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屬于染整生產技術。
背景技術:
本發(fā)明所述纖維素纖維,主要包括棉、麻纖維,粘膠纖維和天絲類纖維。所述涂聚染色,是指涂料染色和/或陰離子染料交聯(lián)縮聚染色。而涂聚染色是以 上所述染色的簡稱。這一簡稱是業(yè)內所認知的。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纖維素纖維紗線的連續(xù)染色,主要是指由纖維素纖維紡制的紗 線,在紗線環(huán)狀染整漿聯(lián)合設備上,實施的連續(xù)涂料染色和/或染料染色。尤其是其中所述 涂料和染料的一浴染色或二浴染色,將會使染色紗線的色彩更為豐富鮮艷。 目前已有的所述紗線的染色,主要有絞紗染色和筒子紗染色,由于這兩種紗線染 色,存在著工序多,用水、用汽量大,上染率低,污水處理負荷重,紗線后加工及染色質量較 難控制,工人勞動強度大等問題而有所改進,但終究因其間隙式加工方法的需要,而其改進 是有限的,仍然受到節(jié)能減排總趨勢的制約。已有的連續(xù)紗線染色的生產方法,雖然可以減少用水量,但其適用范圍較窄,主要 用來加工靛藍牛仔布用色紗,其產品比較單一。近年來,雖然有少量活性、硫化染料連續(xù)染 色工藝出現(xiàn),但其還是基于傳統(tǒng)的染色方法,而其用水多,污染重,能耗大等問題并未得到 根本的改變。為了適應現(xiàn)代衣著時尚追求的各種風格的成衣加工的需求,提供一種節(jié)能減排的 適用于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新的生產方法,便成為業(yè)內的研發(fā)課題。然而至今 未見有所述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技術的報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生產工藝簡單的,節(jié)能減排的,上染率相對較高的,能夠滿足 色織造和成衣加工等多種后加工工藝要求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以 適應市場對紡織產品多變的需求。本發(fā)明實現(xiàn)其所要實現(xiàn)的目的的技術構想一是采用環(huán)狀紗線染蒸漿聯(lián)合設備, 作為本發(fā)明的生產裝備;二是通過對纖維素纖維進行化學或物理的改性處理,以有效提高 涂料染色和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和色牢度;三是采用涂料或涂料和/或陰離子染料一浴或二 浴軋染方式,以有效豐富紗線的色彩;四是采取濕短蒸和高溫焙固等汽蒸工藝。以提高染色 紗線的色牢度,且染色后紗線只須經輕微水洗甚至不經水洗,即可投放后續(xù)加工,節(jié)約用水 和減少污水排放;五是所述改性處理,涂聚染色,汽蒸,染后處理和色紗成軸等,在環(huán)狀紗線 染蒸漿聯(lián)合設備上連續(xù)一步完成,以實現(xiàn)大批量、規(guī)模化流水線生產,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和保障色紗成品質量。本發(fā)明源于上述技術構想,實現(xiàn)其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以整經成軸的纖維素纖維紗線為加工對象,其創(chuàng)新點在于,該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改性處理;根據所述紗線的后加工需求,對所述紗線進行改性處理;
b、涂聚染色;在加有涂料和/或陰離子染料以及助劑的混合染液浴槽內,對經a步驟改 性處理的所述紗線實施浸軋染色;
C、預烘;所述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b步驟浸軋染色的所述紗線實施預烘;
d、濕短蒸;所述濕短蒸是將經c步驟遠紅外加熱預烘后的所述紗線,在濕蒸箱內實施 汽蒸反應;
e、高溫焙固;所述高溫焙固是將經d步驟濕蒸后的所述紗線,通過加熱進一步完成汽 蒸反應和粘合劑的交聯(lián)反應并烘干;
