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由具有兩個底板等的圓襪針織機中的底板的至少兩組相互隔開的針制造的針織品部 ...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連接由具有兩個針床的圓型襪類針織機或類似的針織機中的針床的至少兩組相互隔開的針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方法,其中兩個針床是同軸的和彼此面對的。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尤其用于連接由設置在同一個針床的兩個部分中的至少兩組針制造的針織品部分,該針床例如由針筒針盤針織機的針筒構成,這些針織品部分在用來制造它們的同一個機器上圍繞針床的軸線相互成角度地隔開。
背景技術:
圓型襪類針織機是已知的,它們具有兩個同軸和相互面對的針床,這兩個針床例如由針筒和針盤來構成,該針筒具有垂直軸線,而該針盤設置在針筒上方并與針筒同軸。
多個軸向狹槽設置在針筒的側面上,且各狹槽接納一針,可以沿著相應狹槽的往復移動來致動該針從而制造針織品。
在這些機器的針盤中有多個徑向狹槽,各徑向狹槽接納至少一個接合部件,該接合部件可以由鉤、推桿或針來構成,且一旦有命令就可以沿著相應的徑向狹槽移動,從而從抽出位置轉到縮回位置,在該抽出位置它從針盤的外圍輪廓突出,而在該縮回位置它凹入針盤內以避免與針筒的針干涉。
在抽出位置,接合部件可以與針筒的至少一個針相互作用,從而接合針織環或更具體地是由針筒的針制造的針織行的一部分,或者將針織環或先前已接合的針織行的一部分釋放至針筒的針。
在縮回位置,接合部件可以保持針織環或先前已接合的行的一部分,而不與針筒的針相干涉。
根據所使用的接合部件的類型,接合部件可以拾取針織環,嚴格地說從制造它們的針中拾取,或者可以在由針筒的針形成針織行的過程中保持環連紗線的部分,然后將先前拾取的針織環或先前保持的環連紗線的部分釋放至針筒的針。為了簡化描述,術語“針織環”在下文中理解成表示針織行的一部分或環連紗線的一部分,該針織行的一部分可以由嚴格來說的針織環來構成。
在一些機器中,各接合部件由并排設置的兩個或多個部件構成,它們通常設置在針盤的同一個徑向狹槽中,并且彼此協作,且與針筒的針協作,從而從針筒的針中拾取針織環,或者將先前由針筒的其它針拾取的、或在針筒的針部分上形成針織行的過程中保持的針織環釋放至針筒的針。
假如設置在針盤中的接合部件由針構成,所述針除了可用于接合或拾取由針筒的針制造的針織環之外,還可用于制造針織品。
在“無縫”衣物的制造領域,即具有管狀結構而在其側部沒有接縫的衣物,人們感到需要能夠連接由設置在針筒中的且圍繞針筒的軸線相互成角度隔開的成組的針制造出的針織品部分,從而避免衣服的后續再加工以形成用于連接所述針織品部分的接縫。
例如對于內衣的肩帶、乳罩、緊身衣或者對于內褲的墊布都有這種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標是通過提供一種允許直接在用來制造物品的機器上、連接由位于具有兩個針床的圓型襪類針織機或類似的針織機中的針床的兩個圍繞針床軸線相互成角度隔開的部分中的至少兩組針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方法來滿足這種需要。
在這個目標內,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避免用于連接針織品部分的縫紉操作來允許降低所述衣物的制造成本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避免使用針縫來連接衣服部分從而允許制造更舒適的衣物的方法。
這個目標和這些及其它目的將會在下文中變得更顯而易見,它們通過一種用于連接由具有兩個針床的圓型襪類針織機或類似的針織機中的針床的至少兩組相互隔開的針所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方法來實現,該針織機包括兩個同軸的和相互面對的針床,分別為設有針的第一針床和設有接合部件的第二針床,可致動針來制造針織品,可致動接合部件,從而保持或拾取由第一針床的針形成的針織環,或者將先前保持或拾取的針織環釋放至第一針床的針,其中,該方法包括-用于以設置在第一針床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組針來形成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針織品部分的步驟;-用于以設置在第一針床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組針來形成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針織品部分的步驟,其中第一針床的第二部分圍繞第一針床的軸線與第一針床的第一部分成角度地隔開;-用于將第二針織品部分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設置在第一針床的第三部分中的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一轉移步驟,第一針床的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針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借助第二針床的接合部件并且借助第二針床相對于第一針床圍繞其軸線的角度偏移來實施第一轉移步驟;-用于將第一針織品部分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二轉移步驟,借助第二針床的接合部件并且借助第二針床相對于第一針床圍繞其軸線的角度偏移來實施第二轉移步驟;-用于借助接合第一針織品部分和第二針織品部分的成組連接針的針來形成至少一個連接的針織行的步驟,其中至少一個連接的針織行將第一針織品部分連接至第二針織品部分;-用于使成組連接針與針織品部分脫開的步驟。