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料的處理方法,屬于紡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棉面料的砂洗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消費者對服裝產品的質量及服用性能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消費者既需要舒適,更追求多樣化、個性化和有特色的產品。如復古懷舊風格的牛仔褲,特意制成臀部和膝蓋處褪色,甚至磨破的狀態,這種的做法通常是采用褪色劑、砂洗等專用的設備進行處理。而對于棉面料做的服裝,由于強度比牛仔褲的面料低許多,因此無法采用通常類似于做牛仔褲的方法來對毛紡織物面料做的服裝進行做舊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棉面料的砂洗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棉面料的砂洗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新鮮貝殼用鹽酸浸泡后,用清水洗凈,干燥,粉碎至粒徑為1-3mm;
b、將貝殼粉在880-900℃高溫下煅燒2-4h;
c、將煅燒后的貝殼粉進一步粉碎至粒徑為200-500μm,得到微米級貝殼粉;
d、將微米級貝殼粉與棉面料加入洗衣機中,在60-80℃溫水中共同攪拌30-40min;
e、再將棉面料取出后,在為酸性條件下進行簡單的清洗后,再用清水沖洗,干燥,即可。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b中,煅燒后,貝殼粉的氣孔率為10-20%。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d中,貝殼粉與棉面料的用量比為(2-3):10。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e中,所述的酸性條件為ph為5.5-6.2的微酸性條件。
本發明選用煅燒貝殼粉來代替傳統的砂(二氧化硅)作為砂洗的原料主要有如下好處:一是二氧化硅進行砂洗和干燥后,會有納米級的二氧化硅顆粒物附著在面料表面,一定條件下,這些顆粒物會進入空氣進行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但是貝殼粉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進行酸洗后,碳酸鈣反應分解,不會造成危害;二是煅燒貝殼粉與棉面料進行砂洗工藝后,部分煅燒貝殼粉經研磨后會生成納米級的小顆粒,進入棉面料的內部,從而提供一定的抗菌效果。
本發明的難點在于:一是控制貝殼粉的粒徑和使用量,如果貝殼粉粒徑過大,則會對棉纖維的表面造成傷害,從而降低纖維的強度,從而影響面料的使用壽命;而貝殼粉粒徑過小,就達不到砂洗的效果;二是控制貝殼粉的氣孔率,同樣為了防止砂洗過程中對棉纖維的表面造成傷害,貝殼粉的氣孔率需要控制在10%以上,故本發明根據貝殼粉煅燒過程中的相關反應式,選擇了880-900℃的溫度進行煅燒,此溫度下,不會將碳酸鈣分解成氧化鈣,同時可以將貝殼粉的氣孔盡量擴大。
相關反應式為(氧氣充足的條件下):
有機物=h2o+碳水化合物+co2(>700℃);
caco3=cao+co2(>90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選擇煅燒貝殼粉作為原料對棉面料進行砂洗,不但可以避免常規砂洗使用二氧化硅導致的環境污染,而且可以增強棉面料的抗菌性能;在砂洗過程中,通過控制貝殼粉的氣孔率、粒徑和使用量,達到良好的砂洗效果;本發明砂洗用的煅燒貝殼粉可長期重復使用,定期干燥后將粒徑較小的貝殼粉濾出即可;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砂洗工藝是一種新型環保的面料處理工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應該說明的是,下述說明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不對其內容進行限定。
實施例1
一種棉面料的砂洗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新鮮貝殼用鹽酸浸泡后,用清水洗凈,干燥,粉碎至粒徑為1-3mm;
b、將貝殼粉在890℃高溫下煅燒2.5h;
c、將煅燒后的貝殼粉進一步粉碎至粒徑為200-500μm,得到微米級貝殼粉;
d、將微米級貝殼粉與棉面料加入洗衣機中,在70℃溫水中共同攪拌35min;
e、再將棉面料取出后,在為酸性條件下進行簡單的清洗后,再用清水沖洗,干燥,即可。
所述的步驟b中,煅燒后,貝殼粉的氣孔率為12-15%。
所述的步驟d中,貝殼粉與棉面料的用量比為2.5:10。
所述的步驟e中,所述的酸性條件為ph為6.0的微酸性條件。
實施例2
一種棉面料的砂洗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新鮮貝殼用鹽酸浸泡后,用清水洗凈,干燥,粉碎至粒徑為1-3mm;
b、將貝殼粉在900℃高溫下煅燒4h;
c、將煅燒后的貝殼粉進一步粉碎至粒徑為200-500μm,得到微米級貝殼粉;
d、將微米級貝殼粉與棉面料加入洗衣機中,在60℃溫水中共同攪拌40min;
e、再將棉面料取出后,在為酸性條件下進行簡單的清洗后,再用清水沖洗,干燥,即可。
所述的步驟b中,煅燒后,貝殼粉的氣孔率為10-12%。
所述的步驟d中,貝殼粉與棉面料的用量比為3:10。
所述的步驟e中,所述的酸性條件為ph為5.5的微酸性條件。
實施例3
一種棉面料的砂洗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新鮮貝殼用鹽酸浸泡后,用清水洗凈,干燥,粉碎至粒徑為1-3mm;
b、將貝殼粉在880℃高溫下煅燒2h;
c、將煅燒后的貝殼粉進一步粉碎至粒徑為200-500μm,得到微米級貝殼粉;
d、將微米級貝殼粉與棉面料加入洗衣機中,在80℃溫水中共同攪拌30min;
e、再將棉面料取出后,在為酸性條件下進行簡單的清洗后,再用清水沖洗,干燥,即可。
所述的步驟b中,煅燒后,貝殼粉的氣孔率為16-20%。
所述的步驟d中,貝殼粉與棉面料的用量比為2:10。
所述的步驟e中,所述的酸性條件為ph為6.2的微酸性條件。
對比例1
將實施例1中的煅燒溫度提高至910℃,其余制備條件不變。
對比例2
將實施例1中的煅燒時間縮短,從而將貝殼粉的氣孔率為5-8%,其余制備條件不變。
對比例3
將實施例1中的步驟c中的貝殼粉的粒徑控制在600-800μm;其余制備條件不變。
經檢測,實施例1-3和對比例1的樣品,砂洗前后,棉面料的拉伸強度和撕破強度均無明顯的差異;但是對比例2和3的樣品,砂洗前后,棉面料的拉伸強度和撕破強度均下降超過20%。
經檢測,實施例1-3以及對比例2-3的樣品,對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超過80%;而實施例1中未經過砂洗處理的棉面料的抑菌率低于20%,對比例1的樣品的抑菌率低于5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