f、染后處理;將經e步驟高溫焙固后的所述紗線進行染后處理;
g、染色紗線成軸;將經f步驟染后處理的所述紗線卷繞在經軸上;
且以上所述的改性處理、涂聚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和色紗成軸7個 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由以上所給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明了,本發(fā)明由于對纖維素纖維實施了陽離子改性 處理,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涂料和陰子染料與纖維的接枝結合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色紗的上 染效率和著色牢度;由于纖維素纖維染色前先行實施改性處理,實現(xiàn)了涂料和陰離子染料 同浴染色,有效提高了染色紗線產品的多樣性和多色性;由于紗線涂聚染色后實施了汽蒸 處理(含濕短蒸和高溫焙固),有效提高了色線的染色牢度,減輕了染后水洗負擔,節(jié)約了用 水和降低了污水排放;由于所述7個生產步驟是在一臺設備上連續(xù)進行的,從而實現(xiàn)了工 藝控制簡便易行,質量保證有效,減輕工人勞動負荷,降低生產成本,可以大批量規(guī)?;?產和生產現(xiàn)場潔凈文明等目的。由此諸多因素而實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初衷。上述本發(fā)明a步驟所述的改性處理,可以是化學改性處理,也可以是物理改性處 理。而所述化學改性處理和物理改性處理,目前各有多種方式,諸如等離子改性處理等等。 本發(fā)明通過反復試驗,所優(yōu)選的改性處理,是胺化改性處理(化學法)和絲光改性處理(物理 法)即
所述a步驟改性處理,是胺化改性處理,是在胺化變性劑L含量為l(T30g/L、變性劑SR 含量為1(T40 g/L,溫度在3(T80°C范圍內的浴液條件下,通過浸軋并經烘燥對所述紗線實 施胺化改性處理。所述a步驟改性處理,是絲光改性處理,是在NaOH含量為17(T240 g/L、HP絲光滲 透劑含量為(Γ15 g/L、溫度在7(T95°C范圍內的浴液條件下,通過浸軋并經冷卻后水洗,對 所述紗線實施絲光改性處理。 在上述主旨技術方案中,本發(fā)明還主張
所述b步驟的涂聚染色,包括單涂料染色,單陰子染料交聯(lián)縮聚染色,以及涂料與染料 縮聚一浴染色和二浴染色;
所述的單涂料染色,是利用紗線經步驟a改性后,纖維素纖維分子由纖維素I轉變成 了纖維素II或接枝上了陽荷性基團,弱陰荷性的涂料通過離子鍵、氫鍵結合或范得華力作 用而上染的可能性更大。所述的交聯(lián)縮聚染色,是利用纖維絲光改性和增強的與染料活性 基反應的能力或改性接枝上去的叔胺或季胺基團的強吸電子性,增強了鄰近仲羥基離子化 的傾向,形成了強親核性的仲羥基陰離子,加快了纖維與活性基團發(fā)生親核反應的速度,因此纖維素纖維的化學改性或物理改性,對親核縮聚反應有催化作用。根據這一原理,所說的 交聯(lián)縮聚染色時發(fā)生縮聚親核反應的反應性化合物至少帶有二個親核性反應基團,可以是 雙活性基的活性染料,也可以是一種交鏈劑。這些反應性的化合物,既可與纖維素纖維上的 羥基反應,也可以與其它陰離子染料或水解染料上的羥基、胺基等基團發(fā)生交聯(lián)縮聚反應, 使其它陰離子染料或水解染料固著在纖維上,當然胺化后帶陽荷性的纖維對陰離子染料還 有離子引力可使染料上染。所述的一浴染色,是指涂料和染料放在同一染液中對紗線進行浸軋染色; 所述的的二浴染色,是指涂料和染料放在不同的染液中分別進行浸軋染色。所述的單涂料染色,是在涂料含量lg/L 100g/L、專用粘合劑含量(TlOOg/L、防泳 移劑含量5g/L 30g/L的染液條件下,對紗線實施涂料染色;所述的單陰離子染料交聯(lián)縮聚 染色,是在雙活性基活性染料含量為(T50g/L、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含量為(T30g/L、交聯(lián) 劑含量為(T50g/L的染液條件下,對紗線實施染色,染液中的三種物質可以根據對產品后 加工性能的不同要求進行任意組合;所述的涂料與染料縮聚一浴染色,是在單縮聚染色的 基礎上,根據染色紗色種的需要,在染液中加入含量為廣60g/L涂料和(T80g/L專用粘合 齊IJ,對所述紗線實施一浴染色;所述的涂料與染料縮聚二浴染色,是先按單縮聚染色染液配 方進行染料的縮聚染色,經預烘和濕短蒸后,再按單涂料染色染液配方進行涂料染色。