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牽伸機構的凝集單元和橫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凝集單元,此凝集單元具有至少一個
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還具有至少一個用來把凝集單元耦合到沿牽伸輥活動 的橫動裝置上的器具。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壓輥組件,此壓輥組件具有凝集單 元、基體和兩個壓輥組對(Druckwalzenzwillingen),這兩個壓輥組對被容納在此基體中, 其中凝集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用來把凝集單元耦合到橫動裝置上的器具,還具有至少一個用 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橫動裝置,其具有凝集單元,其中 橫動裝置具有用來把橫動裝置耦合到平行于牽伸輥走向且能夠移動的軌道上的元件,還 具有用來耦合凝集單元的連接臂,此連接臂從所述軌道一直延伸到牽伸機構的輸出輥對 (Ausgangswalzenpaar)的區域之中。
背景技術:
從DE 10 2007 006 282 Al已知上述類型的凝集單元、壓輥組件和橫動裝置。在 已知的布置中,只設置有入口凝集器(Einlaufverdichter)和與之耦合的、具有凝集通道 的凝集器,此凝集通道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保持橫動運動的情況下,進一步改善被凝集的纖維束和所紡 成的紗線的質量。 此目的這樣得以實現,即凝集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用于纖維束的導引面。對于橫動 裝置而言,此目的這樣得以實現,即連接臂與至少一個入口凝集器相連,并與至少一個預牽 伸凝集器(Vorverzugsverdichter)相連。 通過在主牽伸區中用于纖維束的附加導引面,纖維束在牽伸機構的輸出上輥 (Ausgangsoberwalze)的鉗口線之前就已經得到導引,并為接下來在處于牽伸機構的出口 上輥的鉗口線之后的凝集區中的凝集做好了最佳的準備。有利的是,凝集單元設置在壓輥 組件上,因此在載荷支架擺動時可從牽伸機構的輸出下輥上取下。當把凝集單元從輸出下 輥上取下時,凝集單元從橫動裝置上松開并當再次放上時又再次耦接上。
橫動裝置基本由連接臂構成。在紡織機械中,尤其在環錠精紡機中,通常并排地 設置多個牽伸機構。為了實現纖維束的橫動運動,入口凝集器設置在牽伸機構的入口輥對 (Eingangswalzenpaar)之前,此入口凝集器設置在與牽伸輥平行延伸的軌道上。軌道可沿 著牽伸輥進行運動,并通常在機器端部上與驅動器相耦合。軌道和設置在其上的入口凝集 器通常具有非常大的公差。但對于具有凝集單元的牽伸機構來說,纖維束必須非常精確傳 輸到凝集通道中,以達到最佳的凝集效果。入口凝集器以平常的、很大的公差固定在軌道 上,此入口凝集器不能確保這種精確的定位,此
因此,按本發明的橫動裝置包括連接臂,此連接臂從軌道一直延伸到牽伸機構的 輸出輥對的范圍內。此連接臂具有用來耦合凝集單元器具。此外,連接臂與至少一個入口 凝集器相連,并與至少一個預牽伸凝集器相連。橫動裝置的連接臂也構成一個基面,入口凝 集器和預牽伸凝集器能以較小的公差設置在此基面上。此外,連接臂通過用來耦合凝集單 元的器具進行定位,因此用于主牽伸區中的纖維束的導引面和其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 凝集通道都可精確地相對于入口凝集器和預牽伸凝集器得到定位。形成一種具有可橫動運 動的纖維束的牽伸機構設置,其中所有的凝集器相互間非常精確地定位,并且相互同步地 運動。在橫動運動時,不會改變凝集器相互間的定向。因此,伴隨質量非常好的已牽伸和已 凝集的纖維束以及隨后制成的紗線可實現橫動運動的優點,即,上輥的較長使用壽命。
在有利的構造方案中,用于耦合的器具由凝集單元上的凹槽構成,橫動裝置的接 片優選可嵌入此凹槽中。有利的是,用于耦合的器具包括導入斜面,用來使凝集單元關于橫 動裝置定位。此導入斜面設置在凹槽的側面上,此凹槽用于連接臂的接片。此導入斜面使 得凝集單元在放置于牽伸下輥上時自動地耦合到橫動裝置上,即使凝集單元在取下狀態時 已關于上輥沿軸向發生了移動并不再位于與橫動裝置相同的位置上。此導入斜面的使得凝 集單元在放置于下輥上時自動地移動,以致于橫動裝置的接片進入凝集單元的凹槽中。
