位。
上述的機構運動對針線的作用即是在起縫第一針的旋梭勾線動作同時,針棒逐漸上提時,與天秤孔移動至下死點的間,將針線往上拉回(圖未示),使殘留在布料下方的線頭長度控制在容許的范圍內,其中所述線頭拉回的長度約等于針線在導線柱14與調整線掛13的過線孔的間,因擺動線掛31的過線孔位移造成的長度差;為實現此作用,本發明僅附加一個拉線電磁鐵20的動作機構在現有技術的自動切線縫紉機上,即可達成縮短起縫針線長度的目的;如此,可減少一個控制時序的信號,并不影響切線動作時的針線張力。使得本發明具有減少多余的線頭及節省成本等效果,增加整體的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所述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包括 一座體,所述座體上包括有一基座板、一松線作動板及一調整線掛,所述松線作動板是活動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后側,而所述松線作動板一端形成延伸臂,所述調整線掛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前側; 一拉線電磁鐵,所述拉線電磁鐵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一側; 一吊線彈簧調整組,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另一側,而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上活動結合有一擺動線掛; 一連動臂組,所述連動臂組一端連結于所述拉線電磁鐵,而所述連動臂組另一端連結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上的擺動線掛,且所述連動臂組與所述松線作動板的延伸臂可相互作用; 一松線電磁鐵,所述松線電磁鐵對應結合于所述基座板后側,而所述松線電磁鐵是設有一活動軸,所述活動軸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 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所述至少一主緊線調整組設置于所述基座板上,而其軸心設置有一頂銷抵靠于所述松線作動板,以供松線電磁鐵作動時釋放主緊線調整組;以及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所述至少一預緊線調整組設置于所述基座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
I所述的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包括有一固定軸、一隔環、一墊片、一吊線彈簧、至少一過線盤、一管體、一套體、一旋鈕及一定位柱,所述固定軸依序穿過所述基座板、隔環、擺動線掛、墊片、吊線彈簧、至少一過線盤、管體、套體及旋鈕而相互活動結合,而所述定位柱固設于所述基座板上,且所述定位柱依序穿過所述墊片、至少一過線盤及套體而相互活動結合,以供所述過線盤及套體的轉向定位,另所述套體的側壁設有一螺孔,而所述套體的側壁上設有一調整框,所述調整框上設有一螺件,所述螺件穿過所述調整框,而鎖固于所述套體的螺孔,以供調整吊線彈簧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
2所述的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軸一端形成突出部,以供穿設抵靠于所述基座板,而所述固定軸另一端形成螺紋部,以供進一步以一螺母螺合。
4.根據權利要求
I所述的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臂組包括有一擺臂及一連桿,所述擺臂一端結合一所述拉線電磁鐵,而所述擺臂另一端活動結合于所述連桿的一端,所述連桿的另一端結合于所述吊線彈簧調整組上的擺動線掛。
5.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上形成有一卡溝及一滑槽,所述卡溝在所述連桿的外側面上,所述滑槽設于所述卡溝鄰側的連桿側壁上,而所述松線作動板的延伸臂的下端內側設有一卡銷,以供卡入所述連桿上的卡溝。
6.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上包括有至少二導線柱,所述二導線柱分別固設于所述基座板前側上下處。
專利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機的上線張力裝置,尤其是一種縫紉機的自控張力裝置,為一種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本發明所述的自動切線縫紉機的起縫拉線裝置,在原有的縫線張力調整與松線裝置上附加一拉線電磁鐵及一連桿機構,并透過縫紉機馬達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拉線電磁鐵與松線電磁鐵的交替動作,使每次車縫起始時驅動一擺動線掛,將起針點的針線往上拉回,并在每次車縫結束時利用自動切線后松線電磁鐵的動作,順勢使所述擺動線掛復位;如此,便可以達成縮短起縫針線的線頭長度,省去人工修除多余線頭長度的工作。
文檔編號D05B47/04GKCN102041645 B發布類型授權 專利申請號CN 200910208902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1日
發明者陳旭輝 申請人:啟翔針車(上海)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專利引用 (5), 非專利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