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圈織針和線圈的移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有至少兩個對置的針床的針織橫機的移圈織針,所述移圈織針具有一個通過一個針舌和一個導針片可以閉鎖的針鉤、一個連接于其上的針柄,后者通過形成一個針肚向著針體擴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線圈在針織橫機里移圈的方法,該針織橫機裝有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
背景技術:
為使線圈在針織橫機上移圈一般應用移圈織針,該移圈織針具有一個針舌和一個移圈彈簧。然而只是當所要移圈的線圈一直貼靠在移交織針的針肚上,直到它在接收織針的針頸處接觸時,用這些織針的移圈才是可靠的。只是當在所要移圈的線圈上可以作用有必需的牽拉力時,尤其是當移交織針在回拉運動中時,這才得以保證。
然而,針織技術上花費很大的針織品往往具有在其中形成線圈的織針部位,還具有一些織針部位,它們并不參與成圈,但支承著線圈。后面所述的織針部位減小了在那些在其相鄰部位里形成的線圈上的牽拉作用。若要使線圈移圈,而在該線圈上只作用一個小的牽拉力,那么這些線圈往往就并不精確地貼靠在移交織針的針肚上并可能因此并不被接收織針的鉤包圍住。這些線圈則在移交織針回拉運動時在閉合的針鉤上滑動并形成漏針,也就是說針織品的疵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出一種移圈織針和一種移圈方法,它們可以使即使作用有小的牽拉力的線圈也能實現可靠的移圈。
本發明通過一種用于具有至少兩個對置的針床的針織橫機的移圈織針來解決,該移圈織針具有一個通過針舌或導針片可封閉起來的針鉤、一個連接于其上面的針柄,該針柄通過構成針肚向著針體擴展,按照本發明所述移圈織針的特征在于,該移圈織針在其上邊在針肚前具有一個基本為三角形的突起,該突起的尖端形成一個封閉邊并且它與針肚一起形成一個線圈移交部位。
通過這種突起即使當作用于所要移圈的線圈上的牽拉力較小時也使該線圈在針肚前面保持在線圈移交部位里,從而該線圈就能夠可靠地被接收織針的針鉤抓住。
封閉邊最好能夠位于在移圈時接收織針的鉤尖所處于的那個位置上,此時這個針的鉤部的后內側與移交織針的針肚重疊。接收織針在它穿過所要移圈的線圈的圈柱并同時隨移交織針返回運動以后就到達這個位置。如果封閉邊位于接收織針鉤部的尖端所定位的位置上,那么接收織針鉤部連同針肚和移交織針的突起一起使線圈從各個面都被包圍,從而可以通過接收織針實現可靠的接收。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三角形的突起在針肚方向上具有一個斜面,其斜度的選擇應保證在它和針肚之間形成一個足夠大的線圈移交部位并使所要移圈的線圈能夠容易地滑動越過封閉邊。突起不得引起線圈太大的膨脹。另一方面線圈在針肚方向的成形使得即使是由較粗的或多絲的紗線制成的線圈也能保持在線圈移交部位里。
所述三角形突起還可以在針鉤方向上具有一個斜面,其斜度小于在針肚方向上的斜面的斜度并且它由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的不同的回拉速度來確定。在針鉤方向上的斜面必須能夠使所要移圈的線圈在向封閉邊的方向上可靠而容易地滑動。通過所述斜面相對平緩的走向使這一點得以保證。
為了避免在移圈過程中所要移圈的線圈上應力發生突然變化和太大的摩擦,封閉邊和斜面至針柄的過渡部分可以被圓整。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線圈在一個針織橫機上移圈的方法,該針織橫機具有至少兩個對置的針床,它們裝有按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移圈織針,其特征在于以下工序—推出移交織針,直至所要移圈的線圈在線圈移交部位里位于針肚和針柄的三角形突起之間;—推出接收織針,直至其鉤部穿過所要移圈的線圈;—將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拉回,使得接收織針的鉤部的后內側與移交織針的針肚重疊,其中接收織針的針鉤的尖端覆蓋住移交織針的封閉邊并因此在線圈移交部位里使所要移圈的線圈包圍住;—繼續使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拉回,其中所要移圈的線圈運動越過斜面、越過封閉邊并繼續越過移交織針的閉合的針舌和針鉤,其中所要移圈的線圈總是包圍在接收織針的針鉤和移交織針的柄之間,直至所要移圈的線圈離開了移交織針并且只是還吊掛在接收織針的鉤里。