在有利的構造方案中,壓輥組件具有至少一個用來把凝集單元固定在壓輥組件上 的器具,其中凝集單元可活動地設置在壓輥組件上。凝集單元優選包括用于用來把凝集單 元固定在壓輥組件上的器具的容納部。壓輥組件優選具有用于凝集單元的軸向導引件。因 此在橫動運動時,凝集單元在關于壓輥組對軸向移動時可以被非常好地導引。為了改善凝 集單元的定位,壓輥組件的基體可具有至少一個用于使得凝集單元在牽伸輥的圓周方向上 定位的止擋面,此牽伸輥可與壓輥接觸。然后,凝集單元具有所屬的用于使得凝集單元在牽 伸輥的圓周方向上定位止擋面。用來在圓周方向上進行定位的止動面是軸向導引件的一部 分。 在本發明的另外的構造方案中,壓輥組件包括加載元件,用來在凝集單元的支承 面上產生支承力。此加載元件優選構成為片簧和/或磁體。凝集單元可通過此加載元件可 移動地固定在壓輥組件上。 有利的是,凝集單元包括用于把凝集單元固定在壓輥組件上的器具。優選的是,軸 向導引件的一部分設置在此加載元件上。軸向導引件優選可設置在片簧的自由端部上。
在本發明的另一有利的構造方案中規定,凝集單元多組件地構成。凝集單元可包 括保持器(Halter)和至少一個耐磨的構件。有利的是,此耐磨的構件不可移動地與此保持 器相連。凝集單元尤其優選包括兩個耐磨的構件,它們分別具有用于牽伸輥的支承面,其中 耐磨的構件這樣設置在保持器上,即這兩個支承面在牽伸輥的圓周方向上相互隔開。
多組件的凝集單元的優點是,具有用于已牽伸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的耐磨的構件 構造得非常小。耐磨的構件的外輪廓可明顯簡化。因此,耐磨的構件可明顯更簡單地制成。 有利的是,耐磨的構件由耐磨材料構成,尤其由陶瓷構成。通過所述多組件性,在功能不同 的不同區域內可分別為功能選擇最合適的材料。凝集單元在需經受較高磨損的位置上設有 耐磨的構件,例如因為這些位置與纖維束相接觸。因為耐磨材料不可移動地與保持器相連, 因此創造了一個精度較高的凝集單元。以足夠高精度制成的凝集單元不會再喪失它的精 度。
凝集單元在詞義上這樣來理解,S卩"單元"由組件構成,此組件由多個零件組成,它 的零件是不可丟失地彼此相連。但這些零件不是絕對不可運動地彼此相連,它們也可以拆 卸下來。"單元"是指可獨立操作的物體。 凝集單元具有兩個在圓周方向上彼此隔開的支承面,其優點是,凝集單元可非常 穩定地放置在牽伸輥上,并可非常精確地進行定位。牽伸輥的圓周面構成凝集單元的滑面, 在橫動運動時凝集單元在此滑面上在牽伸輥的軸向方向上移動。 在本發明的另一構造方案中有利的是,凝集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用于芯線 (Kernfaden)的導引器具。為了制造包芯紗(Coregarn),例如由彈性單絲構成的芯線被輸 送給在牽伸機構中牽伸的纖維束。芯線的傳輸優選在凝集區的快要到達終結凝集區的鉗口 線之前的端部范圍內進行。有利的是,凝集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用于芯線的導引器具。芯線 可通過此導引器具非常精確地關于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定位在凝集單元上。 在凝集單元進行橫動運動時,芯線也總是傳輸到精確的位置上,因為此導引器具與凝集單 元一起運動。還有利的、可替代的是,在出口上輥的鉗口線之前就已經傳輸芯線,因此芯線 與已牽伸好的纖維束一起穿過凝集區。 在本發明的另一構造方案中有利的是,橫動裝置具有處于用于耦合到軌道上的元 件和連接臂之間的關節。此連接臂優選在下輥的朝向上輥的側面上延伸通過牽伸機構。在 載荷支架擺動及取下上輥時,連接臂為實現保養目的現在也向高處擺動,于是凝集器下方 的區域是很容易達到的。有利的是,用于耦合到軌道上的元件傳力地(kraftschlilssig)作 用。因此,橫動裝置可非常輕易地牢牢夾緊在已有的導道上,并可以在舊的牽伸機構中進行 改裝而不需要在軌道上進行費力的匹配工作。 在本發明的尤其有利的構造方案中,橫動裝置可用于兩個相鄰的牽伸機構。連接 臂與兩個入口凝集器和兩個預牽伸凝集器相連,其中這兩個預牽伸凝集器相互間優選具有 與兩個入口凝集器一樣的間隔。有利的是,凝集單元也可用于兩個相鄰的牽伸機構。那么, 凝集單元優選包括三個或四個耐磨的構件。兩個耐磨的構件這樣設置在保持器上,即這兩 個支承面在牽伸輥的軸向方向上相互隔開。兩個在牽伸輥的軸向方向上相隔的支承面使凝 集單元非常良好且穩定地定位在牽伸輥上。所述的穩定定位可靠地避免了凝集單元由于機
