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苧麻生產加工設備,具體涉及的是一種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 聯動設備。
背景技術:
苧麻是一種純天然植物,早在四千年前就被我國人民開發利用,是中國特有的以 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我國國寶。我國的苧麻產量約占全世界苧麻產量的90 %以上,種植面積大,產量充沛。所以苧 麻在國際上有著“中國草”謄稱。苧麻經過多年的研發,現已發展為一種時尚高檔的紡織品面科,纖維有著獨特的 風格纖維堅韌、伸長小、強力高。純苧麻織物具有吸濕、排濕快,擁有吸濕排汗、通風透氣、 涼爽宜人功能。所以深受國內國際人士歡迎。經剝制干燥后的苧麻韌皮,有65-70%的纖維素及30-35非纖維素的苧麻膠質。為 了從苧麻韌皮中分離出單纖維,必須經過脫膠一敲麻一水洗一脫水一漬油一脫水一抖松一 烘干一精干麻(可紡纖維)。傳統的水洗機都是由水槽一輸麻簾一出麻簾一三葉滾筒組成,洗麻后由離心脫水 機脫干。由于麻通過輸麻簾送往水槽后,麻向前運動是靠水的沖力與三葉滾筒將麻送至前 方。所以存在二方面的問題。(—)、水洗機存在1、直把麻到水槽后變為了亂把麻。2、纖維易繞三葉滾筒,處理 時間長影響產量。3、洗麻要求水壓高,水量大,否則麻在水槽內運動速度慢,極易造成在水 槽中屯積所以耗水量大。( 二)、脫水機1、由于每次脫水只能裝濕麻50_60kg,所以產量低,工人勞動強度 大。2、為了滿足生產流程,必須配置多臺離心脫水機,脫水機耗電高每臺離心脫水機功率為 5.5kw。3、由于采取的是高速離心脫水的原理,所以設備損耗大,維修工作量也大。4、由于 離心脫水機采取的是三角皮帶傳動,三角皮帶的伸長導至經常脫水達不到工藝要求(含水 率一般都只能控制在60%以上)。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苧麻生產加工設備采用水洗機和脫水機,產量低,生產效率差,耗 能高不利于環境保護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 聯動設備。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 干聯動設備,它包括洗麻裝置,出麻簾,壓干裝置,所述洗麻裝置通過出麻簾與壓干裝置相 銜接。所述洗麻裝置包括輸麻簾,洗麻槽,耙麻裝置;所述輸麻簾位于洗麻槽前端,耙麻 裝置位于洗麻槽內,設于槽底上方。
耙麻裝置包括耙麻架,傳動軸,連桿,曲軸,支撐托架,鉸鏈;傳動軸通過鉸鏈與耙 麻架連接,并且傳動軸通過連桿與曲軸連接;曲軸通過支撐托架固定在耙麻架上。還包括平衡重錘,平衡重錘位于連桿之上,靠近曲軸的一端。所述耙麻架上設有3個以上的洗麻爪。所述洗麻槽為長條槽狀結構,前端設有進水管,后端設有出水管。所述洗麻裝置為2套或2套以上,優選3套。所述洗麻裝置之間通過前一洗麻裝置的輸麻簾銜接。所述壓干裝置包括液壓壓干機,麻框車,轉盤,軌道;所述軌道與轉盤連接,麻框車 運行在軌道上,軌道延續到液壓壓干機下方。從洗麻裝置洗凈后的麻經出麻簾輸送到位于轉盤上的麻框車內,裝好后的麻框車 沿軌道運行到液壓壓干機下方,由液壓壓干機進行壓干操作,麻框車上設有門,壓干后的濕 麻自麻框車門取出即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設有具有下述優點本發明采用多個洗麻裝置串聯連接,使麻在洗麻裝置內延續清洗防止了麻在水槽 中屯積,2、在洗麻過程中不需要將麻攪亂,解決了亂把麻的缺陷,簡化了加工工序;3、根據 化學科學中少量多次的清洗原則,進行逐步清洗,節約了人工與耗水量。(原每臺水洗機需 配3人,原每噸精麻耗水量100噸左右,重新設計后,每臺水洗機只需配置1人,(出麻由壓 干的工作人員負責)噸精麻節約人工工資27元/噸。噸精麻耗水量在70噸左右,噸精麻 節約用水30噸左右,噸精麻節約費用開支30元左右。本發明將現有技術洗凈后的麻采用高速離心脫水機進行脫水的設計改為了用液 壓機進行脫水的設計,液壓機與水洗機聯動,即省工省電又簡化工序,還避免了在脫水過程 中攪亂麻把,便于下一步的加工。現有技術中一噸精麻需配置高速離心脫水機2-3臺,按本 發明設計,班產精麻三噸僅需一臺液壓機即可,班產精麻三噸可減少用2人。節約人工工資 80元/日。現有技術一臺離心脫水機裝機容量5. 5kw,班產三噸精麻,需配置6-7臺離心脫 水機,班耗電量5. 5kwX7臺X0.85X7. 5 = 245kwh (度),而采用本發明設計,一臺液壓機 裝機容量5. 5kw,班耗電量為5. 5kwXlX0. 85X7.5 = 35kwh(度),同樣的產量每班節約用 電對5-35 = 210kwh (度),節約電費1470元/班。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改造投入成本低、產量高、節約能耗、省工、省料。麻清 洗干凈透徹,壓干后的麻含水率低,(含水率可以控制在50%左右),由于麻的含水率降低, 提高了麻的上油率,精麻的含油率可達到0.8以上。改善了梳紡品質。