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意圖較佳地用一種類型的圓型襪類針織機來實施,該針織機包括針筒和針盤,該針筒具有垂直軸線,該針盤設置在針筒上方并與針筒同軸,且設有接合部件,可致動接合部件從而保持或拾取由針筒的針形成的針織環。假如所述接合部件由鉤或推桿構成,即是不能形成針織品的部件的話,則術語“第一針床”專門涉及針筒,而術語“第二針床”專門涉及針盤。假如相反地針盤的接合部件由針構成,即是可以被致動從而形成針織品的部件的話,則術語“第一針床”可以再次涉及針筒,而術語“第二針床”可以再次涉及針盤,或者同樣地,術語“第一針床”可以涉及針盤,而術語“第二針床”可以涉及針筒。在最后的情況下,針筒的針構成第二針床的接合部件。
在不改變以上規定的前提下,為了簡化描述和更清楚起見,下文中通過假設“第一針床”是具有針筒和針盤的圓型襪類針織機類型的針筒而“第二針床”是針盤來描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
從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較佳的但非排它性的實施例中,借助附圖中的非限制性例子來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顯而易見,其中圖1-4是用于在成組的連接針上轉移要連接的兩個針織品部分的針織行的步驟的示意圖;
圖5是將要連接的一個針織品部分的針織行從針盤的接合部件轉移至針筒的成組連接針的第一種方式的視圖;圖6-10示出將要連接的一個針織品部分的針織行從針盤的接合部件轉移至針筒的成組連接針的第二種方式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意圖較佳地用圓型襪類針織機來實施,該圓型襪類針織機設有針筒1和針盤4,該針筒1具有垂直軸線1a,而該針盤4向上和同軸地面對針筒1;所述針筒和所述針盤可以各借助相應的電機以可能的電氣控制的方式來致動,在該方式中,致動兩個電機,從而在機器工作的一些步驟中相對于針筒1圍繞公共軸線1a剛性地或共同地轉動針盤4,并且在機器工作的其它步驟中相對于針筒1以可根據不同工作要求變化的角度來轉動針盤4。
機器的針盤4設有接合部件,可致動該接合部件從而接合由針筒1的針制造的針織行的針織環60,或者將先前接合的針織環60釋放至針筒1的針。
各接合部件可以由針、至少一個推桿或至少一個鉤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來構成。
根據機器的類型和工作要求,假如接合部件由推桿或鉤構成,則各接合部件可包括并排設置的兩個或多個部件,它們彼此協作,從而接合要轉移的針織環60,然后將針織環60轉移到針筒1的針。
更具體地說,在針盤4中有多個徑向狹槽,為了簡化而在圖中省略,在各徑向狹槽內有接合部件,一旦有命令,該接合部件就可沿著相應的徑向狹槽移動,從而從抽出位置移動至縮回位置,在該抽出位置,它從針盤4的外圍輪廓突出以與針筒1的至少一個針相互作用,從而接合由針筒1的針形成的針織行的針織環60,或者將先前接合的針織環60釋放至針筒1的針,而在該縮回位置,它縮入針盤4內從而保持先前接合的針織環60和/或不與針筒1的針相干涉。
通過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接合部件上設置一個或多個跟部,來實現沿著針盤4的相應徑向狹槽移動接合部件從而將它們從抽出位置轉移到縮回位置或反之亦然,該跟部從針盤4向上突出并接合致動凸輪,該致動凸輪向上面對針盤4,且在機器工作過程中,針盤4相對于該致動凸輪類似于針筒1圍繞其自身軸線1A轉動。
尤其當接合部件是由針構成的時,針盤4可以設有選擇裝置,該選擇裝置允許甚至單獨地選擇哪個接合部件必須從縮回位置移動到抽出位置或反之亦然。例如在本申請人的美國專利第6,014,875號中揭示了這些裝置中的一種。
假如接合部件由針構成,如圖5-10所示,所述針具有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存在的側向彈簧50,該側向彈簧50在針桿的側部上與針舌作用的區域隔開的區域中形成狹槽51,橫跨該狹槽51可設置必須要轉移的針織環60,且必須接納所述針織環60的針筒1的針的尖端可插入該狹槽51中。假如針筒1的針可將針織環60釋放至針盤4的針,則針筒1的針同樣地設有側向彈簧,該側向彈簧在針桿的側部上與針舌作用的區域隔開的區域中形成狹槽,橫跨該狹槽可設置必須要轉移的針織環,且必須接納所述針織環的針盤的針的尖端可插入該狹槽中。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在其更一般的實施例中包括用于以設置在針筒1的第一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來制造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步驟,以及用于以設置在圍繞針筒1的軸線1a與第一部分A成角度隔開的針筒1的第二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來制造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步驟。
該方法包括用于將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設置在針筒1的位于第一部分A和第二部分B之間的第三部分C中的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的第一轉移步驟,以及用于將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成組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二轉移步驟。
