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經編機,具體是指一種雙軸向或者多軸向等經編機中的槽針
針芯運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在雙軸向或者多軸向等經編機中所使用的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包括槽針運 動機構和針芯運動機構,所述槽針運動機構包括主動轉軸、由第一偏心輪和第一偏心套及 第一連桿組件構成的第一偏心連桿機構、由所述第一偏心連桿機構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 一輸出桿、槽針擺臂以及擺動主軸,槽針通過槽針床固定安裝在所述槽針擺臂的一端部,所 述槽針擺臂設置在所述第一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且其安裝有槽針的一端與第一輸出桿 的頂部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固定連接,在成圈運動時,槽針擺臂由所述第一輸 出桿驅動,從而實現槽針的上下運動;所述針芯運動機構包括主動轉軸、由第二偏心輪和第 二偏心套及第二連桿組件構成的第二偏心連桿機構、由所述第二偏心連桿機構驅動實現上 下運動的第二輸出桿、針芯擺臂以及擺動主軸,所述針芯通過針芯床固定安裝在所述針芯 擺臂的一端部,所述針芯擺臂設置在所述第二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且其安裝有針芯的一 端與第二輸出桿的頂部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偏心輪和第 二偏心輪分別與主動轉軸固定連接,在成圈運動時,針芯擺臂由所述第二輸出桿驅動,從而 實現針芯的上下運動;但是,這種槽針針芯運動機構的槽針以及針芯在運動時,槽針以及針 芯是繞著所述擺動主軸的中心軸線轉動從而實現上下運動的,因此這種上下運動只是近似 直線的一段圓弧運動,為了更接近于直線運動,必須使槽針擺臂以及針芯擺臂的擺動半徑 越大越好,這樣使得槽針擺臂以及針芯擺臂的長度較長,空間結構龐大;另外,由于槽針以 及針芯僅作近似直線的上下運動,這樣使得織出的織物品種較少,從而限制了機型多樣化 的發展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槽針或者針芯既能單獨作上下直線運
動,而且還能同時作左右平移運動,且占用的空間較小的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種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包括
槽針運動機構和針芯運動機構以及經編機連桿支架,所述槽針運動機構包括主動轉軸、由
第一偏心輪和第一偏心套及第一連桿組件構成的第一偏心連桿機構、由所述第一偏心連桿
機構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一輸出桿、槽針擺臂以及擺動主軸,所述槽針通過槽針床固定
安裝在所述槽針擺臂的頂部,所述槽針擺臂設置在所述第一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且與第
一輸出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所述針芯運動機構包括主動轉軸、由第二偏心輪和第二偏心套
及第二連桿組件構成的第二偏心連桿機構、由所述第二偏心連桿機構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
第二輸出桿、針芯擺臂以及擺動主軸,所述針芯通過針芯床固定安裝在所述針芯擺臂的頂
部,所述針芯擺臂設置在所述第二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且與第二輸出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偏心輪和第二偏心輪分別與主動轉軸固定連接,在所述槽針運動機構的第一 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還設有第一槽針連桿、第二槽針連桿以及槽針連桿架,所述第一槽 針連桿與第二槽針連桿、槽針連桿架及所述槽針擺臂構成四連桿機構;所述槽針連桿架的 一端與擺動主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槽針連桿的一端及第二槽針連桿的一端轉動 連接;所述第一槽針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輸出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槽針連桿的另 一端與所述槽針擺臂的底部轉動連接;在所述針芯運動機構的第二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 還設有第一針芯連桿、第二針芯連桿以及針芯連桿架,所述第一針芯連桿與第二針芯連桿、 針芯連桿架及所述針芯擺臂構成四連桿機構;所述針芯連桿架的一端與擺動主軸固定連 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針芯連桿的一端及第二針芯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針芯連 桿的另一端與第二輸出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針芯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針芯擺臂的 