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織物后整理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
背景技術:
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也可稱為氣流式織物搖粒機或簡稱為氣流式搖粒機,如針紡織業界所知之理,織物經拉毛、梳毛和剪毛等工序后,再經搖粒能使織物表面起絨后排列無序的絨毛卷曲成粒狀,并且使絨毛排列有序,毛感豐滿且豎直度好。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見諸關于對織物搖粒即前述的織物柔軟整理的技術信息。例如,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308615Y推薦的一種高溫高壓可真空式搖粒機、CN2412667Y介紹的噴霧構造經改進的搖粒機、CN2512798Y提供的空氣動力循環式布匹高速搖粒機、以及CN2480393Y公開的蒸汽噴淋式織物搖粒機,等等。并不限于上面所列舉的搖粒機存在的共同欠缺是由于無法體現連續式工作,因而產能受到影響。由同一申請人同時提出的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分別為CN102061586A (—種搖粒機)和CN102021781A (氣流式搖粒機)技術方案能夠消除前述的欠缺,并且還可客觀地體現說明書所述的技術效果,例如可詳見CN102021781A的說明書第0014段。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能源消耗大,因為從除塵風管(即回風管)引出的含塵空氣的溫度依然較高, 不加回用而將其外排對節約能源十分不利,當然,或許有觀點認為,由除塵風管引出的熱空氣中既含有浮毛之類的塵雜,又濕度較大,一旦回用會對織物的處理效果產生得不償失的影響,然而這恰恰是一種技術偏見,因為只要采用合理的措施便可排除所述的影響;其二, 有失環保性,上述兩項專利申請方案均未給出如何將除塵風管內的夾雜于空氣中的來自于織物上的浮毛進行處理的技術啟示,從而存在兩難情形,即如果回用,會將浮毛塵雜返回于織物,如果直接外排則除了前述的浪費能源外,對環境造成影響;其三,織物在處理過程中存在相互干涉現象,因為文丘里管的數量有彼此并行的一組,每個文丘里管單獨對織物處理,然而當行出文丘里管的織物在途經織物通道即途經導布箱(專利稱機箱)的容腔時容易出現相互之間的干涉乃至糾纏現象。鑒于上述已有技術,仍有改進的必要,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將由回風管引出的熱空氣在去除浮毛之類的塵雜下加以利用而藉以體現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有利于避免織物在途經導布箱的容腔時出現相互干涉現象而藉以保障織物順暢行移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包括一機箱;一導布機構,設置在機箱的左端;一空氣加熱機構,設置在所述機箱的右端;一構成有導布通道的導布箱,構成于所述機箱的上部;復數個文丘里管,該復數個文丘里管相互間隔并且彼此并行固定在所述導布箱的頂部,各文丘里管的管腔的進布口和出布口與所述的導布通道相
4通;一熱空氣引入機構,該熱空氣引入機構與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相配接,并且還與所述的文丘里管相連接;一回風管,該回風管配設在所述機箱的左端,并且對應于所述導布機構的部位;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一除塵機構和一用于將除塵機構除塵后的熱空氣引入所述空氣加熱機構加熱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除塵機構與熱空氣引入機構相連接并且設置在所述機箱的右端,而熱空氣引入機構與空氣加熱機構配接,所述的回風管與除塵機構連接;在所述的導布通道內設置有用于將在所述文丘里管與導布通道之間周而復始地移動的織物進行分隔的通道隔板。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布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第二傳動輪、第一傳動帶、導布輥和導布架,第一電機固定在所述機箱的左端的一側外壁上,第一傳動輪固定在第一電機的電機軸上,第二傳動輪與導布輥的導布輥軸固定,第一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上,導布輥轉動地設置在機箱上并且對應于所述的進布口,導布架固定在機箱的左端并且對應于所述導布輥的上方。