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鍍層絲網。主要應用于鋼鐵、煤炭等輸送設備中 的輸送帶的經向加強。
(二)
背景技術:
目前應用于鋼鐵、煤炭等輸送設備中的輸送帶通常是在經向加強基帶 上復合絲網掛膠制成。因此提高輸送帶絲網結構連接的堅固性、拉伸強度、 防腐性能及絲網與橡膠的結合性能是保障輸送帶緯向抗沖擊、防撕裂的基 礎。現有的輸送帶絲網是采用浸膠繩和鋼絲形成的經、緯向簾線平紋編織 構成,經、緯向簾線之間搭接互不定位,易出現滑移、錯位,致使緯向簾 線鋼絲不均勻,間隔稀疏處易出現薄弱環節,拉伸力及抗沖擊強度較低; 鋼絲或鋼絲繩表面鍍鋅或銅,防腐性能一般,絲網與橡膠的結合性能也不 是十分理想。因此使加工成品后的輸送帶易開裂甚至斷裂,嚴重情況將會 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經、緯向簾線編織間 隔均勻定位、相互間不滑動、承重及抗撕裂性能強、與橡膠的結合性能好、 耐腐蝕性能更好的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平行交叉編 織鍍層絲網,由經線及緯線編織而成,所述緯線采用具有鍍層的鋼繩,所 述經線采用兩根浸膠纖維繩組成,所述絲網的編織方式是用兩根浸膠纖 維繩上下交叉平行穿過緯線編織而成。
本實用新型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所述鋼繩包括鋼絲繩、鋼絞線或 鋼簾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經線采用了特殊鍍層的鋼絲繩、鋼絞 線或鋼簾線,提高了防腐性能,以及與絲網與橡膠的結合性能。經線與諱 向簾線交叉,使得連接更緊密牢固,提高了拉伸及抗沖擊強度,避免出現 滑移、錯位。這些措施大大地增強了運輸帶的抗撕裂能力,產品質量高, 使用壽命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諱線1、經線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 結構、特征詳述如下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由經線2及緯 線1編織而成。緯線1采用具有鍍層的鋼繩,經線2采用兩根浸膠纖維繩 組成。其編織方式是用兩根浸膠纖維繩2上下交叉平行穿過諱線編織而 成。所述鋼繩包括鋼絲繩、鋼絞線或鋼簾線。鋼繩的鍍層采用鍍黃銅、鍍 鋅鋁稀土等。其中鍍黃銅的鋼繩其與橡膠的結合力好,抗撕裂能力強。鍍 鋅鋁稀土的鋼繩其耐腐蝕性能高。浸膠纖維繩可以是化纖浸膠繩或棉浸膠 繩,化纖浸膠繩可為錦綸、滌綸浸膠繩等。
黃銅鍍層鋅的重量百分比為20%-80%,較佳值為32.5%。黃銅鍍層厚 度為0.02-0.5 um,較佳值為0.03um。
鍍鋅鋁稀土合金鍍層中鋁的重量百分比為1%-20%,稀土的重量百分 比為0.02°/。-1% ,較佳值為Zn-5%A1-0.2%RE。
所述緯線間距均勻設為lmm 30mm,較佳值為10mm。所述諱線1直 徑設為0.3mm 10mm。較佳值為lmm。
所述經線2間距均勻設為lmm 30mm,較佳值為10mm。所述經線2 直徑設為0.3mm 10mm。較佳值為lmm。
權利要求1、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由經線(2)及緯線(1)編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緯線(1)采用具有鍍層的鋼繩,所述經線(2)采用兩根浸膠纖維繩組成,所述絲網的編織方式是用兩根浸膠纖維繩(2)上下交叉平行穿過緯線編織而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其特征在于所 述鋼繩包括鋼絲繩、鋼絞線或鋼簾線。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其特征在于鋼 繩的鍍層采用鍍黃銅或鍍鋅鋁稀土 。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其特征在于所 述緯線(l)間距均勻設為lmm 30mm,直徑設為0.3mm 10mm,所述經線(2) 間距均勻設為lmm 30mm。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其特征在于所 述浸膠纖維繩是化纖浸膠繩或棉浸膠繩。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其特征在于所 述化纖浸膠繩為錦綸或滌綸浸膠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行交叉編織鍍層絲網,主要應用于鋼鐵、煤炭等輸送設備中的輸送帶的經向加強。它由經線(2)及緯線(1)編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緯線(1)采用具有鍍層的鋼繩,所述經線(2)采用兩根浸膠纖維繩組成,所述絲網的編織方式是用兩根浸膠纖維繩(2)上下交叉平行穿過緯線編織而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經線采用了特殊鍍層的鋼絲繩、鋼絞線或鋼簾線,提高了防腐性能,以及與絲網與橡膠的結合性能。經線與緯向簾線交叉,使得連接更緊密牢固,提高了拉伸及抗沖擊強度,避免出現滑移、錯位。這些措施大大地增強了運輸帶的抗撕裂能力,產品質量高,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D04G1/00GK201354396SQ20082021668
公開日2009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2日
發明者何亦棟, 卞安根, 文 孫, 東 張, 張文棟, 飛 朱, 恒 楊, 聶明芬, 磊 蔡, 陳逸偉 申請人:江蘇法爾勝技術開發中心;江陰東大新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