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絲繩扣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絲繩扣網,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卡扣夾的鋼絲繩扣網。
背景技術:
繩網是我國傳統的工業品,在科研、生產和生活等許多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目前繩網用途及石油、化工、汽車、造紙、食品、建筑、航空、航天等產業和高科技領域。根據材質的不同,繩網主要有塑料繩網及鋼絲繩扣網,其可起到較好的防護作用。另外,根據不同的需求,繩網的編織方式也具有多種多樣,如圖I所示為一種采用常見的編織方式的鋼絲繩扣網,其通過人工進行編織,在兩根金屬絲交織處是通過纏繞的方式交織在一起,利用金屬絲之間的相互張力實現繩網的強度。但這種繩網的編織方式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將金屬絲交替纏繞,編織過程較為繁瑣。因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鋼絲繩扣網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鋼絲繩扣網,其可簡化繩網編織過程,提高編織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絲繩扣網,包括鋼絲繩及夾于所述鋼絲繩上的卡扣夾,所述卡扣夾設有一環形主體、位于所述環形主體一端的卡口、以及位于所述環形主體另一端并與所述卡口配合的卡持部,所述卡口及卡持部分別位于所述環形主體的側邊,所述環形主體內側設有供所述鋼絲繩通過的通道。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口自所述主體一端凹陷形成。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持部自所述主體的另一端凸出形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鋼絲繩扣網利用卡扣夾,可大大簡化繩網的編織過程,無需將鋼絲繩進行交替纏繞即可將鋼絲繩固定在一起。
圖I為傳統的繩網的示意圖,以表示傳統繩網的編織方式。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鋼絲繩扣網的卡扣夾卡扣鋼絲繩時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卡扣夾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絲繩扣網,其包括鋼絲繩20、21及夾于所述鋼絲繩上的卡扣夾10。所述卡扣夾10設有一環形主體11、位于所述環形主體11一端的卡口 12、以及位于所述環形主體11另一端并與所述卡口 12配合的卡持部13。所述卡口 12及卡持部13分別位于所述環形主體11的側邊,其中,所述卡口 12自所述主體11一端凹陷形成,而所述卡持部13自所述主體的另一端凸出形成。所述環形主體11內側設有一供鋼絲繩穿過的通道14,相鄰的兩根鋼絲繩20、21可通過該通道14而固定于所述卡扣夾內側,所述卡口 12與卡持部13的卡扣使得鋼絲繩能被牢固的固定住。[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卡扣夾10可以使得編織過程更為簡單、方便,無需將繩網進行交替纏繞,只需利用卡扣夾10將相鄰兩根鋼絲繩進行夾持即可,操作非常簡單,且所述卡扣夾可進行拆卸更換,可根據具體需要實現靈活調節繩網編織圖案的目的。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保 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絲繩扣網,包括鋼絲繩及夾于所述鋼絲繩上的卡扣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夾設有一環形主體、位于所述環形主體一端的卡口、以及位于所述環形主體另一端并與所述卡口配合的卡持部,所述卡口及卡持部分別位于所述環形主體的側邊,所述環形主體內側設有供所述鋼絲繩通過的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絲繩扣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自所述主體一端凹陷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絲繩扣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自所述主體的另一端凸出形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絲繩扣網,包括鋼絲繩及夾于所述鋼絲繩上的卡扣夾,所述卡扣夾設有一環形主體、位于所述環形主體一端的卡口、以及位于所述環形主體另一端并與所述卡口配合的卡持部,所述卡口及卡持部分別位于所述環形主體的側邊,所述環形主體內側設有供所述鋼絲繩通過的通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鋼絲繩扣網通過卡扣夾,可大大簡化繩網的編織過程,無需將鋼絲繩進行交替纏繞即可將鋼絲繩固定在一起。
文檔編號D04C1/06GK202610512SQ2012202568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3日
發明者張立英 申請人:張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