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包括進風箱、熱交換器和熱風引出箱,進風箱在所述機箱的右端隔設構成,熱交換器與進風箱的進風箱出風口的部位固定,熱風引出箱與進風管固定,并且與熱交換器相對應,所述的熱空氣引入機構與熱風引出箱連接,所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與所述進風箱連接。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復數個文丘里管自所述空氣加熱機構的一端朝著所述的導布機構的一端傾斜設置。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布通道朝向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的一端構成有一回布箱,該回布箱的回布箱腔與所述的導布通道相通,在回布箱腔內設置有潑布柵,潑布柵與所述文丘里管的管腔的出布口相對應,在導布通道的織物導入口的部位樞軸設置有重力手指,重力手指包括轉軸和一組懸輥,轉軸轉動地設置在導布通道的壁體上,一組懸輥彼此間隔并且以懸臂狀態固定在轉軸上,并且與所述的潑布柵相對應。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熱風引入機構包括熱風管、第二電機、風機、熱風過渡管和分配管,熱風管的一端與所述空氣加熱機構連接,另一端與風機的風機進風口連接,風機與第二電機相連接,并且由第二電機連同風機固定在所述的導布箱的頂部,熱風過渡管的一端與風機的出風口連接,而熱風過渡管的另一端與分配管的一端連接,分配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文丘里管的進布口的一端連接。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除塵機構包括具有除塵箱進風口和除塵箱出風口的除塵箱箱體、除塵濾網、用于將除塵箱箱體內的塵雜排出的排塵裝置和用于對除塵濾網清潔的濾網清潔裝置,除塵箱箱體設置在所述機箱的右端的一側的支架或地坪上,除塵濾網設置在除塵箱箱體的除塵箱箱腔內,由該除塵濾網將除塵箱箱腔分隔為含塵空氣腔和清潔空氣腔,排塵裝置設置在除塵箱箱體的頂部,并且與所述的含塵空氣腔相通,濾網清潔裝置設置在除塵箱箱體的頂部并且與所述的除塵濾網相配合,所述的回風管與所述的除塵箱進風口配接,所述的與空氣加熱機構配接的熱空氣引入機構與所述的除塵箱出風口配接。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排塵裝置包括排塵電機和排塵風機,排塵風機與排塵電機相配合并且由排塵電機連同排塵風機固定在所述除塵箱箱體的頂部,排塵風機的排塵風機進風管伸展到所述的含塵空氣腔內,而排塵風機的排塵風機出風管與塵雜引出管路連接;所述的濾網清潔裝置包括第三電機、減速機、第三、第四傳動輪、第二傳動帶和吸塵嘴,減速機與第三電機傳動配合,并且固定在除塵箱箱體的頂部,第三傳動輪固定在減速機的末級動力輸出軸上,第四傳動輪固定在傳動輪軸位于所述清潔空氣腔的一端,傳動輪軸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的除塵濾網上,吸塵嘴固定在傳動輪軸探入到所述含塵空氣腔內的一端并且與除塵濾網朝向含塵空氣腔的一側的表面貼觸,第二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第三傳動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傳動輪上。在本發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包括引風箱、第四電機和引風風機,引風箱配設在對應于所述空氣加熱機構的部位,該引風箱具有側向出風口、排放口和熱空氣回用引入口,側向出風口通過出風管道與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連接,排放口與外界相通,熱空氣回用引入口與所述的除塵箱出風口配接,第四電機固定在引風箱的外壁上,引風風機位于引風箱內,并且與第四電機傳動連接,該引風風機對應于所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口。