第一轉移步驟和第二轉移步驟都是通過使用設置在針盤4中的接合部件以及借助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角度偏移來實施的。
轉移步驟被稱為“第一轉移步驟”和“第二轉移步驟”,僅僅是為了將它們彼此區分,而不是為了給予兩個步驟以發生順序,因為根據針織品部分2和3的連接要求,可以實施第一轉移步驟或第二轉移步驟。
各轉移步驟都包括用于借助設置在針盤4的部分D、E中的接合部件來接合由設置在第一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所形成的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針織行、或者由設置在第二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所形成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步驟;用于使針盤4相對于針筒1繞其軸線1a作角度偏移從而將針盤4的部分D、E設置成更靠近或面對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步驟;以及用于將由針盤4的接合部件先前拾取的第一針織品部分2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從針盤4的接合部件釋放至設置在針筒1的第三部分C中的成組連接針的針的步驟。
在轉移步驟之后,該方法包括用于借助設置在針筒1的第三部分C中并與針織品部分2和3相接合的成組連接針來形成至少一個針織行的步驟,從而實施將第一針織品部分2無縫連接到第二針織品部分3上,這將在下文變得更顯而易見。
最后,通過連接針組件來釋放兩個因此連接的針織品部分2、3。
較佳地,用于制造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步驟和用于制造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步驟可以分別借助針筒1的部分A的第一組針和部分B的第二組針同時實施。
通過借助位于針盤4中的接合部件拾取由針筒1的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制造的最后針織行和/或由針筒1的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制造的最后針織行來實施該接合步驟。在這種情況下,由針筒1的第一組針的針將第一針織品部分2釋放至針盤4的接合部件,和/或由針筒1的第二組針的針將第二針織品部分3釋放至針盤4的接合部件。
作為替換,也可以在由針筒1的第一組針所形成的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由針筒1的第二組針所形成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形成的開始處實施接合步驟,如同在所示實施例中或者在針織品部分2、3形成的中間步驟中提供的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第一針織行或中間針織行形成的過程中,針盤4的接合部件移動至抽出位置,從而饋送至針筒1的第一組針和/或第二組針的針的紗線也被針盤4的接合部件所接合,然后針盤4的接合部件返回至縮回位置,從而保持先前接合的紗線,同時針筒1的第一組針和/或第二組針的針繼續形成相應針織品部分。
根據針織品部分2和3的連接要求,由針盤4的接合部件拾取的針織行可以是針織品部分2和3的最初或中間針織行,或者可以是針織品部分2和3的最后針織行,或者可以是一個針織品部分的最初或最終針織行而是另一針織品部分的中間針織行。
根據要求,在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轉移過程中,可以保持或反轉要轉移的針織行的定向。
更具體地說,假如要在轉移過程中保持針織行的定向,則在借助設置在針盤4中的接合部件接合它之后,如上所述,使其中設置了與要轉移的針織行相接合接合部件的針盤4的部分變成面對其中設置了連接針的針筒1的第三部分C,然后針織環從針盤4的接合部件轉移至連接針。這種轉移實施成不會增大或減小先前實施的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從而使支承要轉移的針織行的針盤4的部分面對針筒1的第三部分C,如圖5所示。該圖假設使用針來作為接合部件,并且示出了將針織行從設置在針盤4的部分E中的三個針44、45、46轉移至設置在針筒1的第三部分C中的三個連接針11、12、13、連接針以及構成接合部件的針的數量當然可以根據要求而變化。
假如要在轉移過程中使針織行的定向反轉,則在針盤4的一個部分和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兩個成角度的相互最近或最遠的末端已經變成彼此面對之后,通過開始從設置在針盤4的該部分中的接合部件釋放針織行,并且通過借助在所有情況下都將針織環從針盤轉移至連接針來釋放針織行,而在一個針織環的轉移和緊接著的一個針織環的轉移之間逐漸增大或減小針盤4相對于針筒1圍繞其軸線1a的角度偏移,直到針織行從針盤4到連接針的轉移完成為止,從而實施轉移。