與按照現有技術所使用傳統的移圈織針的方法相反,在按照本發明的方法中保證了所要移圈的線圈由于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的成形即使在牽拉力較小時也位于針肚前邊并因此可以使接收織針的針鉤可靠地插入到所要移圈的線圈里。此外還保證了通過包圍線圈,在接收織針和移交織針回拉運動期間可以使線圈不能再從接收織針的鉤里滑出來。
除了移圈針的特殊造型之外,按照本發明的方法尤其是通過如下措施可以達到高的可靠性接收和移交織針的回拉運動同時地和/或交替地進行,從而使接收織針的鉤尖從封閉邊起直至到達移交織針的尖端總是搭接移交織針并因此使所要移圈的線圈包圍保持在接收織針鉤部和移交織針之間的空腔里。
以下根據附圖,與現有技術相比詳細說明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的和按照本發明的移圈方法的一種優選的實施例。所示為圖1按照現有技術的在移圈過程期間的兩個移圈織針的側視圖;圖2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的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3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的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圖4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的第三實施例的側視圖;圖5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的第四實施例的側視圖;圖6至12在實施按照本發明的移圈方法時在移圈過程的不同階段時按圖2所示的兩個移圈織針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在一個線圈5移圈期間的兩個移圈織針1”和1,其中針1”是移交織針,而針1是接收織針。按照現有技術的織針的外觀以下在針1”的實施例中加以說明。針1”具有一個針鉤13”,它可以通過一個針舌15”封閉住。接著是針柄12”,它通過形成一個針肚111”過渡至一個針體11”。針柄12”在針肚111”和針舌15”的鉸接點之間有一個基本平滑的上邊。
在圖1所示的移圈過程的狀態下接收織針1用其針鉤13穿過了線圈5的圈柱并且現在在其回拉運動中在箭頭103’的方向上。針1”也在回拉運動中位于箭頭102’的方向上。接收織針1的針鉤13的后內側121與移交織針1”的針肚111”相重疊。如明顯可見的那樣,在接收織針1鉤部13的尖端133和移交織針12’的柄12”之間是一個空缺A,當針1”在回拉運動時線圈5就可以通過該空缺從針鉤13里滑出來,如果在線圈上面在箭頭方向105’上沒有作用足夠的牽拉力的話。當牽拉力較弱時用移圈織針1”和1還并不確保接收織針1的鉤部13能夠完全包圍線圈5,因為在牽拉力較弱時線圈5不必再貼靠在針肚111”上,而是可以在針柄12”上向前移動。
圖2示出一種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1的側視圖,它避免了按照現有技術的移圈織針所述的問題。
針1具有一個針鉤13、一個針舌15、一個針柄12以及一個針體11。在針柄12和針體11之間的過渡部分構成了針肚111。這些部分的結構與現有技術中的針1”和1相同。同樣如在已知的織針1”和1中那樣在針體11的一個支承槽112里設有一個移圈彈簧2。與已知織針1”和1的針柄相反,針柄12現在卻具有一個近似為三角形的突起129,其尖端形成一個封閉邊126。封閉邊126離開針鉤13的閉合端部的距離為X,而離開針下邊的距離為H1。若接收織針的針鉤后內側與移交織針的針肚全等的話,那么這就是接收織針的鉤尖所處的位置。在突起129部位里針的橫截面還可以向上方向逐漸變小。
突起129在其本身和針肚111之間包圍一個線圈移交部位128。當在線圈上只作用一個小的牽拉力時,線圈也才可靠地位于該部位里128。一個斜面127用于此,該斜面從封閉邊126布置在針肚111的方向上。該斜面127斜度W2的選擇應保證形成一個足夠大的線圈移交部位128并使要移圈的線圈可以容易地在斜面127和封閉邊126上滑動。在針鉤13方向上突起129具有一個斜度為W1的斜面125。斜度W1由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的不同的回拉速度來確定。封閉邊126和斜面125,127至針柄12或者至線圈移交部位128的過渡部位都圓整了。為了避免在突起129上滑動時線圈5太大的膨脹,針柄12可以在其下邊上、對置于封閉邊126設置一個此處未示出的凹處。
圖3示出一種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10,此處一個三角形突起229并不位于針柄12上,而是在移圈彈簧2上。封閉邊226在如同圖2所示針1的相同位置上。線圈移交部位128、斜面225的傾角W1、斜面227的傾角W2和針肚111同樣也與針1的對應特征相同。