所給 出的涂聚染色多種染色條件,是本發(fā)明經反復研究且經多次對比試驗后所優(yōu)選并經生產性 試驗證明是合理的。所述的多種染液組成,可以根據所生產的不同色種或后加工要求選定。 例如說,要染特別鮮艷顏色的紗線,可用單涂料染色;要染特別烏黑的黑色,可選活性染料 加直接染料的單縮聚染色;要染可以洗后變色的紗線,可選涂料與活性染料進行涂聚混合 染色。所述d步驟的濕短蒸,是對經c步驟預烘的紗線,在干球溫度為100°C 140°C、相 對濕度為209Γ45%的條件下汽蒸30秒 3分鐘,使活性染料或其它陰離子染料交鏈固著在 纖維上。所述e步驟的高溫焙固,是d步驟濕短蒸染料反應的延續(xù),也是為加粘合劑的單 涂料染色或涂料、染料混合染色中的粘合劑提供必要的交鏈條件。高溫焙固在表面溫度為 1OO0C 150°C、RH相對濕度為2(Γ45%范圍內的烘筒上進行,時間控制在0. 5 2分鐘范圍內。所述f步驟的染后處理,包括水洗、固色、朦朧染色、功能處理、彩節(jié)效果處理、后 整理、上漿等處理工序。水洗處理的目的是去除未固著的浮色;固色處理的目的是用各種 不同的固色劑對染色后的紗線實施處理,以增進染色后的各項色牢度;彩節(jié)效果處理是在 聯(lián)合單元機上進行,目的是使紗線產生彩節(jié)效果,提升紡織產品的附加值;后整理的目的是 用各種不同的后整理助劑對染色后的色紗進行整理,如柔軟整理、防紫外線整理等,使最終 紡織產品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上漿處理的目的是為染色紗作經紗色織時必須的工序。所 述的這些工序并非必須的,可根據染色紗后加工的需求選擇。所述的這些工序與現(xiàn)有印染 布連續(xù)加工或紗線連續(xù)加工中的后處理工序基本相同,只是不同的企業(yè)有不同的經驗和方 法。所述c步驟遠紅外預烘的預烘時間控制在6秒 20秒范圍內,烘后紗線含濕率控 制在25% 40%范圍內。以上是本發(fā)明經反復試驗所優(yōu)選的工藝條件,嚴格控制所述的工藝參數,對于保證所述的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質量及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至關重要的。所述a步驟中的胺化變性劑是胺化變性劑PT ;所述的改性促進劑是改性促進劑 SR0所述改性促進劑是胺化改性劑的配套助劑,由助劑生產企業(yè)復配并提供。所述a步驟中的絲光滲透劑是絲光滲透劑HP。所述b步驟中染色涂料是D型涂料、A型涂料、G型涂料或特種涂料;專用粘合劑 是涂料染色粘合劑SR-Ol和/或SR-02 ;防泳移劑是防泳移劑W。所述b步驟中染色用的陰離子染料是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所述的活性 染料是雙活性基活性染料,國產品種為M型或ME型,合資企業(yè)和進口產品中也有很多品種 可供選擇;所述的直接染料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品種,如D型直接染料;所述的酸性染料 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含磺酸基比例較低的中性染料;所述的交聯(lián)劑是交聯(lián)劑VS-3。以上所給出的涂料、染料及胺化改性劑、改性促進劑、絲光滲透劑、防泳移劑、交聯(lián) 劑等,都是市場上可以采購到的商品,且其名稱都是業(yè)內所認知的名稱。上述技術方案得以實施后,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工藝簡單、合理,染料上染率高,產成 品色紗后加 工適應性強,生產效率高,節(jié)能減排,生產現(xiàn)場潔凈文明,工人勞動強度低等特 點,是顯而易見的。