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自動絡筒機、并線機和倍捻機中對紗、線斷頭無接頭捻接的空氣捻接器,具體地說是一種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
背景技術:
空氣捻接器是紡織工業生產無接頭紗線的重要器材,其主要由氣路系統、退捻系統及加捻系統構成。現有技術中,一種空氣捻接器的上殼體5結構如圖1、圖2所示,在上殼體5中開有捻接室9的腔室19、退捻氣閥腔室17、加捻氣閥腔室18及溝通上述腔室的氣道,上述氣道包括溝通加捻氣閥腔室18與下殼體的e通道及d通道、溝通加捻氣閥腔室18與捻接室 9的腔室19的i通道及j通道、溝通加捻氣閥腔室18與退捻氣閥腔室17的f通道、溝通退捻氣閥腔室17與退捻器的g通道與主氣道16及h通道。其中,退捻氣路由d通道、e通道、加捻氣閥腔室18、f通道、退捻氣閥腔室17、g通道、主氣道16及h通道構成,h通道的兩端形成退捻氣A出口及退捻氣B出口 ;加捻氣路由d通道、e通道、加捻氣閥腔室18、i通道、j通道構成,j通道通過捻接室進氣口 15與捻接室9的腔室19相通。上述加捻氣路中,i通道與j通道垂直相交,從而導致引入捻接室進氣口 15的氣路過長,并且氣路通道不暢,造成氣流損失、延長氣流進入捻接室9的腔室19的時間,直接影響紗線的加捻效果。上述退捻氣路中,h通道相對于主氣道16傾斜設置,h通道的軸線與主氣道16軸線的垂線之間形成α角度,該角度一般為22° 30°。由于該角度的存在,導致退捻氣A 出口及退捻氣B出口的氣量分配不均勻,從而造成退捻不穩定、不充分甚至一側不退捻等缺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該上殼體的加捻氣路通道設計合理,性能穩定。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所述上殼體中開有捻接室的腔室、退捻氣閥腔室、加捻氣閥腔室及溝通上述腔室的氣道,上述氣道包括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與下殼體的e通道及d通道、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與所述捻接室的腔室的i通道及j通道,所述j通道傾斜設置,直接連通所述i通道與所述捻接室的腔室。所述j通道的軸線與所述i通道的軸線之間的夾角β為45°。所述氣道還包括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與所述退捻氣閥腔室的f通道、溝通所述退捻氣閥腔室與退捻器的g通道與主氣道及h通道,所述h通道的軸線與所述主氣道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α為0° 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根據流體動力學理論,改進了加捻氣路, 加捻氣路通道設計合理,性能穩定、可靠,可滿足不同品種紗線的加捻要求;本實用新型還改進了退捻氣路,退捻氣量合理分配,紗線退捻均勻、充分,適應了不同品種紗線的退捻要求。
圖1為現有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B-B剖視圖。圖5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捻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圖廣圖6中,包括進氣接頭1、下殼體2、五槽主凸輪3、第一控制桿4、上殼體5、 加捻氣閥組件6、腔蓋組件7、導紗板8、捻接室9、退捻氣閥組件10、第二控制桿11、步進電機12、第三控制桿13、退捻器14、捻接室進氣口 15、主氣道16、退捻氣閥腔室17、加捻氣閥腔室18等。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固定連接在下殼體2上,見圖5。在上殼體5中開有捻接室9的腔室19、退捻氣閥腔室17、加捻氣閥腔室18及溝通上述腔室的氣道。上述氣道包括溝通加捻氣閥腔室18與下殼體的e通道及d 通道、溝通加捻氣閥腔室18與捻接室9的腔室19的i通道及j通道、溝通加捻氣閥腔室18 與退捻氣閥腔室17的f通道、溝通退捻氣閥腔室17與退捻器14的g通道與主氣道16及 h通道,h通道的兩端設置有退捻氣A出口及退捻氣B出口。本實用新型首先對加捻氣路進行了改進,將j通道由現有技術中的與i通道垂直相交改為傾斜設置,直接連通i通道與捻接室的腔室9的腔室19。j通道的軸線與i通道的軸線之間的夾角β最好為45°。