在本發明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對應于所述的側向出風口的部位配設有一調節門,而在所述的出風管道的管路上配設有一外界空氣引入風門。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配備了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和除塵機構,因而能將回風管引出的熱空氣經除塵機構除塵后輸送給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進而供給空氣加熱機構, 既可以理想地節約能源,又可以體現與環境友好;由于在導布通道內設置了通道隔板,從而可避免織物之間的干涉現象,保障在文丘里管與導布通道內反復行移的織物的順利行移。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范疇。請見圖1和圖2,給出了一機箱1,該機箱1也可以稱之為機架(以下同)。一優選而非絕對限于圖示結構的導布機構2設置在機箱1的左端(以下凡涉及左和右的概念均是以目前圖示的位置狀態而言的)以及一空氣加熱機構3設置在機箱1的右端,又,在機箱1 的上部構成有一導布箱4。前述的導布機構2包括第一電機21、第一傳動輪22、第二傳動輪23、第一傳動帶 24、導布輥25和導布架26,第一電機21通過第一電機座212固定在機箱1的左端的一側外壁上,第一傳動輪22固定在第一電機21的電機軸211上,導布輥25的導布輥軸251通過軸承座(配有軸承)轉動地支承在機箱1的對應壁體上,第二傳動輪23固定在導布輥25的導布輥軸251上,第一傳動帶2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2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 23上,導布架26與機箱1的左端鉸接連接,并且對應于導布輥25的上方。由圖1所示,導布架26包括一對彼此并行的臂261、織物導出輥262、驅動電機263和減速箱264,一對臂261朝向機箱1的一端各通過鉸接軸與機箱1鉸接,而一對臂261的另一端構成為自由端, 所述的織物導出輥262轉動地設置在一對臂261的另一端,即轉動地設置在一對臂261的自由端,減速箱264與驅動電機263傳動配合,并且設置在一對臂261中的其中一個臂261 的自由端的外側,前述的織物導出輥262與減速箱264傳動連接。由織物導出輥262將柔軟處理即搖粒后的織物10 (圖2示)引出。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均使用了鏈輪,與此相適應地,第一傳動帶24使用了鏈條,然而這并不是絕對的,例如可以將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均使用皮帶輪,相適應地,將第一傳動帶24使用傳動皮帶。因而不能以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的性質變化而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前述的導布箱4實質上是由機箱1的頂板11 (實質上為導布箱4的底板)與導布箱4自身的導布箱頂板42構成,因此印證了申請人在上面所講的導布箱4構成于機箱1的上部的表述,導布箱4構成有導布通道41,由圖示的結構可知導布通道41實質上為前述的頂板11與導布箱頂板42之間的空間,該導布通道41的左端為織物導出口 413,而右端構成有一回布箱412,該回布箱412的回布箱腔4121內固定有一潑布柵4122,優選的方案是將潑布柵4122設計為Z字形的構造,當織物撞擊至潑布柵4122時,能使織物從繩狀狀態散開,即,使織物潑松(蓬松)。前述的導布輥25對應于織物導出口 413的部位。又,在導布通道41的織物導入口 415的部位即圖示的右端部位樞軸設置有數量與下面即將詳細描述的文丘里管5的數量相等的一組重力手指414,重力手指414包括轉軸4141和一組懸輥4142, 轉軸4141轉動地設置在導布通道41的壁體上,一組懸輥4142彼此間隔并且以懸臂狀態固定在轉軸4141上,并且與前述的潑布柵4122相對應,也就是說,重力手指414面對潑布柵 4122。重力手指414的作用是起到防止織物10推壓已經進入到導布通道41內的織物10, 即避免自文丘里管5的出布口 511引出的織物將已進入到導布通道41內的織物10以扎堆方式(以覆蓋方式)壓死,影響已進入導布通道41內的織物10的正常行移。為了使復數幅處于柔軟處理過程中的織物避免出現相互之間的干涉現象,因此在前述的導布通道4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一組通道隔板411,每一對通道隔板411之間的通道隔板腔內途經一幅織物。