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適用于一種絲綿纖維的紡織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以蠶繭為原料,其具體的生產步驟包括壓棉、磅球、開繭、梳棉、開松梳棉、轉針、展針、延絞、粗紗。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步驟簡單,針對棉纖維中含有不容易清楚的小顆粒雜質的技術問題,將梳棉工序放在轉針工序之前,使得絲綿纖維能夠在經過初步整理后再進行展開,同時使得大顆粒雜質能夠在進入轉針步驟前被去除,減少了絲綿纖維中的雜質,而且,還采用重復的轉針——展針步驟,進一步提高絲綿纖維的延展性能和彈力,從而提高絲綿纖維的質量,進而滿足絲綿纖維的品質要求。
【專利說明】—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絲綿纖維的紡織,特別涉及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絲綿,是指用蠶繭為原料,將下繭和繅絲中途落緒后不能繼續繅絲的厚皮繭等繭層加工成的綿張。絲綿纖維要求光澤好,厚薄均勻。目前常用的絲綿工藝流程是:浸泡——壓棉一磅球一延展一制條一轉針一延展一粗紗等主要工序。現有的絲綿工藝中,由于磅球之后直接延展制條以形成絲綿纖維,然后再進入轉針工序,使得在延展過程中會將大顆粒的雜質分散成許多小顆粒的雜質,不僅不容易清除,而且這些雜質還會隨著制條工序混入棉纖維中,給后續轉針工序帶來困擾,影響粗紡后的絲綿纖維的質量,同時,轉針和延展步驟是提高絲綿纖維彈性的重要步驟,現有技術往往直進行一次循環就開始紡織粗紗,這樣使紡成的粗紗手感較差,絲綿纖維的彈性性能差、光澤度差,無法滿足絲綿品質的要求。
[0003]因此如何提出一種絲綿纖維的加工方法,使得加工步驟簡單、制成的絲綿纖維雜質少、品質高是領域內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絲綿纖維生產方法中步驟不合理、制成的絲綿纖維雜質較多、彈性性能差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以蠶繭為原料,其具體的生產步驟如下:
[0006]A)壓棉:將數量較多的蠶繭通過反復地擠壓后形成表面平整的蠶繭條;
[0007]B)磅球:將棉張進行挑選整理后形成互相分離的圓球狀蠶繭團;
[0008]C)開繭:將每個圓球狀的蠶繭團重新展開成表面平整的棉張,并將蠶繭團中的蠶蛹脫出;
[0009]D)梳棉:將棉張進行第一次開松分梳,形成分散的棉網,將棉張中卷曲狀棉圈舒展成平直的棉纖維,并再一次清理棉張中的雜質和斷裂的棉纖維;
[0010]E)開松梳棉:將分散的棉網第二次開松分梳,將棉網中長度為35mm?10mm的棉纖維去除,形成絲綿纖維網;
[0011]F)轉針:將平整的絲綿纖維網通過轉動整理后形成棉纖維卷;
[0012]G)展針:將棉纖維卷通過展開整理后再次形成絲綿纖維網;
[0013]H)延絞:重復步驟F)至步驟G)5?7次后,將得到的絲綿纖維進一步伸展拉長,形成兩兩互相絞合的絲綿線;
[0014]I)粗紗:將絲綿線紡織形成粗紗。
[0015]作為優選,在步驟H)中,步驟F)至步驟G)反復循環的次數為5次。
[0016]作為優選,在步驟D)中,梳棉是通過第一絲綿機完成的,在步驟E)中,梳棉是通過第二絲綿機完成的。
[0017]作為優選,所述的的第一絲綿機包括第一機架、安裝于第一機架上的第一主羅拉與第一主羅拉配合的第一集棉羅拉以及置于第一集棉羅拉后端的第一斬刀;所述的第二絲綿機包括第二機架、安裝于第二機架上的第二主羅拉與第二主羅拉配合的第二集棉羅拉以及置于第二集棉羅拉后端的第二斬刀,所述的主羅拉和集棉羅拉均為中空滾筒。
[0018]作為優選,所述的的第一主羅拉和第二主羅拉的下面均安裝有可以過濾雜質的棉網清潔裝置。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步驟簡單,針對棉纖維中含有不容易清楚的小顆粒雜質的技術問題,將梳棉工序放在轉針工序之前,使得絲綿纖維能夠在經過初步整理后再進行展開,同時使得大顆粒雜質能夠在進入轉針步驟前被去除,減少了絲綿纖維中的雜質,而且,還采用重復的轉針——展針步驟,進一步提高絲綿纖維的延展性能和彈力,從而提高絲綿纖維的質量,進而滿足絲綿纖維的品質要求。
[0020]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梳棉步驟中第一絲綿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是應該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0024]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以蠶繭為原料,其具體的生產步驟如下:
[0025]A)壓棉:將數量較多的蠶繭通過反復地擠壓后形成表面平整的蠶繭條;
[0026]B)磅球:將棉張進行挑選整理后形成互相分離的圓球狀蠶繭團;