i通道通過傾斜的j通道進入捻接室的腔室進氣口 15, 氣路暢通,縮短了氣流進入捻接室的腔室9的腔室19的路經和時間,從而使一部分高支、高捻紗線的強力增大,外觀改善,并能使高支、高捻的捻接效果更加令人滿意。其次,本實用新型還對退捻氣路進行了改進,將h通道的軸線與主氣道16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α由現有技術中的22° 30°改為0° 3°,使退捻氣A出口及退捻氣B 出口氣量分配均勻。由于結構設計的合理性,使兩端出氣量達到合理的分配,避免了紗線一側退捻效果好,另一側退捻不充分或根本不退捻,對于那此高支高捻紗線效果更加明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5、圖6所示,五槽主凸輪3通過步進電機12提供動力源,該電機12由電脈沖來遙控旋轉,從而驅動圓筒的五槽主凸輪3,依靠五槽主凸輪 3的機械運動的傳遞,帶動第三控制桿13內側滑輪I,滑輪I沿著主凸輪3第二條槽軌跡運動,第三控制桿13外側滑輪II帶動退捻氣閥第二控制桿11向下運動,同時打開退捻氣閥組件10,壓縮空氣從進氣接頭1的進氣口進入a通道、b通道、c通道、d通道、e通道、f通道、 g通道、h通道后分別進入退捻氣A出口及退捻氣B出口,從而進入兩個退捻器14。五槽主凸輪3繼續圓周運動,第三控制桿13在沿著五槽主凸輪3第二條槽軌跡運動的同時帶動第三控制桿13,第三控制桿13外側滑輪III帶動第一控制桿4向下運動,同時打開加捻氣閥組件6,壓縮空氣從進氣口進入a通道、b通道、c通道、d通道、e通道、i通道、j通道進入捻接室的腔室進氣口 15進入捻接室的腔室9的腔室19,同時腔蓋組件7合上,完成兩個紗線端的無結捻接。 本實用新型根據流體動力學理論,改進了加捻氣路,加捻氣路通道設計合理,性能穩定、可靠,可滿足不同品種紗線的加捻要求,特別對彈力包芯紗捻接效果更加明顯;本實用新型還改進了退捻氣路,退捻氣量合理分配,紗線退捻均勻、充分,適應了不同品種紗線的退捻要求。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捻接器結構更合理,性能更可靠,提高了產品使用穩定性和可靠性,擴大了使用范圍,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維修保養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所述上殼體(5)中開有捻接室(9)的腔室(19)、 退捻氣閥腔室(17)、加捻氣閥腔室(18)及溝通上述腔室的氣道,其特征是上述氣道包括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18)與下殼體的e通道及d通道、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18)與所述捻接室(9)的腔室(19)的i通道及j通道,所述j通道傾斜設置,直接連通所述i通道與所述捻接室(9)的腔室(19)。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其特征是所述j通道的軸線與所述i通道的軸線之間的夾角(β)為45°。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其特征是所述氣道還包括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18)與所述退捻氣閥腔室(17)的f通道、溝通所述退捻氣閥腔室(17)與退捻器(14)的g通道與主氣道(16)及h通道,所述h通道的軸線與所述主氣道 (16)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α)為0° 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捻可靠的空氣捻接器上殼體,所述上殼體中開有捻接室、退捻氣閥腔室、加捻氣閥腔室及溝通上述腔室的氣道,上述氣道包括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與下殼體的e通道及d通道、溝通所述加捻氣閥腔室與所述捻接室的i通道及j通道,所述j通道傾斜設置,直接連通所述i通道與所述捻接室。本實用新型根據流體動力學理論,改進了加捻氣路,加捻氣路通道設計合理,性能穩定、可靠,可滿足不同品種紗線的加捻要求。
文檔編號D01H4/48GK202107835SQ20112018872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7日
發明者唐建榮, 張文琴, 錢賢萍 申請人:無錫市三達紡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