器擺動和震動從牽伸輥上脫落。 在本發明的另一構造方案中規定,橫動裝置具有用于入口凝集器的定位接片,此 入口凝集器包括用于軌道的導引面。入口凝集器因此可在軌道上移動,并通過定位接片相 對于連接臂得到定位。這樣做的優點是,不是所有在入口凝集器上起作用的力都被連接臂 單獨吸收,而是部分直接由非常穩固的軌道吸收。盡管如此也確保了入口凝集器關于橫動 裝置的其它凝集器的精確定位。 有利的是,入口凝集器相對于預牽伸凝集器略微偏移地設置。因此,預牽伸區中的 纖維束始終受限地貼靠在預牽伸凝集器的側導引面上。因此,令人吃驚地進一步改善了紡 織紗線的質量。通過更換定位接片可非常簡單地改變入口凝集器關于預牽伸凝集器的定位 并與要求相適應。
從權利要求以及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得出了本發明的其它優點和特征。其中 圖1在截取放大的側視圖中示出了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局部視圖,該牽伸機構 具有壓輥組件和凝集單元; 圖2是向著圖1中箭頭II的方向觀察的凝集單元的視圖;
圖3是向著圖1中箭頭III的方向觀察的凝集單元的視圖;
圖4是向著圖1中箭頭IV的方向觀察的凝集單元的區域的視圖;
圖5是橫動裝置的透視圖中。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至5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1。還局部地示出了與牽伸機構 1相鄰的牽伸機構1'。牽伸機構1設計成雙皮帶的牽伸機構。此牽伸機構設置在紡紗機上, 優選設置在環錠精紡機上。牽伸機構l以已知的方式把在傳輸方向A上傳輸的纖維束2從 短纖維拉到期望的精度。纖維束2通過多個在傳輸方向A上依次設置的輥對(Walzenpaar) 進行牽伸,這些輥對在傳輸方向A上能以越來越大的圓周速度進行驅動。纖維束2的牽伸 是在輸出輥對(Ausgangswalzenpaar)3、4的鉗口線5上結束。輥對3、4由可驅動的下輥3 和可自由旋轉、可壓在下輥3上的上輥4組成。上輥4設置有由橡膠彈性材料構成的蒙皮 并壓在下輥3上,因此纖維束2可在牽伸輥3、4之間的鉗口線5上夾緊。在圖5中可看到 位于出口下輥3之前的下輥6、7。在圖5中沒有示出上輥。位于輸出輥對3、4之前的輥對 6、61以已知的方式配備了導引皮帶62、63。導引皮帶62纏繞著下輥6和未示出的下皮帶 導引臺。導引皮帶63纏繞著上輥61,并通過未示出的托架得到導引。導引皮帶62、63在牽 伸機構1的主牽伸區中導引纖維束2,其從輥對6、61的鉗口線一直延伸到鉗口線5。
上輥4、61與配屬于入口下輥7的且未示出的上輥構成為所謂的壓輥組對。壓輥 組對由兩個上輥構成,它們從屬于相鄰的牽伸機構1、1'并具有共同的芯軸9。此上輥保持 在可擺動的載荷支架8上。在所示的情況下,壓輥組對4的兩個上輥設計成"松動輥",即這 兩個上輥可自由旋轉地支承在不轉動的芯軸9上。載荷支架8設置在兩個相鄰的牽伸機構 1、1'之間的中點上,并把壓輥組對4保持在芯軸9上。其它的上輥構造和設置得與壓輥組 對4相似。下輥3、6、7構成為穿透多個相鄰的牽伸機構1、1'的牽伸輥,如圖5所示。牽伸 機構1也被稱為"三輥筒牽伸機構"。 在傳統的牽伸機構中,已牽伸好的纖維束在鉗口線5之后直接在抽出方向B上傳 輸到未示出的加捻機構例如環錠中,并產生制好的紗線10。為了改善紗線10的質量,尤其 為了減少多毛,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在鉗口線5之后穿過凝集區12,在此凝集區12中將纖 維束11凝集并壓實。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位于下輥3的圓周表面13上,并由此通過凝集 區進行傳輸。纖維束11在凝集區12通過凝集通道14得到導引。凝集通道14設計成隧道 狀并朝下輥3敞開。下輥3配備了第二上輥15,第二上輥15與下輥3 —起構成鉗口線16, 此鉗口線16使凝集區12結束。在鉗口線16之后,凝集的纖維束擰成紗線IO,此紗線10在 抽出方向B上傳輸到未示出的加捻機構中。鉗口線16構成加捻停止裝置,并確保凝集區12 中的纖維束ll保持無扭轉。 兩個相鄰的牽伸機構1、1'的上輥15同樣支承在共同的芯軸17上,并構成壓輥組 對。此壓輥組對15與壓輥組對4 一起構成壓輥機組18。壓輥機組18包括基體19,兩個壓輥組對4、 15在它們的芯軸9、 17處容納在此基體19中。壓輥機組18構成一個結構單元, 其可更換地設置在載荷支架8上。壓輥組對4、 15設置在壓輥機組18上,使得壓輥機組18 的上輥不會相互接觸,上輥可放置在共同的牽伸輥3上。芯軸9、17以有利的方式在基體19 中盡量平行定向。有利的是,芯軸9、17無間隙地容納在基體19中,即相對于基體19是不 可能運動的。優選通過芯軸9來實現壓輥機組18的固定,此芯軸9容納在載荷支架8的容 納部81中。壓輥機組18通過容納部81加重壓輥組對4在芯軸中心的負擔。