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領域。
背景技術:
竹節紗是在長度方向上出現短片段粗節或細節的單紗,其粗細節簡稱為竹節,竹節的出現可有規律也可無規律。傳統竹節紗的紡紗原理是在三羅拉細紗機上增加竹節紗裝置,粗紗從后羅拉輸入,正常紡紗時仍然是后、中、前羅拉的速度依此增加。根據設計要求變換后羅拉的速度,導致細紗機后區的牽伸倍數發生變化,而前羅拉速度不變,經前羅拉牽伸形成竹節。但是都是基于粗紗的變化,也就是說原料是保持穩定的,其風格比較單一,不能兼具多種紗的優點,特色不夠明顯,產品種類不夠豐富。其竹節大小的變化也取決于粗紗定量和細紗牽伸倍數,竹節段處捻度相對弱,表現出紗線強力低、強力不勻率大,生產時品種更換不方便,產品質量波動性很大等問題,紡制中經常出現斷頭和竹節紗參數不準確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色彩的變化和功能的變化的竹節紗。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竹節紗的制備方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包括正常紡紗的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其特征在于:由被拉斷的竹節纖維束形成的多段竹節段依次夾捻于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中。本發明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上述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方法,采用設置有制備竹節紗裝置的四羅拉環錠紡細紗機,其中,該四羅拉環錠紡細紗機具有由依次設置的前羅拉、中二羅拉、中一羅拉和后羅拉構成的四羅拉牽伸裝置,在后羅拉及中一羅拉上分別有刻槽一及刻槽二,在中二羅拉上有刻槽三和刻槽四,每兩對羅拉之間均有相對應的喇叭口裝置,竹節紗裝置會瞬間控制中二羅拉間歇性運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步驟1、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分別通過喇叭口一和喇叭口二平行喂入后羅拉的刻槽一的兩邊,出刻槽一后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三和喇叭口四平行進入中一羅拉的刻槽二的兩邊,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受牽伸作用后,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五和喇叭口六平行進入中二羅拉的刻槽三和刻槽四,出中二羅拉后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七和喇叭口八平行到達前羅拉;同時,竹節纖維束通過喇叭口九于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中間以一定間距平行喂入后羅拉的刻槽一,通過喇叭口十進入中一羅拉的刻槽二,再通過喇叭口十一以一定間距從中二羅拉的刻槽三和刻槽四中間平行進入,通過喇叭口十二與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同步到達前羅拉;步驟2、中二羅拉間歇性運動,當中二羅拉停止運轉時,位于前羅拉鉗口內的竹節纖維束被拉斷,從而形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竹節段,竹節段均勻地與平行纖維束一和平行纖維束二在前羅拉的前鉗口匯合,經加捻結構將三者加捻成一根紗后輸出,形成上述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優選地,將所述竹節纖維束在紡織前進行浸潰前處理。優選地,所述浸潰前處理的步驟為:將竹節纖維束紗錠放入350-500L的容器里,沖入90-100°C熱水,竹節纖維束紗錠在熱水中浸潰22-24h后,用離心脫水法脫水,脫水后竹節纖維束含濕量保持在20% -30%,以手感擠不出水為宜。優選地,所述平行纖維束一和所述平行纖維束二為兩種相同的原料,或為兩種不同的原料。優選地,所述平行纖維束一和所述平行纖維束二為棉、或毛粗紗,規格為333-1176tex ;所述竹節纖維束為竹纖維長絲,規格為75-150旦。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采用四羅拉細紗機生產,增加喇叭口和羅拉刻槽后,可同時輸入三股粗紗條,對竹節纖維束單獨進行浸潰處理和拉斷處理,不影響平行纖維束;(2)竹節纖維束浸潰處理后由于羅拉運動呈間歇性,被拉斷形成竹節段,一小段一小段夾捻于兩股正常紡紗的平行纖維束中,呈現出特殊的纖維分布,形成竹節復合紗,竹節段分明;(3)本發明以多種單紗為原料,通過對各種纖維的性能分析,結合產品的功能要求,對多種單紗的原料進行了優選,優化組合,取長補短,其中竹纖維長絲具有優良的吸濕性、殺菌抑菌抗紫外線性能,由于拉斷竹節段的兩頭端竹節分明的特殊分布,并與平行纖維束的原料差異性,上染率有所不同,使染整呈現不同特殊效果,風格獨特,兼具多種紗的優點,外觀新穎多樣,實現色彩的變化和功能的變化,其市場前景廣闊。