在圖6-10中示出了這種轉移技術,假設使用針作為接合部件,并且專門地考慮設置在針盤4的部分D中的三個針42、42、43,這三個針42、42、43必須將先前拾取的針織環釋放至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三個連接針11、12、13。參見這些附圖,在借助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使部分D和部分C的相互最近的末端彼此面對之后,針織環60從針盤4的針41中釋放至針筒1的針13,如圖7所示,然后增大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且針織環60從針盤4的針42釋放至針筒1的針12,如圖8所示,然后再增大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且針織環60從針盤4的針43釋放至針筒1的針11,如圖9所示。
也可通過以從針盤4的針43釋放至針筒1的針11為開始而以從針盤4的針41釋放至針筒1的針13為結束,來實施在從針盤4的部分D至成組連接針的針的轉移過程中使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針織行定向反轉,且在針盤4和針筒1之間的角度偏移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實施。
術語針筒1和針盤4的“部分的末端”分別用來表示在針織環60的轉移過程中涉及的針所占據的部分的末端。
通過將針盤4的針移動至抽出位置從而在所有情況下都將針織環60設置成被釋放,從而該針織環60橫跨由側向彈簧50在針盤4的針的側部上形成的狹槽51,并使所示狹槽51與必須接納針織環60的針筒1的針相對準,從而實施將針織環60從針盤4的各針釋放至針筒1的相應針。然后將針筒1的針插入穿過狹槽51,且然后將針盤4的針移動至縮回位置,從而使針織環60留在針筒1的針上,如圖7、8和9所示。
借助如上所述的已知類型的相應選擇裝置來選擇必須釋放針織環60的針盤4的針、以及必須接納釋放針織環60的針筒1的針,從而在所有情況下實施抽出針盤4的針,然后使其縮回入針盤4,以及升高然后降低必須接納針織環60的針筒1的針,然后增大或減小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并因此抽出針盤4的緊接著的針。可以通過致動針筒1和針盤4而繞其自身軸線1a作連續的轉動,或者通過致動使它們相對于致動針盤4的抽出和縮回的針盤4的凸輪以及相對于致動針筒1的升高和降低的凸輪而繞所述軸線1a作交替的轉動,來實現用于抽出和縮回針盤4的針的移動以及用于升高和降低針筒1的針的移動。
應該注意到,代替在用于將針織行釋放至成組連接針的步驟過程中,而是可以在用于接合所述針織行的步驟過程中,假如所述接合步驟包括將針織行從第一組針或第二組針的針釋放至針盤4的接合部件的話,使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針織行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定向反轉。在這種情況下,在針盤4的部分D或E和針筒1的部分A或B的兩個成角度的相互最遠或最近的末端已經變成彼此面對之后,開始將針織行從第一組針或第二組針的針轉移至針盤4的接合部件,并通過在所有情況下實施將一個針織環從部分A或B的針轉移至針盤4的部分D或E的接合部件,而在轉移針織環和轉移緊接著的針織環之間逐漸增大或減小針盤4相對于針筒1圍繞其自身軸線1a的角度偏移,直到完成將針織行從第一組針或第二組針的針轉移至針盤4的接合部件為止。
可以以與上述參照將針織行從針盤轉移至成組連接針的相似的方式,來實施致動必須釋放針織行的第一組針或第二組針的針以及致動必須接納針織行的針盤4的接合部件。
借助在其轉移過程中使第一針織品部分2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定向反轉,可以補償針織品部分2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由于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而經受的轉動,或者增加這種轉動從而獲得根據人們要在衣物上獲得的效果來扭曲針織品部分2。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在圖中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包括用于以設置在針筒1的第一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來制造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步驟,以及用于以設置在針筒1的第二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來制造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步驟。
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最初行的環與分別設置在針盤4的第一部分D和第二部分E中的接合部件相接合,在這種狀態下,針盤4的第一部分D和第二部分E面對針筒1的部分A和B(圖1)。
接著,當針織品部分2和3已經達到足夠的長度時,實施第一轉移步驟,從而將由設置在針盤4的第二部分E中的接合部件接合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轉移至設置在針筒1的第三部分C中的針筒1的成組連接針,針筒1的第三部分C位于針筒1的第一部分A和針筒1的第二部分B之間(圖2)。
該轉移步驟實施成不會使由設置在針盤4的部分E中的接合部件先前保持的針織行的定向反轉,如上參照圖5所述。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針盤4相對于針筒1在圖中逆時針偏移來實施轉移。