壓輥機組18 固定在載荷支架8上,這優選使壓輥機組18圍繞著兩個垂直的假設軸線進行搖擺運動,這 兩個軸線與芯軸9垂直。 此外,壓輥機組18還包括凝集單元20,此凝集單元20具有凝集通道14。此凝集 單元20設置在上輥4和15之間的區域內。 凝集單元20按規定運動地設置在壓輥機組18上,其中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來把凝 集單元20固定在壓輥機組18上的器具21。用于固定的器具21使凝集單元20不會不小心 地從壓輥機組18中脫落,并且不會不受控制地在壓輥機組18上運動。此連接器具21使至 少一個力從壓輥機組18傳遞到凝集單元20上。這一用于固定的器具21設置在壓輥機組 18的基體19上,或設置在壓輥組對4或15的一部分上。在現有的舊的具有傳統牽伸機構 的紡紗機上,迄今的出口上輥4可從牽伸機構1中取出,并可對著壓輥機組18進行更換。在 此在載荷支架8上,用于上輥4的容納部81可與壓輥機組18的要求相匹配。因此,已有的 紡紗機可被改裝成具有凝集區12的牽伸機構l,因此在改裝后可生產質量更好的紗線10。
為了確保壓輥機組18和尤其上輥15的在下輥3上的按壓,可設置片簧22。此片 簧22設置在壓輥機組18的基體19上,并以其自由端部支承在載荷支架8上。在未示出的 構造中,還有利的是,片簧22設置在載荷支架8上并以其自由端部壓在基體19上。
作為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的凝集通道14的補充,在導引皮帶62、63和鉗口 線5之間的主牽伸區中設置用于纖維束2的導引面23。此導引面23改善了已牽伸的纖維 束11的質量。此導引面23在傳輸方向A上在凝集通道14的上游設置在凝集單元20上。 此導引面23用來在導引皮帶62、63的下游和在鉗口線5的上游導引纖維束2。
在有利的構造方案中規定,凝集單元20包括用于紗線10的導引面24。此導引面 24設置在凝集通道14的下游,并用來在鉗口線16的后面導引紗線10。通過導引面24,可 縮小紗線10與上輥15的接觸范圍,因此上輥的蒙皮可減少磨損。導引面24可由桿構成, 此桿插入凝集單元20的保持器25中。 凝集單元20可用于兩個相鄰的牽伸機構1、l',尤其參見圖2。凝集單元20包括 兩個凝集通道14、14',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11'。凝集單元20包括用來把凝集單元 20定位在牽伸輥3上的第一支承面31,此牽伸輥3設置在凝集通道14的范圍內并凹形地 彎拱。 凝集單元20包括用于牽伸輥3的第二支承面32,它設置在凝集通道14'的范圍 內。凝集單元20包括另外兩個支承面33、34,它們在牽伸輥3的圓周方向C上與支承面31、 31是隔開的。為了清晰,在圖2中分別用雙箭頭來表示下輥3的圓周方向C和下輥3的軸 向方向D。支承面31和33的圓周方向C的間隔優選為7. 5mm至9. 5mm,以確保凝集單元20 的穩固支承。第一支承面31只在可與此支承面相接觸的牽伸輥3的軸向方向D上與第二支 承面32隔開。第三支承面33只在軸向方向D上與第四支承面34隔開。在軸向方向D上
8看,第三支承面33和第四支承面34之間的間隔與第一支承面31和第二支承面32之間的 間隔大致相同。除了在第三支承面33范圍內的、用于纖維束2的導引面23以外,還在第四 支承面34的范圍內設置導引面23'。此導引面23、23'同樣設計成隧道式的朝支承面33或 34敞開的凝集通道。此導引面23、23'使纖維束2在牽伸機構的主牽伸區中實現凝集。導 引面23在必要時可使纖維束2從牽伸區面中略微地偏移出來。在此,導引面23把纖維束 從最短的假想的位于導引皮帶62、63的出口和鉗口線5之間的連接線中略微地偏移出來。 然后,纖維束2纏繞著凸狀導引面23的一部分。在軸向方向D上,這兩個用于纖維束2、2' 的導引面23、23'相互間的間隔大致與兩個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11'的凝集通道14、 14'的間隔相同。 如圖3所示,支承面33通過隧道狀的導引面23分隔成兩個不再接觸的部分。盡 管如此,按照本專利申請的宗旨只涉及到了導引面23范圍內的支承面33。在導引面23和 凝集通道14、14'的范圍內也適用于類似的關系。支承面31、32、33和34都凹形地彎拱,其 中所有的彎拱部都與共同的圓筒的圓周面相匹配。"圓筒"在此應理解為對一種幾何基體的 描述,該基體在制造凝集單元20時占據著隨后在操作狀態時存在的牽伸輥3的位置。