圖1是本發明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洗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中壓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請參閱圖1-3所示的本發明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的實施例,它包括洗麻裝置1,出麻簾2,壓干裝置3,所述洗麻裝置1通過出麻簾2與壓干裝 置3相銜接。所述洗麻裝置1包括輸麻簾4,洗麻槽5,耙麻裝置6 ;所述輸麻簾4位于洗麻 槽5前端,耙麻裝置6位于洗麻槽5內,設于槽底上方。耙麻裝置6包括耙麻架6. 1,傳動 軸6. 2,連桿6. 3,曲軸6. 4,支撐托架6. 5,鉸鏈;傳動軸6. 2通過鉸鏈6. 6與耙麻架連接,并 且傳動軸6. 2通過連桿6. 3與曲軸6. 4連接;曲軸6. 4通過支撐托架6. 5固定在耙麻架上。 還包括平衡重錘6. 7,平衡重錘6. 7位于連桿6. 3之上,靠近曲軸6. 4的一端。所述耙麻架 上設有12個洗麻爪6. 5。所述洗麻槽5為長條槽狀結構,前端設有進水管5. 1,后端設有出水管5. 2。所述洗麻裝置1為3套。所述洗麻裝置1之間通過前一洗麻裝置1的輸麻簾4銜接。所述壓干裝置3包括液壓壓干機3. 1,麻框車3. 2,轉盤3. 3,軌道3. 4 ;所述軌道 3. 4與轉盤3. 3連接,麻框車運行在軌道3. 4上,軌道3. 4延續到液壓壓干機3. 1下方。從洗麻裝置1洗凈后的麻3. 6經出麻簾2輸送到位于轉盤上的麻框車3. 2內,裝 好后的麻框車3. 2沿軌道3. 4運行到液壓壓干機3. 1下方,由液壓壓干機進行壓干操作,麻 框車3. 2帶有麻框3. 8,麻框車上設有門3. 5,壓干后的濕麻3. 7自麻框車門3. 5取出即可。更詳細地說明將脫膠敲麻后的麻,分把平鋪在輸麻簾上,通過輸麻簾送入洗麻水 槽中,由多節爬齒裝置,把麻從洗麻水槽中,從前至后自動勻速地將麻源源不斷地輸送往每 一個水槽中,最后輸送到出麻簾。通過脫膠后的麻7平鋪于輸麻簾,送往洗麻槽,爬麻架在傳動軸與曲柄的帶動下, 作往復與上下運動,多組爬齒安裝在爬麻架上,隨著爬麻架作往復與上下運動。麻一方面在 流動的水中進過多道清洗,另一方面在爬齒的作用下,不斷的將麻送往前方。通過第一道水 洗的麻,繼續經過輸麻簾4輸送到第二個洗麻槽5與第三個洗麻槽5,在清洗后由出麻簾2 送往麻框車,裝滿麻后通過轉盤的轉動,一方面將空麻框車送往出麻簾2下,另一方面又將 已盛滿麻的麻框車送往液壓機加壓頭下面,通過液壓機將麻中的水份壓干凈。打開麻框車 門將壓干水后的麻,送往漬油槽漬油。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 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它包括洗麻裝置,出麻簾,壓干裝置, 所述洗麻裝置通過出麻簾與壓干裝置相銜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 洗麻裝置包括輸麻簾,洗麻槽,耙麻裝置;所述輸麻簾位于洗麻槽前端,耙麻裝置位于洗麻 槽內,設于槽底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 耙麻裝置包括耙麻架,傳動軸,連桿,曲軸,支撐托架,鉸鏈;傳動軸通過鉸鏈與耙麻架連接, 并且傳動軸通過連桿與曲軸連接;曲軸通過支撐托架固定在耙麻架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 括平衡重錘,平衡重錘位于連桿之上,靠近曲軸的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 耙麻架上設有3個以上的洗麻爪。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 洗麻槽為長條槽狀結構,前端設有進水管,后端設有出水管。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 洗麻裝置為2套或2套以上,優選3套,所述洗麻裝置之間通過前一洗麻裝置的輸麻簾銜 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 壓干裝置包括液壓壓干機,麻框車,轉盤,軌道;所述軌道與轉盤連接,麻框車運行在軌道 上,軌道延續到液壓壓干機下方。
全文摘要
一種苧麻韌皮纖維水洗與纖維壓干聯動設備,涉及苧麻生產加工設備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采用水洗機和脫水機,產量低,生產效率差,耗能高不利于環境保護的不足,它包括洗麻裝置,出麻簾,壓干裝置,所述洗麻裝置通過出麻簾與壓干裝置相銜接。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改造投入成本低、產量高、節約能耗、省工、省料,麻清洗干凈透徹,不易造成亂把,適合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D01C1/00GK102071475SQ201110007719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馮頂安, 李坤 申請人:沅江市明星麻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