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數碼噴墨印花作為一種全新的印花方式,近年來得到迅速的發展,代表了未來紡織品印花領域的發展趨勢。但是數碼印花的產業化仍未形成,原因有很多,例如設備問題、墨水的價格和質量問題、工藝技術問題等,其中前處理工藝技術問題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與傳統印花色漿相比,數碼印花漿料中不直接添加染料,而是在織物表面均勻覆蓋一層糊料。這層糊料膜面的均勻性、抱水性、吸濕性、潤濕性、滲透性、洗滌性、對染料的轉移性能等直接影響織物的發色均勻性、花型精細度、得色濃艷度、滲透效果、手感等一系列質量指標。通常情況下預處理液采用傳統的活性印花糊料,例如海藻酸鈉糊料等,但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得色的濃艷度不夠;花型精細度不夠;滲透性不夠。如果在活性印花糊料的基礎 上混拼常規的活性染料用增稠劑,此種增稠劑幾乎都是高含固量的,因此雖然在得色量和精細度上有所提高,但是手感和滲透性會變得更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調漿工序、上漿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漿工序配置一種預處理液,海藻酸鈉糊料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2. 39T2. 8%,油性增稠劑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2. 59T3%,碳酸氫鈉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0. 59Tl%,碳酰二胺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39T8%,預處理液的其余部分為水。本發明所述的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本發明所述的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和白火油乳化混合制成。本發明所述的聚丙烯酸類聚合物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混合丙烯酸、煤油、表面活性劑、引發劑、交聯劑和水得到的聚合乳化混合物,其中丙烯酸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15 25%,煤油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35飛0%,表面活性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2. 59T8%,引發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0. 59T3%,交聯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0. 59T4%,其余為水。本發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劑采用脂肪酸酯類表面活性劑。本發明所述的引發劑采用過硫酸銨。本發明所述的交聯劑采用N,N’ -亞甲基雙丙烯酰胺。本發明所述的聚丙烯酸類聚合物和白火油分別占油性增稠劑總重量609^80%和40 20%。本發明所述的調漿工序(步驟)按照如下進行海藻酸鈉糊料先攪拌成糊后,加入碳酸氫鈉,攪拌溶解后,再加入碳酰二胺,攪拌均勻成原糊;在原糊的基礎上,一邊攪拌,一邊緩慢加入油性增稠劑,攪拌3(T60分鐘,放置20小時后使用。本發明所述的上漿工序(步驟)是在一涂有臺版膠的平臺上平鋪面料后,采用刮刀刮涂的方式在面料上均勻刮涂一遍預處理液。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傳統前處理配方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油性增稠劑,該增稠劑呈現油狀,含固量極低,因此配制色漿粘度小,有良好的流平性能與浸透性能,且不影響色光。噴印后織物的輪廓清晰,層次立體逼真,色彩鮮艷,柔軟度好,使噴印產品質量整體得到明顯改善,解決了噴印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得色濃艷度與精細度相矛盾的問題以及黑色處容易出現手感發硬等問題。另外,在蒸化工藝中,傳統前處理工藝處理的織物在圓筒蒸化機中的發色濃艷度遠大于連續蒸化機,但由于設備結構問題,寬門幅面料容易出現中邊色差;采用連續蒸化機就不存在中邊色差,但是得色濃艷度較差。采用本發明的工藝處理,織物在連續蒸化機中的發色濃艷度優于傳統前處理工藝處理的織物在圓筒蒸化機中的發色,由此就可以根據面料門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蒸化工藝,可以很好的兼顧噴印織物的得色濃艷度和發色均勻度,為生產解決了實際難題,使噴印產品的質量更上一層。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調漿工藝加入助劑流程圖。圖3為本發明中的調漿工藝加入助劑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實施例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包括三種最佳實施例
實施例I :
在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上采用一種油性增稠劑,包括依次進行的調漿、上漿工序。所述的調漿工序配置一種預處理液,其中海藻酸鈉糊料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2. 39T2. 8%,油性增稠劑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2. 59T3%,碳酸氫鈉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0. 59Tl%,碳酰二胺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39T8%,預處理液的其余部分為水。本發明實施例I所述的調漿工序,其調漿步驟應按照如下海藻酸鈉糊料先攪拌成糊后,加入碳酸氫鈉,攪拌溶解后,再加入碳酰二胺,攪拌均勻成原糊;在原糊的基礎上,一邊攪拌,一邊緩慢加入油性增稠劑,攪拌30飛0分鐘,放置20小時后使用。本實施例所述的油性增稠劑是一種聚丙烯酸類聚合物和白火油的混合物。本實施例的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7(T80%與白火油3(T20%乳化混
八