凝集單元20是構成為多組件的,并包括保持器25和四個耐磨的構件41、42、43和 44。這些耐磨的構件可優選不活動地與保持器25相連。在每個耐磨的構件41、42、43、44 上設置有支承面31、32、33、34,用來把凝集單元20定位在下輥3上。耐磨的構件41、42具 有至少一個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11'的凝集通道14、14'。耐磨的構件43、44分別具 有用于纖維束2、2'的導引面23、23'。保持器25包括用于耐磨的構件41的容納部26,此 保持器25實際上是指凝集單元20的基體。容納部26由從保持器25中伸出的銷子構成。 凝集單元20包括桿件54。此桿件插入保持器25中,伸出來的桿件54的端部構成銷子53。 耐磨的構件41具有用于從保持器25中伸出的銷子53的容納部45。此容納部45由肓孔構 成。耐磨的構件41優選由陶瓷構成。耐磨的構件41包括第二容納部45'。此容納部45' 位于容納部45的對面。通過這兩個容納部45、45',耐磨的構件41也可當作耐磨的構件42 來用。因此可減少耐磨的構件的零件多樣性。如果構件41在牽伸機構l'中作為耐磨的構 件42來用,則它可借助容納部45'固定在保持器25上。那么,肓孔45是空的。
為了提高凝集單元20的穩定性,桿件54牽伸機構1不中斷地一直延伸到牽伸機 構1'。桿件54優選由調質鋼構成。此桿件54在從屬于兩個相鄰牽伸機構1、1'的耐磨的 構件41、42之間延伸。桿件54的端部伸進耐磨的構件41、42中。為了使凝集單元達到良 好的穩定性,桿件54具有至少2mm或更大、尤其3mm或更大的直徑范圍。
耐磨的構件43和44構造得與耐磨的構件41相似。設置導引面23來代替凝集通 道14。凝集單元20包括第二桿件56,它的端部(與桿件54相似)呈銷子狀地從保持器25 中伸出來,用來承接耐磨的構件43、44。 為了進一步提高凝集單元20的穩定性,有利的是,凝集單元20包括虛線(雙點虛 線)示出的穩定構件57。此穩定構件57不直接與保持器25相連。這個構成為"軛"的穩 定構件57將兩個耐磨的構件42和44彼此相連。當在圓周方向C上載荷提高時,此穩定構 件57提高了突出的耐磨的構件42和44的穩定性。穩定構件57可優選是相應折彎的環形 型材。此穩定構件57可優選固定在耐磨的構件42和44的未使用的容納部或肓孔45中。 相似地,耐磨的構件41和43也可與未示出的穩定構件相連。
凝集單元20優選這樣制成,即耐磨的構件41、42、43和44利用粘貼劑固定在保持 器25上的容納部26中。這些耐磨的構件在放置于容納體26上之后還可進行調整,直到粘 貼劑硬化。為了實現定向,凝集單元20可放置在輥上,此輥的直徑相當于牽伸輥3的直徑。 因此,這些耐磨的構件可精確地在圓筒的圓周面上與支承面31、32、33、34對齊。
為了把凝集單元20固定在壓輥機組18上,設置有形式為片簧58的連接器具21。 此片簧58同時是加載元件,用來在支承面31、32、33、34上產生支承力。片簧58借助螺旋 件59固定在壓輥機組18的基體上。螺旋件59及片簧22 —起借助片簧58固定在基體19 上。為了提高支承面上的支承力,凝集單元20包括用虛線表示的磁體29。片簧58具有用 于凝集單元20的軸向導引件70。此軸向導引件70構成為固定在片簧58上的柱銷71。
凝集單元20具有用于連接器具21的容納部28。此容納部28包圍軸向導引件70 的柱銷71。因此,凝集單元20可圍繞著柱銷71的軸線擺動,并當壓輥機組18放置在下輥 3上時可被定向,從而支承面31 、32、33、34可很好地放置在圓周面13上。此容納部28包括 夾子27,此夾子27確保了凝集單元20在壓輥機組18上的可更換性,并同時構成防丟失件, 因此凝集單元20不會不小心地從壓輥機組18上脫落。容納部28設置在耐磨的構件41和 42之間的中心位置,因此加載器具58的加載力可均勻地分布。 為了使得凝集單元20在圓周方向C上定位,凝集單元20具有止擋面51,此止擋面 51優選居中地設置在耐磨的構件41和42之間。止擋面51支撐在基體19或芯軸17上。 優選設置表面52,用來把止擋面51這樣支撐在基體19上,即它圍繞著壓輥芯軸17的中心 線具有恒定的半徑。因此,當上輥4、 15尤其上輥4在磨損的情況下要在它的彈性蒙皮上得 到重磨的時候,那么依然也可以確保凝集單元20的正確位置。止擋面51、52同樣也是用于 凝集單元20的軸向導引件70的一部分。因此,凝集單元沿著牽伸輥3可活動地容納在壓 輥機組18中。凝集單元20具有用來耦合到橫動裝置73上的器具72。
