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產雙十字形并列復合纖維的雙通道復合噴絲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吸濕排汗彈性復合纖維的噴絲板,尤其是能生產并列雙十字形 彈性纖維的雙通道復合噴絲板。
背景技術:
并列復合纖維的加工制做方法是把熱脹縮性或濕脹縮性不同的兩種成纖聚合物,并列地 紡成一根單絲,此單絲通過加熱及牽伸使之產生收縮,這樣就可以得到螺旋狀的立體巻曲。 由于這種巻曲出自纖維的內在性質,因而與一般纖維通過外部施以機械作用產生的巻曲形變 不同,是永久性和高彈性的。雙通道復合噴絲板生產此類合成纖維的生產過程是將兩種組 份以熔體的方式,流經各自通道,直接喂入噴絲板上的各自導孔中,兩導孔對稱傾斜互不貫 通,兩孔中心線沿長,相交于噴絲板擠出面外的一定距離,兩組份熔體分別流經噴絲導孔, 由噴絲板底部微孔噴出,在出噴絲板后相互粘結在一起,形成纖維(如圖l所示)。通常技術 是將噴絲板底部噴出的微孔設計成圓形(如圖2所示),所生產出的纖維的橫截面如圖3。圖
3所示的纖維具有并列復合纖維的永久高彈性,但是不具有吸濕排汗特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在已經授權的實用新型-一 "生產并列花生形彈性纖維的復合噴絲板(專利
證書號第1043325,專利號ZL2007 2 0119305. X)"的基礎上,由噴絲微孔為兩個圓形開發 出噴絲微孔為兩個十字形的并列復合紡絲噴絲板。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兩種組 份以熔體的方式,流經各自通道,直接喂入噴絲板上的各自導孔中,兩導孔對稱傾斜互不貫 通,兩孔中心線沿長,相交于噴絲板擠出面外的一定距離(如圖l所示),兩組份熔體分別流 經噴絲導孔,由噴絲板底部微孔噴出,在出噴絲板后相互粘結在一起,形成纖維。噴絲板底 部微孔各為一個十字,兩個十字孔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如圖4所示)。兩種組份熔體分別流 經各自十字形微孔后噴出,在噴出噴絲板后相互粘結在一起,纖維的橫截面為雙十字形狀(如 圖5所示)。絲通過加熱及牽伸使之產生收縮,這樣就可以得到螺旋狀的立體巻曲,由于這種 巻曲出自纖維的內在性質,因而與一般纖維通過外部施以機械作用產生的巻曲形變不同,是 永久性和高彈性的,由于單絲的橫截面為并排的雙十字形,接觸面積增大,產生比天然纖維 更加均勻的吸濕排汗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直接喂入法生產并列復合纖維噴絲板的側剖視圖。 圖2是現有技術生產的花生形并列復合纖維的橫截面圖。 圖3是現有技術生產的花生形并列復合纖維的橫截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生產雙十字形并列復合纖維噴絲板的噴絲出口放大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技術生產的雙十字形并列復合纖維的橫截面圖。
圖l中l為噴絲板,2為噴絲板A組份導孔,3為噴絲板B組份導孔,4為A組份噴絲
微孔,5為B組份噴絲微孔。
圖3、圖5中6為A組份,7為B組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并列復合纖維的A、 B兩種組份熔體,流經各自通道,直接喂入噴絲板l上 的各自導孔2、 3中,兩導孔2、 3對稱傾斜互不貫通,兩孔中心線沿長,相交于噴絲板擠出 面外的一定距離,兩組份熔體分別流入噴絲導孔2、 3中,經噴絲板底部微孔4、 5噴出,在 出噴絲板后相互粘結在一起,形成纖維(如圖l所示)。噴絲板底部微孔各為一個十字,兩個 十字孔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如圖4所示)。兩個并排的十字孔分別對應導孔2, 3中A、 B兩 個組份的熔體流,以保證兩種組份流量穩定,噴出噴絲板時粘結復合,從而形成復合單絲截 面為雙十字形狀的并列形復合纖維。多根復合單絲組合成一束并列復合纖維。
權利要求1. 一種生產并列雙十字形彈性復合纖維的復合噴絲板,其特征是噴絲板上的噴絲導孔為雙通道,每組對應的兩導孔對稱傾斜,互不貫通,各噴絲微孔的形狀均為十字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并列雙十字形彈性復合纖維的噴絲板,其特征是兩傾斜的噴 絲導孔的中心線沿長,相交于噴絲板擠出面外的一定距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并列雙十字形彈性復合纖維的噴絲板,其特征是每組噴絲導 孔下連接的噴絲微孔均為十字孔,其兩個十字孔大小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在已經授權的實用新型——“生產并列花生形彈性纖維的復合噴絲板(專利證書號第1043325,專利號ZL200720119305.X)”的基礎上,由噴絲微孔為兩個圓形開發出噴絲微孔為兩個十字形的并列復合紡絲噴絲板。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生產并列雙十字形彈性纖維的雙通道復合噴絲板。兩種組份熔體分別流入各自噴絲導孔中,經由兩個大小可相同或不同的十字形噴絲微孔噴出,在噴出噴絲板后相互粘結在一起,形成橫截面為并列雙十字形狀的復合纖維。采用這種構造的噴絲板,形成雙組份復合纖維的截面類似雙十字形狀,具有六溝槽,兩個組份分別對應雙十字的一個十字,既保留了纖維的高彈性,又具備了吸濕排汗物理特性。
文檔編號D01D5/253GK201236230SQ20082009513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日
發明者侯慶華, 連宏光 申請人:東莞市新綸纖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