復數個文丘里管5既彼此并行又相互間隔地支承固定在前述的導布箱4的頂部, 更確切地講支承固定在導布箱頂板42上,在本實施例中,雖然給出了文丘里管5的數量為4 根(4個),但顯然不受圖示的限制,每一根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進布口 511對應于前述的導布輥25的部位,而管腔51的出布口 512則對應于前述的回布箱412,并且與回布箱412 的回布箱腔4121相通,以及每一根文丘里管5的進、出布口 511、512對應于前述的通道隔板411之間。由圖2清楚示意,各文丘里管5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傾斜設置,即,以右端向左端傾斜設置。上面所述的文丘里管5不受圖示數量限制的概念是指既可以少至一對(兩根),也可以增至4根以上,當增加至4根以上時,機箱1的寬度及導布箱4的寬度也作適應性增大, 并且前述的通道隔板411也相應增加。由于文丘里管(Venturi tube)的作用屬于公理,是利用異形管使流經該箱內的流體的速度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差壓的部件,軸向截面由入口收縮部分、圓筒形喉部和圓錐形擴散段組成,因此不能以申請人以示意方式示意在圖中的形狀來限制本發明方案。
上面已提及的空氣加熱機構3設置在機箱1的右端,該空氣加熱機構3包括進風箱31、熱交換器32和熱風引出箱33,進風箱31通過隔板在機箱1的右端隔設構成,熱交換器32固定在進風箱31的進風箱出風口處,該熱交換器32具有加熱介質引入接口 321和加熱介質引出接口 322,加熱介質引入、出接口 321、322與加熱設備連接,這里所稱的加熱介質既可以是油,也可以是蒸汽,還可以是熱水,較好地,選用蒸汽,更好地擇用油(導熱油), 本實施例擇用導熱油,并且熱交換器32為翅片管式熱交換器。熱風引出箱33在熱交換器 32的對應位置與進風箱31固定。優選的方案還可在回用空氣進風口 34處設置過濾網,以保護熱交換器的熱交換管。由空氣加熱機構3加熱后的高溫空氣由熱空氣引入機構6引入前述的文丘里管5 內,對途經文丘里管5內的織物進行柔軟處理,即進行搖粒。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熱空氣加熱機構6包括熱風管61、第二電機62、風機63、熱風過渡管64和分配管65,熱風管61的一端即右端與前述的熱風引出箱33的頂部配接,而熱風管61的另一端即左端與風機63的風機進風口配接,風機63與第二電機62相配接,并且由第二電機62連同風機63固定在電機固定座621上,而電機固定座621固定在前述的導布箱頂板42上,風機63的風機出風口與熱風過渡管64的一端(左端)連接,而熱風過渡管64的另一端即圖示的左端與分配管65的一端配接,分配管65的另一端與前述的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進布口 511的一端配接。在本實施例中,分配管65為Y形管,因此與4根文丘里管5中的其中兩根配接,而另外兩根文丘里管5與分配管65的配接方式是與前述相同的,并且完全可以根據作為工程語言的圖1所示得到理解。即,通過另一臺與第二電機62 相配接的風機63提供高溫熱空氣。在前述的熱風管61的通道上設有熱風控制閥門611,由該熱風控制閥門611的閥片6111控制熱風管61內的高溫熱空氣的通、斷或開啟度。又,在熱風控制閥門611與風機 63之間的熱風管61上的區域上,配設有一冷風引入接管612,在該冷風引入接管612上配設有一冷風控制閥門6121,并且在冷風引入接管612的管口部位設置有濾塵網6122。調節冷風控制閥門6121的開啟度可對熱風管61內的高溫熱空氣的溫度進行調整,藉以滿足工藝要求。例如當熱風管61內的空氣溫度過高時,那么將冷風控制閥門6121開啟至一定的程度,使空氣溫度調低,反之亦然。及,在前述的分配管65上配設有分配管電磁閥651。前述的冷風控制閥門6121還起到對織物10的冷卻作用,例如在織物10柔軟處理即搖粒完成后,開啟該冷風調節閥門6121。在有待柔軟處理的織物10自導布輥25的導引下自文丘里管5的進布口 511進入并從出布口 512引出進而經導布通道41和導布輥25導入的過程中,熱空氣引入機構6向文丘里管5內引入高溫空氣。依據公知的常識,織物10的兩個端點是被縫接在一起的,以便形成無端點的環狀體,得以按上面所述的路徑周而復始地行移。在上述過程中,以空氣動力學原理,即,以空氣為動力,利用強大的氣流在高溫高壓下,將織物10 (也可稱面料)以繩狀形式吸入文丘里管5中,在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內揉搓,接著從出布口 511噴出時因失壓而膨化,并使其摔打至潑布柵4122 (該潑布柵4122也可稱之為釋放格柵板),再落入導布箱4的導布通道41,如此周而復始,獲得的織物10可表現出絨毛卷曲成粒狀,絨毛排列有序、毛感豐滿且挺直度優異的質感。請繼續見圖1和圖2,給出了一回風管7、一除塵機構8和一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