本發(fā)明的能耗,水耗和污水排放量僅為傳統(tǒng)紗線染色方法的1(Γ30%,取 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是本發(fā)明主旨所述生產方法的工藝流程以下給出由本發(fā)明主旨生產方法工藝流程圖(圖1)所衍生的8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藝 流程圖,但不局限于此;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色織的紗線連續(xù)單涂料染色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藝流程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色織且色牢度要求較高的紗線連續(xù)單交聯(lián)縮聚染色具體實施 方式的工藝流程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針織的連續(xù)紗線絲光改性、單交聯(lián)縮聚染色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 藝流程圖5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色織要求且具有仿舊效果的紗線連續(xù)涂料、染料縮聚一浴染色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藝流程圖6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色織且使用特種涂料的紗線連續(xù)染料縮聚、涂料二浴染色具體 實施方式的工藝流程圖7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針織且具有彩節(jié)效果的紗線連續(xù)單縮聚染色具體實施方式
的 工藝流程圖8是本發(fā)明包括圖2至圖6所示的紗線胺化改性后連續(xù)涂聚染色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 攬子工藝流程圖9是本發(fā)明紗線絲光改性后連續(xù)涂聚染色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攬子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照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之一,請參讀附圖3。
一種紫羅蘭青年布用染色紗的生產方法,具體描述的是國產ME型活性染料的涂 聚染色工藝,以整經成軸的原紗為染色紗線,且依次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a、胺化改性處理將經整經成軸的40s紗線通過加有改性劑和改性促進劑的浴槽實施 濕作業(yè)改性處理;
b、烘燥提供改性劑與纖維素纖維反應的溫度,并脫除經a步驟處理的紗線所含的浸 軋殘留水分;
C、染色在加有ME型活性染料的染液浴槽內,對經b步驟烘燥反應后的紗線實施環(huán)狀 循環(huán)及多次常溫浸軋;
d、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c步驟浸軋染液的紗線實施預烘;預烘時間控制在6 8s 范圍內,紗線含濕 率控制在75、0%范圍內;
e、濕短蒸將經d步驟預烘的紗線在溫度為12(T13(TC和相對濕度為20% 40%的蒸箱 內進行1分鐘的汽蒸,完成濕短蒸染色;
f、高溫焙固將經e步驟濕短蒸反應的紗線通過11(T130°C的蒸汽輥筒作進一步交聯(lián) 反應;
g、染后處理將經f步驟處理后的染色紗線,根據不同后加工要求采用6(T90°C熱水 洗、冷水洗、水淋洗的水洗處理以及上漿處理;
h、色紗成軸。以上所述的胺化改性處理、烘燥、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和色紗 成軸八個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所述a步驟的胺化處理,是在胺化改性劑RT含量為 2(T25g/L、改性促進劑SR含量為2(T30g/L、溫度在5(T60°C范圍內的浴液條件下,對紗線實 施胺化改性處理;所述的c步驟的染色,是經b步驟烘干的紗線在含量為活性紅M-3BE5g/ L、活性藍M-2GE5g/L的染液中浸軋。