實際上,假如參考標號C1、C2和E1、E2表示在此第一轉移步驟中涉及的針筒1的第三部分C和針盤4的第二部分E的末端,而參考標號b1’、b2’表示由針盤4的部分E保持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末端,則由針盤4的部分E的針所保持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末端b1’、b2’從E1轉到C1并從E2轉到C2(圖2)。
以此方式,第二針織品部分3設置在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連接針上,且其背面朝向針筒1的外側。
然后實施第二轉移步驟,從而將由設置在針盤4的第一部分D中的接合部件接合的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針織行轉移至已經支承了先前轉移的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的成組連接針的針。
通過在轉移過程中使針織行的定向反轉,來實施將第一針織品部分2從針盤4的第一部分D的接合部件轉移至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連接針。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針盤4相對于針筒1在圖中順時針偏移并且通過在轉移過程中逐漸增大偏移,來實施轉移,如同以上參照圖6-10所述。
實際上,假如D1和D2表示針盤4的第一部分D的末端,第一部分2的轉移實現了將由針盤4的部分D的接合部件所保持的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針織行的末端a1’、a2’從D1轉到C2并從D2轉到C1(圖3)。
以此方式,第一針織品部分2設置在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針上,從而它定向成其背面朝向針筒1的軸線1a。
在轉移過程中,通過使針盤4的第一部分D和針筒1的第三部分C彼此面對、而并不在針織環60的轉移和緊接著的針織環60的轉移之間增大針盤4相對于針筒1的偏移,在第二轉移步驟過程中實施的轉移使第一針織品部分2相對于將要通過實施轉移而獲得的而反轉。
這補償了針織品部分2由于針盤4相對于針筒1偏移而經受的轉動,將第一針織品部分2設置成相對于第二針織品部分3在連接針上正確地定向,從而連接至其而不會經受或引起任何扭曲。
然后,致動針筒1的第三部分C的針,從而制造一個或多個具有不抽絲或防抽絲結構的針織行,用于在釋放物品前連接兩個針織品部分2、3,因此可以用于設置在針筒1的第一部分A中和第二部分B中的針來繼續其制造。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這個實施例可以用來例如無縫地連接諸如內褲等物品的墊布的兩片。
已經專門參照兩個針織品部分的連接,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但是該方法可以用于直接在制造機器上連接由設置在針筒的不同部分中的針制造的多對針織品部分,從而較佳地形成多個部分,各部分支承成組連接針,例如為了無縫地連接緊身衣或乳罩的肩帶。
而且,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已經在假設尋找消除要連接的針織品部分的扭曲的情況下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但是假如因為審美目的或其它目的而需要的話,則在其轉移過程中針織品部分的針織行的定向的改變可用來增加這種扭曲。
為了更簡化,已經在假設要連接的兩個針織品部分的兩個針織行具有相同延伸部分的情況下來描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但是兩個針織品部分的連接也可以在具有相互不同的尺寸的兩行之間實施,最長的針織行只有一部分涉及連接。
實際上,已經發現,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完全實現了預期的目的,因為它允許直接在用來制造物品的具有兩個針床的圓型襪類針織機或類似的針織機上實施由成組的針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連接,這些成組的針位于針床的圍繞針床軸線成角度隔開的部分中,從而避免后續的縫紉操作。
所構想的方法因此容許有多種修改和變型,所有這些都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所有的細節還可以用其它技術上的等同部件來替換。
實際上,所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以根據要求和技術發展水平是任意的。
本申請要求優先權的意大利專利申請第MI2004A002496號中的內容結合于此作為參照。
在任何權利要求中提及的技術特征都跟隨有參考標號,這些參考標號被括在括號中,僅僅用來增加權利要求書的可理解性,因此,這些參考標號在說明例如由這些參考標號識別的各部件時沒有任何限制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連接由具有兩個針床的圓型襪類針織機或類似的針織機中的針床的至少兩組相互隔開的針所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方法,該針織機包括兩個同軸的和相互面對的針床,分別為設有針(11、12、13)的第一針床(1)和設有接合部件(41、42、43)的第二針床(4),可致動所述針(11、12、13)來制造針織品,可致動所述接合部件(41、42、43),以保持或拾取由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針(11、12、13)形成的針織環(60),或者將先前保持或拾取的針織環(60)釋放至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