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方法及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紗線加工及其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方法及 其裝置。
背景技術:
減少毛羽,提高纖維強度,改變織物外觀、提高產品競爭力,是多年來業內專家、生 產企業孜孜不倦的追求。自上世紀80年代末Ernst i^hrer博士提出旨在消除紡紗三角以 提高紗線品質的緊密紡紗技術以來,國際知名的各大紡機制造商、研發機構紛紛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研制緊密紡紗(CompactSpirming)裝置。1999年巴黎ITMA上第一臺緊密紡紗裝 置展出至今短短的幾年內,緊密紡紗以其獨特的紡紗原理、優越的成紗性能、顯著的經濟效 益得到紡織界人士的普遍關注,發展極為迅猛,成為環錠紡最具標志性進展的技術進步。它 最突出的特點是縮小了前羅拉鉗口須條三角區,使得成紗結構有了較大改善,可以大幅度 減少毛羽,同時成紗強力、細紗條干均勻度都得到了改善,尤其對高支紗產品品質的提升, 效果非常顯著。賽絡紡是澳大利亞羊毛工業研究院(CSIRO)于1975 1976年發明,并與國際羊 毛局(IWQ共同研究發展出來的新型紡紗方法。它的原理是兩根粗紗以一定的間距平行 喂入環錠細紗機的同一牽伸機構,以平行狀態同時被牽伸,從前羅拉夾持點出來后形成保 持一定間距的兩根纖維束,此兩根須條由于前羅拉以下的環錠加捻作用自然匯聚,捻合成 股線,然后經過導紗鉤、鋼絲圈卷取到紗管上,成為賽絡紡紗線。賽絡紡紗線具有表面纖維 排列整齊、毛羽少及外觀光潔的特點。這是由于在紡賽絡紡紗線的過程中,單紗加捻區域的 長度低于纖維的平均長度,且施加的捻度又小,這使得單紗中的纖維螺旋線與紗軸的夾角 較小,從而使得單紗中的單纖維不致因受到扭曲力的較大影響而橫向突出紗的外表面。作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環錠紡紗技術,緊密紡和賽絡紡各具特點,如何將其 融合于同一紗線產品成為高檔紗線產品的發展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方法及其裝置,該 加工方法簡單,所獲得的賽絡紡紗線與傳統賽絡紡紗線相比毛羽更少,同時單股捻度更多; 本發明的加工裝置只需在傳統的賽絡紡紡紗裝置通過加裝須條引導裝置。本發明的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方法包括第一粗紗和第二粗紗經過后羅拉、中羅拉、前羅拉完成牽伸后,分別進入須條引導 裝置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并在出口處匯合成細紗。紡紗過程中,須條引導裝置改變了加捻三角區的形態,其引導槽與纖維須條的作 用長度能夠使捻度充分傳遞到單股纖維須條上,同時使得兩股纖維須條在出口處匯合后依 然獲得加捻效果。最終實現了在環錠細紗機上一次性紡制股線。本發明的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裝置,包括后羅拉、中羅拉、前羅拉、導紗鉤以及須條引導裝置,其中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與機架固定連接,其包括兩個入口即第一入 口和第二入口,且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與出口連成的空心半圓錐體形成纖維須條的引導槽 (如圖2所示)。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的寬度為20 30mm,高度為10 20mm,與纖維須條的作用 長度為6 10mm。所述的兩個入口即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均為直徑3 6mm的半圓,第一入口與第 二入口之間間隔為5 IOmm;出口為直徑2 4mm的半圓。為了避免纖維掛花,該加工裝置的任何尖角壁面均進行倒角處理;為了改善裝置 的耐磨性,須條引導裝置(7) —般選用聚氨酯材料。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加工方法簡單,通過加裝須條引導裝置,使得兩股纖維須條能夠先受到 機械集聚的作用,然后在出口處匯集加捻,由于全程受到須條引導裝置的托持、隔離作用, 須條間相互干擾較小,與傳統賽絡紡紗線相比毛羽更少,同時單股捻度更多,與傳統緊密紡 紗線相比股線效果更加明顯。