具體實施方式
之一所述的染色色紗的生產步驟,是在由本申請人研發(fā)的環(huán)狀涂料 染漿聯(lián)合機和紗線濕短蒸蒸箱上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染色后紗線的色光完全符合要求,水洗牢度3、級、干摩擦牢度4飛級、濕摩擦牢 度;Γ4級。
具體實施方式
之二,請參讀附圖3。一種黑色牛仔布用染色紗的生產方法,具體描述的是雙活性基活性染料和直接染 料的涂聚染色工藝,以整經成軸的原紗為染色紗線,且依次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a、胺化改性處理將經整經成軸的16s紗線通過加有改性劑和改性促進劑的浴槽實施 濕作業(yè)改性處理;
b、烘燥提供改性劑與纖維素纖維反應的溫度,并脫除經a步驟處理的紗線所含的浸 軋殘留水分;
C、染色在加有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的染液浴槽內,對經b步驟烘燥反應后的紗線實 施常溫浸軋;
d、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c步驟浸軋染液的紗線實施預烘;預熱時間控制在 1(T12S范圍內,紗線含濕率控制在25 30%范圍內;
e、濕短蒸將經d步驟預烘的紗線在溫度為12(T13(TC和相對濕度為20% 40%的蒸箱 內進行1. 5分鐘的汽蒸;f、高溫焙固將經e步驟濕短蒸反應的紗線通過11(T140°C的蒸汽輥筒作進一步交聯(lián) 反應;時間控制在0. 5^2. Omin范圍內;
g、染后處理將經f步驟染色后的紗線進行固色處理以及上漿處理;
h、色紗成軸。以上所述的胺化處理、烘燥、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和色紗成軸 八個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所述a步驟的胺化處理,是在胺化改性劑L含量為 2(T25g/L、改性促進劑SR含量為2(T30g/L、溫度在45 55°C范圍內的浴液條件下,對紗線實 施胺化改性處理;所述的c步驟的染色,是經b步驟烘干的紗線在含量為活性炭黑RGB30g/ L、直接黑VSF15g/L的染液中浸軋;所述的固色處理是在固色劑USV含量為20g/L的浴槽內 浸軋,然后烘干。
具體實施方式
之二所述的染色色紗的生產步驟,是在由本申請人研發(fā)的環(huán)狀涂料 染漿聯(lián)合機和紗線濕短蒸蒸箱上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染色后紗線的色光完全符合要求,水洗牢度3、級、干摩擦牢度4飛級、濕摩擦牢 度;Γ4級。
具體實施方式
之三,請參讀附圖4。一種淺米黃色絲光襪紗的生產方法,具體描述的是紗線絲光后用雙活性基活性染 料的縮聚染色工藝,以整經成軸的原紗為染色紗線,且依次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a、軋堿改性處理將經整經成軸的32s紗線通過加有濃堿和絲光滲透劑的浴槽實施濕 作業(yè)改性處理;
b、冷卻在通冷水的輥筒上進行,使紗線的溫度迅速降低,促進纖維溶脹和纖維素I轉 化成纖維素II ;
c、水洗在三格水洗槽內進行,水洗槽中的7(T95°C的熱水采用由后向前的逆流方式 流動,紗線則在張力控制下由前向后行進,紗線在出每個水洗槽時需經軋壓,目的在于提高 紗線的光澤,并洗去纖維中多余的燒堿;
d、染色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設備上及加有活性染料的染液浴槽內,對經c步驟絲光改性后的 紗線實施環(huán)狀循環(huán)多次常溫浸軋;
e、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d步驟浸軋染液的紗線實施預烘;預烘時間控制在 1(T15S范圍內,紗線含濕率控制在20 30%范圍內;
f、濕短蒸將經e步驟預烘的紗線在溫度為12(T14(TC和相對濕度為30% 40%的蒸箱 內進行1.5分鐘的汽蒸;