針(11、12、1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于以設置在所述第一針床(1)的第一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來形成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步驟;-用于以設置在所述第一針床(1)的第二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來形成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步驟,其中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二部分(B)圍繞所述第一針床(1)的軸線(1a)與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一部分(A)成角度地隔開;-用于將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設置在所述第一針床(1)的第三部分(C)中的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一轉移步驟,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三部分(C)位于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一部分(A)和所述第二部分(B)之間,借助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接合部件并且借助所述第二針床(4)相對于所述第一針床(1)圍繞其軸線(1a)的角度偏移來實施所述第一轉移步驟;-用于將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二轉移步驟,借助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接合部件并且借助所述第二針床(4)相對于所述第一針床(1)圍繞其軸線(1a)的角度偏移來實施所述第二轉移步驟;-用于借助接合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成組連接針的所述針來形成至少一個連接的針織行的步驟,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連接的針織行將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連接至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用于使所述成組連接針與所述針織品部分脫開的步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移步驟中的每一個都包括-用于借助設置在所述機器的所述第二針床(4)的部分(D、E)中的所述接合部件來接合由設置在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一部分(A)中的所述第一組針形成的針織行或由設置在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二部分(B)中的所述第二組針形成的針織行的步驟;-用于使所述第二針床(4)相對于所述第一針床(1)圍繞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軸線(1a)作角度偏移以使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D、E)移動得更靠近或面對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三部分(C)的步驟;-用于將由所述接合部件先前接合的所述針織行(60)從設置在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D、E)中的所述接合部件釋放至設置在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三部分(C)中的所述成組連接針的步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別借助所述第一組針和借助所述第二組針來同時實施用于制造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所述步驟和用于制造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步驟。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且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針織行是由所述第一組針或由所述第二組針形成的第一針織行構成的。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且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針織行是由所述第一組針或由所述第二組針形成的中間針織行構成的。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且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的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針織行是由所述第一組針或由所述第二組針形成的最后針織行構成的。