[0027]C)開繭:將每個圓球狀的蠶繭團重新展開成表面平整的棉張,并將蠶繭團中的蠶蛹脫出;
[0028]D)梳棉:將棉張進行第一次開松分梳,形成分散的棉網,將棉張中卷曲狀棉圈舒展成平直的棉纖維,并再一次清理棉張中的雜質和斷裂的棉纖維;
[0029]E)開松梳棉:將分散的棉網第二次開松分梳,將棉網中長度為35mm?10mm的棉纖維去除,形成絲綿纖維網;
[0030]F)轉針:將平整的絲綿纖維網通過轉動整理后形成棉纖維卷;
[0031]G)展針:將棉纖維卷通過展開整理后再次形成絲綿纖維網;
[0032]H)延絞:重復步驟F)至步驟G) 5?7次后,將得到的絲綿纖維進一步伸展拉長,形成兩兩互相絞合的絲綿線;
[0033]I)粗紗:將絲綿線紡織形成粗紗。
[0034]具體地,在步驟H)中,步驟F)至步驟G)反復循環的次數為5次。經過反復試驗發現,循環5次就能夠使得制成的纖維網達到絲綿纖維的品質要求,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步驟F)和步驟G)只需要重復5次即可。當然,生產者可以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適當的增加步驟F)至步驟G)的重復次數,以提高纖維網的彈力和光澤度。
[0035]進一步地,在步驟D)中,梳棉是通過第一絲綿機I完成的,在步驟E)中,梳棉是通過第二絲綿機完成的。
[0036]參閱圖2,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效果,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第一絲綿機I包括第一機架11、安裝于第一機架11上的第一主羅拉12與第一主羅拉12配合的第一集棉羅拉13以及置于第一集棉羅拉13后端的第一斬刀14 ;第二絲綿機包括第二機架、安裝于第二機架上的第二主羅拉與第二主羅拉配合的第二集棉羅拉以及置于第二集棉羅拉后端的第二斬刀,主羅拉和集棉羅拉均為中空滾筒。此種結構中,第一斬刀14和第二斬刀可以順著第一集棉羅拉13和第二集棉羅拉的輥道來回行走,有效地清理集棉羅拉表面上的雜質和殘留纖維,可以實時進行清理,不用停機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除雜效果更好。
[0037]具體地,第一主羅拉12和第二主羅拉的下面均安裝有可以過濾雜質的棉網清潔裝置15,即通過雜質本身的重力作用以及主羅拉的旋轉離心力作用,棉網清潔裝置15能夠過濾雜質,避免雜質殘留在主羅拉底部,減少甚至杜絕雜質過渡到集棉羅拉。
[0038]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蠶繭為原料,其具體的生產步驟如下: A)壓棉:將數量較多的蠶繭通過反復地擠壓后形成表面平整的蠶繭條; B)磅球:將棉張進行挑選整理后形成互相分離的圓球狀蠶繭團; C)開繭:將每個圓球狀的蠶繭團重新展開成表面平整的棉張,并將蠶繭團中的蠶蛹脫出; D)梳棉:將棉張進行第一次開松分梳,形成分散的棉網,將棉張中卷曲狀棉圈舒展成平直的棉纖維,并再一次清理棉張中的雜質和斷裂的棉纖維; E)開松梳棉:將分散的棉網第二次開松分梳,將棉網中長度為35mm?10mm的棉纖維去除,形成絲綿纖維網; F)轉針:將平整的絲綿纖維網通過轉動整理后形成棉纖維卷; G)展針:將棉纖維卷通過展開整理后再次形成絲綿纖維網; H)延絞:重復步驟F)至步驟G)5?7次后,將得到的絲綿纖維進一步伸展拉長,形成兩兩互相絞合的絲綿線; I)粗紗:將絲綿線紡織形成粗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H)中,步驟F)至步驟G)反復循環的次數為5次。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梳棉是通過第一絲綿機(I)完成的,在步驟E)中,梳棉是通過第二絲綿機完成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絲綿機(I)包括第一機架(11)、安裝于第一機架(11)上的第一主羅拉(12)與第一主羅拉(12)配合的第一集棉羅拉(13)以及置于第一集棉羅拉(13)后端的第一斬刀(14);所述的第二絲綿機包括第二機架、安裝于第二機架上的第二主羅拉與第二主羅拉配合的第二集棉羅拉以及置于第二集棉羅拉后端的第二斬刀,所述的主羅拉和集棉羅拉均為中空滾筒。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絲綿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羅拉(12)和第二主羅拉的下面均安裝有可以過濾雜質的棉網清潔裝置(15)。
【文檔編號】D01B7/00GK104294375SQ20141061753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5日
【發明者】鮑云慶 申請人:浙江恒越絹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