89,回風管7的一端即圖示的左端與機箱1連接,并且與前述的導布輥25的上方相對應,回風管7的另一端即右端與除塵機構8連接。出自導布通道41的余熱空氣即出自織物導出口 413的余熱空氣進入回風管7后引入除塵機構8除塵,再將除塵后的空氣引入與除塵機構8配接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最終由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引至前述的空氣加熱機構 3,從而既可體現環保,又能表現出極致的節能效果。優選而非唯一限定的除塵機構8的結構如下包括除塵箱箱體81、除塵濾網82、排塵裝置83和濾網清潔裝置84,除塵箱箱體81配置在機箱1的右端,既可以通過支架與機箱 1連接,也可以自成一體即單獨設置于地坪上,該除塵箱箱體81的一側具有一除塵箱進風口 811,而另一側具有一除塵箱出風口 812,除塵箱進、出風口 811、812彼此對應,前述的回風管7的右端與除塵箱進風口 811配接,而下面還要詳細描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與除塵箱出風口 812配接。除塵濾網82固定在除塵箱箱體81的除塵箱箱腔813內(圖2示), 并且藉由該除塵濾網將除塵箱箱腔813 —分為二,即分隔成含塵空氣腔8131和清潔空氣腔 8132。排塵裝置83固定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并且與前述的含塵空氣腔8131相通。濾網清潔裝置84同樣設置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并且與前述的除塵濾網82相配合,用于對沾附在除塵濾網82上的浮毛之類的塵雜去除。前述的排塵裝置83包括排塵電機831和排塵風機832,排塵風機832與排塵電機 831按照領域內公知常識組合并且固定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排塵風機832的排塵風機進風管8321伸展到前述的含塵空氣腔8131內,而排塵風機832的排塵風機出風管8322與圖中未示出的塵雜引出管路連接,在塵雜引出管路的末端優選系固一集塵袋,以避免將塵雜直接排至外界而損及環境。前述的濾網清潔裝置84包括第三電機841、減速機842、第三、第四傳動輪843、 845、第二傳動帶844和吸塵嘴846,減速機842與第三電機84傳動配合,并且由減速機842 攜帶第三電機841固定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第三傳動輪843固定在減速機842的末級動力輸出軸8421上,并且該末級動力輸出軸8421的末端還轉動地支承在輸出軸支座8422 上,而輸出軸支座8422固定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第四傳動輪845固定在傳動輪軸8451 伸展到清潔空氣腔8132的一端,傳動輪軸8451轉動地設置在前述的除塵濾網82的居中部位,吸塵嘴846固定在傳動輪軸8451探入到前述的含塵空氣腔8131內的一端,并且該吸塵嘴846與除塵濾網82朝向含塵空氣腔8131的一側的表面貼觸,第二傳動帶844的一端套置在第三傳動輪84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傳動輪845上。當第三電機841工作,經減速機842減速并且由減速機842的末級動力輸出軸 8421帶動第三傳動輪843,經第二傳動帶844帶動第四傳動輪845,由于第四傳動輪845固定在傳動輪軸8451上,又由于吸塵嘴846固定在傳動輪軸8451上,因此在傳動輪軸8451 的旋轉下帶動吸塵嘴846旋轉,由吸塵嘴846將沾附在除塵濾網82表面的浮毛之類的塵雜去除,即,把沾附在除塵濾網82上的塵雜括除,由前述的排塵裝置83排出。當前述的第三傳動輪843和第四傳動輪845同為鏈輪時,則前述的第二傳動帶844 采用傳動鏈條;當前述的第三傳動輪843和第四傳動輪845同為皮帶輪時,則前述的第二傳動帶844為傳動皮帶,本實施例選擇前者。上面已提及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包括引風箱91、第四電機92和引風風機93, 引風箱91伴隨于前述的空氣加熱機構3,也就是說引風箱91配置在對應于空氣加熱機構3
