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紆庫引緯時以針列受控地壓下緯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a至d所述的將紗層敷設到兩個成間距相互平行延伸的輸送鏈上的設備,這兩個輸送鏈布置在一個機架上、限定敷設平面并且在其運行方向上將在內部在輸送鏈之間產生的層向下一步處理輸送。
背景技術:
權利要求1的特征b中的詞語“橫向”的意思是,導紗器可以垂直于、但也可以傾斜于輸送鏈的運行方向運動。“移位耙”應始終是可移動的移位耙,其平行于對應的輸送鏈來回運動。這里所說的基本構造方式的移位耙比如在DE3343048A1中示出。當導紗器通過其橫向運動已經到達輸送鏈并且紗線已經穿過輸送鏈的固定鉤引導時,移位耙以其容納裝置暫時地接收紗線束的紗線,該容納裝置比如可以是固定鉤。在隨后開始的導紗器的反向運動的過程中,當到達對應輸送鏈上的、對于移位路徑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一組固定鉤時,移位耙開始有節奏地來回運動,通過該來回運動將首先抓緊的紗線束逆著輸送鏈的運行方向移位且之后放開。該移位距離的大小取決于待生產的紗層的特性。如果要生產常見的單向層,則移位距離等于鋪設寬度、即由導紗器鋪設的紗線束的寬度。之后,一個個紗線束堆疊到一起。如果移位距離大于或小于鋪設寬度,則得到具有縫隙的鋪設或重疊的鋪設。同樣,利用正常的用于水平引緯的設備就已經可以實現交叉緯紗,其中,在紗線束抵達輸送鏈之后,等候鏈的前行并且移位耙在鏈引導的兩側僅以半數緯紗被移位。在所有這些情況下由移位耙帶引的紗線必須滑入輸送鏈的精確預設的固定鉤之間的空缺中。該滑動進程取決于大量的無法準確掌握的機械影響。這會導致紗線束內的紗線的不均勻的機械紗線應力。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紗線被壓入錯誤的空缺中。因此,要進行試驗,以便通過額外的結構上的措施更準確地控制保持和釋放的進程。為此,DE19854153C1公開了一種文章開頭所述類型的設備。其中,布置在移位耙上的容納裝置(其在移位進程中暫時地接收紗線束)由一排可擺動地支承在移位耙中的固定鉤組成。通過可控的共同的擺動驅動裝置使所有固定鉤在移位運動的節奏中共同地圍繞它們的柄部擺動。固定鉤的該擺動狀態由此從移位位置或保持位置更換到釋放位置并且反過來,在移位位置或保持位置中紗線在移位耙上被抓緊。位于移位耙上的固定鉤的這種可擺動的布置方式使得紗線的機械應力在移位運動中被保持住并且以準確定義的方式被設定。利用該構造應特別是改進了由移位耙保持的紗線到輸送鏈的固定鉤上的轉移。對此持有異議的理由在于,可擺動的固定鉤和用于其控制的裝置會使得移位耙變為復雜的以及耗費的結構單元。根據DE102009022163B4的建議,移位運動通過導紗器本身來實施,該導紗器在輸送鏈上方來回行駛。當導紗器到達各輸送鏈并且已經越過時,也就是說在各鋪設運動的末尾,導紗器必須逆著輸送鏈的運行方向以鋪設寬度返回運動。為了無摩擦地、快速地以及完美地進行移位運動設置有壓墊耙,在其上具有齒。該壓墊耙可橫向于輸送鏈的運行方向來回運動。在其啟用的狀態下,壓墊耙的齒咬入位于導紗器和固定鉤之間的紗線段之間,固定鉤布置在輸送鏈上。壓墊耙為了移位平行于輸送鏈運動并且具有與輸送鏈相同的速度。壓墊耙的齒下壓紗線且由此將其可靠地保持在固定鉤的后面,直至移位過程結束。之后,相關的壓墊耙返回到其起始狀態或閑置狀態中。根據DE102009022163B4的建議,首先基本的缺點在于,借助于導紗器的移位運動意味著更大程度的運動并且導紗器為了返回到下一個移位運動需要比借助于可運動的移位耙實施的移位更多的時間。此外,紗線從被壓下的位置中的釋放無法精確地得到控制,如為了紗線束內的均勻的紗線應力所希望的那樣。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文章開頭所述類型的設備,其一如既往地利用公知的可運動的移位耙工作,此外,精確地控制紗線交替地保持在移位耙中以及從移位耙上釋放的進程,并且該設備仍然比較簡單地構造且可靠地工作。該目的以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總和實現。根據本發明,通過控制梳控制紗線束在移位耙中的停留,即紗線束的接收、抓住以及釋放,該控制梳與移位耙同步地運動,但同時周期性地在第一和第二操縱狀態之間變換。