g、高溫焙固將經f步驟濕短蒸反應的紗線通過11(T14(TC的蒸汽輥筒作進一步交聯(lián) 反應;時間控制在2 3min范圍內;
h、染后處理將經g步驟染色后的紗線進行水洗處理;
i、色紗成軸。以上所述的絲光處理、冷卻、水洗、涂聚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 和色紗成軸九個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所述a步驟的絲光處理,是在氫氧化鈉含 量為180g/L 200g/L和絲光滲透劑HP含量為5g/L 15g/L、溫度為7(T80°C的浴液條件下, 對紗線實施絲光改性處理;所述的d步驟的染色,是經c步驟水洗的紗線在含量為活性黃 M-3RE10g/L、活性紅M-3BE10g/L的染液中浸軋;所述的水洗處理是在溫度為85°C的熱水中進行,然后烘干。
具體實施方式
之三,其中所述的染色色紗的生產步驟,是在由本申請人研發(fā)的環(huán) 狀涂料染漿聯(lián)合機和紗線濕短蒸蒸箱上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染色后紗線的色光完全符合要求,染色深度(L值)38. 0 ;水洗牢度4級、干摩擦牢 度4級、濕摩擦牢度3 4級。
具體實施方式
之四,請參讀附圖5。一種大紅色牛仔布用染色紗的生產方法,具體描述的是ME型活性染料和G型涂料 的一浴法涂聚染色工藝,以整經成軸的原紗為染色紗線,且依次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a、胺化改性處理將經整經成軸的16s紗線通過加有改性劑和改性促進劑的浴槽實施 濕作業(yè)改性處理;
b、烘燥提供改性劑與纖維素纖維反應的溫度,并脫除經a步驟處理的紗線所含的浸 軋殘留水分;
C、涂聚染色在加有活性染料、涂料和專用粘合劑的染液浴槽內,對經b步驟烘燥反應 后的紗線實施常溫浸軋一浴染色;
d、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c步驟浸軋染液的紗線實施預烘;預烘時間控制在 15 20s范圍內,紗線含濕率控制在25 30%范圍內;
e、濕短蒸將經d步驟預烘的紗線在溫度為12(T13(TC和相對濕度為309Γ40%的蒸箱 內進行1分鐘的汽蒸;
f、高溫焙固將經e步驟濕短蒸反應的紗線通過11(T13(TC的蒸汽輥筒作進一步交聯(lián) 反應;g、染后處理將經f步驟的染色紗線進行上漿處理;
h、色紗成軸。以上所述的胺化處理、烘燥、涂聚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和色紗 成軸八個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所述a步驟的胺化處理,是在胺化改性劑L含量為 2(T25g/L、改性促進劑SR含量為2(T30g/L、溫度為4(T60°C的浴液條件下,對紗線實施胺化 改性處理;所述的c步驟的涂聚染色,是經b步驟烘干的紗線在含量為活性紅M-3BE1. 2g/ L、活性黃M-3RE3. Og/L、涂料大紅G-Il 10g/L、涂料染色粘合劑SR-Ol 55g/L的染液中浸 軋。
具體實施方式
之四,所述的染色色紗的生產步驟,是在由本申請人研發(fā)的環(huán)狀涂 料染漿聯(lián)合機和紗線濕短蒸蒸箱上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染色后紗線的色光完全符合要求;水洗牢度3級、干摩擦牢度4級、濕摩擦牢度 2 3級。
具體實施方式
之五,請參讀附圖6。一種感溫變色針織用染色紗的生產方法,具體描述的是雙活性基活性染料打底和 感溫變色涂料的二浴法涂聚染色工藝,以整經成軸的原紗為染色紗線,且依次按照以下步 驟進行
a、胺化改性處理將經整經成軸的32s紗線通過加有改性劑和改性促進劑的浴槽實施 濕作業(yè)改性處理;
b、烘燥提供改性劑與纖維素纖維反應的溫度,并脫除經a步驟處理的紗線所含的浸 軋殘留水分;
10C、交聯(lián)縮聚染色在加有活性染料的染液浴槽內,對經b步驟烘燥反應后的紗線實施 常溫浸軋;
d、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c步驟浸軋染液的紗線實施預烘;預烘時間控制在iTlOs 范圍內,紗線含濕率控制在3(Γ40%范圍內;
