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莫代爾纖維與彩棉混紡紡紗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紗
技術領域:
中的莫代爾纖維與彩棉混紡紡紗工藝。技術背景莫代爾纖維是一種主濕模量纖維。該纖維的濕強大大超過普通粘膠纖維,融合了天然纖維與人造纖維的長處,原料采服天然木材,能夠很快進行生物分解,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纖維。莫代爾纖維柔滑、光潔,是天然絲光纖維,其織物手感柔軟,穿著舒適、滑爽,具有絲綢般的光澤,其產品特性見表l。天然彩棉色澤柔和典雅,且水洗后顏色還能逐漸加深,質地比普通棉更柔軟,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傳統的化學染料進行染色,因此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質,對人本無害無刺激,有利于環境保護,其產品特性見表2。天然彩棉的缺點是纖維長度偏短,強度差異大,馬克隆值不勻,整齊度較差,短絨含量偏高,棉結多。根據莫代爾纖維與彩棉纖維的特性,結合人們對服裝特性的追求,開發彩色棉莫代爾纖維混紡系列用紗,是紡織行業開發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本發明就是針對莫代爾纖維和彩棉的特性,提供一種能夠莫代爾纖維與彩棉混紡紡紗工藝,其目的是以莫代爾纖維和彩棉為原料,為開發高檔服裝面料提供技術手段。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方案實現的包括開清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條巻工序、精梳工序、并條工序、粗紗工序、細紗工序和絡筒工序,上述的前五道工序中是針對莫代爾纖維和彩棉獨立進行的,從并條工序開始合并為共同工序進行后面的四道工序,整個工序中的改進如下(O開清工序中,抓棉機打手伸出肋條距離為3.l腿,均棉羅垃與角釘簾的距離為40mm,開棉機使用梳針打手,梳針打手轉速為472r/min,縮小了塵棒與塵棒間的隔距,增大了打手與塵棒間的隔距,成巻機綜合打手拆除刀片,轉速為900r/min,風扇轉速控制在1200r/min,棉巻干定量為370g/m;(2)梳棉工序中,針對莫代爾纖維的給棉機給棉板抬高,增大給棉板與刺輥的隔距,降低刺輥的速度,采用200mm的小漏底降低落棉,增大刺輥與錫林的速比,縮小道夫與錫林的隔距,給棉機的錫林速度330r/min,刺輥轉速810r7min,蓋板速度81咖/min,定量17.5g/5m,針對彩棉給棉機的刺輥速度810r/min,道夫速度20r/min,定量17.5g/5m;(3)精梳工序中,針對彩棉調整預并條機預并采用6根并合,總牽伸控制在6倍左右,使用1.9倍的后牽伸,在條巻過程中控制條巻機工作溫度在253(TC,相對濕度55-75%,精梳機使用加密錫林、加密頂梳,彩棉的給棉長度為5.4mm,精梳落棉率不低于21%;(4)并條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條,羅拉隔距為11X18腿;(5)粗紗工序中羅拉隔距為51X60mm;(6)細紗工序中,羅拉隔距為43X60ram,后牽伸L5倍,捻系數345。本發明從原料上較好的利用了莫代爾纖維纖維與彩棉纖維混紡紗各自的長處,通過對其加工工藝的改進彌補了各自的不足。莫代爾纖維纖維回潮率大,在紡制過程中無靜電干擾,與彩棉混紡,成紗強力度,條干均勻,織成的織物手感滑爽,色澤自然,是一種理想的環保產品,并且產品價格適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具體實施方式原料特性莫代爾纖維的物理指標測試情況如表1所示;工廠在不同時期使用的兩個產地的彩棉纖維物理指標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彩棉馬克隆值偏低,fc度差異較大,生產中要注意合理調整隔距,減少打擊,控制好短絨率的增長;為了提高纖維的整齊度,彩棉還需要經過精梳工序。