9的部位,具體的配置方式既可以將其(引風箱91)置于使用場所的地坪上,也可以設置在另行配備的支架上,本實施例選擇前者。引風箱91具有側向出風口 911、排放口 912和熱空氣回用引入口 913,側向出風口 911通過出風管道9111與前述的空氣加熱機構3的回用空氣進風口 30連接,排放口 913與外界相通,熱空氣回用引入口 913與前述的除塵箱箱體81的除塵箱出風口 812連接(圖2示),第四電機92通過第二電機座921固定在引風箱91的外壁上,引風風機93位于引風箱91內,并且與第四電機92相配接,由圖2所示,該引風風機 93對應于前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口 913。 在前述的側向出風口 911的部位配設有一調節閥門9112,該調節閥門9112可以通過設置在引風箱91上的作用缸例如氣缸或油缸控制。之所以使引風箱91具備排放口 912, 這是因為由回風管7引入到除塵機構8內的空氣的濕度較大,因此通過對調節閥門9112的調節,即控制開啟程度,便可控制濕度較大的空氣進入空氣加熱機構3內的量,而多余的來自于除塵機構8的除塵箱出風口 812的含濕空氣則自然地從排放口 912排除。此外,在前述的出風管道9111上配設有一由作用缸9114 (優選使用氣缸)控制的外界空氣引入風門 9113,該外界空氣引入風門9113與開設在出風管道9111上的進風口 9115相對應。申請人:結合圖1和圖2闡述本發明的工作原理,首先使受控于電氣控制箱(在電氣控制箱內設置有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導布機構2的第一電機21、驅動電機263、空氣加熱機構3、熱空氣引入機構6的第二電機62、除塵機構8的排塵電機831、第三電機841以及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的第四電機92處于工作狀態,前述的分配管電磁閥651、冷風控制閥門6121和熱風控制閥門611以及作用缸9114等等均受PLC的控制。待柔軟處理的織物10自前道工序結束后引至導布輥25,將織物10的一端對準文丘里管5的進布口 511,在高溫高壓氣流的作用下使織物10的一端從出布口 512輸入(噴出),經導布通道41抵達進布口 511的部位,此時將該端與織物10的末端縫接而形成一個無端點的環狀體,使織物10在導布輥25、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和導布通道41的通道上周而復始行移。在該過程中,由空氣加熱機構3加熱的高溫熱空氣經熱空氣引入機構6的熱風管61不斷地引入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同時,回風管7不斷地將出自導布通道41的含塵熱空氣引入除塵機構8,經除塵機構8除塵后的潔凈空氣引入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經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引入空氣加熱機構3加熱。進入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內的氣流大小可通過分配管電磁閥651調節,而進入到分配管65的空氣溫度可通過冷風控制閥門6121 調節,從回用空氣進風口 34引入進風箱31內的空氣的濕度用調節閥門9112和外界空氣引入風門9113的開啟程度調節,并且回用空氣的溫度由冷風控制閥門6121的開啟程度確定。待柔軟處理即搖粒結束后,將織物10的兩端的接合部位分開,取出織物10,并且將織物10由導布架26的織物導出輥262導出,待下一有待柔軟處理的織物10按上述進行處理。當然,四個文丘里管5對織物10的處理會存在先后過程。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廣泛適合各類化學纖維、棉(包括人造棉)、亞麻、絲綢、羊毛以及各種混合的梭織和針織面料的柔軟處理。