e、濕短蒸將經d步驟預烘的紗線在溫度為12(T13(TC、相對濕度為30% 40%的蒸箱內 進行1分鐘的汽蒸;
f、涂料染色將經e步驟濕短蒸反應的紗線,在加有涂料和專用粘合劑的浴槽內實施 浸軋;
g、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f步驟浸軋涂料染液的紗線實施預烘;預烘時間控制在 3(T60s范圍內,紗線含濕率控制在25 30%范圍內;
h、高溫焙固將經g步驟預烘的紗線通過11(T13(TC的蒸汽輥筒作進一步烘干并交聯(lián) 反應;
i、染后處理將經h步驟染色后的紗線在氨基有機硅柔軟劑DC-17含量為20g/L的浴 槽內浸軋,然后在105 120°C的烘筒上烘干,對紗線作柔軟處理;
J、色紗成軸。以上所述的胺化處理、烘燥、交聯(lián)縮聚染色、預烘、濕短蒸、涂料染色、預烘、高溫焙 固、染后處理和色紗成軸十個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所述a步驟的胺化處理,是在 胺化變性劑L含量2(T25g/L、變性促進劑SR含量2(T30g/L、溫度為6(T8(TC范圍內的的浴 液條件下,對紗線實施胺化改性處理;所述的c步驟的交聯(lián)縮聚染色,是經b步驟烘干的紗 線在含量為活性藍M-2GE2g/L、活性黃M-3RE3g/L的染液中浸軋;所述f步驟的涂料染色是 在RTP變色玫瑰紅B4涂料含量為20g/L、涂料染色粘合劑SR-02含量為60g/L的染液中浸 軋。
具體實施方式
之五所述的染色色紗的生產步驟,是在由本申請人研發(fā)的環(huán)狀涂料 染漿聯(lián)合機和紗線濕短蒸蒸箱上一步連續(xù)完成的。染色后的紗線,織成針織面料后,能在溫度超過35°C時開始由紫色變成藍色,裁剪 成各種圖案縫在服裝上,圖案具有感溫變色功能。如以上所給出的5個具體實施方式
那樣,根據或參讀附圖廣9,針對紗線不同染后 加工要求可以給出很多個具體實施方式
。由于除了以上所給出的5個具體實施方式
以外的具體實施方式
,同行業(yè)技術人員是完全能夠理解并實施的,在此就不再具體描述了。然而,依據本發(fā)明所述紗線的連續(xù)聚縮染色的生產方法,按照或參照附圖廣9所 給出的工藝流程,所實施的所述紗線的染色生產方法,都屬于本發(fā)明所主張的權利保護范 圍。本發(fā)明試產的樣品,是很成功的。本發(fā)明的使用范圍不受本說明書描述的限制,可廣泛適用于纖維素纖維原紗的各 種陰離子染料和涂料搭配的涂聚染色工藝。初試實踐證明,本發(fā)明對于不同后加工要求的 色紗染色,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以整經成軸的纖維素纖維紗線為加 工對象,其特征在于,該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進行a、改性處理;根據所述紗線的后加工需求,對所述紗線進行改處理性;b、涂聚染色;在加有涂料和/或陰離子染料以及助劑的混合染液浴槽內,對經a步驟改 性處理的所述紗線實施浸軋染色;C、預烘;所述預烘采用遠紅外加熱對經b步驟浸軋染色的所述紗線實施預烘;d、濕短蒸;所述濕短蒸是將經c步驟遠紅外加熱預烘后的所述紗線,在濕蒸箱內實施 汽蒸反應;e、高溫焙固;所述高溫焙固是將經d步驟濕蒸后的所述紗線,通過加熱進一步完成汽 蒸反應和粘合劑的交聯(lián)反應并烘干;f、染后處理;將經e步驟高溫焙固后的所述紗線進行染后處理;g、染色紗線成軸;將經f步驟染后處理的所述紗線卷繞在經軸上;且以上所述的改性處理、涂聚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和色紗成軸7個 步驟,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a步驟改性處理,是胺化改性處理,是在胺化變性劑L含量為l(T30g/L、變性促進劑SR含 量為1(T40 g/L,溫度在3(T80°C范圍內的浴液條件下,通過浸軋并經烘燥對所述紗線實施 胺化改性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a步驟改性處理,是絲光改性處理,是在NaOH含量為170160 