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竹節復合紗線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生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后羅拉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中一羅拉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中二羅拉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所述的前鉗口處紗條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所述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的染整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1結合圖1至圖6,2股平行纖維束,即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選擇為棉粗紗,規格為333tex ;竹節纖維束12選擇竹纖維長絲,規格為75旦。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分別通過喇叭口一 7和喇叭口二 8平行喂入后羅拉I的刻槽一 14的兩邊喂入,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三7’和喇叭口四8’平行進入中一羅拉2的刻槽二 15兩邊,受牽伸作用后,分別通過喇叭口五7”和喇叭口六8”平行進入中二羅拉3的刻槽三5和刻槽四6,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七‘7和喇叭口八‘8平行到達前羅拉4 ;竹節纖維束12浸潰前處理,將竹節纖維束紗錠放入350L的容器里,沖入熱水90°C,不可以在冷水中加溫至高溫,竹節纖維束浸潰22h后,用離心脫水法脫水,保持一定的含濕量20%,竹節纖維束12通過喇叭口九9于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中間以一定間距平行喂入后羅拉I的刻槽一 14,通過喇叭口十二 9’進入中一羅拉2的刻槽
二15,再通過喇 叭口i^一 9”以一定間距從中二羅拉3的刻槽三5和刻槽四6中間平行進入,通過喇叭口十‘9到達前羅拉4,由于中二羅拉3運動呈間歇性,在前羅拉4鉗口內的竹節纖維束即被拉斷,這樣產生的一小段一小段竹節纖維束,均勻地與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在前鉗口匯合,經加捻結構13將三者加捻成一根紗后輸出。主要工藝參數:溫度為26°C,相對濕度控制在70%,定量1.80g/100m,羅拉中心距75mm*80mm,前羅拉速度150r/min,捻系數340,牽伸倍數2.8。染整過程中由于拉斷竹節段的兩頭端竹節分明的特殊分布,并與平行纖維束的原料差異性,上染率有所不同,使染整呈現不同特殊效果,即得如圖7所示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實施例2結合圖1至圖6,2股平行纖維束,即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分別選擇棉粗紗和毛粗紗,規格分別為500tex和333tex ;竹節纖維束12選擇竹纖維長絲,規格為150旦。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分別通過喇叭口一 7和喇叭口二 8平行喂入后羅拉I的刻槽一 14的兩邊喂入,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三7’和喇叭口四8’平行進入中一羅拉2的刻槽二 15兩邊,受牽伸作用后,分別通過喇叭口五7”和喇叭口六8”平行進入中二羅拉3的刻槽三5和刻槽四6,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七‘7和喇叭口八‘8平行到達前羅拉4 ;竹節纖維束12浸潰前處理,將竹節纖維束紗錠放入500L的容器里,沖入熱水100°C,不可以在冷水中加溫至高溫,竹節纖維束12浸潰24h后,用離心脫水法脫水,保持一定的含濕量30%,竹節纖維束12通過喇叭口九9于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中間以一定間距平行喂入后羅拉I的刻槽一 14,通過喇叭口十二 9’進入中一羅拉2的刻槽二15,再通過喇叭口i^一 9”以一定間距從中二羅拉3的刻槽三5和刻槽四6中間平行進入,通過喇叭口十‘9到達前羅拉4,由于中二羅拉3運動呈間歇性,在前羅拉4鉗口內的竹節纖維束12即被拉斷,這樣產生的一小段一小段竹節纖維束,均勻地與平行纖維束一 10和平行纖維束二 11在前鉗口匯合,經加捻結構13將三者加捻成一根紗后輸出。主要工藝參數:溫度為30°C,相對濕度控制在75 %,定量2.00g/100m,羅拉中心距80mm*85mm,前羅拉速度155r/min,捻系數350,牽伸倍數3.6。