由于莫代爾纖維纖維和彩棉纖維容易起毛起球,因此除了優化工藝參數外,還采用了賽絡紡工藝,提高紗布質量和布面風格。表1莫代爾纖維纖維物理指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彩棉纖維物理指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工藝流程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借鑒了現有混紡技術工藝中的路線和配套設備,主要創新部分(也就是
發明內容的部分)是圍繞處理工序中不同參數條件和對設備的相應調整。具體包括如下l.開清棉工序(開清工序)莫代爾纖維纖維長度長,不含雜質,因此開清棉工序遵循"勤抓少抓、多松少打、輕梳少落"的工藝原則,抓棉機打手伸出肋條距離為3.lmm,均棉羅垃與角釘簾的距離為40mm,從而保證了少抓細抓;FA106C開棉機使用梳針打手,加強了穿刺開板效果,同時采用較低的打手轉速以減少對纖維的損傷,梳針打手轉速為472r/min,為降低落棉率,縮小了塵棒與塵棒間的隔距,增大了打手與塵棒間的隔距,A076E成巻機綜合打手拆除刀片,轉速為900r/min,減少了對纖維的損傷,風扇轉速控制在1200r/min,使吸風均勻,提高了棉巻均勻度;棉巻干定量為370g/m。彩棉纖維成熟度較差,強力較低,因此在開清棉工序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少了打擊點,同時降低了打手速度,縮小了塵棒間的隔距,使纖維既得了充爭開松,又減少了損傷。2.梳棉工序(選用梳棉機或稱給棉機的型號為FA201B):對莫代爾纖維纖應該掌握多梳少落的原則,考慮到棉型給棉板對纖維的損傷較大,針給棉板抬高3mm,以增大給棉板與刺輥的隔距,適當降低刺輥的速度,減少纖維的損傷,采用200mm的小漏底,適當控制小漏底入出口隔距,降低落棉,增大刺輥與錫林的速比,縮小道夫與錫林的隔距,有利于纖維轉移;FA201B的主要工藝參數為;錫林速度330r/min,刺輥轉速810r/min,蓋板速度81ram/min,定量17.5g/5m。彩棉纖維較細,強力偏低,為減少對纖維的損傷,速度應偏低掌握,采用低速度,輕定量的工藝原則,重點做了棉結與短絨率的控制工作。主要工藝參數刺輥速度810r/rain,道夫速度20r/min,定量17.5g/5m。3.精梳工序預并條機(選用預并條機型號為FA311F),彩棉纖維成熟較低,預并采用6根并合,總牽伸控制在6倍左右,使用1.9倍的后牽伸,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有利于粗梳工序對纖維的梳理。條巻機(選用條巻機型號為SR80),由于彩棉纖維細度較細,纖維之間容易發生糾纏,各層間的纖維極易粘連,發和粘巻,故要選擇適當的成巻壓力,以防止粘巻,同時控制好車間的溫濕度。濕度控制在253(TC,相對濕度60%左右較為理想。精梳機(選用精梳機型號為CJ40),精梳工序采用"輕定量,多落強梳,短給棉"的工藝原則。由于彩棉短絨率偏高,精梳機使用了加密錫林、加密頂梳,以有效清除短絨、雜質和棉結。彩棉的給棉長度為5.4mm,精梳落棉率不低于21。%,加強了精梳的梳理,保證了精梳條的質理。4.并條工序(選用并條機型號為FA306A):為使兩利纖維充分混合,采用三道并條。兩種纖維長度差異較大,所以在設定工藝參數時應注意張力適當,喇叭口不能太小,以減少不必要的意外參牽伸;牽伸分配要合理,保證在牽伸過程中對纖維的有效控制,提高條干的均勻度;由于彩棉纖維本身的原因,皮輥容易吸藥,應選擇合理的涂料;車速應偏低掌握,通道要光潔,保持絨板的運轉良發,減少壓力棒的短絨積聚,做好紗疵的控制工作;隔距應合理,羅拉隔距以11X18鵬為宜。5.粗紗工序(選用粗紗機型號為TJFA458A):粗紗采用"后區小牽伸,緊隔距"的工藝原則,采用小的后區牽伸,充分發揮主牽伸區的作用,有利手對浮游纖維的控制。