g/L、HP絲光滲透劑含量為 (Γ15 g/L、溫度在7(T95°C范圍內的浴液條件下,通過浸軋并經冷卻后水洗,對所述紗線實 施絲光改性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b步驟的涂聚染色,包括單涂料染色、單陰離子染料交聯(lián)縮聚染色及涂料與染料縮聚一浴 染色或二浴染色;所述的單涂料染色,是在涂料含量為1 g/L 100 g/L、專用粘合劑含量為 (Γ100 g/L、防泳移劑含量為5 g/廣30 g/L的染液條件下,對紗線實施涂料染色;所述的單 陰離子染料交聯(lián)縮聚染色,是在雙活性基活性染料含量為(Γ50 g/L、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 含量為(Γ30 g/L、交聯(lián)劑含量為(Γ50 g/L的染液條件下,對紗線實施染色,染液中的三種 物質可以根據對產品后加工性能的不同要求進行任意組合;所述的涂料與染料縮聚一浴染 色,是在單縮聚染色的基礎上,根據染色紗色種的需要,在染液中加入含量為廣60 g/L涂料 和(Γ80 g/L專用粘合劑,對所述紗線實施一浴染色;所述的涂料與染料縮聚二浴染色,是 先按單縮聚染色染液配方進行染料的縮聚染色,經預烘和濕短蒸后,再按單涂料染色染液 配方進行涂料染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b步驟染色用的陰離子染料是雙活性基活性染料、D型直接染料、酸性或中性染料;所述 的交聯(lián)劑是交聯(lián)劑VS-3 ;所述的染色涂料是D型涂料、A型涂料、G型涂料或特種涂料;所述 的專用粘合劑是涂料染色粘合劑SR-Ol和/或SR-02 ;所述的防泳移劑是防泳移劑W。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c步驟遠紅外預烘的預烘時間控制在6iT20S范圍內,烘后紗線含濕率控制在259Γ40%范圍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d步驟濕短蒸,是對經c步驟預烘的所述紗線,在干球溫度為100°C 140°C、相對濕度為 209Γ45%的條件下汽蒸0. 5 2min,使活性染料和/或其它陰離子染料交鏈固著在纖維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e步驟高溫焙固,是將所述紗線置于表面溫度為10(Tl5(rC、相對濕度為2(Γ45%范圍內 的烘筒上進行焙固,時間控制在Hmin范圍內,以延續(xù)d步驟濕短蒸的汽蒸反應,并為粘合 劑進一步提供必要的交鏈條件。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f步驟染后處理,包括水洗,固色、后整理,朦朧染色、功能處理、彩竹效果處理和上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所公開的是一種纖維素纖維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是一種以纖維素纖維改性處理為前提,以涂料染色和/或陰離子染料交聯(lián)縮聚染色為基本特征的所述紗線連續(xù)涂聚染色的生產方法。該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整經成軸的紗線化學改性或物理改性處理、涂聚染色、預烘、濕短蒸、高溫焙固、染后處理、色紗成軸,且所述的所有生產步續(xù)是一機一步連續(xù)完成的。具有生產工藝簡單可靠,較大幅度地減少用水和用汽,提高染料上染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使產品色紗品種多樣化等特點。經本發(fā)明加工生產的染色紗線織成的織物,能滿足多種后加工的需求,可適應市場對紡織產品多變的要求。
文檔編號D06B3/04GK102146635SQ20111002835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26日
發(fā)明者劉國良, 徐三興 申請人:常州市森容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