在兩個操縱狀態之間的變換在控制梳的運動軌道上進行,該運動軌道同樣平行于移位耙的運動軌道延伸。因此,原則上僅需要平行于移位耙所屬的輸送鏈延伸的控制運動。因此,提供了用于簡單構造的且精確工作的控制裝置的最好的前提條件。紗線束的紗線由移位耙的尖頭和控制梳的齒引導和保持。此時,在尖頭上方運行的控制梳的齒將尖頭之間的空缺劃分成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要么封閉要么朝輸送鏈的固定鉤敞開。通過控制梳的控制運動使紗線交替地處于敞開的和關閉的區域中。當導紗器已經又想去往相對立的第二輸送鏈時,其將拉力作用施加到仍位于第一輸送鏈的移位耙上的紗線上;這使得,一旦紗線所處的空缺區域通過控制梳到第二操縱狀態的過渡被形成敞開的區域,紗線從移位耙的尖頭上滑落并且到達第一輸送鏈的固定鉤之間。過渡的時間點可以準確地設定。本發明的有利改進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權利要求2包含用于實施第一操縱狀態和第二操縱狀態之間的切換運動的一種有利的規定。控制梳相對于移位耙實施的切換運動的行程應為至少一個分度單元,該分度單元等于輸送鏈上的固定鉤的間距。權利要求3給出了一種對于控制梳的齒相對于移位耙的尖頭必須占據的傾斜狀態的量化規定。在權利要求3給出的規定中,得到了控制梳的齒必須短時施加的可靠的保持作用與紗線束的紗線在離開移位耙時可以輕易地從齒和尖頭滑落的必要性之間的正確折衷。權利要求4呈現了一種不僅輸送紗線進入移位耙的尖頭之間而且輸送其從移位耙中滑落的有利的可能性。齒和尖頭以微小的角度指向下,這樣紗線首先可以輕易地被引入二者之間,不會倉促地受到側部移近的控制梳的齒的阻止。但該略微的傾斜狀態同樣使得當紗線離開移位耙時從齒和尖頭的滑落變得容易。權利要求5涉及位于移位耙上的尖頭的一種有利的設計方案。在尖頭的自由端向上突起的銷釘實現了特別精確的紗線引導,其同時實現了一定的夾緊作用和仍然存在的滑動能力之間的正確折衷。向下突起的尖刺可以在與位于輸送鏈上的固定鉤的直立部分的配合中使得在從移位耙滑落的情況下的向下的紗線引導變得容易。當在權利要求5中所述,控制梳的齒的長度與朝銷釘的下端部的距離一致,因此可以這樣說,齒可以對準銷釘并且盡可能緊密地到達銷釘;與此相連的還有齒的一種狀態,該狀態幾乎可以導致齒貼合到尖頭上。所有這些細節補充了精確的紗線引導。該工作方式的實質性的改進也通過根據權利要求6所要求保護的下壓器實現,該下壓器使得在下方在輸送鏈上的固定鉤之間引入紗線就已經變得容易。
下面參照附圖示出的實施例舉例說明本發明。其中:圖1至5參照實施例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構造以及工作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至5示出了以時間上精確的順序在一定程度上瞬時記錄的移位進程。在每個附圖中,上圖示出了朝左輸送鏈I和右輸送鏈2方向、但逆著它們的運行方向3觀察的示圖;這兩個輸送鏈1、2在一定程度上擺在上圖的觀察者面前。下圖示出了以從上方的觀察方向觀察的對應的運動階段;在此,兩個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3在觀察平面中始終從上向下延伸。該示圖是示意性的以及簡化的,因為基本的進程、比如鋪設紗層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悉的。所有附圖都在上圖中展示了穿過左輸送鏈I和右輸送鏈2的截面圖。這兩個輸送鏈1、2承載固定鉤4、5,固定鉤的直立延伸的鉤部略微朝輸送鏈1、2彎回。在下圖中僅通過輸送鏈的固定鉤4、5表不輸送鏈1、2。在兩個輸送鏈1、2上方布置移位祀6。由于移位牽巴6在兩個輸送鏈1、2上方鏡像相同地設計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對于二者而言引入共同的附圖標記6并且僅描述右輸送鏈2上方的移位耙。每個移位耙6由板形的基體7構成,尖頭8起始于基體7。在從上方觀察的示圖中,參見圖1的下圖,尖頭8垂直于右輸送鏈2取向。尖頭8之間的空隙9向內、即朝輸送鏈1、2之間的面敞開。每個尖頭8在其向內取向的自由端具有指向上的銷釘10以及(大致向外收回地)具有指向下的尖刺11。