底部轉動連接;該槽針針芯運動機構還設有由第三偏心輪和第三偏心套及第三連桿組件構 成的第三偏心連桿機構、由所述第三偏心連桿機構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三輸出桿以及擺 動臂;所述擺動臂的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三輸出桿的頂部轉動 連接,所述第三偏心輪與主動轉軸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連桿組件由第一槽針桿件、第二 槽針桿件和第三槽針桿件構成的三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槽針桿件與第一偏心套之間、 所述第一槽針桿件與第二槽針桿件之間、所述第二槽針桿件與第三槽針桿件之間以及所述 第三槽針桿件與第一輸出桿之間均以轉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槽針桿件以及第三槽針桿 件分別與所述經編機連桿支架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組件由第一針芯桿件、第二針芯桿 件、第三針芯桿件、第四針芯桿件以及第五針芯桿件構成的五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針芯 桿件與第二偏心套之間、所述第一針芯桿件與第二針芯桿件之間、所述第二針芯桿件與第 三針芯桿件及第四針芯桿件之間、所述第三針芯桿件與第五針芯桿件之間以及所述第五針 芯桿件與第二輸出桿之間均以轉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針芯桿件、第四針芯桿件以及第 五針芯桿件分別與所述經編機上的連桿支架轉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第三連桿組件由第一連接桿、第二 連接桿、第三連接桿、第四連接桿、第五連接桿、第六連接桿以及第七連接桿構成的七連桿 機構組成;所述第一連接桿與第三偏心套之間、所述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之間、所述第 二連接桿與第三連接桿之間、所述第三連接桿與第四連接桿之間、所述第四連接桿與第五 連接桿及第六連接桿之間、所述第六連接桿與第七連接桿之間以及所述第七連接桿與第三 輸出桿之間均以轉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第三連接桿、第五連接桿以及第七連接 桿分別與所述經編機連桿支架轉動連接。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槽針的上下運動可通過第一輸出桿推動槽針擺臂上下運動實 現;槽針還可通過由第一槽針連桿與第二槽針連桿、槽針連桿架及槽針擺臂構成的四連桿 機構,以及由第三偏心連桿機構、第三輸出桿以及擺動臂構成的擺動主軸擺動機構,實現槽 針在作上下運動的同時作左右平移運動,即上下及平移的合成運動;針芯的上下運動可通 過第二輸出桿推動針芯擺臂上下運動實現;針芯還可通過由第一針芯連桿與第二針芯連 桿、針芯連桿架及針芯擺臂構成的四連桿機構,以及由第三偏心連桿機構、第三輸出桿以及 擺動臂構成的擺動主軸擺動機構,實現針芯在作上下運動的同時作左右平移運動,即上下 及平移的合成運動;因此,這種結構的槽針針芯運動機構,一方面使得織出的織物品種更為3/5頁
豐富,滿足了機型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其結構更為緊湊,占用的空間較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三輸出桿的頂部與擺動臂的轉動連接處有多
個。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可方便地調節擺動臂及擺動主軸的轉動角度,以滿足紗線成圈運動需要。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槽針針芯運動機構中槽針運動機構的第一偏心連桿機構、第一
輸出桿與四連桿機構的一種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槽針針芯運動機構中針芯運動機構的第二偏心連桿機構、第二 輸出桿與四連桿機構的一種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槽針針芯運動機構中第三偏心連桿機構、第三輸出桿與擺動臂 的一種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