此外,還可對爛花、壓花面料、染色、印花面料以及涂層面料進行柔軟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包括一機箱(1);一導布機構(2),設置在機箱(1)的左端;一空氣加熱機構(3),設置在所述機箱(1)的右端;一構成有導布通道(41)的導布箱(4),構成于所述機箱(1)的上部;復數個文丘里管(5),該復數個文丘里管(5)相互間隔并且彼此并行固定在所述導布箱(4)的頂部,各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進布口(511)和出布口(512)與所述的導布通道(41)相通;一熱空氣引入機構(6),該熱空氣引入機構(6) 與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3)相配接,并且還與所述的文丘里管(5)相連接;一回風管(7), 該回風管(7)配設在所述機箱(1)的左端,并且對應于所述導布機構(2)的部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一除塵機構(8)和一用于將除塵機構(8)除塵后的熱空氣引入所述空氣加熱機構(3)加熱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除塵機構(8)與熱空氣引入機構(9)相連接并且設置在所述機箱(1)的右端,而熱空氣引入機構(9)與空氣加熱機構(3)配接,所述的回風管 (7)與除塵機構(8)連接;在所述的導布通道(41)內設置有用于將在所述文丘里管(5)與導布通道(41)之間周而復始地移動的織物進行分隔的通道隔板(4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布機構(2) 包括第一電機(21)、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第一傳動帶(24)、導布輥(25)和導布架 (28),第一電機(21)固定在所述機箱(1)的左端的一側外壁上,第一傳動輪(22)固定在第一電機(21)的電機軸(211)上,第二傳動輪(23)與導布輥(25)的導布輥軸(251)固定, 第一傳動帶(2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2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23)上,導布輥(25)轉動地設置在機箱(1)上并且對應于所述的進布口(511),導布架(26)固定在機箱(1)的左端并且對應于所述導布輥(25)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3)包括進風箱(31)、熱交換器(32)和熱風引出箱(33),進風箱(31)在所述機箱(1)的右端隔設構成,熱交換器(32)與進風箱(31)的進風箱出風口的部位固定,熱風引出箱(33) 與進風管(31)固定,并且與熱交換器(32)相對應,所述的熱空氣引入機構(6)與熱風引出箱(33)連接,所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與所述進風箱(3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數個文丘里管(5)自所述空氣加熱機構(3)的一端朝著所述的導布機構(2)的一端傾斜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布通道(41) 朝向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3)的一端構成有一回布箱(412),該回布箱(412)的回布箱腔(4121)與所述的導布通道(41)相通,在回布箱腔(4121)內設置有潑布柵(4122),潑布柵(4122)與所述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出布口(512)相對應,在導布通道(41)的織物導入口(415)的部位樞軸設置有重力手指(414),重力手指(414)包括轉軸(4141)和一組懸輥(4142),轉軸(4141)轉動地設置在導布通道(41)的壁體上,一組懸輥(4142)彼此間隔并且以懸臂狀態固定在轉軸(4141)上,并且與所述的潑布柵(4122)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風引入機構(6)包括熱風管(61)、第二電機(62)、風機(63)、熱風過渡管(64)和分配管(65),熱風管 (61)的一端與所述空氣加熱機構(3)連接,另一端與風機(63)的風機進風口連接,風機 (63)與第二電機(62)相連接,并且由第二電機(62)連同風機(63)固定在所述的導布箱(4)的頂部,熱風過渡管(64)的一端與風機(63)的出風口連接,而熱風過渡管(64)的另一端與分配管(65)的一端連接,分配管(65)的另一端與所述文丘里管(5)的進布口(511)的一端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塵機構(8)包括具有除塵箱進風口(811)和除塵箱出風口(812)的除塵箱箱體(81)、除塵濾網(82)、用于將除塵箱箱體(81)內的塵雜排出的排塵裝置(83)和用于對除塵濾網(82)清潔的濾網清潔裝置(84),除塵箱箱體(81)設置在所述機箱(1)的右端的一側的支架或地坪上,除塵濾網(82)設置在除塵箱箱體(81)的除塵箱箱腔(813)內,由該除塵濾網(82)將除塵箱箱腔(813)分隔為含塵空氣腔(8131)和清潔空氣腔(8132),排塵裝置(83)設置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并且與所述的含塵空氣腔(813)相通,濾網清潔裝置(84)設置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并且與所述的除塵濾網(82)相配合,所述的回風管(7)與所述的除塵箱進風口(811)配接,所述的與空氣加熱機構(3)配接的熱空氣引入機構(9)與所述的除塵箱出風口(812)配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塵裝置(83)包括排塵電機(831)和排塵風機(832),排塵風機(832)與排塵電機(831)相配合并且由排塵電機(831)連同排塵風機(832)固定在所述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排塵風機(832)的排塵風機進風管(8321)伸展到所述的含塵空氣腔(8131)內,而排塵風機(832)的排塵風機出風管(8322)與塵雜引出管路連接;所述的濾網清潔裝置(84)包括第三電機(841)、減速機(842)、第三、第四傳動輪(843、845)、第二傳動帶(844)和吸塵嘴(846),減速機(842) 與第三電機(841)傳動配合,并且固定在除塵箱箱體(81)的頂部,第三傳動輪(843)固定在減速機(842)的末級動力輸出軸(8421)上,第四傳動輪(845)固定在傳動輪軸(8451) 位于所述清潔空氣腔(8132)的一端,傳動輪軸(8451)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的除塵濾網(82) 上,吸塵嘴(846)固定在傳動輪軸(8451)探入到所述含塵空氣腔(8131)內的一端并且與除塵濾網(82)朝向含塵空氣腔(8131)的一側的表面貼觸,第二傳動帶(844)的一端套置在第三傳動輪(84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傳動輪(845)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9)包括引風箱(91)、第四電機(92)和引風風機(93),引風箱(91)配設在對應于所述空氣加熱機構(3)的部位,該引風箱(91)具有側向出風口(911)、排放口(912)和熱空氣回用引入口(913),側向出風口(911)通過出風管道(9111)與所述的空氣加熱機構(3) 連接,排放口(912)與外界相通,熱空氣回用引入口(913)與所述的除塵箱出風口(812)配接,第四電機(92)固定在引風箱(91)的外壁上,引風風機(93)位于引風箱(91)內,并且與第四電機(92)傳動連接,該引風風機(93)對應于所述的熱空氣回用引入口(913)。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其特征在于在對應于所述的側向出風口(911)的部位配設有一調節門(9112),而在所述的出風管道(9111)的管路上配設有一外界空氣引入風門(9113)。
全文摘要
一種氣流式織物柔軟整理機,屬于織物后整理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箱;導布機構,設置在機箱的左端;空氣加熱機構,設置在機箱的右端;導布箱,于機箱的上部;復數個文丘里管,彼此并行固定在導布箱的頂部,各文丘里管的進布口和出布口與導布通道相通;熱空氣引入機構,與空氣加熱機構配接,還與文丘里管連接;回風管,設在機箱的左端;特點還包括有除塵機構和熱空氣回用引入機構,除塵機構與熱空氣引入機構連接并且設置在機箱的右端,熱空氣引入機構與空氣加熱機構配接,回風管與除塵機構連接;在導布通道內設置有通道隔板。優點節約能源,體現與環境友好;可避免織物之間的干涉現象,保障在文丘里管與導布通道內反復行移的織物的順利行移。
文檔編號D06C11/00GK102199850SQ20111016008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5日
發明者代勇, 許捷愷 申請人:蘇州博杰思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