口 o本實施例在絲綢前處理工藝上的應用,使得噴印產品無論在得色量、鮮艷度、精細度、還是手感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較適合于中等厚度的絲綢面料噴印。本發明實施例I所述的上漿工序是在一涂有臺版膠的平臺上,平鋪面料后,采用刮刀刮涂的方式,在面料上均勻刮涂一遍預處理液。實施例2
本實施例基本步驟與實施例I相同,其區別在于油性增稠劑采用100%聚丙烯酸類聚合、物。本實施例在絲綢前處理工藝上的應用,由于油性增稠劑含固量極低,因此配制色漿粘度小,有良好的流平性能與浸透性能,在滲透度上較有優勢,較適合于厚型絲綢面料噴印。實施例3
本實施例基本步驟與實施例I相同,其區別在于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60% 70%與白火油40 30%乳化混合。本實施例在絲綢前處理工藝上的應用,除了在得色量、鮮艷度上的提高,主要在精細度上有了明顯的優勢,較適合于薄型絲綢面料噴印。本發明所述的聚丙烯酸類聚合物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混合丙烯酸、煤油、表面活 性劑、引發劑、交聯劑和水得到的聚合乳化混合物,其中丙烯酸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15 25%,煤油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35飛0%,表面活性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2. 59T8%,引發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0. 59T3%,交聯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0. 59T4%,其余為水。本發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劑采用脂肪酸酯類表面活性劑。本發明所述的引發劑采用過硫酸銨。本發明所述的交聯劑采用N,N’ -亞甲基雙丙烯酰胺。本發明所述的油性增稠劑中的聚丙烯酸類聚合物也可采用山東泰宇集團生產的活性增稠劑(TY)。與現有絲綢前處理工藝技術水平相比,本發明的油性增稠劑在絲綢前處理工藝上的應用,無論在得色量、鮮艷度、精細度、還是手感上,和現市售的膏狀或粉末狀的高含固量增稠劑相比,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并解決了不同蒸化設備造成的得色濃艷度和均勻性相矛盾的問題,更進一步推進了數碼噴墨印花技術的產業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調漿工序、上漿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漿工序配置一種預處理液,海藻酸鈉糊料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2.39T2. 8%,油性增稠劑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2. 59T3%,碳酸氫鈉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0. 59Tl%,碳酰二胺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百分比為39T8%,預處理液的其余部分為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和白火油乳化混合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酸類聚合物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混合丙烯酸、煤油、表面活性劑、引發劑、交聯劑和水得到的聚合乳化混合物,其中丙烯酸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15 25%,煤油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35 50%,表面活性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2. 59T8%,引發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0. 59T3%,交聯劑占聚丙烯酸類聚合物總重量的0. 59T4%,其余為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劑采用脂肪酸酯類表面活性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發劑采用過硫酸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聯劑采用N,N’ -亞甲基雙丙烯酰胺。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酸類聚合物和白火油分別占油性增稠劑總重量的60% 80%和40 20%。
9.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漿工序包括海藻酸鈉糊料先攪拌成糊后,加入碳酸氫鈉,攪拌溶解后,再加入碳酰二胺,攪拌均勻成原糊;在原糊的基礎上,一邊攪拌,一邊緩慢加入油性增稠劑,攪拌30飛0分鐘,放置20小時后使用。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漿工序是在一涂有臺版膠的平臺上平鋪面料后,采用刮刀刮涂的方式在面料上均勻刮涂一遍預處理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絲綢數碼印花前處理方法,包括調漿、上漿工序,調漿工序配置一種預處理液,海藻酸鈉糊料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2.3%~2.8%,油性增稠劑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2.5%~3%,碳酸氫鈉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0.5%~1%,碳酰二胺重量占預處理液總重量的3%~8%,預處理液的其余部分為水。本發明所述的油性增稠劑采用聚丙烯酸類聚合物和白火油。本發明調漿工序如下海藻酸鈉糊料先攪拌成糊后,加入碳酸氫鈉,攪拌溶解后,再加入碳酰二胺,攪拌均勻成原糊;在原糊基礎上一邊攪拌,一邊緩慢加入油性增稠劑,攪拌30~60分鐘,放置20小時后使用。本發明在傳統配方的基礎上加入油性增稠劑,配制色漿粘度小,有良好的流平性能與浸透性能,色光穩定,使噴印產品質量整體得到改善。
文檔編號D06P5/00GK102720059SQ20121020450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明者林旭 申請人:浙江華泰絲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