圖1至3所示的一種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包括槽針運動機構和針芯運 動機構以及經編機連桿支架,所述槽針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經編機油箱內的主動轉軸1、由 第一偏心輪2a-l和第一偏心套2a-2及第一連桿組件2a_3構成的第一偏心連桿機構2a、 由所述第一偏心連桿機構2a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一輸出桿3a、槽針擺臂4a以及擺動主 軸5,所述擺動主軸5轉動連接在經編機的油箱支架上,所述槽針通過槽針床固定安裝在所 述槽針擺臂4a的頂部(圖中未示),所述槽針擺臂4a設置在所述第一輸出桿3a與擺動主 軸5之間且與第一輸出桿3a的頂部3a-l通過第一擺臂銷軸和/或軸承轉動連接,所述針 芯運動機構包括與槽針運動機構中的同一根主動轉軸1、由第二偏心輪2b-l和第二偏心套 2b-2及第二連桿組件2b-3構成的第二偏心連桿機構2b、由所述第二偏心連桿機構2b驅動 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二輸出桿3b、針芯擺臂4b以及擺動主軸5,所述針芯通過針芯床固定安 裝在所述針芯擺臂4b的頂部(圖中未示),所述針芯擺臂4b設置在所述第二輸出桿3b與 擺動主軸5之間且與第二輸出桿3b的頂部3b-l通過第二擺臂銷軸和/或軸承轉動連接, 所述第一偏心輪2a-l和第二偏心輪2b-l分別與主動轉軸1固定連接,在所述槽針運動機 構的第一輸出桿3a與擺動主軸5之間還設有第一槽針連桿6a、第二槽針連桿7a以及槽針 連桿架8a,所述第一槽針連桿6a與第二槽針連桿7a、槽針連桿架8a及所述槽針擺臂4a構 成四連桿機構;所述槽針連桿架8a的一端與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槽針 連桿6a的一端6a-l及第二槽針連桿7a的一端7a_l通過銷軸和/或軸承轉動連接;所述 第一槽針連桿6a的另一端6a-2與第一輸出桿3a的頂部3a_l通過第一擺臂銷軸和/或軸 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槽針連桿7a的另一端7a-2與所述槽針擺臂4a的底部通過銷軸和/ 或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針芯運動機構的第二輸出桿3b與擺動主軸5之間還設有第一針芯 連桿6b、第二針芯連桿7b以及針芯連桿架8b,所述第一針芯連桿6b與第二針芯連桿7b、針 芯連桿架8b及所述針芯擺臂4b構成四連桿機構;所述針芯連桿架8b的一端與擺動主軸5 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針芯連桿6b的一端6b-l及第二針芯連桿7b的一端7b-l通 過銷軸和/或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針芯連桿6b的另一端6b-2與第二輸出桿3b的頂部3b-l通過第二擺臂銷軸和/或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針芯連桿7b的另一端7b-2與所述 針芯擺臂4b的底部轉動連接;該槽針針芯運動機構還設有由第三偏心輪9-l和第三偏心套 9-2及第三連桿組件9-3構成的第三偏心連桿機構9、由所述第三偏心連桿機構9驅動實現 上下運動的第三輸出桿10以及擺動臂11 ;所述擺動臂11的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5固定連 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三輸出桿10的頂部10-1通過銷軸和/或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三偏心 輪9-1與主動轉軸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輸出桿10的頂部10-1與擺動臂11的轉動連接 處有多個,如圖3所示可位于擺動臂11上的11-1、11-2、11-3以及11-4處。所述第三偏心 輪9-1與主動轉軸1固定連接。 如
圖1、2所示,所述第一連桿組件2a-3可由第一槽針桿件2a-3-l、第二槽針桿件 2a-3-2和第三槽針桿件2a-3-3構成的三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槽針桿件2a_3_l與第一 偏心套2a-2之間、所述第一槽針桿件2a-3-l與第二槽針桿件2a_3_2之間、所述第二槽針 桿件2a-3-2與第三槽針桿件2a-3-3之間以及所述第三槽針桿件2a_3_3與第一輸出桿3a 之間均以轉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槽針桿件2a-3-l以及第三槽針桿件2a-3-3分別與所 述經編機主動轉軸1油箱上的連桿支架轉動連接,圖中未示;所述第二連桿組件2b-3可由 第一針芯桿件2b-3-l、第二針芯桿件2b-3-2、第三針芯桿件2b-3-3、第四針芯桿件2b_3_4 以及第五針芯桿件2b-3-5構成的五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針芯桿件2b-3-l與第二偏心 套2b-2之間、所述第一針芯桿件2b-3-l與第二針芯桿件2b-3-2之間、所述第二針芯桿件 2b-3-2與第三針芯桿件2b-3-3及第四針芯桿件2b-3-4之間、所述第三針芯桿件2b_3_3與 第五針芯桿件2b-3-5之間以及所述第五針芯桿件2b-3-5與第二輸出桿3b之間均以轉動 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針芯桿件2b-3-l、第四針芯桿件2b-3-4以及第五針芯桿件2b-3-5分 別與所述經編機主動轉軸1油箱上的連桿支架轉動連接,圖中未示。 