染整過程中由于拉斷竹節段的兩頭端竹節分明的特殊分布,并與平行纖維束的原料差異性,上染率有所不同,使染整呈現不同特殊效果,即得如圖7所示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包括正常紡紗的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其特征在于:由竹節纖維束(12)拉斷形成的多段竹節段依次夾捻于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中。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方法,采用設置有竹節紗裝置的四羅拉環錠紡細紗機,其中,該四羅拉環錠紡細紗機具有由依次設置的前羅拉(4)、中二羅拉(3)、中一羅拉(2)和后羅拉⑴構成的四羅拉牽伸裝置,在后羅拉⑴及中一羅拉(2)上分別有刻槽一(14)及刻槽二(15),在中二羅拉(3)上有刻槽三(5)和刻槽四(6),每兩對羅拉之間均有相對應的喇叭口裝置,竹節紗裝置會瞬間控制中二羅拉(3)間歇性運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 步驟1、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分別通過喇叭口一(7)和喇叭口二(8)平行喂入后羅拉⑴的刻槽一(14)的兩邊,出刻槽一(14)后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三(7’)和喇叭口四(8’)平行進入中一羅拉(2)的刻槽二(15)的兩邊,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受牽伸作用后,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五(7”)和喇叭口六(8”)平行進入中二羅拉⑶的刻槽三(5)和刻槽四(6),出中二羅拉(3)后再分別通過喇叭口七(‘7)和喇叭口八(‘8)平行到達前羅拉(4); 同時,竹節纖維束(12)通過喇叭口九(9)于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中間以一定間距平行喂入后羅拉(I)的刻槽一(14),通過喇叭口十(9’)進入中一羅拉(2)的刻槽二(15),再通過喇叭口i^一(9”)以一定間距從中二羅拉(3)的刻槽三(5)和刻槽四(6)中間平行進入,通過喇叭口十二( ‘9)與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同步到達前羅拉(4); 步驟2、中二羅拉(3)間歇性運動,當中二羅拉(3)停止運轉時,位于前羅拉(4)鉗口內的竹節纖維束(12)被拉斷,從而形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竹節段,竹節段均勻地與平行纖維束一(10)和平行纖維束二(11)在前羅拉(4)的前鉗口匯合,經加捻結構(13)將三者加捻成一根紗后輸出,形成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色竹節復合紗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竹節纖維束(12)在紡織前進行浸潰前處理。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潰前處理的步驟為:將竹節纖維束紗錠放入350-500L的容器里,沖入90-100°C熱水,竹節纖維束紗錠在熱水中浸潰22-24h后,用離心脫水法脫水,含濕量保持在20% -30%,以手感擠不出水為宜。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纖維束一(10)和所述平行纖維束二(11)為兩種相同的原料,或為兩種不同的原料。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纖維束一(10)和所述平行纖維束二(11)為棉、或毛,棉單紗規格為18-27支,毛單紗規格為167-398特;所述竹節纖維束(12)為竹纖維長絲,規格為75-150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及其制備方法,采用四羅拉細紗機生產,增加喇叭口和羅拉刻槽后,可同時輸入三股粗紗條,對竹節纖維束單獨進行浸漬處理和拉斷處理;竹節纖維束浸漬處理后由于羅拉運動呈間歇性,被拉斷形成竹節段,一小段一小段夾捻于兩股正常紡紗的平行纖維束中,呈現出特殊的纖維分布,形成竹節復合紗,竹節段分明;雙色竹節復合紗線兼具多種紗的優點,由于拉斷竹節段的兩頭端竹節分明的特殊分布,并與平行纖維束的原料差異性,上染率有所不同,使染色后呈現不同特殊效果,外觀新穎多樣,實現色彩的變化和功能的變化,其市場前景廣闊。
文檔編號D02G3/34GK103147202SQ20131008686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蘇志超, 薛文良, 江治明, 張瑞寅 申請人:東華大學, 寶紡(廣州)紡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