移位耙的板形的基體7平行于鋪設平面支承在未示出的機架上,該鋪設平面在圖1的上圖中通過兩個輸送鏈1、2限定并且在繪出的用作提花紗線的紗線21上可見。相反,移位耙6的尖頭8向內略微向下傾斜;與鋪設平面形成的角度在該實施例中為大致10°。在移位耙6上方支承有可運動的控制梳12。其也具有板形的基體13,齒14起始于基體13。齒14同樣向內朝鋪設平面取向并且以較小的間距在尖頭8上方延伸。齒14的群體所處的共同的平面平行于尖頭8的群體延伸,即同樣以大致10°的角度向下傾斜。但控制梳12的齒14不平行于移位耙7的尖頭8延伸;而是齒14在其共同的平面中以相對于垂直于輸送鏈1、2延伸的方向大致呈35°的角度β傾斜,且逆著兩個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3。位于兩個輸送鏈1、2上的固定鉤4、5以及移位耙6的尖頭8具有相同的分度(Teilung)。這是針對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功能的前提條件。只有在該實施例的情況下控制梳12的齒14也具有同樣的分度并且控制梳12的齒14在其每個操縱狀態中都對準尖頭8的端部。由此顯而易見的是,當固定鉤4、5、尖頭8和齒14以該方式受控地相互對立時,形成了用于紗線的不同的引導槽。這也適用于垂直方向,因為從每個尖頭8向下延伸的尖刺11在相對于輸送鏈2的相應的狀態中來到固定鉤5的上方,參見圖1上圖。移位耙6以公知的方式平行于其所屬的右輸送鏈2運動,確切地說首先在逆著運行方式3 (參見圖2至4(方向箭頭15))的快速移位運動中以及接下來在與右輸送鏈2的運動同步的緩慢的向回運動中進行并且根據圖5結束,但在那里仍繪出并且以方向箭頭16表示。控制梳12與移位耙6同步地運動,但同時可以占據兩個不同的操縱狀態。兩個操縱狀態之間的區別在比較圖1和2的下圖的情況下顯露出來。根據圖1下圖,控制梳12具有其第二操縱狀態,在第二操縱狀態中其允許緯紗21被移位耙6接收和釋放;此外,控制梳在移位耙6上朝鏈運行方向3移位,即在按照圖1的示圖中向下移位。根據圖2下圖,控制梳12占據其相對立的第一操縱狀態,在第一操縱狀態中其在移位耙6上逆著鏈運行方向3移位。切換運動的行程在該實施例中為兩個分度單元。一個分度單元意味著始終相同的間距,固定鉤4、5的中部以該間距安置在輸送鏈1、2上,也就是說,意味著共同程度的分度,以該分度程度布置固定鉤4、5且因此布置尖頭8和齒14。如前所述,齒14的分度必須等于固定鉤5、6的分度這一規定僅在該實施例的情況下適用;同樣的也適用于兩個分度單元的切換運動的行程。按照普遍的規定,切換運動的行程必須為至少一個分度單元。移位耙12上的齒14的分度原則上不是關鍵性的值。僅須確保,隨著操縱狀態的變換也進行在空缺9的區域中從“敞開”到“關閉”的變換或者反過來。控制梳12可以直接地可滑動地布置在移位耙6上或者完全安裝在機架上并且受到控制。決定性的僅在于,控制梳12在其每個操縱狀態中同步地尾隨移位耙6的交替運動。在第一輸送鏈I和第二輸送鏈2之間以及在相對于二者的橫向上,導紗器17來回運動。在此,詞語“橫向”可以表示垂直或傾斜。導紗器17可以在橋式的龍門上在鋪設平面上方引導;該龍門安裝在機架上并且橋接兩個輸送鏈1、2。紗線21經過筘20離開導紗器17。該實施方式屬于現有技術且因此不再描述。在導紗器17上具有第一下壓器18和第二下壓器19,它們在導紗器17的寬度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說在導紗器17的運動方向上位于導紗器之前和之后并且平行于筘20延伸。在操作下壓器18或19的情況下,離開筘20的紗線束向下沉降且之后位于輸送鏈I或2的水平面上。在所示的例子中,下壓器18、19可擺動地安裝在導紗器17上。另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在于,整個導紗器17與下壓器18、19 一起擺動。紗線束如常見的那樣從筒子架上被抽取并且向導紗器17引導,其中,通常中間連接有以可變的匝的形式的紗線存儲器。紗線束的紗線21已經以有序的、平行取向的形式經過筘20離開導紗器17。下面描述在導紗器17到達右輸送鏈2并且越過右輸送鏈2時方向交變的情況下的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工作情況。該進程以單個紗線21為例進行描述,該單個紗線用作提花紗線。