用于把凝集單元20耦合到橫動裝置73上的器具72設置在保持器25上。這個用 于耦合的器具72由保持器25中的凹槽74構成。此凹槽包括用來使凝集單元20關于橫動 裝置73定位的導入斜面75。橫動裝置73具有接片(Lasche)76并嵌入到凹槽74中。在載 荷支架8擺動并且把壓輥機組18從牽伸輥3上取下時,橫動裝置73與接片76留在牽伸平 面上。在取下橫動裝置73時,凝集單元20脫耦。現在可以將從下輥3上取下的凝集單元 20在壓輥機組18中沿著上輥4移動一小段距離。當把壓輥機組18再次放置在下輥3上 時,凹槽74的位置不再與接片76的位置相一致。為了在載荷支架8下擺時讓凝集單元20 利用用于耦合的器具72再次與橫動裝置73相連,設置了導入斜面75,導入斜面75再次在 軸向方向D上移動凝集單元20,使得接片76進入凹槽74中。然后,凝集單元20又被在軸 向方向D上來回運動的橫動裝置73所攜帶。 為了制造包芯紗,可將芯線46傳輸到牽伸機構1中的纖維束中,芯線46然后與纖 維束2的纖維組(St即elfasern) —起被連結成紡成紗(Garn) 10。優選在凝集區12的范圍 內快要到達鉗口線16之前將芯線46輸入。在軸向方向D上,芯線46必須被非常精確地輸 送給纖維束ll,從而能以最佳的方式連結成紡成紗10。為了在凝集單元20橫動運動時還 可確保準確的傳輸,在凝集單元20上設置至少一個用于芯線46的導引器具47,尤其在圖1 和4中示出了此導引器具47。此導引器具47作為突起設置在耐磨的構件41上并包括用來 使得芯線在軸向方向D上定位的切槽48。此切槽48基本設計成V形。在此,芯線46優選通過切槽48只在軸向方向D上定位,但在其它方面不能再轉向,以便沒有翻轉力矩作用在 耐磨的構件41上。為了把芯線傳輸給牽伸機構l',耐磨的構件42可具有構造相似的導引 器具47。對于某些應用情況,也可替代的是,芯線46'已經在鉗口線5之前傳輸到纖維束2 中,因此芯線46'與已牽伸好的纖維束11 一起穿過凝集區12。凝集單元20為此具有導引 器具47',其在圖1中借助兩點虛線來標示。導引器具47'構造得與導引器具47相似。
下面借助圖5更詳細地闡述了橫動裝置73。如同在圖3中可看到的一樣,牽伸機 構1的入口下輥7設置在與牽伸輥平行走向的軌道77上。此軌道在軸向方向D上是可移 動的。軌道77與未示出的橫動驅動器相連,此橫動驅動器產生在軸向方向D上的運動。在 傳統的牽伸機構1中,也設置帶有入口凝集器78、78'的軌道77,以便把未示出的無捻紗 (Vorgarn)傳輸到牽伸機構的入口輥對中。在傳統的牽伸機構中,入口凝集器78堪于非常 大的公差,尤其是入口凝集器78在軸向方向D上的間隔經常不夠精確。這在傳統的牽伸機 構上也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在那里,纖維束2在軸向方向D上不會獲得精確的位置。現在, 如果傳統的牽伸機構配備凝集單元20,則原來的入口凝集器78就太不精確了,從而無法確 保把纖維束2精確地傳輸給導引面23或凝集通道14。因此,要除去舊的入口凝集器,并用 新的、屬于按本發明的橫動裝置73的入口凝集器7S、78'來代替。 橫動裝置73基本由連接臂79構成,此連接臂79從軌道77 —直延伸到輸出輥對 3、4的區域內。橫動裝置包括用來把橫動裝置73耦合到軌道77上的元件90。這個用于耦 合的元件90傳力地作用。此元件90包括用于利用螺旋件91夾緊在軌道77上的夾持裝置。 連接臂79與入口凝集器78及入口凝集器78'相連。此外,連接臂與預牽伸凝集器92及預 牽伸凝集器92'相連。預牽伸凝集器92和92'在輥7和輥6之間的范圍內導引并凝集纖 維束2。預牽伸凝集器92和92'布置在輥6和61的鉗口線的上游。這兩個預牽伸凝集器 92和92'有利地構成為塑料件并統一在一個設置于連接臂79上的構件中。連接臂79在其 朝向出口下輥3的端部區域內具有接片76,此接片76用來把凝集單元20耦合到橫動裝置 73上。此連接臂79在下輥3、6、7的朝向上輥4、61的側面上延伸。 入口凝集器78、78'包括用于軌道77的導引面93。因此,此入口凝集器78可直接 支承在軌道77上。橫動裝置包括用于入口凝集器78、78'的定位接片94。此定位接片94 確定了入口凝集器78和78'的間隔。定位接片14利用螺旋件91固定在橫動裝置上。此 定位接片在其端部區域內具有凹槽,此凹槽與銷子95在入口凝集器78、78'上共同作用,因 此相互形狀配合地確定了入口凝集器78和78'的間隔。入口凝集器7S、78'相互間具有與 預牽伸凝集器92、92'—樣的間隔。漏斗狀的導引面23、預牽伸凝集器92和入口凝集器78 排成一列,除了這種布置外,作為優選方案還令人驚奇地提出的是,入口凝集器78相對于 預牽伸凝集器92略微偏移地定位。于是,入口凝集器78在軸向方向D上相對于預牽伸凝 集器92偏移地設置,因此纖維束2更強地貼靠在預牽伸凝集器92的側方導引面上。可非 常簡單地通過更換定位接片94來實現入口凝集器78關于預牽伸凝集器92的不同定位。
橫動裝置73在用于耦合到軌道77的元件90和連接臂79之間具有關節96。當載 荷支架8擺高且上輥和凝集單元20從下輥上取走時,連接臂79通過此關節96可以高擺。 通過使得連接臂79高擺,則預牽伸凝集器92、92'也高擺,從而例如在位于下方的區域中很 容易進行清潔工作。