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轉移步驟的至少一個中使所轉移的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或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針織行的定向反轉。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將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或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針織行從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接合部件釋放至所述成組連接針的所述針的所述步驟過程中實施所述針織行的所述定向反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D、E)和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三部分(C)的成角度的相互最近或最遠的末端設置成彼此面對之后,開始所述釋放步驟,并借助在所有情況下都將針織環從所述第二針床(4)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針來實施所述釋放步驟,而在一個針織環的轉移和緊接著的針織環的轉移之間逐漸增大或減小所述第二針床(4)相對于所述第一針床(1)的角度偏移,直到完成將所述針織行從所述第二針床(4)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所述針為止。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將針織行從所述第一組針或所述第二組針轉移至設置在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D)中的所述接合部件(41、42、43)來實施所述接合步驟,在所述接合步驟過程中實施所述針織行的所述定向反轉。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和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一部分(A)或所述第一針床(1)的所述第二部分(B)的成角度的相互最近或最遠的末端設置成彼此面對之后,開始所述接合步驟,并借助在所有情況下都將針織環從所述第一組針或所述第二組針的針轉移至設置在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D、E)中的接合部件來實施所述接合步驟,而在一個針織環的轉移和緊接著的針織環的轉移之間逐漸增大或減小所述第二針床(4)相對于所述第一針床(1)的角度偏移,直到完全地將所述針織行從所述第一組針或從所述第二組針轉移至設置在所述第二針床(4)的所述部分(D、E)中的所述接合部件為止。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使所述轉移的針織行的定向反轉的前提下實施所述轉移步驟中的一個,并且在使所述轉移的針織行的定向反轉的前提下實施所述轉移步驟中的另一個。
13.一種用于連接由設置在具有針筒(1)和針盤(4)的圓型襪類針織機中的針筒(1)的兩個部分(A、B)中的至少兩組針所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方法,所述兩個部分(A、B)在圓型襪類針織機中圍繞所述針筒(1)的軸線(1a)成角度地相互隔開,所述針盤(4)設置在所述針筒(1)的上方并與所述針筒(1)同軸,且設有接合部件(41、42、43、44、45、46),可致動所述接合部件(41、42、43、44、45、46),以保持或拾取由所述針筒(1)的所述針形成的針織環(60),或者將先前保持或拾取的針織環釋放至所述針筒(1)的所述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于以設置在所述針筒(1)的第一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來制造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針織品部分(2)、以及以設置在所述針筒(1)的第二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來制造由多個針織行構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步驟;-用于將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最初針織行轉移至設置在所述針筒(1)的第三部分(C)中的所述針筒(1)的成組連接針(11、12、13)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一轉移步驟,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三部分(C)位于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一部分(A)和所述第二部分(B)之間;-用于將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最初針織行轉移至支承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所述針織行的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至少部分針的第二轉移步