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挺針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挺針片,所述挺針片在收容于橫機的針槽內(nèi) 的織針中,與設有針鉤的針主體組合,且具有為了用搭載于三角座滑 架上的三角機構(gòu)對針主體進行引導驅(qū)動而從針槽突出的針踵。
背景技術(shù):
以往,在橫機中,在針床上以一定節(jié)距形成針槽,在各針槽內(nèi)收 容織針,用搭載于沿著針床移動的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對各織針的 針踵進行驅(qū)動而進行針織物的編織。
圖4表示現(xiàn)有的挺針片1的形狀(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關 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方面,挺針片1與在專利文獻1的圖2中公開的 挺針片相同。挺針片1大致為從附圖右方的前端2至左方的尾端3緩 慢彎曲的現(xiàn)狀的彈簧,在中間附近具有編織用針踵4。挺針片l,在前 端2附近還具有移圈用針踵5。編織用針踵4和移圈用針踵5之間隔開 間隔而形成連接部6。編織用針踵4和尾端3之間形成彈簧部7。連接 部6位于彈簧部7的延長部上,由此實際上形成1個金屬絲彈簧。挺 針片1作為織針的一部分而收容于針槽內(nèi)時,編織用針踵4受到搭載 于向垂直于紙面的方向移動的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的作用而向附圖左 右方向驅(qū)動,并且還受到垂直于紙面的力。受到該力的結(jié)果,編織用 針踵4與針槽的側(cè)壁接觸而受到接觸壓力。連接部6中,在編織用針 踵4的附近具有加強用突起8時,由于編織用針踵4在針槽內(nèi)傾斜, 從而能夠分散從針槽的側(cè)壁受到的接觸壓力。
但是,編織用針踵4、移圈用針踵5被搭載于三角座滑架上的壓 針片從附圖上方向下方壓下時,為了沉沒入針槽內(nèi),連接部6、彈簧部7需要彎曲。并且,在三角上有時設有傾斜面部分,所述傾斜面部分, 其距三角座滑架的底面的高度變化,推壓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在編織用針 踵4、移圈用針踵5還受到所述推壓時,連接部6、彈簧部7也需要彎 曲。
圖5表示與具有圖4的挺針片1的織針10有關的整體的結(jié)構(gòu)。在 織針10上,組合有挺針片1和針主體11。針主體11,在針干的前端 側(cè)具有針鉤12和開閉針鉤12的針舌13。在針主體11的針干的中間附 近設有移圈用葉片14。針主體11的尾端側(cè)具有與挺針片1的前端2扣 合的扣合部15。挺針片1使前端2與針主體11的扣合部15扣合。
挺針片1的彈簧部7的中間附近與選針挺針片16的前端相對。選 針挺針片16的針踵,由選針片17選擇性地改變位置。選針片17具有 選擇用針踵18,受到搭載于三角座滑架上的驅(qū)動器的選擇作用。選擇 用針踵18例如設有用虛線表示的6個中的1個。在針床上鄰接的織針 10,使設在選針片17上的選擇用針踵18的位置不同。
織針10收容在形成于在針床20上隔開間隔而直立設置的針板21 之間的針槽22,可向附圖的左右方向滑動。針板21,插入形成在針床 20上的插入用槽,用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貫通的系緊金屬絲23系緊而 進行固定。同樣,作為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貫通的部件,設有止動金 屬絲24、 25、 26、定位金屬絲27、推壓金屬絲28和壓腳29等。止動 金屬絲24、 25、 26限制針槽22內(nèi)的滑動位移的范圍。例如通過止動 金屬絲24,限制選針挺針片16的向右方的前進和挺針片1的向左方的 后退。定位金屬絲27例如將選針挺針片16的位置限制為3個位置。
在挺針片1收容于針槽22內(nèi)時,彈簧部7變形。在如圖4所示的 未施加負荷的狀態(tài)下,挺針片22形成如在圖5用雙點劃線表示的形狀, 在收容于針槽22內(nèi)時如用實線表示地變形。作為其反作用,設在挺針 片1上的編織用針踵4和移圈用針踵5從針槽22向附圖上方突出。對選針片17和選針挺針片16的選擇作用的結(jié)果,選針挺針片16的前端