為了使圖1至5的下半圖中的示圖清楚起見,一個個固定鉤4、5、一個個尖頭8以及一個個齒14不是配有不同的附圖標記,而是從下至上表示為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在附圖中下面的固定鉤4表示第一,接下來是第二,以及下一個、保持紗線21的固定鉤4表示為第三且對于尖頭8和齒14也一樣。在附圖1至5中可見的紗線21的段具有起始點A,確切地說在第三固定鉤4上。其對于下面的考慮而言保持其固定點,即使兩個輸送鏈1、2和導紗器17持續地運動。紗線段的端點B是從筘20的出口位置。起始點A和端點B之間的距離不斷地增大,這樣就不斷地將另一個紗線長度從筘20中抽取并且/或者通過啟用的驅動裝置來后續引導。在圖1至5的下圖中紗線20在端點B處從上進入繪圖平面。根據圖1,導紗器17位于其運動方向22的端部前一點點。控制梳12位于其第二操縱狀態中。第一下壓器18是沉降的并且將紗線21向下擠壓。紗線21因此穿過右輸送鏈2的第二和第三固定鉤5引導,同時也已經被引入第一和第二尖頭8之間的空缺中。控制梳12位于其第二操縱狀態中。由于紗線21從上經過齒14和尖頭8的群體輸送,因此其被平放到控制梳12的第二齒14上。在從圖1至圖2的過渡中,導紗器17進入閑置狀態。同時控制梳12已經從第二操縱狀態變換到第一操縱狀態,其中,其已經在移位耙6上逆著鏈運行方向平行于右輸送鏈移動。隨后,控制梳12的第一齒14側部地朝紗線21碰撞并且在其方向上且因此在移位方向上攜帶紗線。紗線21的右端部這時在第三固定鉤5和第一齒14之間被滑動地拉緊。根據圖3,控制梳12保留在其第一操縱狀態中;但移位耙6這時實施其快速的移位運動(方向箭頭15)且同時攜帶控制梳12。同時,右輸送鏈2在其運行方向3上運動并且在該方向上借助于第三固定鉤5牽拉紗線21。此外,導紗器17已經實施了其朝左輸送鏈I方向的向回運動(方向箭頭23)。紗線21的右端部這時位于第二尖頭8上并且在第三固定鉤5、第一齒14和位于第二尖頭8上的銷釘10之間滑動地張緊。在圖4的示圖中該情形已經進一步加劇。導紗器17強加給離開右輸送鏈2之后被鋪設的段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一個較大的傾斜位置,參見圖4下圖。這樣,保留在移位耙6中的紗線段被牢固地夾緊,特別是通過第一齒14和存在于第二尖頭上的銷釘10被固定地鎖入,從而使其無法離開移位耙6。在圖4下圖中可較好地看到,第一齒14以其尖部幾乎或實際地貼合在第三尖頭18上并且位于第三銷釘10附近。由此形成鎖止,紗線21無法越過該鎖止。當導紗器17更靠近相對立的第一輸送鏈I時,對于紗線21從第二尖頭8上滑落的前提條件更有利。這樣,新鋪設的紗線21的段的方向已經接近一個層,該層水平地且平行于鋪設的第一段延伸。這時控制梳12得到命令,返回第二操縱狀態。該結果在圖5中可見。一排舌部14相對于一排尖頭8以兩個分度單元平行于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3移動,這樣紗線21到達第一和第二尖頭8之間的空的空缺中;這樣,紗線21向下滑過,其中,存在于每個尖頭8上的尖刺11與各固定鉤5補充成為垂直引導;由于該控制以如下方式設計,即第一空缺9在這一刻立于第六和第七固定鉤5之間的空缺對面。這樣,紗線21被放到第六固定鉤5上且已經以三個分度移位。以單個紗線21所示的例子可以在實踐中應用到具有更大的移位寬度的紗線束上。附圖標記I左輸送鏈2右輸送鏈3輸送鏈的運行方向4固定鉤(左輸送鏈)5固定鉤(右輸送鏈)6移位耙7板形的基體
8 尖頭9 空缺10 銷釘11 尖刺12控制梳13 基體14控制梳的齒15針對快速的移位運動的方向箭頭16針對緩慢的移位運動的方向箭頭17導紗器18第一下壓器19第二下壓器20 筘21 紗線22針對導紗器的運動的方向箭頭23 同上A紗線的起始點B紗線的端點α尖頭和齒的傾斜角β控制梳的齒傾斜的角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將紗層敷設到兩個相互間隔平行延伸的輸送鏈上的設備,所述輸送鏈布置在機架上,所述輸送鏈限定鋪設平面并且在所述輸送鏈的運行方向上將在輸送鏈之間產生的紗層向下一步處理輸送,所述設備具有下列特征: a)在每個輸送鏈上設置至少一排固定鉤; b)在鋪設平面上方橫向于輸送鏈可運動地受控地引導導紗器,所述導紗器通過連續鋪設將由相互平行延伸的紗線組成的、具有一定鋪設寬度的紗線束交替地輸送給兩個輸送鏈; c)在每個輸送鏈的外側面布置有可運動地受控的移位耙,所述移位耙的運動軌道平行于輸送鏈取向并且所述移位耙為了暫時容納紗線束具有能夠切換的容納裝置; d)設置有控制裝置,通過所述控制裝置在移位耙的有節奏的來回運動中將紗線束的紗線根據第一操縱狀態在容納裝置中抓緊或者根據第二操縱狀態從容納裝置中釋放; e)所述移位耙 (6)具有平板的基本形狀并且具有一排尖頭(8),所述尖頭的空隙(9)朝輸送鏈(1、2)敞開并且形成容納裝置,其中,尖頭(8)的分度等于固定鉤(5、6)的分度; f)在移位耙(6)上方同樣布置有具有齒(14)的平板形的控制梳(12),所述齒指向輸送鏈(1、2),其中,控制梳(12)的成排的齒(14)覆蓋移位耙(6)的成排的尖頭⑶并且控制梳(12)的齒(14)與移位耙(12)的尖頭(14)成銳角地延伸; g)控制梳(12)能夠與移位耙(6)—起并且還平行于移位耙¢)的運動軌道在第一和第二操縱狀態之間運動, h)其中,在控制梳(12)的第一操縱狀態中,到達移位耙(6)的、紗線束的紗線(21)經過相鄰的尖頭(8)牽拉并且在那里能夠滑動地張緊,而紗線在第二操縱狀態中再次被釋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安裝在移位耙(6)上的控制梳(12)在其第一操縱狀態中相對于移位耙(6)逆著對應的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3)并且在其第二操縱狀態中在對應的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3)上分別向引起切換的極限狀態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從上方的觀察角度來看,移位耙(6)的尖頭(8)設置成垂直于其對應的輸送鏈(1、2)延伸并且控制梳(12)的齒(14)設置成從其板形的基體(13)出發相對于尖頭(8)逆著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3)傾斜地延伸,其中,傾斜狀態的角度β位于25°至35°的范圍中。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上下相疊地延伸的成排的尖頭(8)以及成排的齒(14)都以角度α傾斜向下地朝鋪設平面的方向傾斜地設置,其中,角度α位于6°至14°的范圍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移位耙¢)的每個尖頭(8)在其自由端配有向上突起的銷釘(10)并且同樣地還在其自由端的區域中配有向下突起的尖刺(11),其中,控制梳(12)的齒(14)的長度與至銷釘(10)的下端部的距離一致并且當尖刺(11)和固定鉤(4、5)相互對立時,尖刺(11)與固定鉤(4、5)的直立部分補充成豎直延伸的紗線引導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紗器(17)配有第一下壓器(18)和第二下壓器(19),所述第一下壓器和第二下壓器能夠朝鋪設平面的方向駛出或拉入并且離開導紗器(17)的紗線束朝鋪設平面的方向沉降。
全文摘要
一種在紆庫引緯時以針列受控地壓下緯紗。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兩個輸送鏈之間敷設紗層的設備,設置有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尖頭(8)的移位耙(6),所述尖頭的分度與輸送鏈上的固定鉤(4、5)的分度一致。在移位耙(6)上方具有控制梳(12),其具有傾斜地逆著輸送鏈1、2的運行方向彎回的齒(14)。控制梳(12)與移位耙(6)同步地運動,但其可以相對于移位耙占據兩個不同的操縱狀態。控制梳(12)為了進行切換在輸送鏈的運行方向(3)上或在相反的方向上運動。控制梳(12)的齒(14)在移位耙(6)的尖頭(8)上方滑動,這樣在尖頭(8)之間的空隙中交替地得到關閉的和敞開的區域,由此紗線束的紗線(21)或者在空隙中抓緊或者從空隙中放開。
文檔編號D04B23/12GK103173924SQ20121056303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麥克·里克曼 申請人:利巴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