圖1是賽絡紡紡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1,2_粗紗,3-細紗,7-須條引導裝置,8-后 羅拉,9-中羅拉,10-前羅拉,11-導紗鉤;圖2是須條引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1,2-粗紗,3-細紗,4,5-入口,6-出口,7-須 條引導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 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 的范圍。實施例1粗紗1和粗紗2經過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完成牽伸后,分別進入須條引 導裝置7的入口 4和5,并在出口 6處匯合成細紗3。紡紗過程中,須條引導裝置7改變了加捻三角區的形態,其引導槽與纖維須條的 作用長度能夠使捻度充分傳遞到單股纖維須條上,同時使得兩股纖維須條在出口 6處匯合 后依然獲得加捻效果。最終實現了在環錠細紗機上一次性紡制股線。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7與機架固定連接,其寬度為30mm,高度為20mm,與纖維須條 的作用長度為10mm。入口 4和5為直徑6mm的半圓,兩個入口之間間隔為10mm,出口 6為 直徑4mm的半圓。入口與出口連成的空心半圓錐體形成纖維須條的引導槽。實施例2粗紗1和粗紗2經過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完成牽伸后,分別進入須條引 導裝置7的入口 4和5,并在出口 6處匯合。紡紗過程中,須條引導裝置7改變了加捻三角區的形態,其引導槽與纖維須條的作用長度能夠使捻度充分傳遞到單股纖維須條上,同時使得兩股纖維須條在出口 6處匯合 后依然獲得加捻效果。最終實現了在環錠細紗機上一次性紡制股線。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7與機架固定連接,其寬度為25mm,高度為15mm,與纖維須條 的作用長度為8mm。入口 4和5為直徑5mm的半圓,兩個入口之間間隔為8mm,出口 6為直 徑3mm的半圓。入口與出口連成的空心半圓錐體形成纖維須條的引導槽。實施例3粗紗1和粗紗2經過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完成牽伸后,分別進入須條引 導裝置7的入口 4和5,并在出口 6處匯合。紡紗過程中,須條引導裝置7改變了加捻三角區的形態,其引導槽與纖維須條的 作用長度能夠使捻度充分傳遞到單股纖維須條上,同時使得兩股纖維須條在出口 6處匯合 后依然獲得加捻效果。最終實現了在環錠細紗機上一次性紡制股線。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7與機架固定連接,其寬度為20mm,高度為10mm,與纖維須條 的作用長度為6mm。入口 4禾Π 5為直徑3mm的半圓,兩個入口之間間隔為5mm,出口 6為直 徑2mm的半圓。入口與出口連成的空心半圓錐體形成纖維須條的引導槽。
權利要求
1.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方法包括第一粗紗(1)和第二粗紗( 經過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完成牽伸后,分別進入須條引導裝置(7)的第一入口(4)和第二入口(5),并在出口(6)處匯合成細紗 ⑶。
2.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裝置,包括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導紗 鉤(11)以及須條引導裝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7)與機架固定連接,其 包括第一入口 G)、第二入口(5)和出口(6),且第一入口(4)和第二入口(5)與出口(6) 連成的空心半圓錐體形成纖維須條的引導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須條 引導裝置(7)的寬度為20 30mm,高度為10 20mm,與纖維須條的作用長度為6 10m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入口(4)和第二入口(5)均為直徑3 6mm的半圓,第一入口(4)與第二入口(5)之間間 隔為5 IOmm ;出口(6)為直徑2 4mm的半圓。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裝置,其特 征在于該加工裝置的任何尖角壁面均進行倒角處理,須條引導裝置(7)選用聚氨酯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緊密賽絡紡紗線的加工方法及其裝置,該方法包括第一粗紗(1)和第二粗紗(2)經過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完成牽伸后,分別進入須條引導裝置(7)的第一入口(4)和第二入口(5),并在出口(6)處匯合成細紗(3);該加工裝置,包括后羅拉(8)、中羅拉(9)、前羅拉(10)、導紗鉤(11)以及須條引導裝置(7),其中所述的須條引導裝置(7)與機架固定連接,其包括第一入口(4)、第一入口(5)和出口(6)。本發明的加工方法簡單,所獲得的賽絡紡紗線與傳統賽絡紡紗線相比毛羽更少,同時單股捻度更多;本發明的加工裝置只需在傳統的賽絡紡紡紗裝置通過加裝須條引導裝置,操作簡便。
文檔編號D01H13/04GK102115930SQ201110090250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1日
發明者張瑞寅, 程隆棣, 薛文良, 錢競芳, 魏孟媛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