將三角座滑架1的彈簧部7從針槽22的上方推壓時,由于彈簧部7和 連接部6彎曲而引起以挺針片1的前端2作為中心的擺動位移,編織 用針踵4在針槽22內(nèi)下沉。選針挺針片16的前端不推壓彈簧部7時, 編織用針踵3從針槽22突出。由于移圈用針踵5設在成為擺動位移的 支點的前端2附近,因而擺動位移的振幅變小而影響消失,從而總是 從針槽22突出。挺針片1的編織用針踵4、移圈用針踵5從針槽22突 出時,受到搭載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壓針片的作用。
由于三角座滑架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移動,因而從針槽22突出的 編織用針踵4、移圈用針踵5也受到垂直于紙面的方向的力。由于挺針 片1在針槽22內(nèi)沿附圖左右方向滑動位移,因而以滑動方向作為基準 時,受到橫向力。為了能夠滑動,作為針板21的間隔的針槽22的寬 度大于挺針片1的寬度。由于在挺針片1的側(cè)面和針板21的側(cè)面之間 存在間隙,因而挺針片1受到橫向力時,挺針片1在針槽22內(nèi)傾斜。
專利文獻l:特公平2—10262號公報
在如由專利文獻1公開的織針10中,搭載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 對挺針片1的編織用針踵4或移圈用針踵5發(fā)揮作用,編織用針踵4 或移圈用針踵5傾斜,側(cè)面可能與針板21的側(cè)面接觸。編織用針踵4 或移圈用針踵5的側(cè)面與針板21的側(cè)面接觸時,由于編織用針踵4或 移圈用針踵5的滑動方向的長度較短,因而在接觸部分產(chǎn)生較大的壓 力,長時間使用時可能產(chǎn)生磨損。
在挺針片1上,有時在編織用針踵4的附近設置加強用突起8以 分散接觸壓力。但是,雖然通過設置加強用突起8可在一定程度上抑 制接觸壓力,但不能說充分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挺針片,結(jié)構(gòu)簡單,即使針踵由 于相對于滑動方向的橫向的力而傾斜,也能夠降低與針槽側(cè)方的接觸 壓力而減少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挺針片,其配置于在橫機的針槽內(nèi)滑動位移的織針 中配置于針槽的一側(cè)的針主體和配置于針槽的另一側(cè)的選針部件之 間,在選針部件側(cè)具有尾端與針槽的底部滑動接觸的彈簧部,在針主
體側(cè)具有前端與針主體的尾端扣合、中間隔開間隔而從針槽突出的2 個針踵,其特征在于,連接2個針踵之間的部分,具有從彈簧部的延 長部上向靠近針槽的表面的位置偏離的形狀。
并且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中的上述連接部分為與上述彈簧部 相同的截面面積。
并且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2個針踵中的上述選針部件 側(cè)的針踵,在與該選針部件相對的側(cè)面具有凹陷。
并且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2個針踵中的上述針主體側(cè) 的針踵和上述前端之間,設有突出至針槽的表面附近的突起部。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橫機的針槽內(nèi)滑動位移的織針中的、具 有2個針踵的挺針片,連接2個針踵之間的部分具有比彈簧部的延長 部靠近針槽的表面的位置偏離的形狀,因而在針踵傾斜時,連接2個 針踵之間的部分與針槽的側(cè)面接觸,接觸面積較大,因而能夠使接觸 壓力分散而降低??赏ㄟ^僅使連接2個針踵之間的部分位于針槽的表 面附近的簡單的結(jié)構(gòu),即使針踵因相對于滑動方向的橫向的力而傾斜, 也降低與針槽的側(cè)方的接觸壓力,從而能夠減少長時間使用造成的磨 損。
并且,根據(jù)本實用新型,連接2個針踵之間的部分的截面面積與彈簧部的截面面積相同,彈簧部被選針部件推壓而彎曲時連接部分也 同樣彎曲,從而能夠使選針部件側(cè)的針踵沉沒入針槽內(nèi)。
并且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上述2個針踵中的選針挺針片等選針部件 側(cè)的針踵,在與選針部件相對的側(cè)面具有凹陷。通過凹陷,能夠擴大 挺針片在針槽內(nèi)滑動的范圍,從而增大織針的行程。由于在連接2個 針踵之間的部分,分散施加在針踵上的接觸壓力,因而即使在針踵上 設置凹陷,也不易受到損壞。