權利要求
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凝集單元,所述凝集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以及至少一個用于把所述凝集單元耦合到沿牽伸輥活動的橫動裝置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具有至少一個用于纖維束(2)的導引面(23)。
2. 按權利要求l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耦合到橫動裝置(73)上的器 具(72)由用于所述橫動裝置(73)的接片(76)的凹槽(74)形成。
3. 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耦合的器具(72)具有至 少一個用于使所述凝集單元(20)關于所述橫動裝置(73)定位的導入斜面(75)。
4. 按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具有 用于用來把所述凝集單元(20)固定在壓輥組件(18)上的器具(21)的容納部(28)。
5. 按權利要求1至4之任一項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具有 至少一個用于芯線(46)的導引器具(47)。
6. 按權利要求1至5之任一項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多組 件地構成并具有保持器(25)和至少一個耐磨的構件(41 ;42 ;43 ;44)。
7. 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用于把所述凝集單元(20)耦 合到橫動裝置(73)上的器具(72)被設置在所述保持器(25)上。
8. 按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包括至少兩個 分別具有用于牽伸輥(3)的支承面(31、33)的耐磨的構件(41、43),其中所述耐磨的構件 (41、43)被如此設置在所述保持器(25)上,使得這兩個支承面(31、33)在所述牽伸輥(3) 的圓周方向(C)上相互隔開。
9. 按權利要求1至8之任一項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具有 至少一個用于使得所述凝集單元(20)在所述牽伸輥(3)的圓周方向(C)上定位的止擋面 (51)。
10. 按權利要求1至9之任一項所述的凝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具有 加載元件尤其磁體(29)。
11. 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壓輥組件,所述壓輥組件具有凝集單元、基體和兩個被 容納在所述基體中的壓輥組對,其中所述凝集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用于把所述凝集單元耦合 到橫動裝置上的器具以及至少一個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壓輥組件(18)包括具有至少一個用于纖維束(2)的導引面(23)的凝集單元(20)。
12. 按權利要求ll所述的壓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組件(18)具有至少一個用 于將所述凝集單元(20)固定在所述壓輥組件(18)上的器具(21),其中所述凝集單元(20) 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壓輥組件(18)上。
13. 按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壓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組件(18)具有用于所 述凝集單元(20)的軸向導引件(70)。
14. 按權利要求11至13之任一項所述的壓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組件(18)具 有按權利要求1至9之任一項所述的凝集單元(20)。