驟;-用于借助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來制造至少一個針織行的步驟,所述至少一個針織行將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轉移步驟包括-用于接合由設置在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二部分(B)中的所述第二組針形成的最初針織行的第一接合步驟;借助于設置在所述機器的所述針盤(4)的第二部分(E)中的所述接合部件在制造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過程中實施所述第一接合步驟;-用于使所述針盤(4)相對于所述針筒(1)圍繞所述針筒(1)的所述軸線(1a)作角度偏移以使所述針盤(4)的所述第二部分(E)面對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三部分(C)的第一偏移步驟;-用于將由所述接合部件先前接合的所述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針織行釋放至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針的第一釋放步驟;所述第二轉移步驟包括-用于接合由設置在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一部分(A)中的所述第一組針形成的最初針織行的第二接合步驟;借助于設置在所述機器的所述針盤(4)的第一部分(D)中的所述接合部件(41、42、43)在制造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過程中實施所述第二接合步驟;-用于使所述針盤(4)相對于所述針筒(1)圍繞所述針筒(1)的所述軸線(1a)作角度偏移以將所述針盤(4)的所述第一部分(D)移動得更靠近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三部分(C)的第二偏移步驟;-用于將由所述接合部件(41、42、43)先前接合的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針織行釋放至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針的第二釋放步驟;在將所述針盤(4)的所述第二部分(E)定位成面對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三部分(C)之后,實施所述第一釋放步驟,在所述針盤(4)的所述第一部分(D)和所述針筒(1)的所述第三部分(C)的成角度的最近末端相對面對之后,開始所述第二釋放步驟,并且借助在所有情況下將針織環從所述針盤(4)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針來實施所述第二釋放步驟,而在針織環的轉移和緊接著的針織環的轉移之間逐漸增大所述針盤(4)相對于所述針筒(1)的角度偏移,直到完成將所述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所述針織行從所述針盤(4)轉移至所述成組連接針(11、12、13)的所述針為止。
14.一種用于實施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的圓型襪類針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針筒(1),可以被致動成圍繞其垂直設置的自身軸線(1a)轉動;-針盤(4),設置在所述針筒的上方并與所述針筒同軸;-針織品接合部件(41、42、43、44、45、46),設置在所述針盤(4)中,并且可以被致動,以保持或拾取由所述針筒(1)的針所形成的針織環(60),或者將先前保持或拾取的針織環釋放至所述針筒(1)的所述針;-第一電機(M1),用于致動所述針筒(1)使其圍繞其自身的軸線(1a)轉動;-第二電機(M2),用于致動所述針盤使其圍繞其自身的軸線(1a)轉動;-用于驅動所述電機(M1、M2)的電子控制的系統(ECS),以用于剛性聯接地致動所述針筒(1)和所述針盤(4)圍繞共同軸線(1a)轉動或者用于使所述針盤(4)相對于所述針筒(1)繞所述共同軸線(1a)作角度偏移。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連接由具有兩個針床的圓型襪類針織機或類似的針織機中的針床的至少兩組相互隔開的針所制造的針織品部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借助設置在第一針床(1)的第一部分(A)中的第一組針來形成至少一個第一針織品部分(2);借助設置在第一針床(1)的第二部分(B)中的第二組針來形成至少一個第二針織品部分(3),第二部分(B)圍繞第一針床(1)的軸線(1a)與第一部分(A)成角度地隔開;借助設置在第二針床(4)中的接合部件并且借助第二針床(4)相對于第一針床(1)圍繞其軸線(1a)的角度偏移,來將第一針織品部分(2)的至少一個針織行和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至少一個針織行轉移至設置在第一針床(1)的第三部分(C)中的成組連接針的至少部分針。然后,致動與第一針織品部分(2)和第二針織品部分(3)的要轉移的針織行相接合的連接針(11、12、13),從而制造至少一個用于連接兩個針織品部分的針織行,然后連接針從針織品上脫開。
文檔編號D04B15/00GK101080521SQ200580043561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3日
發明者T·羅納迪, F·羅納迪, E·羅納迪 申請人:山德霓股份公司