并且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由于在針主體側(cè)的針踵和挺針片的前端之 間設有突出至針槽的表面附近的突起部,因而能夠進一步分散施加針 主體側(cè)的針踵上的接觸壓力而減少磨損。
圖1 (a)是表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挺針片31的形 狀的側(cè)視圖。
圖1 (b)是表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挺針片41的 形狀的側(cè)視圖。
圖2是表示將使圖1 (b)所示的挺針片41與針主體11組合的織 針50收容于針床20的針槽22內(nèi)的結(jié)構(gòu)的側(cè)面剖視圖。
圖3 (a)是比較圖1 (a)所示的挺針片31和現(xiàn)有的挺針片1受 到橫向力在針槽22內(nèi)傾斜時的與針板21接觸的狀態(tài)而表示的簡化正 面剖視圖。
圖3 (b)是比較圖1 (b)所示的挺針片41和現(xiàn)有的挺針片1受 到橫向力在針槽22內(nèi)傾斜時的與針板21接觸的狀態(tài)而表示的簡化正 面剖視圖。
圖4是表示現(xiàn)有的挺針片1的形狀的側(cè)視圖。 圖5是表示將現(xiàn)有的挺針片1與針主體11組合而成的織針10收 容于針床20的針槽22內(nèi)的結(jié)構(gòu)的側(cè)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表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挺針片31和作為另一 實施方式的挺針片41的形狀。無論在(a)表示的挺針片31,還是在 (b)表示的挺針片41,基本形狀相同。挺針片31、 41分別包括與圖 4所示的挺針片1的前端2、尾端3、編織用針踵4、移圈用針踵5、連 接部6和彈簧部7對應的前端32、 42、尾端33、 43、編織用針踵34、 44、移圈用針踵35、 45、連接部36、 46和彈簧部37、 47。其中,圖4 的挺針片1中連接部6位于彈簧部7的延長部上,相對于此,在圖1 的挺針片31、 41上,連接部36、 46設在相比彈簧部37、 47的延長部 向附圖上方偏離的位置上。
另外,在挺針片31、 41上,在移圈用針踵35、 45和前端32、 42 之間,分別設有加強用突起38、 48。并且,在挺針片41上,在編織用 針踵44的彈簧部47側(cè)面設有凹陷49。
圖2表示將以圖1 (b)所示的挺針片41代替圖5的挺針片1與 針主體11組合而成的織針50收容于針床20的針槽22內(nèi)的結(jié)構(gòu)。在 圖2中,對與圖5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標號,從而省略重復的說明。 在圖2中,相比圖5,挺針片41的連接部46的位置靠近針板21的上 邊緣。由此,挺針片41受到橫向力而與針板21的上邊緣附近接觸時 的接觸面積增加,從而能夠分散接觸壓力而防止壓力的局部集中。
優(yōu)選的是,連接部36、 46,在不與搭載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 壓針片接觸的范圍內(nèi),位于靠上方的位置。連接部36、 46的截面面積 與彈簧部37、 47相同時,連接部36、 46,在編織用針踵34、 44、移 圈用針踵35、 45被三角、壓針片推壓時能夠與彈簧部36、 46相同地 彎曲,因而優(yōu)選。即使截面面積不同,但差異的程度較小時,連接部 36、 46和彈簧部37、 47之間的彎曲的差異較小。連接部36、 46的截 面面積比彈簧部37、 47大很多時,連接部36、 46不會彎曲。例如, 如在連接部36、 46的下部位于彈簧部37、 47的延長部上,上部位于圖1的位置的情況下,雖然接觸面積的增加引起的分散接觸壓力的效
果相同,但推壓編織用針踵34、 44、移圈用針踵35、 45時不會彎曲。
并且,與限制選針挺針片16的前端的前進位置和挺針片41的后 退位置的止動金屬絲24對應而設有凹陷49。通過設置凹陷49,在挺 針片41后退時,使編織用針踵44的與選針挺針片16相對的側(cè)面與止 動金屬絲24抵接的位置后退,從而能夠增加織針50的行程。通過設 置凹陷49,雖然編織用針踵44的強度降低,但通過連接部46能夠減 少與針板21接觸時的壓力,防止受到強度降低的影響。