在保證細紗正常牽伸的情況下,精紗捻系數偏大掌握,減少細紗退繞時產生的意外牽伸。羅拉隔距以51X60咖為宜。6細紗工序(選用細紗機型號為FA507A):采用后區大隔距、小扣、后牽伸、重加壓的工藝原則,合理控制始鉗口的隔距;選用代硬度皮輥,做好自由區的控制,提高紗結條千水平;采用賽絡紡紗,以便進一步提高紗線條干水閏,降你毛羽,減少細節,提高針織布面的質量水平。主要工藝參數;羅拉隔距43X60咖,后牽伸1.5倍,捻系數345。7.絡筒工序(選用自動絡筒機型號為Espe:ro-m):絡筒工序做好電清工藝的設定工作,調整好捻接器,捻接強力保持率控制在85%以上,注意控制好紗線通道與金屬槽筒的表面,減少對紗線的損傷及質量的惡化,做好紗線質量保持工作。由于采取了以上工藝措施,生產出的紗線(規格JC/Moda140S)質量指標如表3所示。表3JC/Modal50/5040s紗質量指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莫代爾纖維與彩棉混紡紡紗工藝,包括開清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條卷工序、精梳工序、并條工序、粗紗工序、細紗工序和絡筒工序,其特征是上述的前五道工序中是針對莫代爾纖維和彩棉獨立進行的,從并條工序開始合并為共同工序進行后面的四道工序,整個工序中的改進如下(1)開清工序中,抓棉機打手伸出肋條距離為3.1mm,均棉羅垃與角釘簾的距離為40mm,開棉機使用梳針打手,梳針打手轉速為472r/min,縮小了塵棒與塵棒間的隔距,增大了打手與塵棒間的隔距,成卷機綜合打手拆除刀片,轉速為900r/min,風扇轉速控制在1200r/min,棉卷干定量為370g/m;(2)梳棉工序中,針對莫代爾纖維的給棉機給棉板抬高,增大給棉板與刺輥的隔距,降低刺輥的速度,采用200mm的小漏底降低落棉,增大刺輥與錫林的速比,縮小道夫與錫林的隔距,給棉機的錫林速度330r/min,刺輥轉速810r/min,蓋板速度81mm/min,定量17.5g/5m,針對彩棉給棉機的刺輥速度810r/min,道夫速度20r/min,定量17.5g/5m;(3)精梳工序中,針對彩棉調整預并條機預并采用6根并合,總牽伸控制在6倍左右,使用1.9倍的后牽伸,在條卷過程中控制條卷機工作溫度在25~30℃,相對濕度55-75%,精梳機使用加密錫林、加密頂梳,彩棉的給棉長度為5.4mm,精梳落棉率不低于21%;(4)并條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條,羅拉隔距為11×18mm;(5)粗紗工序中羅拉隔距為51×60mm;(6)細紗工序中,羅拉隔距為43×60mm,后牽伸1.5倍,捻系數345。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紡紗
技術領域:
中的莫代爾纖維與彩棉混紡紡紗工藝。包括開清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條卷工序、并條工序、粗紗工序、細紗工序和絡筒工序,上述的前四道工序中分別是針對莫代爾纖維和彩棉獨立進行的,從并條工序開始合并為共同工序進行后面的四道工序,整個工序中主要根據兩種原材料的特性,對工藝參數、條件進行了調整和改進,包括開清工序中抓棉機、開棉機、成卷機,梳棉工序中給棉機,精梳工序中預并條機、條卷機、精梳機,并條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條,羅拉隔距,以及粗、細紗工序中羅拉隔距等調整。本發明通過對其加工工藝的改進彌補了原料的不足,成紗強度好,條干均勻,織成的織物手感滑爽,色澤自然,是一種理想的環保產品。文檔編號D02G3/04GK101255624SQ20081001490公開日2008年9月3日申請日期2008年3月31日優先權日2008年3月31日發明者李子榮,蘇海員,鮑學忠申請人:東營啟隆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