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所用面料的領域,具體地說是指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
背景技術:
坯布是指由有關的纖維通過紡織加工制成,未經染整加工的布。坯布可分為毛坯和光坯,毛坯就是指從織機上下來未經漂染處理的坯布,而光坯就是指經過漂染處理后的 布。目前生產出的許多坯布的布面大多容易起皺、吸汗效果較差,布面容易出現起圈、 緯縮,圖案紋路較不清晰、布面較為粗糙,同時生產坯布的生產工藝較為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其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有面料大多容易起皺且吸汗效果較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該面料的組織結構由從左往右的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兩條八上八下的同面組織構成。所述組織結構由十條經紗、十六條緯紗交織而成,其中,第一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四上一下四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第二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三下二上三下,第三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下四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第四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下二上三下二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五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一下三上,第六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三下二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第七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上一下五上一下四上一下二上,第八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三下一上,第九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下四上四下四上二下,第十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上四下四上四下二上。所述面料的經紗采用棉紗及棉竹節紗為原材料和緯紗采用氣流紡棉、黑色滌紗、 灰色滌紗為原材料。所述第一條緯紗、第二條緯紗、第六條緯紗、第七條緯紗、第十一條緯紗、第十三條緯紗均采用黑色滌紗,所述第三條緯紗、第五條緯紗、第九條緯紗、第十條緯紗、第十四條緯紗、第十五條緯紗均采用灰色滌綸低彈絲及灰色全拉伸絲,所述第四條緯紗、第八條緯紗、 第十二條緯紗、第十六條緯紗均氣流紡棉。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該面料運用雙層結構與多種纖維的搭配,在穿綜法也簡單的情況下,運用物理結構,使布面達到抗皺、免燙的效果,也保證了良好的質量;同時生產該面料的生產工藝較為簡便,且生產出的面料的布面可形成較為美觀的圖案,布面不易出現起圈、緯縮、豐滿、風格良好、 紋路清晰、布面光滑平整。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面料的經紗采用粗細為40支點的精梳棉紗及粗細為32支的精梳棉竹節紗為原材料,緯紗采用粗細為150旦的灰色滌綸低彈絲、粗細為150旦的灰色全拉伸絲、粗細為300旦且每根紗由96根纖維組成的黑色滌紗、粗細為7支的氣流紡棉為原材料,參照圖1,圖中黑色組織點表示經紗在上,白色的組織點表示經紗在下,該面料的組織結構由從左往右的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兩條八上八下的同面組織構成。參考圖1該組織結構由十條經紗、十六條緯紗交織而成,其中,第一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四上一下四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第二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三下二上三下,第三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下四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第四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下二上三下二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五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一下三上,第六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三下二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第七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上一下五上一下四上一下二上,第八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三下一上,第九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下四上四下四上二下,第十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上四下四上四下二上。參考圖1,該面料采用地綜穿法為1.2. 3.4. 5.6. 7. 8,其中1.3. 5. 7采用粗細為40支點的精梳棉紗與粗細為32支的精梳棉竹節紗混合形成的白紗穿,邊綜穿法為 (9. 9. 10. 10) *8; (1. 3. 5. 7)*3; (9. 9. 10. 10) *8,上述地綜穿法、邊綜穿法中 1-10 分別表示的是綜框編號,如1表示的是1號綜框;將粗細為40支點的精梳棉紗或粗細為32支的精梳棉竹節紗中的一種上色,同時與另一種按照1:1混合形成混合紗,用該混合紗穿邊綜穿法中各片綜框。上述(9. 9. 10. 10) *8表示第9片綜框穿兩根紗,再穿第10片綜框兩根紗, 并按照此方法循環穿8次,(1. 3. 5. 7)*3表示第1片綜框穿一根紗,然后第3片綜框穿一根紗,然后第5片綜框穿一根紗,然后第7片綜框穿一根紗,并按照該方法循環穿3次。參考圖1,第一條緯紗、第二條緯紗、第六條緯紗、第七條緯紗、第十一條緯紗、第十三條緯紗均采用粗細為300旦且每根紗由96根纖維組成的黑色滌紗,第三條緯紗、第五條緯紗、第九條緯紗、第十條緯紗、第十四條緯紗、第十五條緯紗均采用粗細為150旦的灰色滌綸低彈絲、粗細為150旦的灰色全拉伸絲,第四條緯紗、第八條緯紗、第十二條緯紗、第十六條緯紗均采用粗細為7支的氣流紡棉。該面料的運用雙層結構與多種纖維的搭配,在穿綜法也簡單的情況下,運用物理結構,使布面達到抗皺、免燙的效果,也保證了良好的質量;同時生產該面料的生產工藝較為簡便,且生產出的面料的布面可形成較為美觀的圖案,布面不易出現起圈、緯縮、豐滿、風格良好、紋路清晰、布面光滑平整。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1.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其特征在于該面料的組織結構由從左往右的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兩條八上八下的同面組織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結構由十條經紗、 十六條緯紗交織而成,其中,第一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四上一下四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第二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三下二上三下,第三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下四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第四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下二上三下二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五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一下三上,第六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三下二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第七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上一下五上一下四上一下二上,第八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一上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二下二上三下一上,第九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下四上四下四上二下,第十條經紗上的組織點依次為經紗二上四下四上四下二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經紗采用棉紗及棉竹節紗為原材料,緯紗采用氣流紡棉、黑色滌紗、灰色滌紗為原材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條緯紗、第二條緯紗、第六條緯紗、第七條緯紗、第十一條緯紗、第十三條緯紗均采用黑色滌紗,所述第三條緯紗、第五條緯紗、第九條緯紗、第十條緯紗、第十四條緯紗、第十五條緯紗均采用灰色滌綸低彈絲及灰色全拉伸絲,所述第四條緯紗、第八條緯紗、第十二條緯紗、第十六條緯紗均氣流紡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抗皺免燙的面料,該面料的組織結構由從左往右的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一條十三上三下的經面組織、一條十上六下的緯面組織、兩條八上八下的同面組織構成。該面料運用雙層結構與多種纖維的搭配,在穿綜法也簡單的情況下,運用物理結構,使布面達到抗皺、免燙的效果,保證了良好的質量;同時生產該面料的生產工藝較為簡便。
文檔編號D03D15/08GK202148386SQ20112027281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9日
發明者余偉, 劉宇術, 劉富華, 胥飛 申請人:福建翔升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