圖3比較表示圖1所示的挺針片31、 41和圖4所示的挺針片1受 到橫向力在針槽22內(nèi)傾斜時與針板fl接觸的狀態(tài)。如在(a)用實線 表示,挺針片31、 41的編織用針踵34、 44因三角的作用而在針槽22 內(nèi)傾斜時,連接部36、 46與針板21的上邊緣附近接觸。優(yōu)選的是, 連接部36、 46的位置,在不與三角^觸的范圍內(nèi),靠近針槽的上方。 由于連接部36、 46具有向垂直于紙面的方向延伸的形狀,因而接觸面 積變大,由此可分散從三角作用在編織用針踵34、 44上的力所產(chǎn)生的 接觸壓力。如在(b)用實線表示,即使挺針片1的編織用針踵4傾斜, 連接部6也不會與針板21的側(cè)面接觸。在挺針片1上設置加強用突起 8時,能夠使加強用突起8的前端附近與針板21的上邊緣附近接觸, 從而能夠與編織用針踵4分散接觸壓力。其中,參照圖4可知,加強 用突起8的滑動方向的長度小于連接部6的長度。因此,編織用針踵4 的接觸壓力的降低與在(a)表示的挺針片31、 41相比不充分,由此 在長時間使用時可能引起磨損、損壞。
以上說明雖然涉及編織用針踵34、 44和編織用針踵4,但關于移 圈用針踵35、 45和移圈用針踵5,也同樣能夠減低接觸壓力。由于接 觸壓力的降低,不會在編織用針踵34、 44和移圈用針踵35、 45上集 中力,從而不易折斷,針板21也不易發(fā)生磨損、損壞,從而還能夠減 少受壓(crush)時的損壞。并且,由于不易發(fā)生磨損、損壞,從而能夠?qū)崿F(xiàn)三角座滑架移動的高速化,能夠提高編織效率。
在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挺針片31、 41中,通過僅將連接部36、 46 的位置改變?yōu)獒槹?1的上邊緣附近的簡單形狀,相比挺針片1可以延 長壽命。并且,即使在編織用針踵34、 44、移圈用針踵35、 45損壞的 情況下,由于連接部36、 46位于針槽22的表面附近,因而能夠防止 碎片進入針槽22內(nèi)。
另外,如圖1所示,挺針片31、 41中,在移圈用針踵35、 45和 前端32、 42之間設有加強用突起38、 48。由于因該加強用突起38、 48而具有與圖3 (b)相同的分散接觸壓力的效果,因而能夠減少移圈 用針踵35、 45附近的接觸壓力,使得不易發(fā)生移圈用針踵35、 45的 損壞。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挺針片,其配置于在橫機的針槽內(nèi)滑動位移的織針中配置于針槽的一側(cè)的針主體和配置于針槽的另一側(cè)的選針部件之間,在選針部件側(cè)具有尾端與針槽的底部滑動接觸的彈簧部,在針主體側(cè)具有前端與針主體的尾端扣合、中間隔開間隔而從針槽突出的2個針踵,其特征在于,連接2個針踵之間的部分,具有從彈簧部的延長部上向靠近針槽的表面的位置偏離的形狀。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挺針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分為 與所述彈簧部相同的截面面積。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挺針片,其特征在于,所述2個針 踵中的所述選針部件側(cè)的針踵,在與該選針部件相對的側(cè)面具有凹陷。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挺針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2個針踵中的所述針主體側(cè)的針踵和所述前端之間,設有突出至 針槽的表面附近的突起部。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挺針片,結(jié)構(gòu)簡單,即使由于針踵相對于滑動方向的橫向力而傾斜,也能夠降低與針槽側(cè)方的接觸壓力而減少磨損。在挺針片(31、41)上,將編織用針踵(34、44)和移圈用針踵(35、45)之間的連接部(36、46),設在相比彈簧部(37、47)的延長部上向附圖上方偏離的位置上。該位置靠近將挺針片(31、41)作為織針的一部分而收容于針槽內(nèi)時成為側(cè)壁的針板的上邊緣。編織用針踵(34、44)或移圈用針踵(35、45)在三角的作用下在針槽內(nèi)滑動位移時,還受到橫向力而傾斜時,連接部(36、46)與針板接觸,從而增加接觸面積而降低接觸壓力,從而可減少磨損。
文檔編號D04B15/00GK201158738SQ20072018230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0月16日
發(fā)明者有北禮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