如圖3所示,所述第三連桿組件9-3可由第一連接桿9-3-l、第二連接桿9-3-2、第 三連接桿9-3-3、第四連接桿9-3-4、第五連接桿9-3-5、第六連接桿9_3_6以及第七連接桿 9-3-7構成的七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連接桿9-3-1與第三偏心套9-2之間、所述第一連 接桿9-3-1與第二連接桿9-3-2之間、所述第二連接桿9-3-2與第三連接桿9_3_3之間、所 述第三連接桿9-3-3與第四連接桿9-3-4之間、所述第四連接桿9-3-4與第五連接桿9_3_5 及第六連接桿9-3-6之間、所述第六連接桿9-3-6與第七連接桿9-3-7之間以及所述第七 連接桿9-3-7與第三輸出桿10之間均以轉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9-3-l、第三連接 桿9-3-3、第五連接桿9-3-5以及第七連接桿9-3-7分別與所述經編機主動轉軸1油箱上設 置的連桿支架轉動連接,圖中未示。 本實用新型的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在紗線成圈運動時的工作過程以下通過主動轉 軸1的旋轉運動,帶動第一偏心連桿機構2a的第一連桿組件2a-3中各連桿擺動,實現第一 輸出桿3a以上下推動的方式輸出到所述槽針擺臂4a上,使槽針擺臂4a帶動槽針作上下運 動;與此同時,隨著主動轉軸1的旋轉運動,使第三偏心連桿機構9的第三連桿組件9-3中 各連桿擺動,實現第三輸出桿10以上下推動的方式輸出到所述擺動臂11上,使擺動臂11 實現擺動;由于擺動臂11的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從而使擺動主軸5作旋轉運 動,又由于槽針連桿架8a的一端與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因而擺動主軸5的旋轉運動使槽 針連桿架8a擺動,通過槽針連桿架8a的擺動,又使由第一槽針連桿6a、第二槽針連桿7a、 槽針連桿架8a及所述槽針擺臂4a構成的四連桿機構實現槽針最終的上下及平移合成運動;同樣,通過主動轉軸1的旋轉運動,帶動第二偏心連桿機構2b的第二連桿組件2b-3中 各連桿擺動,實現第二輸出桿3b以上下推動的方式輸出到所述針芯擺臂4b上,使針芯擺臂 4b帶動針芯作上下運動;與此同時,隨著主動轉軸1的旋轉運動,使第三偏心連桿機構9的 第三連桿組件9-3中各連桿擺動,實現第三輸出桿10以上下推動的方式輸出到所述擺動臂 11上,使擺動臂11實現擺動;由于擺動臂11的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從而使擺 動主軸5作旋轉運動,又由于針芯連桿架8b的一端與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因而擺動主軸 5的旋轉運動使針芯連桿架8b擺動,通過針芯連桿架8b的擺動,又使由第一針芯連桿6b、 第二針芯連桿7b、針芯連桿架8b及所述針芯擺臂4b構成的四連桿機構實現針芯最終的上 下及平移合成運動;當然,還可根據織物品種的需要,使槽針或針芯僅作上下運動,這樣只 需將槽針或針芯連桿架8a或8b脫離與擺動主軸5的固定連接即可。
權利要求一種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包括槽針運動機構和針芯運動機構以及經編機連桿支架,所述槽針運動機構包括主動轉軸(1)、由第一偏心輪(2a-1)和第一偏心套(2a-2)及第一連桿組件(2a-3)構成的第一偏心連桿機構(2a)、由所述第一偏心連桿機構(2a)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一輸出桿(3a)、槽針擺臂(4a)以及擺動主軸(5),所述槽針通過槽針床固定安裝在所述槽針擺臂(4a)的頂部,所述槽針擺臂(4a)設置在所述第一輸出桿(3a)與擺動主軸(5)之間且與第一輸出桿(3a)的頂部(3a-1)轉動連接,所述針芯運動機構包括主動轉軸(1)、由第二偏心輪(2b-1)和第二偏心套(2b-2)及第二連桿組件(2b-3)構成的第二偏心連桿機構(2b)、由所述第二偏心連桿機構(2b)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二輸出桿(3b)、針芯擺臂(4b)以及擺動主軸(5),所述針芯通過針芯床固定安裝在所述針芯擺臂(4b)的頂部,所述針芯擺臂(4b)設置在所述第二輸出桿(3b)與擺動主軸(5)之間且與第二輸出桿(3b)的頂部(3b-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偏心輪(2a-1)和第二偏心輪(2b-1)分別與主動轉軸(1)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針運動機構的第一輸出桿(3a)與擺動主軸(5)之間還設有第一槽針連桿(6a)、第二槽針連桿(7a)以及槽針連桿架(8a),所述第一槽針連桿(6a)與第二槽針連桿(7a)、槽針連桿架(8a)及所述槽針擺臂(4a)構成四連桿機構;所述槽針連桿架(8a)的一端與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槽針連桿(6a)的一端(6a-1)及第二槽針連桿(7a)的一端(7a-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槽針連桿(6a)的另一端(6a-2)與第一輸出桿(3a)的頂部(3a-1)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槽針連桿(7a)的另一端(7a-2)與所述槽針擺臂(4a)的底部轉動連接;在所述針芯運動機構的第二輸出桿(3b)與擺動主軸(5)之間還設有第一針芯連桿(6b)、第二針芯連桿(7b)以及針芯連桿架(8b),所述第一針芯連桿(6b)與第二針芯連桿(7b)、針芯連桿架(8b)及所述針芯擺臂(4b)構成四連桿機構;所述針芯連桿架(8b)的一端與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針芯連桿(6b)的一端(6b-1