圖4示出一種移圈針100,此時一個三角形的突起329位于一個小板3上,該小板與針的縱向側連接,該縱向側與移圈彈簧對置布置并且其厚度相當于移圈彈簧的厚度。突起329和線圈移交部位128的位置和幾何形狀與針1中相同。
圖5示出另外一種移圈針1000,此時突起429的輪廓由一個最好是圓的彈簧鋼絲構成。突起429最好位于柄2的中軸線上。突起429和線圈移交部位128的位置和幾何形狀與針1時相同。該構成斜面425的支腿與針柄12固定連接,而構成斜面427的支腿自由伸入針體11里的孔113里。由此突起429的輪廓在支腿425部位里是彈動的。因此如果針1000進行其推進運動的話,至封閉邊426的升程高度就可以取決于線圈大小而變化,以促使所要移圈的線圈進入線圈移交部位128里。
圖6至12說明了兩個按圖2所示織針的使用,以便按照本發明的方法使線圈5移圈。引入推進運動直至移交織針1和接收織針1’的最外面位置以及兩個織針1,1’自接收織針1’的鉤部13在移交織針1的直的針柄12上覆蓋住的位置起的回拉運動都與現有技術中的相同,因此不再示出。
圖6中移交織針1在箭頭100的方向上已經被推進到線圈移交位置上,它對應于針1的最遠的推進。在其推進運動時移交織針1用打開的針舌15、移圈彈簧2的凸起21和針柄的所有部位滑動穿過了線圈5,用針頸121、斜面122、針舌15、柄的水平部位124、凸起21、斜面125、封閉邊126、斜面127開始,一直到達到線圈移交部位128并通過線圈5與針肚111接觸。由于在箭頭105方向上的針織品牽拉作用線圈5正常情況下貼靠在針肚111上。線圈圈柱51位于移圈彈簧2上。
接收織針1’在箭頭101方向上已被推進到其最前面的接收位置上,在該位置上針鉤13’的尖端133’位于線圈5上的可靠距離處。在推進運動時接收織針1’的針鉤13’和針柄12’部位在針體11和移交織針1的移圈彈簧2之間滑過去。
圖7示出移交織針1在其箭頭102方向上的回拉運動的第一階段。接收織針1’還位于其最前面的接收位置上。
在圖8中移交織針1還處于其在箭頭102方向上的回拉運動中。接收織針1’同樣也開始其在箭頭103方向上的回拉運動。
在圖9中移交織針1和接收織針1’處于對應于箭頭102和103的回拉運動中,此時接收織針1’的針鉤13’的后內側121’與移交織針1的針肚111全等。此時接收織針1’通過針鉤13’的后內側121’首次與線圈5接觸,該線圈在繼續的移圈過程中應該進入其鉤部13’。同樣在這時候接收織針1’的針鉤13’的尖端133’也與移交織針1的封閉邊126重疊。由此使線圈5包圍在一個空腔里,該空腔由接收織針1’的后面和上面的鉤內側121’和122’、線圈移交部位128、斜面127和移交織針1的封閉邊126形成。
當移交織針1和接收織針1’在繼續回拉運動時接收織針1’的鉤13’的尖端133’保持與移交織針1的針柄12輪廓疊合,由此使線圈5總是包圍在鉤部13’里。
圖10中移交織針1和接收織針1’在箭頭102,103方向上實施回拉運動。接收織針1’的鉤部13’的尖端133’與移交織針1的斜面125疊合。
在圖11中所示的針1和1’的位置上移交織針1繼續在箭頭102方向上返回運動,而接收織針1’則中斷了其回拉運動,其中鉤尖133’位于移圈彈簧2的凸起21部位里。接收織針1’的鉤部13’的尖端133’與斜面125的最后部位疊合。
圖12示出接收織針1’的鉤部13’的尖端133’如何與移交織針1的柄的水平部位124疊合。由該部位起移交織針1和接收織針1’就沿著箭頭102,103類似于按照現有技術中的方法進行回拉運動,一直到線圈5離開了移交織針1而且它只還位于接收織針1’的鉤部13’里。
按照本發明的移圈織針和按照本發明的移圈方法可以使所要移圈的線圈更加可靠地被接收織針包圍,它比用按照現有技術中的織針和移圈方法時更可靠。這基本上按照如下來實現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在其復回運動期間進入一個相反的位置上,在該位置上移交織針的針肚與接收織針的針鉤的后內側重疊全等,而接收織針的鉤部的鉤尖與移交織針的封閉邊疊合。通過接收織針的鉤尖與移交織針的封閉邊的疊合使線圈包圍在接收織針的鉤腔里。接收織針的鉤部最大可能地圍住線圈并位于一個鉤尖處于線圈之上的位置上。
在該位置上在整個余下的移圈過程期間接收織針的鉤尖總是與移交織針保持疊合,因此使線圈可靠地被包圍。
權利要求