15. 按權利要求11至14之任一項所述的壓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將所述凝集 單元(20)固定在所述壓輥組件(18)上的器具(21)具有用于在所述凝集單元(20)的支承 面(31 ;32 ;33 ;34)上產生支承力的加載元件(58)。
16. 按權利要求15所述的壓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單元(20)通過用于在所述凝集單元(20)的支承面(31 ;32 ;33 ;34)上產生支承力的加載元件(58)活動地固定在所 述壓輥組件(18)上。
17. 按權利要求11至16之任一項所述的壓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組件(18)的 基體(19)具有至少一個用于使得所述凝集單元(20)在能夠與壓輥(4、 15)接觸的牽伸輥 (3)的圓周方向(C)上定位的止擋面(52)。
18. 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橫動裝置,其具有凝集單元,其中所述橫動裝置具有用 于將所述橫動裝置耦合到平行于牽伸輥走向且能夠移動的軌道上的元件以及從所述軌道 一直延伸到所述牽伸機構的輸出輥對的區域之中的、用于耦合所述凝集單元的連接臂,其 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臂(79)與至少一個入口凝集器(78 ;78')并與至少一個預牽伸凝集器 (92 ;92,)相連。
19. 按權利要求18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動裝置(73)具有用于耦合所 述凝集單元(20)的接片(76)。
20. 按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動裝置(73)具有處于所 述用于耦合到所述軌道(77)上的元件(90)和所述連接臂(79)之間的關節(96)。
21. 按權利要求18至20之任一項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臂(79)在所 述牽伸機構(1)的下輥(3、6、7)的朝向上輥(4、61)的側面上延伸。
22. 按權利要求18至21之任一項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耦合到所述 軌道(77)上的元件(90)傳力地作用。
23. 按權利要求18至22之任一項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動裝置(73)能 夠用于兩個相鄰的牽伸機構(1、1')并與兩個入口凝集器(7S、78')以及兩個預牽伸凝集 器(92、92')相連。
24. 按權利要求23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這兩個預牽伸凝集器(92、92')相互 間具有與這兩個入口凝集器(7S、78') —樣的間隔。
25. 按權利要求18至24之任一項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入口凝集器(78)相對 于預牽伸凝集器(92)略微偏移地設置。
26. 按權利要求18至25之任一項所述的橫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動裝置(73) 具有用于入口凝集器(78)的定位接片(94),并且所述入口凝集器(78)包括用于所述軌道 (77)的導引面(9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用于牽伸機構的凝集單元和橫動裝置,尤其是用于紡織機械的牽伸機構的凝集單元和橫動裝置。此凝集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已牽伸好的纖維束的凝集通道以及至少一個用于將凝集單元耦合到沿牽伸輥活動的橫動裝置上的器具。凝集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用于主牽伸區中的纖維束導引面。橫動裝置具有用來將橫動裝置耦合到平行于牽伸輥走向且能夠移動的軌道上的元件以及用于耦合凝集單元的連接臂。此連接臂與至少一個入口凝集器和至少一個預牽伸凝集器相連。
文檔編號D01H5/58GK101748526SQ20091026240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9日
發明者G·斯塔萊克, K·休伯 申請人:敘森芯軸制造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