)及第二針芯連桿(7b)的一端(7b-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針芯連桿(6b)的另一端(6b-2)與第二輸出桿(3b)的頂部(3b-1)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針芯連桿(7b)的另一端(7b-2)與所述針芯擺臂(4b)的底部轉動連接;該槽針針芯運動機構還設有由第三偏心輪(9-1)和第三偏心套(9-2)及第三連桿組件(9-3)構成的第三偏心連桿機構(9)、由所述第三偏心連桿機構(9)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三輸出桿(10)以及擺動臂(11);所述擺動臂(11)的一端與所述擺動主軸(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三輸出桿(10)的頂部(10-1)轉動連接,所述第三偏心輪(9-1)與主動轉軸(1)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組件 (2a-3)由第一槽針桿件(2a-3-l)、第二槽針桿件(2a-3-2)和第三槽針桿件(2a-3-3)構 成的三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槽針桿件(2a-3-l)與第一偏心套(2a_2)之間、所述第一 槽針桿件(2a-3-l)與第二槽針桿件(2a-3-2)之間、所述第二槽針桿件(2a-3-2)與第三 槽針桿件(2a-3-3)之間以及所述第三槽針桿件(2a-3-3)與第一輸出桿(3a)之間均以轉 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槽針桿件(2a-3-l)以及第三槽針桿件(2a-3-3)分別與所述經編 機連桿支架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組件(2b-3)由第一針芯桿件(2b-3-l)、第二針芯桿件 (2b-3-2)、第三針芯桿件(2b-3-3)、第四針芯桿件(2b-3-4)以及第五針芯桿件(2b_3_5)構 成的五連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針芯桿件(2b-3-l)與第二偏心套(2b-2)之間、所述第一針 芯桿件(2b-3-l)與第二針芯桿件(2b-3-2)之間、所述第二針芯桿件(2b-3-2)與第三針芯桿件(2b-3-3)及第四針芯桿件(2b-3-4)之間、所述第三針芯桿件(2b-3-3)與第五針芯桿 件(2b-3-5)之間以及所述第五針芯桿件(2b-3-5)與第二輸出桿(3b)之間均以轉動副方 式連接,所述第一針芯桿件(2b-3-l)、第四針芯桿件(2b-3-4)以及第五針芯桿件(2b-3-5) 分別與所述經編機上的連桿支架轉動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桿組 件(9-3)由第一連接桿(9-3-1)、第二連接桿(9-3-2)、第三連接桿(9_3_3)、第四連接桿 (9-3-4)、第五連接桿(9-3-5)、第六連接桿(9-3-6)以及第七連接桿(9_3_7)構成的七連 桿機構組成;所述第一連接桿(9-3-1)與第三偏心套(9-2)之間、所述第一連接桿(9-3-1) 與第二連接桿(9-3-2)之間、所述第二連接桿(9-3-2)與第三連接桿(9-3-3)之間、所述 第三連接桿(9-3-3)與第四連接桿(9-3-4)之間、所述第四連接桿(9-3-4)與第五連接桿 (9-3-5)及第六連接桿(9-3-6)之間、所述第六連接桿(9-3-6)與第七連接桿(9_3_7)之間 以及所述第七連接桿(9-3-7)與第三輸出桿(10)之間均以轉動副方式連接,所述第一連接 桿(9-3-1)、第三連接桿(9-3-3)、第五連接桿(9-3-5)以及第七連接桿(9_3_7)分別與所 述經編機連桿支架轉動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三 輸出桿(10)的頂部(10-1)與擺動臂(11)的轉動連接處有多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經編機槽針針芯運動機構,包括槽針運動機構和針芯運動機構,其以在槽針運動機構的第一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設置第一、第二槽針連桿、槽針連桿架及槽針擺臂構成的四連桿機構,以及在針芯運動機構的第二輸出桿與擺動主軸之間設置第一、第二針芯連桿、針芯連桿架及針芯擺臂構成的四連桿機構,和另外設置的由第三偏心輪和第三偏心套及第三連桿組件構成的第三偏心連桿機構、由第三偏心連桿機構驅動實現上下運動的第三輸出桿以及擺動臂,擺動臂的一端與擺動主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三輸出桿的頂部轉動連接為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槽針或者針芯既可僅作上下直線運動,還可同時作左右平移運動,其占用的空間小,可在經編機中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D04B27/08GK201447555SQ200920043820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5日
發明者劉志剛, 王占偉, 王占洪, 顧彩秀, 黃駿 申請人:常州市潤源經編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