1.用于具有至少兩個對置布置針床的針織橫機的移圈織針,具有一個通過針舌(15)或一個導針片可以封閉的針鉤(13)、一個連接于其上的針柄(12),該針柄通過形成一個針肚(111)向著針體(11)擴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織針在其上邊在針肚(111)前面具有一個基本為三角形的突起(129,229,329,429),其尖端形成一個封閉邊(126,226,326,426)并且該突起與針肚(111)一起構成一個線圈移交部位(128)。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圈織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邊(126,226,326,426)位于在線圈移圈時接收織針(1’)的鉤尖(133’)所處于的位置上,此時該織針(1’)的鉤部(13’)的后內側與移交織針(1)的針肚(111)重疊。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圈織針,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突起(129,229,329,429)在針肚(111)方向上具有一個斜面(127),其斜度(W2)的選擇應保證在它和針肚(111)之間形成一個足夠大的線圈移交部位(128)并且能夠使所要移圈的線圈(5)容易地滑動越過封閉邊(126,226,326,426)。
4.按權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移圈織針,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突起(129,229,329,429)在針鉤(13)的方向上具有一個斜面(125),其斜度(W1)小于斜面(127)的斜度(W2),而且它由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1,1’)的不同的復位速度來確定。
5.按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圈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邊(126,226,326,426)和斜面(125,127)至針柄(12)的過渡部分是圓整的。
6.在具有至少兩個對置布置的針床的針織橫機上使線圈移圈的方法,所述針床裝有按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移圈針,其特征在于以下工序—推出移交織針(1),直至所要移圈的線圈(5)位于線圈移交部位(128)里在針肚(111)和針柄(12)的三角形突起(129,229,329,429)之間;—推出接收織針(1’),直至其鉤部(13’)穿過所要移圈的線圈(5);—拉回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1,1’),使接收織針(1’)的鉤部(13’)的后內側(121’)與移交織針(1)的針肚(111)重疊,其中接收織針(1’)的鉤部(13’)的尖端(133’)覆蓋移交織針(1’)的封閉邊(126,226,326,426)并使所要移圈的線圈(5)因此包圍在線圈移交部位(128)里。—繼續使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1,1’)拉回,其中所要移圈的線圈(5)運動越過斜面(125)、越過封閉邊(126,226,326,426)并繼續越過移交織針(1)的閉合的針舌(15)和針鉤(13),其中所要移圈的線圈(5)總是包圍在接收織針(1’)的鉤部(13’)和移交織針(1)的柄之間,直至所要移圈的線圈(5)離開了移交織針(1)并還只是吊掛在接收織針(1’)的鉤部(13’)里。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交織針和接收織針(1,1’)的回拉運動同時地和/或交替地進行,從而接收織針(1’)的鉤部(13’)的尖端(133’)從封閉邊(126,226,326,426)起一直到到達移交織針(1)的尖端總是搭接移交織針(1)并因此使所要移圈的線圈(5)包圍保持在接收織針(1’)的鉤部(13’)和移交織針(1)之間的空腔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圈織針(1)和一種用于針織橫機的移圈方法,其中移圈織針(1)在其針肚(111)前在其上邊具有一個基本為三角形的突起(129),其尖端形成一個封閉邊(126)并與針肚(111)一起構成一個線圈移交部位(128),上面作用有一個弱的牽拉力的線圈(5)也可靠地保持在該移交部位里,而且其中這樣來實施線圈(5)的移圈,使該線圈通過接收織針(1’)的鉤部(13’)和移交織針(1)總是保持著被包圍狀態。
文檔編號D04B15/10GK1920148SQ200610121919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6日
發明者T·斯托爾, M·塞德拉格, M·沃恩勒, H·-G·哈爾坦霍夫 申請人:H.斯托爾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